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集团向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后,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王老吉消费热。不过,在消费者和网友为王老吉叫好的同时,却伴随着一场网络营销行动。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王老吉请了一大批网络推手在推波助澜地进行市场营销(见2008年6月15日《华西都市报》)。这样,王老吉捐款就染上了商业利益色彩,捐款就成了事件传播的手段,也就有了忽悠公众真挚感情的嫌疑。之后,没想到绝大多数网友依然力挺王老吉。“一个亿啊,谁若不服就捐两亿啊!”“就算它是营销手段,我也要力挺,至少它给灾区人民捐了l亿元”……在数以万计的评论中,类似的声音呈“一边倒”之势。作为媒介事件,王老吉捐款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诸多媒体上引发了舆论潮。如果我们从网友对王老吉的态度中得出现在的网友看问题理性、客观、宽容的结论的话,万科的老总王石绝对不会赞同,因为不管他追加1亿元的捐款也好,道歉也罢,网友对他仍是不依不饶,讨伐、斥骂、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网络舆论对王老吉、万科的态度迥然不同呢?从中可以折射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它反映了“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心理,大家有意或无意地把“义”作为衡量一切行为的价值尺度。如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①、孟子的“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②、《礼记·乐记》的“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董仲舒的“正其谊(义)而不谋其利”③以及宋代儒家的一些说法,都体现了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无论是力挺王老吉还是贬斥王石,网友们都不约而同地以“义”作为评价双方行为的标准,“有义”者则挺之,“趋利”者则贬之。甚至,在王石道歉及捐款1亿元之后也无法抹去因“无义”而留在网友们心中的“恶劣烙印”,仍然是一片斥责和怀疑之声。然而,儒家伦理虽然非常关注人际间的秩序、规范以及社会责任感,强调人们在其所处的人生坐标上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并不排斥赚钱、发财。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就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办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试想,要“博施济众”,没有充裕的物质基础能行得通吗?所以孔子也与常人一样,希望升官发财,但他高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将自己的物质追求置于伦理道德之下,将经济与伦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原则,让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将人生的精神理想价值置于物质价值之上。
  而司马迁不仅批判地吸收了儒家对义利观的理解,而且超越了儒家的义利观,明确地提出利是义的基础。他认为利是义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利”去谈所谓的“义”,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司马迁的观念中,有德与贫困不应该画等号,他讨厌那种“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④的伪君子,一个君子如果“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嘴里却还在叫嚷“君子固穷”,那么这样的人不但不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应该感到羞耻。司马迁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物质财富在生活中占第一位,道德教育应该从属于物质,仁义道德不能建筑在空中楼阁之上,它必须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富裕本身不是罪恶,不干净的是某些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的种种阴谋与巧取豪夺。如果追求财富时能“取之有道”,即得财富之后能“乐而好施”、“富而好行其德”,这难道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吗?
  由此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和利并不一定是敌对的,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褒与贬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把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能够全面继承和领悟传统文化,至少网友对这一事件的褒贬会更加理性温和。
  其次,它还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文化心理。司马迁说“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⑤。因此,他在《史记》中歌颂了一系列乐善好施,富而行仁义于天下的杰出人士。范蠡在齐国经商,家产积累到数千万以后,他就将财产全部分给知友乡党,天下称之为“陶朱公”,后世夸赞谁富裕时也常常说“富比陶朱公”。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相对而言是比较现实的,他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至于班固批评他:“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他一方面能客观正视这个现实的社会,但另一方面,我们从他讴歌的这些商人可以看出,在他内心深处,他礼赞的是有仁有义、品格高尚的商人,这种心理具有一种民族共性,并被传承下来。在常态下,人们认可商人与谋利等同,甚至偏激地认为“无奸不商”,但在非常时期,特别是国难当头时,人们不自觉地就会给商人加上诸多的道德期盼,希望他们能为天下做表率,能发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国分忧,“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商业文化和大众心理。
  万科作为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慈善责任,还要树立起行业领袖的道德榜样。常态下的慈善是一种品德;国难下的慈善是一种责任。网民们谴责王石,不只是挑剔其捐款金额,而是谴责其200万元捐款背后的万科对国家与社会的不尽责任!在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被变成了“房奴”、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人们对房地产开发这个暴利行业都存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情绪,万科此次不佳的表现,正让大家集结在胸中的怨气找到了突破口。网民在看到地产商的捐款数目后,痛骂赚取暴利的房地产商是“为富不仁”、“冷血”、“奸商”、“吸血鬼”、“丑陋的地产商”。虽然,王石为自己不当的言行道了歉,并追加了1亿元捐款,但网民似乎并不买账,也许这正应了民间的一句话:“补上也是一个疤!”万科的功利目的太明显,他们希望将自己“做好事”产生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民众的感情受到了伤害,留在心里的阴影难以根除,他们甚至怀疑万科追加这1亿元是为了圈地,是为了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商业投资。万科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孟子·告子上》中的一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之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人的各种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往往超越简单的生理要求而带有精神满足的意味。“呼”与“蹴”,是一种粗野、非礼的举止,因而得不到社会成员,即便是乞丐的认同和接受。难怪有人说,万科捐款事件就是西方商业伦理遭遇到中国的道德大棒。
  为此,应在商界精英中树立“慈善”、“公益”的核心价值观,将财富取之于民,回馈于社会。著名学者资中筠在《财富的归宿》中说:“花钱和赚钱一样,需要高超的智慧与技术。个人财富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归根结底应用于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许多商界的有识之士,无一不是热衷于公益事业。我们仅以中国的邵逸夫为例。邵逸夫先生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他不仅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道德座右铭,而且倾其一生亲力亲为。在中国内地,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幢幢雄伟挺拔的“逸夫中学”、“逸夫教学楼”、“逸夫游泳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邵先生光捐资办学一项总额已达25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历年来扶贫救灾等各项捐款,总共向内地捐款将近40亿元人民币,邵逸夫先生堪称华人慈善家第一人。
  最后,它还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宽厚情怀。网民们明明知道王老吉等一部分企业“形为施义实谋利”却不改初衷,依然力挺,认为只要对灾区有益就算他们动机不纯,甚至利用一下大家真挚的感情也无妨,毕竟他们的做法属于“瑕不掩瑜”,小疵不掩大德。这样的情怀和思想追本溯源属于中华民族善于忍耐和包容的精神,尤其是在小非与大是面前,人们能理智地权衡出孰轻孰重,归根到底,这其实是深层次的“忍辱负重”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在中国的历史上,“忍辱负重”的典范数不胜数。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韩信“胯下之辱”建伟业等都被传为千古佳话,虽然在他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一点瑕疵,但人们依然崇敬他们,这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宽厚情怀。
  总之,从王老吉、万科捐款事件中我们读到了许多传统文化心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商业伦理在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有诸多“水土不服”,如何与中国道德文化妥协、结合成了每位商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注 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③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⑤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作者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精致的抒情佳作使诗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大多数评论文章认为:作品抒发了诗人“热爱和留恋康桥的情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笔者以为,仅仅把全诗的情感指向理解为对一个学校及其自然风光的留恋而忽视其中的爱情因素,乃皮相之见。实际上,这首诗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有密切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  有两句话我们不应忽视,
期刊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200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格局空前变化,受众个性日渐多样,价值理念趋于多元的时代,党报的新闻实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总书记的这番话引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在新闻业态百舸争流的今天,党报如何牢牢站稳前沿,引导好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在这重重压力之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比较重视,也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归纳起来大概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理论上探讨新闻报道和人文关怀的关系和内涵。第二,肯定近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第三,指出存在的缺失。第四,综论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等。  关键词:近20年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
期刊
摘要: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针对人们的麻木性自恋,他进一步阐发了“艺术家”的视角,以迎接电子媒介的挑战,体现了对人类生存本身的真切关怀。  关键词:媒介 讯息 电子媒介 艺术 艺术家    研究西方传播学、探讨现代传媒技术,马歇尔·麦克卢汉始终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1964年,他发表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开创了传播学的新纪元,在
期刊
互联网由于与生俱来的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优势,因此在应用之初就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新闻媒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Web2.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国家体育场内拉开帷幕。本次开幕式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分为进场仪式、文艺表演、运动员进场、致辞与宣布开幕、圣火点燃仪式、烟花表演以及压轴表演等环节。现场观众达9.1万多人,全中国8.5亿观众观看电视直播①,而全球观看电视转播的观众更高达40亿②。可谓万众瞩目,盛况空前。不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的商业化运作
期刊
2008年国内大众传播伦理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大众传播伦理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伦理“两难”问题研究、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研究、大众传播与人道主义研究等方面。  大众传播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道德失范,是指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主要指记者编辑)在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主观故意从事有违行业准则与新闻专业精神的职业行为及交往活动。就这一年的道德失范问题,大多研究把重心放在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和
期刊
同名刊物:《传媒观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月刊,江苏省南京市管家桥65号(210092)  2007年暑期,湖南卫视隆重推出了自制大片《又见一帘幽梦》(以下简称《又》)。《又》自推出后,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成为2007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电视剧之一。自2007年6月30日开播以来,《又》的收视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据索福瑞18个城市收视数据显示,该剧从开播后不到一周即登上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
期刊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不仅给中国奶粉市场带来空前危机,而且也危害了成千上万的儿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一封“三鹿公关公司写给三鹿危机公关的信”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对网络的客观、公正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怀疑,由此造成网络面对公信力下降的危机。潜伏着的网络公关以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的诸多思考。    网络公关的危害性    三鹿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上出现了“三鹿计划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