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融合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2008年我国发生了不少大事,既有灾难事件,也有举国振奋的奥运会,《焦点访谈》作为重头栏目,对这些事件都作了大量报道。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雪灾和5月的汶川地震,这两次灾难虽然有不同之处,但都是天灾,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生活、社会经济等造成了巨大影响,事件发生的规模、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使《焦点访谈》在两次报道中都采取了大型连续系列报道的形式。
  我们知道,电视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的事态(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连续、动态地作深入、详尽的报道。它是按照时间顺序,随着特定新闻事件的发展演变,而分段、有序地将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观众的一种追踪式报道。系列报道则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如果说连续报道是线式报道,系列报道则是发散式的网状的报道,但它并不是无序的,而是围绕着同一主题,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这一主题,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
  由上来看,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在题材的选择、报道时效、报道序列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说它们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报道形式。《焦点访谈》的两次大型灾难报道,却既具有明显的连续报道特征,又体现出典型的电视系列报道特征,两种报道形式交叉、融合使用,深化了节目主题,并构造出节目整体的宏大感。
  报道的连续性特点
  一般来说,灾难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后续影响等是沿时间轴展开的,大都适合连续性报道。例如雪灾报道,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节目报道的重点依次是灾情、救灾抗灾、灾后重建。例如:1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大雪突袭》,1月24日播出《应对大雪》,此后转入救灾抗灾报道,1月26日、27日,《焦点访谈》播出《京广线迎战风雪》、《抢修京广线》,2月15日后,报道重点转入灾后重建,当天播出了《积极行动,恢复家园》,2月20日以《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为题,关注各地如何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而汶川地震的报道,时间连续性也非常明显。5月12日,《焦点访谈》播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采访了地震局的新闻发言人和值班室工作人员,报道地震发生的事实和有震感地区的反应。5月13日,焦点访谈以《救灾,十万火急》为题,报道各部门奔赴灾区展开救援的情况,此后,连续播出《生命大营救》(5月14日)、《汶川三日》(5月15日)、《白衣天使在前线》(5月16日)、《救助点一夜》(5月17日)、《为了生命,绝不放弃》(5月20日)、《压不垮的基石》(5月21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5月22日),报道救灾最新情况,并依照事态发展的情势,在5月19日播出《举国志哀》,报道各地的哀悼日场景。
  随着震灾后遗症的延续,5月23日后,《焦点访谈》将报道重点转入灾后抢险防疫,播出了《大灾之后防大疫》(5月23日)、《堰塞湖抢险》(5月27日)、《109隧道抢险记》(5月29日)、《防汛抗洪严阵以待》(5月30日)、《晓坝七日》(5月31日)等节目,在此期间,还随事态发展,穿插播出《伤员跨省大转移》(5月25日)、《抢建过渡安置房》(5月28日)、《捐赠款物发放纪实》(6月3日)等节目。6月1日后,报道重点进一步转入灾后重建与灾区人民的生活,先后播出《这个“六一”节》(6月1日)、《播种希望》(6月2日)、《扎好帐篷去打工》(6月4日)、《让灾区亮起来》(6月5日)、《备战高考》(6月6日)、《自救互助,重建家园》(6月7日)等节目。6月中旬后,继续关注灾后重建,依照事件发展顺序陆续作了不少报道。从整体来看,《焦点访谈》的这两次大型灾难报道,应属于连续报道。
  报道的系列性特点
  另一方面,在两次灾难报道中,《焦点访谈》还常选取多个典型事迹与案例,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呈现出系列报道的特征,既深化了主题,又体现了报道的广度。至于选择哪些侧面和角度,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要具备突出性和典型意义,二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例如雪灾报道中,《焦点访谈》先后播出《情暖旅途》(1月29日)、《热血化坚冰》(1月30日)、《风雪路上保安全》(1月31日)、《抗冰抢险保供电》(2月1日)、《危难时刻显身手》(2月3日)、《通信如何保畅通》(2月4日)、《抗灾前线鱼水情》(2月5日)、《燕赵深情,回报三湘》(2月18日)、《排忧解难,勇担重任》(2月19日)等多期节目,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报道各界共同抗击雪灾的感人事迹,范围涉及交通、供电、通讯等多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这种系列性体现得更为明显。除了前述关于救灾与灾后重建主题的报道,在节目报道后期更播出了一系列政府与社会各界抗灾救灾的报道,例如《同心协力,支援灾区》(6月14日)、《依法稳定灾区物价》(6月21日)、《让救灾款物在阳光下运行》(7月7日)、《民营企业的努力》(7月11日)、《图书送到灾区来》(7月14日)等,体现了系列报道的特点。
  两次大型灾难报道中,《焦点访谈》都对典型人物与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例如震灾后期陆续播出《震不垮的东汽》(6月10日)、《彰显榜样的力量》(6月12日)、《无畏的雄鹰》(6月15日)、《英雄出少年》(6月16日)、《少年英雄,情动中国》(6月29日)、《民营企业的努力》(7月11日)、《勇敢者站起来》(7月15日)等报道,突出人物的精神力量,唤起民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决心与信心。
  当然,《焦点访谈》的这两次大型灾难报道,虽然同是系列连续报道,但在手法上也存在一些区别。首先,在节目形式上,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以《我们共同面对》为题,进行系列、连续报道,而对雪灾的报道则没有一个共同的主标题。可以说《焦点访谈》在系列连续节目的总体策划上更趋成熟,这点在奥运主题报道中体现得也非常明显。
  其次,根据客观情况与报道需要,两次灾难报道的时间跨度与连续性也略有不同。雪灾报道从2008年1月21日开始,到2月20日结束,报道中间虽有间断,但持续了1个月。不过,虽然自1月12日以后很多地区就出现大幅度降温,出现雨雪、凝冻甚至暴雪,但《焦点访谈》对于雪灾的报道,最早是在1月21日播出《大雪突袭》,第二次报道在1月24日播出《应对大雪》。也就是说,雪灾出现迹象后一个多星期,才开始正式的报道。
  而汶川地震这次灾难,具有强烈的突发性,所以《焦点访谈》在地震的当天就立刻迅速报道,但当时还没有以系列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而是在第二天,随着灾情的明朗,对新闻报道价值的敏锐把握,有了对整个报道的整体策划,才直接以《我们共同面对》第二期的形式出现,承接前一天的《四川汶川发生地震》。
  雪灾的报道,从1月21日开始到2月20日结束,1个月内大约有20期节目是雪灾的相关报道,中间时有间断。汶川地震的报道则从5月12日开始,除了偶然间断播出其他主题报道外,一直到6月16日,35天内连续播出了《我们共同面对》共31期节目。6月中下旬以后的9期节目,则以奥运等主题的相关报道穿插播出。到7月15日播出《我们共同面对》系列最后一期《勇敢者站起来》,报道时间共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共播出了40期。从整体来看,震灾报道的时间跨度更大,连续性更为突出,尤其是在报道前期。
  此外,在报道内容的安排上,对汶川地震的报道角度更全面,涉及范围更广。除前述对于灾情、救灾抗灾、灾后事宜、典型人物的报道外,《我们共同面对》系列连续报道的触角还更多地涉及社会各界,系列性的特点也更为明显,体现出更为成熟的报道思路与节目的整体意识。
  可以看出,在雪灾报道后,《焦点访谈》在大型灾难新闻的报道上有了更多的经验,汶川地震报道中,节目的整体策划和报道思路更为成熟。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报道中,《焦点访谈》也采取了这种大型系列连续报道的节目形式。例如,6月30日开始以《奥运冲刺》为题进行大型系列连续报道,至8月7日,共播出了16期;8月25日至29日播出了《奥运盘点》5期系列报道;8月30日开始播出《同样的精彩》对残奥会进行系列连续报道,截至9月20日共播出13期。这些报道大多也都融合了电视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特征。
  电视报道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手法,而是应符合新闻事件本身的特点,符合报道或宣传的需要,将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手法融合使用,从而兼两者之长,这种报道方法在电视大型新闻报道中将会长期使用。
  (作者为新闻学博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5·12”地震报道是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难得的进步,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不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危机报道理念,而且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报道技巧和手段更加娴熟,尤其是国内都市报类报纸在头版设计和版面元素的处理上,色彩的视觉表现力凸现。全国哀悼日期间,全国人民处于悲痛与哀悼之中,读者对情感的需要远远大于对信息的需要,只有通过全新的视觉符号体系才能反映与表达全国人民内心最充沛的情感宣泄,大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各大媒体而言,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电视媒体以其直观性和即时性等传统优势,在奥运报道中抢尽先机,同时,网络媒体也以快捷全面的即时新闻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那么,在这两大媒体的双重夹击下,直观性和实效性都不占优势的纸质媒体又该如何应对呢?广州作为三大报业集团的发源地,报纸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在此媒介环境下,他们又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    浓墨重彩 精
期刊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人们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中了解到地震的信息,获得了事情的真相,感受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和精神,并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向灾区人民表达关爱、奉献爱心。这些都得益于媒体记者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地深入灾区一线采访,用他们的镜头、用他们的声音、用他们的文字记录现场。笔者非常敬重这些在抗灾一线为
期刊
谈话类节目,来源于国外的Talk Show,翻译成中文译作“脱口秀”,意为这类节目好看就好看在谈话上。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众行为方式。在我国,《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一虎一席谈》等都是为大众所欢迎的谈话节目。其中,主持人可称作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因为他发挥
期刊
底层文学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中。从2004年开始对底层文学这一文学现象展开讨论,至今已有5年。5年间,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生活的各类文学作品纷纷涌现,丰富了当代文坛,引起了文学界的注目和评论。  表现和描写农民工题材的小说是底层文学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受现代意识的影响,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无法再按照原来的轨道生活
期刊
新闻背景的作用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期刊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如何应对受众的质疑?受众、媒体和事件怎样才能长期维持“调和”的局面?当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媒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报道方式、什么样的报道角度进行报道才能达到媒体与社会的“和谐”?本文以瓮安事件发生后一个月(6月30日至7月30日)的《贵州日报》相关报道为研究文本,并尝试使用传播学中的“调和理论”来对这一时期的文本报道进行分析,以期对以上问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新闻链接”这种形式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报纸、期刊以及互联网上,我们阅读新闻时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新闻链接,它们活跃了新闻版面,给受众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一、网络新闻中的新闻链接为报纸编辑带来新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给世界新闻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它集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并加以优化,在传播速度、信息量、覆盖面等方面,都向传统媒体
期刊
摘要:本文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在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应该具备的危机处理意识与做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大众传媒面对自身形象危机应该采取的增强公信力的方法。  关键词:监督 公信力 封口费事件 危机传播    危机传播成为当下媒介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自2003年的SARS事件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危机传播(crisis co
期刊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精致的抒情佳作使诗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大多数评论文章认为:作品抒发了诗人“热爱和留恋康桥的情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笔者以为,仅仅把全诗的情感指向理解为对一个学校及其自然风光的留恋而忽视其中的爱情因素,乃皮相之见。实际上,这首诗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有密切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  有两句话我们不应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