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店的杏子姑娘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前,我18岁。毕业之时,正是如火如荼的农历七月。拔小麦大干一场后,便是场面上的活儿了。我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书生,在场面里到处碰壁,出于无奈,只好找队长求做车马营生。
  队长同意了,我便跟着老车豁子杜头,几天厮混下来,熟悉了车马营生的套路。十几辆三套马车,一路拉炭,半个月装卸一回,剩余时间都在路上。车马营生有三部曲:打尖、住店、插车。
  打尖
  中午一到,我们就打尖(即在旅途中吃饭、小歇)。车豁子们早和店家混熟了,一开始我总是听不惯他们的粗野话,更看不惯他们之间的“手脚”。
  有一次在一家小店吃饭,那时都是我们自己拿面,由店家做食。我看见给我们做饭的被称作“黑嘴”的店家女人故意把面案一撕,便拨开香一般粗细的三道缝隙。面案下是一口特大号的黑缸,可以往下渗面。黑嘴见我发现便慌了,忙说要给我介绍对象,是她的妹妹,我不买她的账。杜头走过来:“小意思,算了!”他又对黑嘴一笑:“他个念书娃,不懂的。”我愤愤不平,也只能作罢。
  住店
  说起住店,我是好长一段时间才习惯。日沉西山,我们一路越过许多家写着“车马大店”的院落,来到一个私人小店。杜头说,住私人店热乎,住集体店凉寡。一进院,杜头就大声吆喝:“阿庆嫂———接客!”应声而出的是个矮壮如车轴的汉子,随后跟出来一个三十岁左右、衣着干净整齐、语言动作透着聪敏的女人招呼我们住店。
  晚上我们吃蒸莜面。阿庆嫂推的窝窝,高大若水泥管;鱼儿搓得足够粗壮(搓鱼:一种北方面食),像马缰绳,胡乱盘了一笼屉。车豁子们饿极了,七嘴八舌说:“快点吧,解饥当紧!”
  旁边的杏子姑娘正在认真读书,她手里捧着《青春之歌》,眼神活得很,见状忙说:“我帮着做吧!”她正好给我做,就抬眼问我:“窝窝?鱼鱼?”我未置可否,她就搓起鱼儿来。那简直就是艺术表演:两只葱白似的手腕戴一对银镯,在面案上顶着头反着方向地一往一返。手里的八块面团越来越小,八条细真真、匀生生的鱼儿行云流水般流畅而出,活脱脱跃于面案上,便成了有生命、有灵性之物。她不时地将双手一扬一掀,鱼儿便一团团盘绕在笼屉里,像盘绕着细细长长、缠缠绵绵的大姑娘的心事……
  杏子是阿庆嫂的妹妹,和我一样,刚读完书,却没有推荐上大学的命运,此次是来姐姐家走亲戚的。晚上店里主客二三十人,只有我和杏子刷牙,竟被人们惊讶和联想。杏子温和稳重,待人接物端庄礼貌,车豁子们都很尊重她,不与她开玩笑,说粗话野话。
  住店最叫绝的是睡觉。面对面两盘顺山大炕,中间一条窄窄过道,家人、客人,不分男女同住。那年月,山区农村房少地窄,为谋生计,也只好如此了。车豁子们都是些能吃能干更能睡的角色,除了喂夜马的,其他人都是倒头便睡,雷打不动。
  当我从梦中惊醒,头边亮着一盏小油灯。是杏子在全神贯注地读书。见我醒来,杏子歉疚地说:“今天客人多,大炕睡满了。对不起,灯光把你照醒来了。”她端坐一条小凳子上,那盏灯就放在我的枕头旁。
  “爱读书吗?”她问。
  “爱啊,太爱了!”我睡眼惺忪地答。
  “做车马营生有的是时间,那你为什么不带点书路上读?”
  “我初次跟车,还不知道这活路具体做甚,下次出车是要带些书读的。”
  我在懊悔中,复又进入苦甘参半的梦乡……
  一阵狗的狂叫,把我惊醒,偶一伸腿,脚下是软绵绵、暖乎乎一团。此一惊非同小可,却待再次伸腿探个究竟,忽听一声清脆且略带威吓的娇喝:“小车豁子,莫乱伸腿,否则拧筋哩!”一听便知是杏子。遭此一吓,真是惊心动魄,久驱不散,脚下仿佛不再是那软绵绵的人,而是一截高压电线———打死我也不敢再越雷池半步。挨到天亮,我便鱼跃而起,获了赦免般地去给马儿喂草喂料了。
  杜头逗我:“成子,夜里和杏儿打通筒睡?”我听不懂,只有瞠目结舌。临行时,杏子把她的书送给我路上读。其实,杨沫的《青春之歌》我是读过许多次的,内容和情节早已熟悉。但好意难却,我还是收下了。一路上无所事事,为了打发难耐的寂寞,还真又读了一次,读出了不少耳热心跳的情境和意念。
  插车
  有一次,杏子坐我们的车进城。后半晌时,我仍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渐次被车豁子们新鲜动听的歌唱感染。不知不觉间,杏子劈手夺书而去:“心不在焉就别读!”她绵蜜一笑:“我唱两段儿,只唱给你一个人听———樱桃好吃树难栽/难栽也要栽/山丹花不红润雨淋/功到自然成/朋友好为口难开/难开也要开……”
  这曲儿显然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糅入民间小调,别具一番活力与情味,歌声一如甘露,滋润了一片干涸心田。“杏子人美,唱得也美!”我贊叹道。
  她得意,也很羞涩。俄顷,不知为什么,一道难以言状的忧伤袭上眉梢,须臾又作烟云散,真是不可测的女儿心哟!
  第二年开春,我受聘当民办教师了。为了处理一些手头的住店账目,我最后一次跟车。沿路与店家结账,并且作别,也与我的车马营生告别,心里还有丝丝缕缕的不舍。
  在黑嘴婶子家吃了顿油炸糕,阿庆嫂夫妻俩都在,只是不见杏子,心里有些许失落和酸涩。我不禁询问她的情况,阿庆嫂说:“别再痴心你的杏儿妹子了,人家出嫁了。怨你梁山伯的命去吧———迟来一步,她有封信,让我有朝一日交给你。”
  我读着杏子的信,突然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苦楚淹没、淤塞着我的心房。信尾写道:“……恨相识晚,幸晚也相识。那次打通筒,我已经有了头主家了。我没本事抗争命运,但我有权利永远铭记你这个小车豁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次呼吸。今世无缘啦!下一辈子……”一串发黄的泪滴省略了最后的一切。
  我把信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这封信好滚烫啊!字字句句像钢针,从四面八方灸着我。“杏子姑娘哎,如果有来生……如果……”我的默诵,一句比一句低,一句比一句沉重。
其他文献
“人家娶媳妇时可是花了两万元钱彩礼的,你能和人家比吗?”每次村里人聚在一起喝酒时,大家都会拿这句话揶揄三叔。  三叔是在二十多年前结的婚。那时候结婚,男方给女方所谓的“彩礼钱”,不过就是几套衣服或者几匹布料,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聘礼,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三千元。那时候,每个人的月收入也不过几百元,即使不吃不喝,一年也赚不了一万元。所以,用村里人的话来说,三叔这媳妇娶得可真是“贵上了天”。  对于村里人明
期刊
我算是个炖肉的高手,因此很多朋友找我代炖。当然,是免费的。主家提供肉即可,调料、煤气都算我友情赞助。因为常做,所以积累了不少心得。其实,我的方法也不见得好,只是个人爱吃罢了,仅供大家参考。  牛前腱子1000克,前腱子花筋兒多,口感好,泡去大半血水,大火煮开15分钟,撇去浮沫,肉汤留用,牛肉过凉待用。取大葱、姜、大料、小茴、桂皮、香叶、草果、丁香、肉蔻等香料炒出香味,倒入煮肉之汤烧开,加入干黄酱汁
期刊
那次去扫父母亲的墓,在香烛的袅袅青烟中,大姐说,父亲一生都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大姐与父亲早年相处的日子要比我们多很多,她对父亲的了解也要比我们更深。我们几个弟妹一时也接不上话,只是望着墓碑上父亲炯炯有神的目光,默默无语。  永远的遗憾  祖父育有四子,父亲为老小。三个兄长念了几年书,就辍学帮父親打理水果摊。祖父疼爱幼子,供他从小学一直念到初中,才让他去谋生学做生意。后来父亲自己又进修了会计
期刊
1984年春天,我36岁。那年,我从自己热爱的纺织机械专业改行当会计,而且是“跑步”上岗。  对于会计工作,我是门外汉。因前任会计调走,我要在一个星期内“跑步”上岗,接替她的工作。这也是当时国家对我们这些老中专生落实政策的体现。没有退路,我只有硬着头皮上。  一切从零开始。我白天跟着老会计熟悉业务,晚上报班学习会计知识。隔行如隔山,借贷、资产、债权、债务、应收、应付、成本核算……林林总总,一些从未
期刊
回乡下老家,刚进门,母亲就说,你奎叔又送来两吨煤。  奎叔是同村的,姓张,我父亲在世时,同他很要好。那年,奎婶刚生了孩子,正是冬天,家里没煤。我父亲见了,就扛了家里两袋煤,送上门去。  五年后,父亲去世,也是在冬天。丧事办完后,家里一点煤也没有了。奎叔来了,推着一个小车,车上是四袋煤,说,别急,有我家烧的,就有你家燒的。后来才知道,为了那些煤,奎叔去了二十里外的一个煤矿,在矸石山捡了大半个月。  
期刊
我的父亲是医生,“文革”中被冠以“修正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两顶帽子,关进了“牛棚”。我赴“三线”的头一天晚上,父亲被特许从“牛棚”里回来为儿子送行。与母亲的眼泪和絮叨不同的是,父亲只交给了我一包药(有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黄连素、痢特灵等等)。父亲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我:“你一定要把这些药带上,肯定会用得着。”稍加沉吟,他又说:“这些药你一定要保管好,不要轻易示人,关键时刻这些药会救
期刊
1982年,我在甘肃天水拖拉机厂任宣教科长,那年已41岁。厂里有近两千人。一天,几个青年工人风风火火地闯进办公室,给我一份《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简章》,问:“我们都有上大学的梦想,厂里能办一个汉语言文学班吗?”他们不知道,上大学,也是作为转业军人的我多年的梦想。  多位领导反对  其实,早几天收到这份招生简章后,我已经给厂里写过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的报告。开会讨论时,有几位厂领导说
期刊
当知青插队时,会有乞丐在窑洞外走过。知青养的狗像警卫,汪汪吠走他们。不久以后,知青窑洞前不再有乞丐经过。某日,村里的老乡过生日,请我去他家做客。陕北农家吃饭,一般情形是蹲在院里捧着一只大碗,或粥或面汤,呼呼拉拉了事。正式的吃饭在炕上,火炕中间摆一矮桌,大家盘腿围坐在一起。男人坐在里面,女人倚着炕沿,一条腿曲坐在炕上,另一条腿支撑在地上。尊卑有序,穷富一样。走进窑洞,主人便招呼,上炕!上炕!这是敬语
期刊
我是个海岛上出生、海岛上长大的人,所以爹妈给我起名叫海生。15岁时,我就随大人乘帆船出海打鱼,后来自驾机帆船作业,可以说海上行船如走平地,也算是老把式了。谁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家门口竟遭遇了一次海上生死惊魂,风浪中独自依托失去动力的机帆船漂泊了七天七夜。  海上遇险  那年初夏,我驾着自家的机帆船,行进约5小时,到县城内的长山岛拉些砖头回来用。远离大陆的海岛渔民,平时生活不缺海鲜,进城往往先往
期刊
我家有台座钟,说老不算老,有44年的历史,是响当当的老名牌。它的款式,如同某些邮票一样,可以说是“绝版”。特别不可思议的是,44年中,它从未出过一次毛病,没进过一次修表店,每天四平八稳地正常走时、正常打点。当年工人的活儿干得真叫絕,有位老技术员来我家串门时看到这钟,这样评价:能做出这等成色的产品,没有上等的技术、上好的用料、上乘的人品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有一点含糊,出的就不是极品,别说平平安安走4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