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研基础上的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课教学同等重要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我国职业院校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凸显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特色。但同时,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也存在着标准化建设不足、校企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不够和形式创新面临挑战等问题。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标准化建设、协同育人机制、校企融合、实践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改进策略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课题组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通过问卷星平台和实地调研、校际交流、参观考察等方式,对我国部分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实际考察。调查范围覆盖了我国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东北超过近50所高职高专和本科学校。其中,参与线上问卷调查的教生共2675人(教师263人,三年制高职和大专学生2189人,四年制本科学生223人)。调研的情况如下: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
  在“您所在的学校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吗”的问题调查中,33.84%的教师选择了非常重视,43.35%的教师选择了比较重视。在“您的学校就哪些课程实施了实践教学”的问题调查中,83.87%的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8.52%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8.36%选择了《形势与政策》。在“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经费”的问题调查中,41.83%的教师选择了有专项经费。这些数据表明,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广,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较高。
  (二)教学管理比较规范但有差异
  在“您所在的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设置”的问题调查中,37.26%的教师选择了“依课程分别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分单列”,31.18%的教师选择了“依课程分别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分不单列”,20.15%的教师选择了“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统一起来设置为一门独立课程,实行教学计划、课时、学分单列”。在“您所在的学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核定课时吗”的问题调查中,74.9%的教师选择了纳入教学计划并核定课时,11.79%的教师选择了纳入教学计划但没有核定课时,3.42%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也不核定课时。这些数据表明,除极少数学校外,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比较规范,教学有保障。
  (三)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您所在的学校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主要有哪些”的问题调查中,90.87%的教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实践活动”,78.33%的教师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学习实践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贯活动”,64.64%的教师选择了“改革创新、历史文化、时事政治、生态环保”,另有19.77%的教师选择了其他方式。从各校实践教学的形式来看,有参观考察和志愿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大规模社会调查活动、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实践活动,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辩论、比赛、角色扮演等课堂实践活动,有使用网络平台开展的网上调查和网上知识竞赛,有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实践教学以及使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的游戏类网络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教学环境立体多元
  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依赖课堂、校园、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环境。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看,53.36%的学生认为学校与校外社会组织共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等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显著、非常有效;43.37%的学生认为建设校内多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非常有必要。从主要几种教学环境的效果对比看,74.5%的学生选择了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71.89%的学生选择了校外爱国主义、人文素质实践教学基地,48.63%的学生选择了校园,48.38%的学生选择了课堂,34.5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25.58%的学生选择了行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这些数据表明,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境丰富多样,但发挥效用的程度有所差异,推动行业企业、机关单位参与实践教学,落实习总书记“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讲话精神,是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五)保障机制建立但不健全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职业院校普遍能将学时、学分、活动经费、教师课酬等纳入管理体制,但也有少量学校没有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不核定课时或不给教师核算课酬或没有实践教学经费。在“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的问题调查中,有66.92%的教师选择了“与学生管理部门、团委、二级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上有交叉,边界不清晰,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有64.64%的教师选择了“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与学生管理部门、团委、二级学院等的联动与协同机制,实践教学开展起来互相牵制,实施有困难”,有54.37%的教师选择了“与学生管理部门、团委、二级学院等组织的学生活动在主题、内容、形式上有交叉和重叠”,有54.75%的教师选择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这些调查情况表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彰显“育”“化”功能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认识的加深,实践教学已不再被简单看作一种教学方法,而被视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释”——相互验证、相互解释,“互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动”——相互转化、螺旋上升,“互补”——理实一体、知行统一,双方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如果说思政课理论教学更多地是体现外部灌输的话,实践教学则更多地体现“育”“化”功能,即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贯穿在學生的自主活动中,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吸收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以及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与行为之间的转化。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关于实践教学的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经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则。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更是目的和过程。   (二)内容体系突出价值导向
  我国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历史文化教育为底色,以职业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各种形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贯活动、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时事政策宣讲活动、抗疫英雄事迹宣讲活动广泛开展,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红色文化,反映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彰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
  (三)内容设计融合职业特色
  突出思政课与职业特色融合是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各学校都摸索出了具有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如民航院校注重“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的当代民航精神以及“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三个敬畏”意识教育;铁路院校注重铁路发展史教育、铁路精神教育;医科院校注重职业伦理、法律规范意识教育以及“世界观与哲学观,医学与哲学的融合,医患矛盾社会根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1]的意识形态与医学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金融、经济管理类院校注重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教育等等。这些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在专业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伴随实践教学经验积累,我国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品牌建设,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发掘内在优势,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实践教学品牌。如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从物化载体,建教学实训平台,开展立体实训;创新方法,建项目教学体系,开展情境实训;优化考核,建行业企业实训平台”[2]的“两平台、三实训”体验式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推广。其“淇河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被授予 “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荣誉称号。临沂大学实施的红色文化资源库建设工程和沂蒙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开设了《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校本课程,开发了《沂蒙精神大学生读本》《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教学案例集》《沂蒙红嫂故事选》和《沂蒙革命故事读本》等教学辅导书、工具书和案例集,极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互联网+思政’矩阵式协同教育”育人模式[4],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学生置身教室就能够与社会人士对话的情景,搭建了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平台。
  三、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标准化建设不够
  当前我国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做出明确规范的文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部2015年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另一个是教育部2018年颁发的《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两个文件虽然都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提出了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等要求,但大多属于原则性纲领性规定,缺乏具体的落实细化方案,需要各个学校自行解读文件精神并作出安排。由于各校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工作措施不同,從而导致在教学管理上和方法水平上呈现较大差异。
  (二)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不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因两者工作性质不同,从而在管理体制、工作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带来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工作不易统筹协调。由于两者分属不同的管理系统,出于对学生安全管理责任的压力以及业绩考核等自身利益的考虑,思政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存在各自为政、沟通不良、配合不佳的“两张皮”的现象。二是工作内容重复叠加。由于教育对象和工作目标的一致性,经常会发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活动主题、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上出现交叉和重复的现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思政工作协调不力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与行业思政、课程思政融合不够深入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应突出专业思政和行业思政的特点,更应注意思政教育与行业目标的有机融合,更应依托专业课程和行业企业参与,更应通过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同向同行,达成思政课育人目标。但从实际的情况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不深入、不普遍,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还存在各行其是、自说自话的现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模式还未有效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机制和保障机制还未有效建立,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教学形式创新面临挑战
  面对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需要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创新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传统教学形式的拓展和丰富。传统教学形式如社会实践考察、参观调研、思政微电影比赛、思政夏令营等,尽管深受学生喜爱,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组织难度、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参与规模往往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削弱实践教学的影响力。实践教学如何做到用新颖的形式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实践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二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面临革新改造的需要。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利用网络课程和自媒体手段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四、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和精髓,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的教学目标体系,坚持以“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的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6]为基本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的大思政观,培育以政府引领、学校主导、民间参与为基本格局的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建立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夯实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根基。
  (二)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实现标准化建设的路径就是制定实践教学的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的主要评价指标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领导体制。衡量标准为是否建立了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构和机制。第二,工作机制。衡量标准为是否建立了由学校统筹协调、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第三,教学管理。衡量标准为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是否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学大纲是否完备;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否衔接;授课计划、活动方案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考评标准是否科学;保障机制是否完善。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知行统一的课程特点,本文不主张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单列的观点和做法。第四,师资保障。衡量标准为是否有数量充足的师资;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资质是否达到教学需要的条件和要求;教师的实践教学课酬是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第五,环境建设。衡量标准为是否建立了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含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基地的活动开展和利用率是否达到合理的数量标准。第六,经费保障。衡量标准为学校是否有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
  (三)加大实践教学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力度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文化培育方面的功能优势,以实践教学为桥梁,实现思政课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一是通过校企共同研制实践教学大纲,把行业企业文化、行业企业安全教育、行业企业法规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在企业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企业环境、条件、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三是聘用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四是与行业企业共同举办教育宣讲、座谈交流或文化活动,通过行业企业人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增强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荣辱感。五是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协议等方式,建立校企融合长效机制,确保校企融合深入持久发展。
  (四)建立健全“思政课”与“思政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健全“思政课”与“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打通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条线带来的工作阻滞。具体来讲,一要建立学校层面的统筹协调机构,如学校层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要建立协同育人专项工作机制,如定期的学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度、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不定期的教学与学生多部门共同参加的专题研讨会等;三要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互通机制,鼓励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担任辅导员。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自的着力点。“思政课程”的“思政”要侧重理论的宣传灌输,“主要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的“思政”要侧重于价值引领,“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增强政治意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8]但同时又要做到“四个”统一,避免“两化”。“四个”统一即思想基础统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价值导向统一,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育人目标统一,必须坚持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共同目标;育人功能统一,必须坚持思政课为专业课提供思想指导和价值指引,专业课为思政课提供教育素材和实践依据。“两化”即专业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通识化。所谓专业课程思政化,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盲目僵化地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忽视或违背专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所谓思政课程通识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片面强调或扩大通识性知识和内容的教育,淡化和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
  (五)构建新型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参与主体、资金供给、场域建设、条件改善、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共同抓起。一是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宏观思政课实践育人环境。要倡导全社会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培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的氛围,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实践教学局面。二是要深化校外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和博物馆、美术馆等人文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要深入挖掘行业企业、现代产业教学环境资源优势开展行业思政教育,要积极搭建学校与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合作平台,通过大学生实习、公众开放日等形式民主政治和法治实践教育。三是要重视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因组织活动便利、环境利用率高、學生规模不受限制、活动成本低、教学效果好等原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要加大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四是要推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运用网络和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已经成为现代人基本生活方式,虚拟现实技术更因其能够进行人物故事还原增进学生学习的代入感和体验感而高度契合实践教学的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人人实时交互、人机实时交互,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桂芝.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9):100.
  [2]张艾青.立足高职人才培养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2.
  [3]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育人品牌——临沂大学以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纪实[J].山东教育(高教),2019(4):20.
  [4]广东省教育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矩阵式远程互动教学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起来[EB/OL].(2019-06-05)[2021-03-28]. http://edu.gd.gov.cn/zxzx/gdjy/content/post_2508384.html .
  [5][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7.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
  责任编辑  朱芊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年龄段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提问设疑等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获得经验的机会,发展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情境;操作;问题;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成为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方向。“核心素養”把中国传统教育中偏向于以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为主的课堂
期刊
【摘要】教学起点是教学的开始,是课堂的起步。把握“低”起点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摆脱畏惧、厌烦情绪,真正快速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建构一个高效率的政治课堂。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将低起点的把握方法从结合材料、联系生活、降低坡度、最近发展区四个方面入手,意在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低”起点教学;“高”效率课堂  “起点”犹如上楼的第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云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越来越体会到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愁不知该如何做一个高质量的微课,能用于颠倒课堂,让学生更有趣更主动地在家或课余时间观看微课,预习或复习课程的重难点。基于这个原因,我致力于微课的制作研究,通过制件《服装门店销售“九连环”》课程的配套微课30集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微课的制作要领和各种实用的操作技巧,现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一起来提高微课的制作
期刊
摘 要: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催生的具有新时代显著特征的伟大“抗疫精神”,既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教材,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将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发挥好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构建网络空间阵地三个维度着手,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路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期刊
摘 要:本文借鉴持续改进PDCA(戴明环)循环质量管理体系,紧扣党员“两学一做”的行动准则,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为主线,将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构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生科技创新育人框架,将创新思维育人、创新实践育人和创新研究育人项目群组化,支部党员与学生构成“结对帮扶,分类指导”,做细、做实、做深学生科技创新育人。实践结果表明: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生科技创新育人,创新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活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推进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有利于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也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模式以信息反馈为支撑,在满足学生党员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生活帮扶、学习互助、思想引领等一体化服务模式。为确保服务模式的有效性,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模式运用于实践中,应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提
期刊
摘 要:2018年4月,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考核应坚持以闭卷考试为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提高课程试卷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成为《纲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以试卷编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为抓手,初步探索出若干提高试卷编制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近
期刊
摘 要:启蒙本身意味着理性和反抗权威,是人们依靠理性摆脱一切压抑在人之上的力量。但法兰克福学派指出,现代西方文明所推崇的理性启蒙并没有使人们完全摆脱恐惧。相反,如同神话已经实现了启蒙一样,启蒙也一步步深深地卷入神话。因此,消解启蒙的权威化与绝对化,需要对启蒙本身进行再启蒙。由于现代性本身以否定性的思想为特征,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启蒙的批判亦是一种现代性的批判。  关键词:理性; 现代性危机;启蒙
期刊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学科支撑等问题。高校应当构建科学机制、精选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创新、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推进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将“形势与政策”课建成学生想学、爱听、笃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形势与政
期刊
摘 要:校园纪律文化是高校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和高校而言具有引导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与观念认同。目前,高校普遍注重校园纪律文化的建设,且多为学校层面或辅导员在班级进行专门的校规校纪教育活动,这一定程度导致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模式固化、灌输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推行的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关于拓展校园纪律文化的对策。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