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ywl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催生的具有新时代显著特征的伟大“抗疫精神”,既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教材,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将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发挥好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构建网络空间阵地三个维度着手,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路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抗疫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迅速采取行动,在短时间内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抗疫斗争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时迸发的伟大力量。
  一、新时代“抗疫精神”的内涵诠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硬核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2]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磨难,中国人民从磨难中奋起,催生出了具有新时代显著特征的、具有爱国主义要义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同志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精简总结,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3],其实质是:
  第一,“抗疫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的先进文化。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人革命精神的时代结晶。
  第二,“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面对大灾大难,中华民族总会从磨难中奋起,绝不向困难低头。新冠疫情来袭时,这种精神体现在每个活鲜鲜的人身上,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方舱医院里的“读书哥”、“考研弟”,日夜值守的社区工作者、冒疫奔忙的快递员、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这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第三,“抗疫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教材。没有正确的政治领导方向,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没有正确的三观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参差不齐,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民族自豪感,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必然会缺钙。新时代“抗疫精神”具有红色革命精神以及中国精神的双重属性,是发生在新时代大学生身边的、亲身见证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催生的时代结晶。因而,对大学生思想具强而有力的引领作用,是一本时代教材。
  二、“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思想文化日趋多元、改革发展矛盾凸显、话语渠道受到冲击等[5],因而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极为重要。当下大学生亲身经历了抗疫斗争,并深刻认识到在抗疫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將“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以“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筑牢理想信念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6]以人为本、守望相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亦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秉持不弃的价值追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举全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各大方舱医院,集全国医疗资源,尽最大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精准救治,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决定性成果。这次战“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本色,筑牢了新时代大学生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追求。
  (二)以“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汇聚时代力量
  2020年4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指出:“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7]国家一体、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与生俱来的使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党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调动全国一切能调动的力量,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应对突发重大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磅礴力量,增强了新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以“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坚定初心使命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舍生忘死义利观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彩缩影。在疫情发生之际,全国346支医疗队,4.2万医疗工作者,从全国各地支援武汉,展现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书写了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这种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华民族在重大灾难面前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现,激发着新时代大学生的顽强斗志。   (四)以“尊重科学”的求实作风践行科学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9]中共党史是一部致力于与封建迷信作斗争、弘扬科学精神的历史,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初,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战略措施,贯彻“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防治方针,筛选出多种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尊重科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崇尚科学的客观规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尊重科学的品格,启示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
  (五)以“命运与共”的国家形象诠释大国担当
  习近平同志指出:“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10]人类世界处于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不仅努力做自身抗疫工作,同时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和出口防疫物资,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抗疫经验,阐述中国方案、提出中国倡议、表明中国担当。在全球抗疫斗争中,中国积极帮助他国,传授中国抗疫经验,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博大胸怀与崇高境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实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当前,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必须首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引领学生思想的重要方式,通过发挥第一课堂的主要作用、加强校园第二课堂建设、构建网络空间阵地,有利于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指引。
  (一)發挥好第一课堂主要作用,讲好“抗疫精神”
  一是做好内容突破,优化抗疫素材供给,提升新时代“抗疫精神”教育价值。在抗疫斗争中形成和积累的丰富抗疫素材经过优化才会转化为有效的教育内容,才会形成优秀的战“疫”教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真真切切发生的事例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偏重理论的灌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活性和生动性,使教育话语避免陷入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例如,通过梳理抗疫素材中的生命至上的元素以表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本色;总结抗疫素材中的举国同心的元素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提炼抗疫素材中尊重科学的元素以表明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二是做好话语切入,引入微观叙事话语,讲好战“疫”故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价值观塑造和人文关怀寓于故事叙事之中,对故事进行细节润色和动态“深描”,让大学生全身心融入并体味教育情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二)加强校园第二课堂建设,潜移默化中内化“抗疫精神”
  一是在文化育人中强化“抗疫精神”。科学利用疫情防控阻击对大学生的影响,将迅速遏制疫情蔓延而展现的中国力量、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一线医护工作者“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故事、欧美国家对疫情控制无力的现状等等内容融入文化育人实践,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畅通文化育人渠道,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实践育人中升华“抗疫精神”。一方面,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等主题宣讲活动,让民众了解战胜疫情背后的中国力量的同时,亦加深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利用主题党团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服务中体会“抗疫精神”。三是在服务育人中感悟“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学生服务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打造新时代学生服务平台,通过QQ邮箱、微信公众号、在线问卷等新媒体平台,收集大学生的在学习中、生活中的及工作中的各类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关心学生诉求,加强思想引领。四是在双创育人中做实“抗疫精神”。以尊重科学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完善校、院、班级三级联动机制,以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攀登计划等赛事及项目为契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充分调动导师、校友、企业等多方力量,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训,邀请导师全程参与项目指导过程。
  (三)营造网络空间阵地,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1]当前,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空间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活跃场所,因此构建网络空间宣传阵地,是顺应潮流的发展。一是要依托学校官网、公众号、“易班”等,创建网上党团园地、网上学校、网上论坛等平台,营造起举国同心,共同抗击疫情的舆论氛围;二是整合网上教学资源,加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大学生互动社区和“两微一端”建设,凝聚起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强大正能量;三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借助主流媒体,利用微信、微博、校园信息平台、QQ群、微信群等媒介,促进家校联系,实现信息交流,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呈现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
  四、结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极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应该从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传承和发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精髓,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以疫情防控阻击中所催生的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为契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引路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3][8][10]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02).
  [2]习近平.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4(01).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张晗.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6]新华网.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EB/OL].(2020-06-02)[2020-12-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02/c_1126065865.htm.
  [7]人民网.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EB/OL].(2020-04-30)[2020-12-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430/c1024-31695166.html.
  [9]新华网.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EB/OL].(2020-05-29)[2020-12-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5/29/c_1126049518.htm.
  [11]求是网.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2020-05-29)[2020-12-15]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5/c_1124239254.htm.
  责任编辑  杨慧芝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婴幼儿的发展对于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0-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0-3岁婴幼儿早
期刊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学生课外读物总量达到15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认为最大的就是要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20日,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前教育组总决赛在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举行。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谢岩梅、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副处长张宏伟和师资管理处副处长龙海山、华南师范大学杨宁教授等嘉宾出席总决赛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来自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省直属幼儿园的代表近200人观摩了总决赛。  经过3个多月的各地初赛、全省决赛,获得学前教育
期刊
【摘要】 关注时事,寓时事教学于九年级思品课堂,这既是讲活九年级思品教材的需要,又是提升其教學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自身这一年任教九年级思品课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时事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九年级思品课;时事教学 方法  从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时事热点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选择题中,占有大量分数的主观题纷纷以时事热点作为背景,以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中心,突出当前的社会热点,从而引出要考查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班主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主要纽带。另外一方面,班主任需要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等方面负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班主任的角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班主任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班主任的角色入手,浅谈一些班主任应当具有的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新课程背景;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期刊
摘要:“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足见美术教学之研究永无止境。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成功未必是因为学识渊博或者美术技能的高超,关键取决于他在教学方面的智慧以及发现和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内容及工具的选择、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都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教学质量的好壞。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无数事实证明,影响孩子成绩的并不只是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而注意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点,在教学中,如何引起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关注,集中其注意力是关键,这既是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低年级教学的关键。吸引孩子的注意,除了语言的引导,还得妙用各种道具。  一、小小红星,奖励吸童心  小小红色五角星,是最常见而简单的道具。很多老师用它来
期刊
【摘要】学生的年龄段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提问设疑等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获得经验的机会,发展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情境;操作;问题;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成为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方向。“核心素養”把中国传统教育中偏向于以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为主的课堂
期刊
【摘要】教学起点是教学的开始,是课堂的起步。把握“低”起点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摆脱畏惧、厌烦情绪,真正快速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建构一个高效率的政治课堂。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将低起点的把握方法从结合材料、联系生活、降低坡度、最近发展区四个方面入手,意在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低”起点教学;“高”效率课堂  “起点”犹如上楼的第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云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越来越体会到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愁不知该如何做一个高质量的微课,能用于颠倒课堂,让学生更有趣更主动地在家或课余时间观看微课,预习或复习课程的重难点。基于这个原因,我致力于微课的制作研究,通过制件《服装门店销售“九连环”》课程的配套微课30集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微课的制作要领和各种实用的操作技巧,现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一起来提高微课的制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