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产业格局,国企工会的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关系、协调对象、工作机制等日益扩大化、复杂化的问题,工会组织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企业特点的工作模式,尽快完善机构调整,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联系党政与群众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国有企业的改造,劳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格局也出现了大规模调整。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工会机构要就其机制调整、体系改革等探寻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路,就目前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其阶级代表和主力军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工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工作模式落后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文化、组织、技术等工作环境,社会整体处于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在文化观念上也呈现多元式的思想基础。然而国有企业很多工会的工作模式及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理论思维滞后,活动形式陈旧,无法倾诉职工内心真正的需求。说明工会对当前社会形势了解不够,不能适应群体多样化的人文环境,缺乏对宏观经济大局的操控手段。
(二)机构职能削弱
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工会政治地位较高,能够参与管理,督促生产政治任务的完成,监控干部贪污腐败;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会职能明显削弱,政治地位也由监管部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从属机构,在经济职能中又得不到实际的权力,无法深入参与民主管理和维权抗争。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重组改制的过程中,本应随之整顿改组的工会机构往往得不到重视。个别党政领导认识不到工会在企业稳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工会工作无足轻重,合并办事机构,精简成员,导致其效力进一步削弱,无法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的目标任务,难以切实发挥对企业和职工负责有效的组织作用。
(三)员工层次复杂
现代企业结构导致了员工队伍的分流,新型所有制形式带来了分配制度改革,过去国有企业中单一化的职工阶级逐渐分层,出现了不同的经济群体,员工与企业所订立的劳动关系不再一成不变,而是种类繁多。管理干部、科研人员、基层工人等各阶层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地位与收入差距,对自身权益有着不同的需求。职工就业状态与劳资关系日趋复杂,极易出现劳动争议或冲突等情况,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挑战,容易陷入多方利益难以权衡的尴尬局面。
(四)工会队伍管理弱化
工会政治地位在企业中的降低,使其组织机构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一是工会干部多由行政干部代理或交叉任职,或任由领导自行安排。干部往往不能以纯粹的身份代表职工利益,或者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会工作中。这种身份重复错位必然会影响工会正常行使职权的力度,造成角色混乱。二是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工人代表维权能力不强,理论基础薄弱,不能有理有力地主张权利义务。队伍的混乱造成了职能的缺失。在权益维护、待遇争取、劳资纠纷等与工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工会实际很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丧失了群众威信,使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二、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剖析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工会工作所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改革本身的消极效应,而是由于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工会职责发挥不到位、对新形势的战略性估计不足、工作人员能力欠缺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工会自身要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对策,提出建议性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对策探讨
(一)审时度势,开拓创新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转型要求工会随之更新理念,跟随社会趋势,适应新型规則。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墨守陈规的思维方式,以时代的创新理念为指导,提出符合当前社会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次,要敢于开拓实践,打破原有固定模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重新安排工会的工作内容。同时要熟悉新的政策流程,运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维权。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以追求实效为目的,树立国有企业工会在经济大潮中屹立不变的中流砥柱形象。
(二)健全机构,依法尽责
工会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工人阶级是否真正掌权、党的执政地位能否有效领导企业的改革与稳定等,要高度重视,及早进行。根据新型国有企业结构,应分级分层建立工会组织,并将其纳入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工会法》中对工会组织、工人权益等做出的规定,要求不得恣意任免任期未满的工会领导,确保行政意图、企业运行和员工流动等都不会影响工会队伍的整齐,并给予工会相应的地位和权力。
现代工会的职能要由政治监督转变为经济管理,进而扩展到干预企业经营运行、监督用工合同的签订、协助合理完善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利益、组织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讨论、制定重要的规定章程等。要时刻代表工人阶级说话,在此基础上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健康。还要进一步保持企业与上级工会和党政组织的政治联系,接受上下监管,体现工人当家作主的优越制度,依法发挥应有职责,完善企业工会的结构和效用。
(三)结合实际,深入工作
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应当抓住“一个中心,两个把握”的原则,即以生产目标为中心,把握员工切身利益,把握员工思想动态,以此出发点来明确工作对象及重点,提高活动针对性。1.深入职工群体,详细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尤其要把一线工人的权益保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完善工作评估流程,保证宏观参与,以此测评自身对维权工作履行的成效。3.要与人事、管理等部门紧密合作,关注职工就业方式,解释多种劳动争议,协调各方劳资冲突。为实现不同群体的多方权益,企业工会应及时调整代表对象,全面兼顾考虑。4.关注工作实际,细心细致了解实践规律,牢牢掌握形势格局,坚定工作目標,避免工作出现偏差。
(四)建强队伍,加强学习
为了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规模,建立系统化的组织队伍。要鼓励工会干部和成员有意识地加强学习,针对新环境中的工作方法、新时期下的法规政策等自觉了解,面对时代挑战,履行好自身职责。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提高理论水平,为工会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在理论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办法,适应时代发展,了解现代科技、金融等知识,做好经济环境下的业务转型。3.加强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学习,牢牢掌握法律武器,建立维权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代表职工利益,准备依法为工人权益的争取而战斗。4.培养用现代表达方式进行维权的能力,学习普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熟练写作,以便应用于各类沟通环节及指导交流工作。5.要严格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深入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投入大量精力在各层次职工调研了解中。尤其是对一线工人等弱势群体,必须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6.要培养工会干部和成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职工的一员,更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和保卫者,督促他们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成为群众可以依靠、愿意依靠、渴望依靠的有力组织。
在新的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工会不仅不能丧失原有的地位和功能,而且应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机构,强化组织职能,贴近职工生活,围绕职工利益,深化改革,深入工作,积极发挥工会效力。保证在新的劳资关系模式下,劳动者的利益仍然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在和谐社会下协调劳资关系的正常,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联系党政与群众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国有企业的改造,劳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格局也出现了大规模调整。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工会机构要就其机制调整、体系改革等探寻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路,就目前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其阶级代表和主力军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工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工作模式落后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文化、组织、技术等工作环境,社会整体处于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在文化观念上也呈现多元式的思想基础。然而国有企业很多工会的工作模式及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理论思维滞后,活动形式陈旧,无法倾诉职工内心真正的需求。说明工会对当前社会形势了解不够,不能适应群体多样化的人文环境,缺乏对宏观经济大局的操控手段。
(二)机构职能削弱
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工会政治地位较高,能够参与管理,督促生产政治任务的完成,监控干部贪污腐败;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会职能明显削弱,政治地位也由监管部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从属机构,在经济职能中又得不到实际的权力,无法深入参与民主管理和维权抗争。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重组改制的过程中,本应随之整顿改组的工会机构往往得不到重视。个别党政领导认识不到工会在企业稳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工会工作无足轻重,合并办事机构,精简成员,导致其效力进一步削弱,无法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的目标任务,难以切实发挥对企业和职工负责有效的组织作用。
(三)员工层次复杂
现代企业结构导致了员工队伍的分流,新型所有制形式带来了分配制度改革,过去国有企业中单一化的职工阶级逐渐分层,出现了不同的经济群体,员工与企业所订立的劳动关系不再一成不变,而是种类繁多。管理干部、科研人员、基层工人等各阶层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地位与收入差距,对自身权益有着不同的需求。职工就业状态与劳资关系日趋复杂,极易出现劳动争议或冲突等情况,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挑战,容易陷入多方利益难以权衡的尴尬局面。
(四)工会队伍管理弱化
工会政治地位在企业中的降低,使其组织机构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一是工会干部多由行政干部代理或交叉任职,或任由领导自行安排。干部往往不能以纯粹的身份代表职工利益,或者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会工作中。这种身份重复错位必然会影响工会正常行使职权的力度,造成角色混乱。二是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工人代表维权能力不强,理论基础薄弱,不能有理有力地主张权利义务。队伍的混乱造成了职能的缺失。在权益维护、待遇争取、劳资纠纷等与工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工会实际很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丧失了群众威信,使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二、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剖析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工会工作所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改革本身的消极效应,而是由于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工会职责发挥不到位、对新形势的战略性估计不足、工作人员能力欠缺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工会自身要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对策,提出建议性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对策探讨
(一)审时度势,开拓创新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转型要求工会随之更新理念,跟随社会趋势,适应新型规則。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墨守陈规的思维方式,以时代的创新理念为指导,提出符合当前社会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次,要敢于开拓实践,打破原有固定模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重新安排工会的工作内容。同时要熟悉新的政策流程,运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维权。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以追求实效为目的,树立国有企业工会在经济大潮中屹立不变的中流砥柱形象。
(二)健全机构,依法尽责
工会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工人阶级是否真正掌权、党的执政地位能否有效领导企业的改革与稳定等,要高度重视,及早进行。根据新型国有企业结构,应分级分层建立工会组织,并将其纳入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工会法》中对工会组织、工人权益等做出的规定,要求不得恣意任免任期未满的工会领导,确保行政意图、企业运行和员工流动等都不会影响工会队伍的整齐,并给予工会相应的地位和权力。
现代工会的职能要由政治监督转变为经济管理,进而扩展到干预企业经营运行、监督用工合同的签订、协助合理完善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利益、组织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讨论、制定重要的规定章程等。要时刻代表工人阶级说话,在此基础上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健康。还要进一步保持企业与上级工会和党政组织的政治联系,接受上下监管,体现工人当家作主的优越制度,依法发挥应有职责,完善企业工会的结构和效用。
(三)结合实际,深入工作
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应当抓住“一个中心,两个把握”的原则,即以生产目标为中心,把握员工切身利益,把握员工思想动态,以此出发点来明确工作对象及重点,提高活动针对性。1.深入职工群体,详细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尤其要把一线工人的权益保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完善工作评估流程,保证宏观参与,以此测评自身对维权工作履行的成效。3.要与人事、管理等部门紧密合作,关注职工就业方式,解释多种劳动争议,协调各方劳资冲突。为实现不同群体的多方权益,企业工会应及时调整代表对象,全面兼顾考虑。4.关注工作实际,细心细致了解实践规律,牢牢掌握形势格局,坚定工作目標,避免工作出现偏差。
(四)建强队伍,加强学习
为了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规模,建立系统化的组织队伍。要鼓励工会干部和成员有意识地加强学习,针对新环境中的工作方法、新时期下的法规政策等自觉了解,面对时代挑战,履行好自身职责。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提高理论水平,为工会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在理论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办法,适应时代发展,了解现代科技、金融等知识,做好经济环境下的业务转型。3.加强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学习,牢牢掌握法律武器,建立维权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代表职工利益,准备依法为工人权益的争取而战斗。4.培养用现代表达方式进行维权的能力,学习普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熟练写作,以便应用于各类沟通环节及指导交流工作。5.要严格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深入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投入大量精力在各层次职工调研了解中。尤其是对一线工人等弱势群体,必须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6.要培养工会干部和成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职工的一员,更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和保卫者,督促他们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成为群众可以依靠、愿意依靠、渴望依靠的有力组织。
在新的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工会不仅不能丧失原有的地位和功能,而且应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机构,强化组织职能,贴近职工生活,围绕职工利益,深化改革,深入工作,积极发挥工会效力。保证在新的劳资关系模式下,劳动者的利益仍然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在和谐社会下协调劳资关系的正常,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