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却存在一种令人无奈的现象——“零起点”现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尤为普遍的存在着这种现象。什么叫“零起点”?就是学生在经过一个学年,甚至是几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鉴赏能力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的“起点”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零起点”状态?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感受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引导
音乐教学包含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然而,在我们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缺乏对这些目标达成的措施。或者说缺少一个针对学生长期、有效发展的教学措施。使得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特别是基础知识的匮乏和基本技能的生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缺乏有效手段,从而造成了“零起点现象”。
针对以上所述,要改变这种音乐教学的窘态,就要重视音乐“双基”教学,重视“四大领域”的均衡发展。音乐课在初中学段为每周一节,授课周期长,给音乐教学的持续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做好两件事:一要提高课堂效率,二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提高課堂教学效率要关注的问题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音乐的“双基”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定的“双基”积累,音乐学习、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双基”学习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的,所以音乐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音乐课堂进行“双基”教学。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作品相结合。例如,在学唱《阳关三叠》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声调式。结合作品感受音乐力度变化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等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感受音乐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实践应用,并起到提高学生表现音乐能力的作用。“双基”教学应该是滚动循环式的,只有引领学生不断的学与练,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
(二)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学校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情感的认同,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把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变成他们乐于去接受的?如何把他们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纵观世界上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等,它们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关注音乐课程和教学活动的质量,创造出许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体系。在音乐课堂上灵活的运用、借鉴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在二声部合唱歌曲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柯达伊手势学习两个声部的旋律,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浓厚了很多,而且在二声部合唱练习过程中,两个声部的音准更为准确、稳定。歌曲中的节奏,我尝试借鉴柯达伊教学中的一些节奏游戏去解决,学生同样表现的兴趣盎然。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受课时安排影响,音乐课课时少,间隔周期长,从而导致学生对作品只能“初步了解”,并存在记忆断层。其实通过我们自己的体验可以感受到,要想真正了解并体验到作品的内涵,需要经过反复的聆听。而音乐课上能做到的只有初步聆听和初步的引领体验。
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有做音乐笔记的习惯。笔记内容分三类:一是对音乐知识的归纳记录;二是自己对所学作品的感受随笔;三是按老师要求搜集资料的整理。通过要求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完成初步的信息储备,可以大大提高课堂音乐教学的效率。而且学生自主吸收的这些信息更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例如,对作曲家的生平、音乐作品创作背景、音乐创作手法及特点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的重点,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课后主动的学习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想到了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为什么对于某一阶段的流行音乐学生能做到耳熟能详?我觉得首先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容易理解,易于引起共鸣,再就是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环境。我们音乐课中的作品如果也能有这样的土壤,同样可以在学生心中成长。所以,我采用“课上听懂,课下多听”的教学理念。利用学校广播,组织班级合唱,课前一支歌等手段加强学生课后的听与练。
音乐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近几年,我们音乐教育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后,正在蓬勃的发展。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的求索,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让我们的音乐教学真正的迈开步子走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海琴.丰富情感体验唱出真情实感[N].江苏教育报.2012(003).
[2]朱琳.深入挖掘内涵成就精彩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2(007).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引导
音乐教学包含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然而,在我们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缺乏对这些目标达成的措施。或者说缺少一个针对学生长期、有效发展的教学措施。使得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特别是基础知识的匮乏和基本技能的生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缺乏有效手段,从而造成了“零起点现象”。
针对以上所述,要改变这种音乐教学的窘态,就要重视音乐“双基”教学,重视“四大领域”的均衡发展。音乐课在初中学段为每周一节,授课周期长,给音乐教学的持续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做好两件事:一要提高课堂效率,二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提高課堂教学效率要关注的问题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音乐的“双基”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定的“双基”积累,音乐学习、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双基”学习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的,所以音乐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音乐课堂进行“双基”教学。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作品相结合。例如,在学唱《阳关三叠》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声调式。结合作品感受音乐力度变化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等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感受音乐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实践应用,并起到提高学生表现音乐能力的作用。“双基”教学应该是滚动循环式的,只有引领学生不断的学与练,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
(二)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学校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情感的认同,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把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变成他们乐于去接受的?如何把他们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纵观世界上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等,它们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关注音乐课程和教学活动的质量,创造出许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体系。在音乐课堂上灵活的运用、借鉴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在二声部合唱歌曲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柯达伊手势学习两个声部的旋律,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浓厚了很多,而且在二声部合唱练习过程中,两个声部的音准更为准确、稳定。歌曲中的节奏,我尝试借鉴柯达伊教学中的一些节奏游戏去解决,学生同样表现的兴趣盎然。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受课时安排影响,音乐课课时少,间隔周期长,从而导致学生对作品只能“初步了解”,并存在记忆断层。其实通过我们自己的体验可以感受到,要想真正了解并体验到作品的内涵,需要经过反复的聆听。而音乐课上能做到的只有初步聆听和初步的引领体验。
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有做音乐笔记的习惯。笔记内容分三类:一是对音乐知识的归纳记录;二是自己对所学作品的感受随笔;三是按老师要求搜集资料的整理。通过要求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完成初步的信息储备,可以大大提高课堂音乐教学的效率。而且学生自主吸收的这些信息更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例如,对作曲家的生平、音乐作品创作背景、音乐创作手法及特点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的重点,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课后主动的学习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想到了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为什么对于某一阶段的流行音乐学生能做到耳熟能详?我觉得首先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容易理解,易于引起共鸣,再就是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环境。我们音乐课中的作品如果也能有这样的土壤,同样可以在学生心中成长。所以,我采用“课上听懂,课下多听”的教学理念。利用学校广播,组织班级合唱,课前一支歌等手段加强学生课后的听与练。
音乐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近几年,我们音乐教育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后,正在蓬勃的发展。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的求索,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让我们的音乐教学真正的迈开步子走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海琴.丰富情感体验唱出真情实感[N].江苏教育报.2012(003).
[2]朱琳.深入挖掘内涵成就精彩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