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促心动喜见行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员自主选,以满足需要、空间建构;座位有排名,为强化激励、效应发挥;组规巧生成,利确立目标、规范引导;作业巧设计,可丰富内涵、尽情分享;评价多样化,促自觉行为、激励内化。适时地引入激励机制并建立一整套具体的实施举措,方可实现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快乐教育”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习小组 合作 情态激励 内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在课堂上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这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行动者的情态问题,学生将会呈献给我们更为积极的面貌。基于这种理念的深入思考,我在四年级的教学班上进行了一些小尝试、小改变。
  一、组员自主选——满足需要、空间建构
  “王老师想在我班组建14个学习小组,每组3人。组员可以由你们自选,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3人中,一人各方面都较为优秀,一人是肯定需要他人帮助的,一人是在班里居于中游水平的。明白了吗?”第一天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对学生说。话完,学生纷纷开始“组队”行动。约3分钟,成功组队的学生兴奋地走上讲台。看着五六个被“遗弃”的学生,我采取了干预行动:“允许王老师参与进来做一下调整吗?”得到同意后,我把几个“谦虚分子”拎出来,调配好小组——每组3人,共14组,共计42人。
  至此,学生多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关注着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并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组合;这个平臺考虑到了组内成员的互补性,又兼顾到了他们今后学习生活的默契度;这个平台可以满足学生们思想交流的需要,可以满足学生们互助与合作的需要,可以满足学生们积极情态培养的需要。
  二、座位有排名——强化激励、效应发挥
  通过激励管理班级,可以巧妙地给学生造成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处于小组学习活动便捷的考虑,对教室空间大小、活动自由度的考虑,排座位便成了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机制。教室里的座位重新组合,被分成两种形态:一字形和U字形。
  “奥运会比赛颁奖时有冠军、亚军、季军,无上荣耀。想不想让我们的座位也设成冠军座、亚军座、季军座呢?”学生们异口同声道:“想!”“谁能坐上冠军座?”“我不优秀,会永远坐不上冠军座吗?”“座位多长时间可更换?”……感兴趣的、疑惑的问题一一讨论着。最后,观点统一:每日一评、关注进步、机会均等。学生明白了,不必为自己原本的差距而担心,只要在某个方面有所进步或表现出色,得到组员的一致肯定就能坐上“冠军座”。这种引导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安慰和希冀。
  随后,关于座位的激励行动正式展开,我对一些特殊学生的表扬和肯定也为他们获得冠军殊荣添加了砝码,为他们的行动增添了自信。每天关注座位变化,成了我的习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还是少不了我的“拨乱反正”或“添油加醋”。
  事实证明,这种座位效应对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动机是行之有效的。人人都能成为榜样,这比说服教育更具感染力,更易引起感情共鸣,激发模仿和追赶的愿望。
  三、组规巧生成——确立目标、规范引导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为昂扬斗志,我建议各组为自己的团队起个响亮的名字。各组讨论热烈,组名一一冒出:直接表明态度的“勤奋组”,借物励志的“绿竹组”,隐含创新思想的“爆米花组”……每个小组推选出的代表娓娓道出组名的含义,大家相互聆听,内心不断地被涤荡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在任何一项工作推进中都是需要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高度概括、一致公认的组规。纪律、课前准备、默写、背诵、发言……一切评价均以小组为单位捆绑进行。如:默写人人90分以上,小组每人可刻星作奖励,如果三人均为满分,人人可得三星;小组三人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且保证质量,人人可以在指定书页上刻上特色评价章……
  组名成了各个小组奋发努力的标杆,组规成了小组成员相互制约和催人奋进的“紧箍咒”。教室里,催促提醒声多了,耐心帮助的身影多了,捆绑式的规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执行力,催化了学生的内驱力。
  四、作业巧设计——丰富内涵、尽情分享
  居于中年级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和提升需要,我思考着做了一些强化训练,所以,精心购买了一组同一花色的软面抄进行“轮流作业”。作业分为“轮流日记”“读后感”“好词佳句”三类,在我的示范性解说后,学生或独立,或帮助,在每类作业上完成了扉页的主题设计。
  第二天起,轮流作业正式启动。植树绿化的宣传语、展现不同季节美景的成语、诸葛亮的赞美之词、可爱动物的介绍……成为“好词佳句”的内容;《三只花栗鼠》的观影、“囫囵吞枣”的故事解读、人类“老师”的大搜索、《三国演义》故事的大阅读……成了“读后感”的内容;坐上冠军座、换个方法切水果、畅想迪士尼一日游、《狐狸和乌鸦》新编……成了“轮流日记”的内容。
  基于课堂,却有延伸;基础书本,却有拓展。早上批改分享,课上作业指导,课间话题讨论,让轮流作业顺畅自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且形成分享交流的积极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必然会在兴趣中生成,在兴趣中提升。
  五、评价多样化——自觉行为、激励内化
  有效的激励是管理工作者成功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与管理过程就是激励的过程。引导学生快乐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则是评价的终极目标。
  《习字册》一课一练是常规。我打破常规,让《习字册》成为激发学生情态的有效载体,鼓励学生见缝插针学字习字。有一两个学生超前完成一两课,一宣传、一表扬、一鼓动,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统计得出:仅开学一个月里,绝大多数学生有了超前意识,6人完成全册习字,几个拖拉作业的学生均能超前完成两到三课。更有甚者,原本自修课完成任务后无事可干的人数骤减,习字的、看课外书的、做家庭作业的比比皆是。
  开学第一天早读课,有个学生就来到我面前一字不差背诵完了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于是,我在他的书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开学第一天,你就给王老师一个惊喜,背诵小达人,你可以的!”第二天,他又来背诵第三课《燕子》,我静静地听完,又写下:“还没教,第一个背完了,而且特别熟练,赞一个!”语文教学工作中无处不渗透着有效的激励。
  随着体验、交流、感悟、评价等一系列的改变,学生自动力得到了培养,学习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践行并印证着我一如既往坚持的教育理念——巧促心动,喜见行动。
  无论是一名教学工作者,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适时地引入激励机制并建立一整套具体的实施举措,以实现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快乐教育”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教育课题。
  【文献参考】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崔允漷教授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中指出,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短板,教师大多只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至于“教得怎样”,却成了一本“糊涂账”。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从新的视角阐述了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及课程评价,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的一致性”,要求教
【摘要】构建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进行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助学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检讨课改以来的课堂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是变得更精致、更细腻、更流畅了。
【摘要】教学“取舍有道,游刃有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做加法与减法。体现学科本质,抓住育人主线,做足做够各类准备工作,在教学的各个层面做好“加法”与“减法”。教师在“加”与“减”中学会智慧地“偷懒”,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偷懒” 学习能力 自然发展  记得我在文章《数学,教、育在方圆之间》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新常态”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改变数学
【摘要】“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生活中物体的放大和缩小是有一些区别的,可是这一点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数学课上教学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是具有数学意义的,教师应将部分内容当成概念来教学,而非侧重于探索。本文基于常规教学的基础,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从理解概念、巩固概念、深化概念、拓展概念外延等方面,以同课异构为例展开阐述。   【关键词】概念教学 图形 放大 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苏教版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以《第一朵杏花》“两次对话”教学片段为例,聚焦对话、品味对话、实践对话。教师应该充分钻研文本,挖掘文本中独特的“语用”价值的内容,“让思于生”“让学于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语用 实践 思维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
【摘要】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与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界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在2016年主办第一届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的基礎之上,于2017年10月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研讨会。本届大会聚焦绘本课程教学的“融合与创新”,有主题多元的专家演讲,有实践探索者的经验分享,有形式多样的现场展示课,有汇聚多方声音的交流与研讨,还有异彩纷呈的分会场延伸。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600多名
由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1月20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中有三个方面提到了对儿童生存与发展的要求:(1)儿童最佳利益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任何事情如果涉及儿童本人,必须认真听取儿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审视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尊重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基础。尊重学生不仅可理解为言语尊重与人格尊重,我们更应关注如何尊重学生的发展。  一、关注
【摘要】本文是基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画图”课程,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研究。设计绘制组合图形的思维导图,将其融入解决问题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 画图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应运而生。随后在此基础上,各学科也开始探索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
【摘要】数学课堂精彩的过渡语往往都具有串线、激趣、启思的功能。知识层次的语言过渡,力求生动有趣。思维层次的语言过渡,讲究启思深入。方法层次的语言过渡,坚持清晰精当。  【关键词】过渡语 串线 激趣 启思  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教师就是凭借语言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引导、讲解、评价、链接等方面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
2021年3月5日,萬众瞩目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创新”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些被重点提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