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手术麻醉中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实施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有64例,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将收治的胸外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单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管,对比分析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导管到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和导管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实施双腔单肺通气,能够提高胸外科麻醉效果和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胸科手术;双腔管;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086-01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胸外科手术治疗范围不断扩大,也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手术需求,胸科手术实现了从单腔管向双腔管的转变,不仅为手术创造了手术空间,还能提供清晰视野,实现双肺通气[1]。双腔支气管插管能够防止回流与健肺通气,在手术中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可行性,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双腔支气管通气在手术麻醉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为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纪最大的80岁,年纪最小的19岁,平均(55.7±11.7)岁;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2例。食管根治术患者7例,支气管扩张6例,病灶切除术患者9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10例。观察组患者年纪最大的82岁,年纪最小的17岁,平均(54.9±11.9);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0例。其中食管癌根治术9例,支气管扩张5例,病灶切除术患者8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10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单腔支气管通气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诱导下导入单腔支气管,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后对支气管位置进行调整,最后改行单肺通气,维持12-14次/分钟呼吸频率。观察组实施双腔支气管单肺通麻醉,具体方法如下:(1)麻醉方法:给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罗库溴铵和异丙酚,药物应用剂量分别为2-10ug/kg,0.1mg/kg,0.6-0.8mg/kg,2mg/kg,术中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推注罗库溴铵,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2)通气方法。①导管选择。男女患者分别选用不同型号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治疗;②插管前先对导管进行检查,了解其是否发生漏气现象;③插管操作。在声门处缓慢插入支气管,随后给支气管气囊进行充气,将充好的支气管气囊连接麻醉机维持通气。④对位分隔。在左右单侧肺实施手控通气,并使用听诊器来判断插管情况,若患者呼吸音清晰、潮气量良好、CO2波形正常,则代表插管成功。⑤通气。插管成功后,可采用間歇正压通气法治疗,维持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气道压35cmH20以内。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情况和导管到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双腔支气管单肺通麻醉进行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采用卡方检验,(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优越性,观察组患者导管到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通气过程中受麻醉和体位的影响,导致下肺通气明显不如上肺,且血流受重力因素影响明显多于上肺[2]。所以为减少单肺通气时低血氧症的发生,需采用双肺通气,双肺通气岁治疗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双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导管较粗,插管难度较大,在导管类型选择方面和麻醉诱导方面要求也较为严格,所以通常采用胸部听诊定位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明确导管是否就位良好、两肺是否对位分离,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在进行单双肺转换时采取有效手法进行通气,以适应机体变化。同时若患者术前肺功能已有障碍,且达至ASAIII级,术中不可勉强拔管,应将双腔导管更换为普通气管导管,并带回重症监护室或者普通病房,以维持机体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3]。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导管到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胸科手术中实施双腔支气管单肺通气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双腔支气管单肺通气应用于胸科手术中,能够实现准确定位,维持麻醉平稳状态,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适宜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昌,邢建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50+194.
  [2]李萍.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359.
  [3]许峰.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08(008):43-44.
  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225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格列美脲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单用格列美脲治疗的3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联合格列美脲与西格列汀治疗的3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而言,格列美脲与西格列汀方案的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裸花紫珠胶囊与血府逐瘀片联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流产不全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清宫术),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流产不全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裸花紫珠胶囊联合血府逐瘀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DRR),血钾浓度联合肾上腺CT检查,对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51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满足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DRR)>45,且肾上腺CT检查异常的病例。除直接确诊患者外,全部满足比值关系患者行生理盐水确诊试验,疑难患者行AVS检查,10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比较联合诊断方法的符合率。结果:3851例高血压患者中,剔除
期刊
摘要:目的 明确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同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药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后患者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指数均低于用药前(P<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经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利于病情控制,可作为该类特殊群体的首选治疗方法继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肥胖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6月收治的疑似心源性晕厥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患者有无晕厥症状分为晕厥组和无晕厥组,对全部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R-R间期等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6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晕厥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无晕厥组(P<0.05);晕厥组与无晕厥组在24 h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莱菔硫烷对鼻咽癌细胞中Klf4表达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鼻咽癌细胞株HONE1分成A、B两组,A组正常培养,B组予以梯度浓度的莱菔硫烷处理,运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取50%半数抑制浓度莱菔硫烷处理的鼻咽癌细胞株HONE1,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lf4,运用划痕试验与Transwell试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1~20μmol/L浓度莱菔硫烷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在小儿急性喘息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336例小儿急性喘息性疾病,在常规治疗(有感染者予抗感染、对症等)基础上,分为研究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与对照组(氨茶碱或多索茶碱静点),比较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66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联合稳心颗粒,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效果明显,要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对象均为笔者单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共计26例,采用随机1:1计算机分组方式划分2组,常规组(行常规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13例,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13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手术耗时长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通络扶正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文总共纳入34例观察对象,全部都是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甲组(常规西医治疗,n=17)与乙组(通络扶正汤+常规西医治疗,n=17)。对比分析两组的运动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在Fugl-Meyer评分、血清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