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寻中国货币”看初中历史与财经素养教育的融合教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角度,多学科合作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历史学科一向重视多学科融合,所谓文史不分家之说可见一斑。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融合对象通常为语文、地理、道德法制以及思想政治等传统文科科目。进入21世纪以来,财经素养逐渐成为公民管理个人财务、处理财经问题和维系个人生存的核心能力,财经素养教育问题也提上众多国家的议事日程,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先行先试。在我国,财经素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义务教育课程亦是呼之欲出。尤其近年来,在校园内屡见不鲜的盲目跟风、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不时爆出的“网贷”、“裸贷”等金融陷阱,使得学生深受其害,更加凸显出财经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财经素养教育“是个体财经生活中必备的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念与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2]。B. Douglas Bernheim等人发现“中学时期的理财教育对学生成年后的财经行为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3]。可以说,探索初中历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未雨绸缪的创新。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货币打交道,加强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认识货币是其财经素养常识的第一课。中国货币历史悠久,起源于夏商时期的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铜钱铸造逐渐流行,至秦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西汉武帝发行“五铢”,至唐高宗改行“开元通宝”,宋代开始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纸币大量流行,民国时期铜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纸币最终成为主流通行的货币。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货币不仅是货币金融史与商品经济发展史的重要遗物,也为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对外关系、铸造工艺乃至书法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本活动围绕“探寻中国货币”,从历史学科角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探寻。在探索实践初中历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经验的同时,让参与活动学习的学生深刻的理解货币。预期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什么是货币,货币为什么产生,又是如何产生的。
  2.初步感知货币发展的路径和规律,并能据此展望货币发展趋势。
  3.认识纸币、数字货币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数字人民币发行的重大意义。
  二、活动设计
  (一)第一阶段:假期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
  围绕“探寻中国货币”主题,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此概念由美国传入,“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等观点,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并被实施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4]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并在开学后收缴假期作业,择优展出。
  任务1:思维导图展。搜集资料,梳理中国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脉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出來。
  任务2:古钱币作品展。学生在古钱币发展脉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古钱币,创作绘画、雕刻、陶艺等手工作品,注明作者、作品、选择缘由,以及该物出现的意义。
  (二)第二阶段: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程序,即学生先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扩展。”[5]假期作业使得学生假期中已经对中国货币发展脉络有所认识,为达到课堂中知识的内化与扩展,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设计三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
  问题:货币是怎么样生的?围绕此问题,首先,利用科普动画视频,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整体感知。其次,模拟原始交换情景,给学生以直观有趣的切身体验。让学生知道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进而认识到在商品交换中,用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另一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最终理解在交换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作为其他一切商品等价物的商品,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环节二:
  问题:货币形式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吗?围绕此问题,利用学生假期思维导图作品,和老师准备的相关资料,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讲解的办法,让学生了解货币形式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的演变;货币形式的发展表明:货币本身作为商品的价值的大小对货币发挥各种职能的影响越来越小,货币形式从最初具有实在价值的商品演变为完全没有内在价值的符号;货币形式的发展越来越便利于货币发挥交易媒介的职能。
  环节三:
  问题:数字货币初露端倪,据此展望中国未来货币。本环节以深圳市各区先后发起的 “数字货币红包”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数字货币使用。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言,畅想未来的中国货币。(特别注明:此环节,数字货币要与电子货币做一区别,分析讲明数字货币的重大战略意义。)
  作业设计:学生根据课堂上的三个环节问题,任选其一,进一步搜集资料深入研究,生成一篇学生小论文,择优展览奖励。
  (三)第三阶段:实地走访设计
  “历史教学需要借助包括文艺作品及影视、互联网等在内的大量课外教学资源”[5]深圳市博物馆钱币专题展,有中国历代钱币,共一千余件,时代上自商周,下迄民国,是本主题很好的课外教学资源。本阶段主要选择联系参观深圳市博物馆相关钱币专题展览。与货币文物零距离接触,领略古老的货币实物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为顺利参观,须提前着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联系预约:联系好相关主题展览,提前一周预约。
  2.行程安排:联系安排校车往返行程。
  3.参观讲解:做好功课现场讲解或联系博物馆安排讲解员。
  4.安全保障:制定应急预案,安排安全机动小组。
  三、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在探索实践初中历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经验的同时,学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探寻中国货币,很好的锻炼了其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财经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财经素养,为其进一步汲取驾驭货币的财经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展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绘画、雕刻、陶艺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熏陶。
  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须得到进一步的认识、思考和完善:第一,校外活动组织安全问题。任何时候安全责任都重于泰山,要始终把活动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第二,因学业负担、经费支出、网络管控等问题,家长支持配合度不高。此后,在活动前要充分和家长沟通,宣传活动意义的同时,多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最后,学生的小论文略显稚嫩,缺乏理论高度。在以后的课堂中要结合中考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四、结语
  货币是财经常识的基础,初中生应该对货币有初步的理性认识。本次探索实践活动,从历史学科角度,综合多学科教学探寻中国货币,采用了包括视频展示、场景模拟和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财经素养,也对历史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历史学科与财经素养教育融合教学任重道远,但笔者在此大胆展望,在更多同仁的不断努力下,汇流终将成海。
  【注释】
  [1]陈嘉:《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教育研究》,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2]张男星,楚晓琳,刘文权,王春春等:《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中国范儿”》,《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2日第7版。
  [3]BeheimBernheim, B. D., Garrett, D. M.
其他文献
在2010年短暂停留后,2011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继续推陈出新。表现在:一是从遥远的历史回归到身边的历史,怀揣着对现实的关切研究历史;二是一滴水映见大千世界,于细微处见大历史;三是从对历史学本身的思考出发还原历史观的多元性,拓展考核范围,提升思维品质。试题难易适中,鲜活灵动,具有选拔性、思想性和启迪性,考生普遍反映较好。  一、命题理念  1. 从研究方法到史学理论,重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过去
一、序言  常说, 以1989年为界,西方正式追求后冷战的史学观点, 与之相反,东亚地区并非如此。1990年以后,在欧洲对近代史反思的同时,追求新的地域和世界统合的历史观点,东亚则反而强化以本国为中心的史学观,深化了以历史和领土问题等为中心的“冷战的矛盾现象“。 人们将其原因归咎于美国和中国等冷战帝国尚未解体的地区状况。但是最近韩朝、朝美关系的变化所显示的那样,东亚地区的后冷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农民增收的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等无不需要资金支持。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及产业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将逐年上升。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产业升级、集体经济消薄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共四小题,每小题都是3分,共12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2009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今年广东卷第一大题能力层级有两个:A和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与2008年比较,题量相同,考点大体稳定,字音辨识、成语使用、
楼建军教授《对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再认识》一文(刊载于《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12期,下简称楼文),对拙作《教学目标不应机械按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进行表述》(刊载于《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4期,下简称《表述》)进行了质疑。《表述》一文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目标不应机械按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进行表述,建军教授表示完全赞同。其所质疑的是文章中的某些话语表述,笔者在此对楼老师的质疑做出回答。  一
历史不仅是线性的,也是立体的,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着多棱“镜面”和多维“特征”。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我们要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考察,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发现真实的历史,才会得出创新的结论。历史教科书是从事历史教学的最主要媒介,但是,囿于编写者的特定考虑和选择,在介绍某一历史事件时,可能会着力凸显该事件的某一主导性侧面,而忽视或淡化了另外的辅助性侧面。但历史发展的结局往往可能是辅助侧面的特征
2010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于丹教授评价今年的作文题“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指出了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思辨性。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有了更喜人的进步,那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注重在诗意中张扬理性。    一、纵观真题     今年全国19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标题作文7套,话题作文1套,新材料作文11套。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发现,2009年高考题中的
“谢谢你们,我弟弟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心结也终于可以解开了。”近日,山东济南的王某海在村支部书记苏传茂等人的陪同下,将一面写有“怀利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送至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至此,王某海的弟弟王某岭积存10年的遗体火化了,一起长达10年的信访积案终于化解。10年积案彻底化解  事情要从10年前说起。2010年7月30日,在济南东环工贸有限公司工作的王某岭结束工作后,到食堂
阅读理解题始终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生分数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今年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一直是高三英语教师及考生关心的焦点。笔者对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阅理解读部分的总体看法是:顺应民意,降低难度,皆大欢喜。但美中不足的是矫枉有点过正。  2008年高考结束后,学生及高三英语教师对试题的难度均有一些看法,各地市的英语
2020年9月,部编高中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多省推进,该套教科书容量大,涉及的历史概念多,学生理解难。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学习,是目前中学历史课堂亟需解决的难题。将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应用于教学,不失为一种解决路径。遵循这一思路,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中时段等更宽泛的尺度内,从更高层面把握历史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