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推陈出新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短暂停留后,2011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继续推陈出新。表现在:一是从遥远的历史回归到身边的历史,怀揣着对现实的关切研究历史;二是一滴水映见大千世界,于细微处见大历史;三是从对历史学本身的思考出发还原历史观的多元性,拓展考核范围,提升思维品质。试题难易适中,鲜活灵动,具有选拔性、思想性和启迪性,考生普遍反映较好。
  一、命题理念
  1. 从研究方法到史学理论,重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过去几年频繁考查历史研究方法,但今年却重点考查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所谓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它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历史学科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从史学理论来看,中国古代影响较大的史观主要有天命观、天朝史观、循环史观、圣人史观、民生史观;而近代以来影响较大的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包括阶级斗争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西方史观的发展概势是:中世纪时主要是基督教史观;14世纪—19世纪主要经历了人文主义史观、理性主义史观、浪漫主义史观、客观主义史观、实证主义史观;20世纪主要有心理分析、文化生态、历史相对论、唯物论、唯心论和后现代主义史观等。今年第38题,拓展到对历史学本身的考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该题考查了纪传体史书、梁启超新史学、人文主义史学,历史分期、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等。该题妙在找到了课本知识与史学理论的结合点,将人文主义延伸到人文主义史学,同时将中国史学史与西方史学史有机结合,浑然天成。
  2. 重视多元文化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多元文化观与历史思维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历史思维是“经”,多元文化观是“纬”。在尊重多元文化前提下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历史思维的基础资料,而重分析与重推理的历史思维则提供了整理历史知识时所应该遵循的逻辑法则。第38题提供了多种史观,体现了思想及文化的多元性。在设置问题时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给予学生选择观点的机会,同时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体现了对历史思维的重视。第19题考查学生论证历史问题时思维的严密性,也体现了对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的重视。
  3. 从社会史视角考查历史事件。
  社会史是目前学术界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史学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新史学。从社会史角度命题会使题目变得鲜活灵动,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离自己并不遥远。如第16题从社会史视角,分析辛亥革命对底层社会的影响,折射出社会改造的艰难。全卷涉及的社会史研究对象有乡村知识分子,乡村习俗,社会思潮、社会舆情,历史典故、社会机构、社会组织等。
  4. 从文明史观角度重点考查制度创新。
  一些学者认为制度创新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超过技术革命。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观点。第39题将探究的重点放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兴亡成败上。命题者似乎告诉我们,好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腾飞,然而,世界上却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制度。该题留给我们一系列深沉的思考,体现了命题者对人类社会命运和前途的思考和关注。
  5. 还原历史的时序性。
  历史是时间的学科,今年试题比历年都要重视时间。如第16题、第17题,第21题,第22题、第38题第(2)(3)问、第39题前三问。涉及分数为58分。
  二、命题技巧
  1. 注重宏观历史视野和中观历史发展线索的考查。
  整套试题立意高远,古今结合,中西融合,纵横拓展。每道选择题就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浓缩;每道非选择题都注重宏观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第38题要求考生任选一种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该题要求学生能跳出教材模块和单元的限制,以世界眼光来分析时代特征。
  2. 由专题向主题转变,加强了题目的综合性。
  选择题加大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程度。这是一个新现象,以往的选择题往往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模块综合的情况很少见。今年第12、15、16、18、21、23题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这个新现象或许代表今后选择题的一个命题思路。与去年不同,今年两道非选择题都是中西结合题,而且不刻意追求考点覆盖面,不但如此,还进行了纵深挖掘,弥补去年遍地撒网,蜻蜓点水的缺陷。从总体布局来看,选择题尽量追求考点覆盖,非选择题追求一定的思想深度。
  3. 增加材料,使创新题设置获得更大空间,更贴近学生实际。
  除第20题外,其它题目均为材料题,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两道非选择题都提供了材料。材料题的命制技术也更加成熟。第一,使用的材料更加简洁、精辟、新颖、典型。第二,材料来源更加丰富,包括历史典籍、政府机构、历史典故、社会舆论、日记、表格、封面、历史著作、报刊杂志、言论等。第三,考查方法强调以材料反映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真正做到一滴水映见大千世界,于细微处见大历史。
  4. 非选择题设问更科学,指向性和限定更明确,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后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另外,也改变了各小问之间环环相扣的做法。考生由于第一问做错,导致满盘皆输的悲惨局面不会再出现,这应该充分肯定。
  三、考情分析
  整卷难度系数0.56,区分度较好。选择题难度把握恰当,只有第17、21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这两道题涉及到具体的历史时间,而这恰恰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非选择题虽然宏观性较强,而且第38题还具有创新性,但由于提供了充足的有效材料信息,所以得分率也不低。难度较大的一问是第38题(4)问,大部分学生可能分不清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故很难从史学角度去理解。
  四、备考建议
  经过分析,我们给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 大胆突破,科学备考。
  由于学科内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构建学生的时序观念,如何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实践中,我们探索出高一、高二按模块教学,高三一轮按考纲复习,二轮按通史专题复习的有效备考途径。高一、高二已完成专题模块复习,因此,高三可以打破模块的限制。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按考纲复习是备考的必要步骤,而专题模块教学缺乏时序和整合,所以,在高考越来越重视时序的条件下,按通史体例整合专题知识是备考的关键。
  2. 加强学科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学科能力培养?建议有二:一是认真研读并在复习备考中贯彻《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四大项十二小项的考核能力目标。在材料题增加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了。二是认真上好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第一单元,教会学生基本的史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3. 加强宏观教学。
  鉴于近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题着眼于宏观历史线索与单元时代特征的考查,我们提出要重视第一轮专题整合复习,抓主干核心知识,要一步到位,打破课标、教材专题模式,完全按考纲“大板块之下的小专题”来组织复习,这是十分重要的。2011年高考试题风格证明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14道题几乎每一道都是从宏观单元特征着眼进行考察,而抛弃了细枝末叶的微观内容。
  4. 重视通史时序。
  由于新课标教材按模块教学,割裂了原本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因而,学生的历史时序容易错乱。我们提出第二轮单元通史复习,参照过渡教材的大单元体系,构建通史知识网络,回复历史的时序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事实证明,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正确的,今年文综历史题如第16题、第17题,第21题,第22题、第38题第(2)(3)问、第39题前三问都必须利用时间进行解答,涉及分数达58分。主观题第39题“以大专题形式呈现,要求考生按单元通史思维,整合政治经济文化来作答”。我们提出的一、二轮备考复习模式经受了两年文综高考的检验,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建议各校老师克服保守的心理,认真领会实施,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创新题层出不穷,学科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浓,考查范畴也越来越广,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视野广阔的教师才能适应当前课改的需要。这也是高校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殷切期望。建议高中历史教师不但要阅读历史教育方面的期刊,还要更多的关注学术期刊。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订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研究》《史学集刊》《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力争做一位学者型教师。
  6. 高一、高二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认真上好研究性学习课程。
  7.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能从不同文化与价值的角度理解历史、阐释历史,而不能将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一个个绝对化的历史结论。
  8. 关注现实,关怀社会。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从不追求表面化的社会热点,而是追求社会热点背后所体现的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这个难题也许是永恒的难题。如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改革与革命、工业与农业、环境与发展、工业化与环境、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等等。教师应交给学生一对慧眼,透过社会现象发现其本质。
  (作者单位: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 )
   责任编校 李平安
  
  
其他文献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在中学各类基础学科中,历史学科的故事性、趣味性應是最丰富的。历史教材的专题本身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教材囿于篇幅,将历史抽干成高度概括的学科表述用语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在一线实践中,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历史课堂是万马齐喑,了无生趣的。为还原历史课堂的生动性,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中应根据课标、教材来组织“叙事塑人”,这是历史教师的“天职”,也是历史教学富有温情魅力的表现
一、什么是“反事实推理”  在日常交流和课堂讨论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假设的方法,这在学术上被称为“反事实推理”。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对于这种方法有较为客观和系统的概括:“通过精心假设与事实相反的条件来想象出某种情势的思维实验。它们经常以‘假如……那么会怎么样’的问话形式加以表述,被运用来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以便探询因果关系。”[1]《历史教学》等刊物上也发表过多篇讨论反事实推理运用于历史课堂
2018年8月25日,扬州市历史“文心”读书会百余位书友围绕“价值判断与家国情怀培育”主题,进行了阅读分享活动。此前约半年时间,书友们较为集中地阅读了许纪霖《家国天下》、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秦晖《传统十论》、费孝通《乡土中国》、林语堂《苏东坡传》等著作,以此为基础,书友们开展了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其中十四位书友提交了相对成型的文稿,分享了自己的閱读与研究心得。  徐凤文老师主要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史学素养,即学习、研究历史应具备的基本思维品质。如何培养史学素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走出定势思维的误区,尤其是在大家熟悉的易忽略之处要有疑。下面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例,谈谈史学素养的培养。  1.活字印刷发明后取代雕版印刷成为主流了吗?  一般而言,四大发明是学生最易说出的古代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也为他
从2004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新课标以来,作文教学与训练一直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新教材以“写作活动”作为依托的作文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作文教学“短平快”的备考缺陷。但是,学生生活体验的观照与生发,内心世界的体认与演绎,写作个性的彰显,依然抵挡不住“杀鸡取卵”式的应试洪流,在最近的2010年、2011年广东高考的评分标准附则中,一句要特别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与认知”的响亮呼吁,表达了新
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地”,已经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崭新命题。但从教育实践看,家国情怀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应对策略,求教于万家。  一、家国情怀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南京市每周一次市级历史教研活动,每次观摩3-4节课堂教学,从已观摩的课例看,一些教师在“家国情怀”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  1.认识上的“
1.“无用”有大用  ■周红刘进球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高中历史学科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不同,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象。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成为了每一个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记叙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到2012年十八大召开的九十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权威的党史力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发展历史的全新的认识和总结,其编著方法
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1]而“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2]历史解释要审视过去,面对现实和未来。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时代价值”并以此立意来架构史实,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探索时代价值立意下如何达成“历史解释”素养。  笔者认为应以《共产党宣言》(下文简称《
志愿者街头宣传文明出行。  冬日寒流中,走在山东省齐河县大街小巷,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身影:身穿红色马甲,或在街头疏导交通,或在路旁清理垃圾,或在社区义务劳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志愿红”的志愿者,他们用火红的爱心,温暖着城市。  2016年,大义齐河志愿服务总队成立,自此,齐河县志愿者有了统一的组织。2018年,齐河县开发“志愿齐河”APP,志愿服务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近年来,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