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风雅:湘潭袁氏藏书纪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东南士大夫藏书有名者三人,一朱学勤,一丁日昌,一袁芳瑛。黄濬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说:“(袁芳瑛)其生平有一大事,则为藏书,号为近代第一。”袁芳瑛是湖南湘潭(现属株洲)人,为曾国藩的亲家。曾国藩曾填词一阕:“无一压囊钱,童仆饥眠。层层自缚不成蝉。苦买残书堆破屋,屋小如船。搜索贩丛边,自诧奇缘,摩挲秘本一忻然。默祝年年收异宝,明日新年。”词后原注:“此首调袁漱六。漱六于岁暮入各书坊收买残书,穷日不倦,往往自夸得稀世秘本。”原来,早年曾国藩与袁芳瑛为翰林院同事,均有淘书之好,此词亦见曾对袁相知之深,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位藏书家痴迷古籍的真实形象。

藏书聚散卧雪庐


  袁芳瑛(1814—1859),号漱六,道光乙巳进士,授编修,由御史出任松江知府。生平唯一大事即为藏书。《中国私家藏书史》赞誉其“为咸丰间崛起之大藏书家,称雄一时,压倒群家”。这句评定并非随意而出,而是其来有自——晚清著名学者李盛铎称袁氏藏书之盛为“二百年所未有”。同为清末藏书家的叶昌炽,在其《缘督庐日记》光绪壬辰十一月初四日中写道:“至木斋寓长谈,述袁漱六藏书之富,恬裕、皕宋、海源三家皆不能及。”又在辛卯正月廿一日记载了一次观书:“木斋招饮,出示宋、元、明本书籍约百余种……泰半皆卧雪庐袁氏藏物,为之心醉。”这些确实是极高的评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原恬裕斋)书一千一百九十四种,十万余卷;归安陆氏十万卷楼(皕宋楼)聚书十五万卷以上;聊城杨氏海源阁蓄书三千二百三十六部,二十万八千三百卷。以这三家对比,借此足见袁芳瑛藏书之富。
古潭州袁卧雪庐收藏

  对藏书一事甚是高自标榜、目无余子的湘潭藏书后辈叶德辉曾慨然自许“一省人物,不及辉之一家”,然其对袁芳瑛却是高山仰止,佩服有加,评价同治、光绪以前谈版本之学者京师只有仁和(今杭州)人邵懿辰、盩厔(今陕西周至)人路慎庄、湘潭人袁芳瑛三位。在其《郋园读书志》中称:“湘中精版本之学者,必首推先生,所藏两宋、元、明旧椠名钞,皆荟萃南、北藏书家整册残篇而自成一派。”在他眼中,袁芳瑛无疑是当时第一藏书家。
  袁芳瑛幼而好学,他的舅父石承藻是嘉庆十三年(1808)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袁芳瑛曾遍览舅父家的藏书。他的夫人杨氏是同知衔杨敦福的女儿,石承藻与杨敦福于袁氏藏书出力颇多,均转赠了部分藏书给他。前人总结袁氏藏书时说,袁氏“得之兰陵孙氏祠堂者十之三,得之杭州故家者十之二,得之官编修者十之四五”。袁芳瑛考中进士后,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十余年,读抄内府藏书,并去厂肆搜求,获得一批内府散佚出的四库馆底本、稿本和善本。后又宦游苏沪,皆亦文献荟萃之所,“大江南北旧家典册片纸只卷,皆揽有之”,非偏于一隅之藏书家可比,如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孙星衍的藏书,即被他多方购得。尤为可贵的是,袁芳瑛不仅为藏书而藏书,他精于研究比勘版本的异同,是一个学问渊深的版本学家。
  袁芳瑛夫人素有内助之贤,对袁芳瑛藏书助力甚巨。太平天国风起之际,袁芳瑛在松江任上病重,杨夫人独自戎装从江西辗转到达松江,使得袁芳瑛支撑了两年时光。袁芳瑛死后,耗费积蓄收藏的万卷善本书籍尚在松江官邸。旁人望书兴叹,彼时杨夫人又展现了巾帼气概——“长舸巨舰载入湘中,宝物因之免劫,其为功德无量”。由此号称“天下第一”的袁氏卧雪庐藏书,就在省城长沙暂时安了家。杨夫人以保护丈夫藏书为己任,使觊觎卧雪庐藏书者无可奈何,如是又保藏了二十年。
  袁芳瑛夫妇父能母贤,然则“其子榆生,不喜故书雅记,堆置五间楼房,积年不问。白蚁累累可见……”袁榆生纨绔无行,打起售卖父亲毕生心血收藏的善本书籍的主意。湖南巡抚之子李盛铎大抵收购卧雪庐藏书的十之一二,仅凭这批书,即一跃而成清末大藏书家。此外郭人漳、曾纪纲、叶德辉、王礼培、缪荃孙、易寅村诸人都曾分得部分。
  李盛铎后人将藏书售卖给北京大学,其中卧雪庐藏书成为北京大学善本书的最精华部分,可谓“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委实相当幸运。向达教授称“这批书籍是北京大学藏书中最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藏之一”,可考的有《汉书》《后汉书》《周礼注疏》《尚书孔传》等在书史、雕版印刷史上有特殊地位的版本和钤有翰林院印的名贵书籍(多为四库底本)二十余种。令人叹息的是袁芳瑛最珍贵的几柜书,因屋漏雨蚀,粘不能揭,竟被袁氏后人付之一炬。齐白石曾画过一套册页,在其中一幅《甘吉藏书图》中题写道:“亲题卷目未模糊,甘吉楼中与蠹居。此日开函挥泪读,几人不负父遗书。”另一位工于诗赋骈文的同乡刘世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偶过袁宅,抚今忆昔,也成诗一首,诗曰:“金榜辉煌没处寻,行人犹识旧园林。当年太史藏书地,寂寞谁闻弦诵声。”
  袁芳瑛藏书称雄宇内,然其兴也勃,其败也忽,令人不胜感慨。让人庆幸的是袁氏藏书之风不泯,书香不绝,未久又横空出世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乃是袁芳瑛三叔显惠的曾孙袁树勋。显惠长子世絪,生子瑞泽。袁树勋(1847—1915)乃瑞泽长子,谱名日盈,字百川,号海观,晚年自号抑戒老人,历任天津知府、上海道台、江苏按察使、顺天府尹、民政部左侍郎、山东巡抚、两广总督。
  袁樹勋其人毁誉参半,不过在其主政上海期间,创办上海第一所也是全国第一所警察学校;建成“贫民习艺所”,招生学习中、英文和职业技能,开设照相、音乐、陶器、泥塑、机器、毛织等课程,成为上海最早的职业学校;1904年,胡元倓在兴办明德学堂之时,时任上海道的袁树勋捐助明德学堂一万元,用以为学堂购置了一批理化仪器及博物标本。同年底,黄兴因受万福华刺王之春案牵连与郭人漳等人在上海被捕入狱,袁树勋斡旋使黄兴得以释放。袁树勋不遗余力发展教育慈善事业,离任之际,上海士绅民众还给他立了“袁去思碑”以作纪念,由此可见袁树勋是一个干吏。袁树勋在山东巡抚任上,武七行乞办学,死后,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建忠义专祠;还创设山东省图书馆,是为全国建立最早的图书馆之一。袁树勋“精鉴赏、善书法”,亦喜藏书,收藏书画极富一时,其子袁思亮、其孙袁荣法又是著名的藏书家,遂使袁氏成为藏书世家,对中国文化传播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其他文献
卢沟桥事变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声音被日本国际宣传全面压制,陷入极为被动的困境.为对抗日本宣传,国民政府组建第五部专门负责国际宣传,然因涉及蒋汪之争和复杂人事关系,宣传效果十分有限.为赢得国际舆论和抵抗党内消极抗战声音,蒋介石成功清除汪派势力,并令董显光另起炉灶,组建新的国际宣传组织.董显光审时度势,在短时期内迅速组建一套覆盖境内外的国际宣传网络,并将宣传重心放在美国本土.通过“利用外人”和“隐藏痕迹”的策略,国民政府的国际宣传取得明显成效,为中国抗战赢得广泛同情,同时也为抗战后期的国际宣传积累宝贵经验.
1939年日苏诺门罕事件,由日苏两国在中国边境偶然的纠纷引发,因双方互不相让而逐步扩大.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缺乏事前周密计划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追认现地日军第23师团的独断进攻,又在其进攻失败后决意报复苏军.而陆军中央因机会主义的投机期待,也转而放任关东军的军事冒险.日军因军事准备不充分,陆军中央与关东军的作战指导分歧严重,其作战效能受到严重制约.陆军中央既消极对待诺门罕事件,又无决心尽早中止作战,对诺门罕事件的处理游离于日本国家政策方针之外,令日军彻底丧失战役主动权,最终遭到失败.
在政治运动中,党和政府针对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实行不同的策略,促其分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工人是“五反”运动的主力军.上海市总工会在市委、市增产节约委员会领导下,在青年团配合下,发动青工斗争工商业者,并举办高级职员训练班、座谈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发动群众.工会根据形势变化适当调整组织、政策和策略,不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在运动后期纳入党群组织,淘汰变质腐化分子,教育落后分子,进行组织新陈代谢,进一步嵌入社会,成为政治动员和社会统合的基本工具.
希腊人与罗马人是否同源在古史上争议不断.公元前1世纪罗马统治下的希腊裔作家狄奥尼修斯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将罗马人的起源融人希腊谱系,描绘出罗马的与希腊人同源的历史画卷.他对罗马人起源的构建建立在希腊人和罗马人共享同一祖先神话、拥有统一名称和相同文化的基础上,遵循由血缘表征到文化内核的路径,展现血缘和文化相一致的族群认同标准.他一方面追溯希腊移民抵达意大利的过程,强调移民的希腊人身份,明确界定希腊人的标准;另一方面呈现希腊移民转变为罗马人的历程,表明希腊文化与罗马传统之间的联系,建立希腊人和罗马人同源认同的纽
周忱改革改变了明前期江南社会的政治氛围,这一点学界尚未予以关注.周忱改革之前,抄没官田在江南不时发生,始终威胁着江南富民及其精英粮长群体.这种氛围导致明初江南一度出现“诸孝子代父受刑”的现象,实质是粮长群体遭受政治打击后的非常应对手段.周忱改革在政治上保障了粮长群体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尽管这一过程中粮长的权力大大削弱,但明初以降江南的地方政治气氛得以扭转,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也伴随着赋役改革而变化.科举仕宦获得赋役优免而形成的绅宦家族成为此后江南社会的主导力量.
“条条”与“块块”是中国计划经济中两种主要的管理体制.“大跃进”时期,国家对“一五”时期形成的“条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大量企业和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地方,从而形成了“块块”管理体制.但此次改革却造成了全国工业管理的混乱,“条块”管理制度之间的张力是造成这一现象重要的原因.在计划管理体制与对企业领导关系两个方面,“条块”之间均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企业不得不通过与上级“讨价还价”来化解实际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条块”管理中的制度性矛盾.“条块”管理制度之间的张力,使得“条块”权力划分始终难以达成平衡,一定
日本外务省苏报案档案揭示,清政府在确认陈范逃亡日本之后,向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提出引渡陈范的请求,小田切以庇护政治犯为由拒绝.为避免同清政府产生外交纠纷,最终日本外务省接受驻华公使内田康哉的建议,决定将陈范驱逐出境,同时着手调查陈范在日本的行踪.日本内务省的调查发现,陈范由上海抵日后,曾在神户、大阪短暂停留,其间接受在日华商孙实甫的建议,购买返国船票拟回国.可之后陈范却从日本的视线中消失了,日本方面亦因此停止了对陈范的追踪.日本外务省的苏报案档案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陈范逃亡日本之后的行踪以及中日之间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田园城市”理念,主张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以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这一理念高度契合犹太复国主义否定流散生活方式的主张,因而从一开始就在巴勒斯坦犹太社会得到积极响应.从1909年在雅法北部奠基的阿胡扎特·巴伊特田园郊区到1925年苏格兰建筑规划师帕特里克·格迪斯制定的城市规划方案,“田园城市”成为贯穿特拉维夫早期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到1934年,特拉维夫正式获得“市政实体”地位,“田园城市”规划为特拉维夫的城市发展奠定了总体格局.在建造“第一座希伯来城市”过程中,
1911年是郑孝胥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他在京城中多方奔走、鼓吹借债救国论,兼以谋求实缺,复介入清廷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的讨论中,随即出任湖南布政使一职.然而,其借债救国论喧腾传播于外,反倒助推了铁路风潮的爆发,郑孝胥最终沦为舆论交相批判的对象.即令他抛出川路改线计划,以期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亦属无济于事.郑孝胥借由借债造路的“毒国”政策获致广泛关注,其身败名裂之结局亦肇因于斯,他在辛亥年所行之一切宛如饮毒“自鸩”,纵使其机关算尽、长袖善舞,终究挡不住革命的巨轮.
在中世纪晚期,英国经济遭受“小冰期”恶劣天气引发的饥荒和黑死病的双重打击,再加上14世纪以来货币短缺给商业发展带来的桎梏,加剧了既存的困境,漫长的14世纪早期危机直至16世纪初期才有所缓和.传统观点因此认为商业发展停滞不前,但事实上,中世纪晚期英国商业发展虽然经历了危机,但仍呈现出一定的活跃性.在这一过程中,信贷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信贷的广泛存在,商业在市场格局、商品消费以及贸易群体方面仍能够保持相当的活跃性.信贷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中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一套官方的信贷维护机制,能够为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