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农村脑卒中的死亡率为150.17/10万,城市脑卒中的死亡率为125.56/10万。
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其中25%~3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有密切关系。同时,我国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占近50%,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不佳。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新近发布了《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2017)》。笔者拟从五个方面介绍颈动脉狭窄的特点和危害,帮助广大读者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有效预防脑卒中。
1. 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风险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垢”,它的形成与诸多原因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在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运动量减少、情绪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钙质和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便形成“水垢”样的硬化斑块。斑块逐步增大并突入血管腔内,造成管腔狭窄。据统计,9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颈动脉狭窄的最大危害是诱发脑卒中。主要原因有:血管腔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粥样硬化斑块在形成过程中,其表面的胆固醇结晶或其他粥样物质碎屑不稳定,脱落后形成栓子,造成远端颅内血管堵塞;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造成主干血管急性闭塞;动脉管壁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动脉夹层,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2. 颈动脉狭窄症状隐匿,易被忽视
并非所有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都有不适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将颈动脉狭窄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前者是指既往6个月内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后者是指既往6个月内有TIA、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中一项或多项。
颈动脉狭窄好发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一些患者可因脑部缺血而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如突然发作的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肢或下肢无力,面肌麻痹,视野缺损或单眼突然一过性黑矇等。如果缺血发生在语言中枢侧大脑半球,还可引起语言障碍。这些症状有的仅持续数分钟,也可持续数小时,但一般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医学上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严重者将发展为脑梗死,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反复脑梗死除引起偏瘫、失语外,还可发生脑血管性痴呆。
3.高危人群,及早筛查是关键
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而言,及早接受筛查,并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头颈一体化筛查”可有效识别潜在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目前临床常用的筛查方法是颈部血管超声,不仅可以了解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还可以通过回声的高低、回声强弱的均匀程度来辅助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超声检查属无创性检查,成本低、敏感性高、便捷、可重复性好。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除可提供上述信息外,还可以检测动脉斑块的性质,辅助判断斑块的稳定性。缺點是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适用,扫描时间长,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可引起伪影,老年或幼儿患者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也是目前常用的无创性诊断方式,既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斑块的性质,还可提供血管的解剖和形态学信息,对选择手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药物治疗是基础
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是稳定斑块的基础。患者宜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争取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00毫克/分升以下。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烟酸类或贝特类调脂药。积极控制血糖,争取将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1.1毫摩/升以下,治疗期间糖化血红蛋白应<7%。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联合使用时,应警惕出血风险。戒烟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烟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5. 手术治疗有标准
一般地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70%或血管造影发现颈动脉狭窄≥60%;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50%,需要手术干预。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应及时请血管外科专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方法有两种 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两种手术方法均已非常成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结合斑块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均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无论哪一种手术,患者术后均需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去门诊随访。
CEA是传统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直接将血管切开,剥离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CAS是微创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将导丝、导管输送到动脉狭窄部位,定好位,将支架释放在狭窄处,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脑供血,同时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后栓塞远端分支动脉。
手术时机要把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6周后进行手术较为安全;近期出现颈动脉狭窄相关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应争取尽早(2周内)手术;TIA或轻微脑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如为双侧颈动脉病变,根据临床情况,两侧手术间隔为2~4周,有症状侧和(或)狭窄严重侧优先手术。
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其中25%~3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有密切关系。同时,我国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占近50%,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不佳。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新近发布了《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2017)》。笔者拟从五个方面介绍颈动脉狭窄的特点和危害,帮助广大读者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有效预防脑卒中。
1. 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风险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垢”,它的形成与诸多原因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在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运动量减少、情绪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钙质和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便形成“水垢”样的硬化斑块。斑块逐步增大并突入血管腔内,造成管腔狭窄。据统计,9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颈动脉狭窄的最大危害是诱发脑卒中。主要原因有:血管腔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粥样硬化斑块在形成过程中,其表面的胆固醇结晶或其他粥样物质碎屑不稳定,脱落后形成栓子,造成远端颅内血管堵塞;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造成主干血管急性闭塞;动脉管壁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动脉夹层,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2. 颈动脉狭窄症状隐匿,易被忽视
并非所有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都有不适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将颈动脉狭窄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前者是指既往6个月内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后者是指既往6个月内有TIA、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中一项或多项。
颈动脉狭窄好发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一些患者可因脑部缺血而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如突然发作的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肢或下肢无力,面肌麻痹,视野缺损或单眼突然一过性黑矇等。如果缺血发生在语言中枢侧大脑半球,还可引起语言障碍。这些症状有的仅持续数分钟,也可持续数小时,但一般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医学上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严重者将发展为脑梗死,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反复脑梗死除引起偏瘫、失语外,还可发生脑血管性痴呆。
3.高危人群,及早筛查是关键
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而言,及早接受筛查,并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头颈一体化筛查”可有效识别潜在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目前临床常用的筛查方法是颈部血管超声,不仅可以了解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还可以通过回声的高低、回声强弱的均匀程度来辅助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超声检查属无创性检查,成本低、敏感性高、便捷、可重复性好。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除可提供上述信息外,还可以检测动脉斑块的性质,辅助判断斑块的稳定性。缺點是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适用,扫描时间长,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可引起伪影,老年或幼儿患者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也是目前常用的无创性诊断方式,既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斑块的性质,还可提供血管的解剖和形态学信息,对选择手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药物治疗是基础
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是稳定斑块的基础。患者宜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争取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00毫克/分升以下。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烟酸类或贝特类调脂药。积极控制血糖,争取将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1.1毫摩/升以下,治疗期间糖化血红蛋白应<7%。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联合使用时,应警惕出血风险。戒烟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烟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5. 手术治疗有标准
一般地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70%或血管造影发现颈动脉狭窄≥60%;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50%,需要手术干预。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应及时请血管外科专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方法有两种 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两种手术方法均已非常成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结合斑块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均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无论哪一种手术,患者术后均需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去门诊随访。
CEA是传统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直接将血管切开,剥离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CAS是微创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将导丝、导管输送到动脉狭窄部位,定好位,将支架释放在狭窄处,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脑供血,同时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后栓塞远端分支动脉。
手术时机要把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6周后进行手术较为安全;近期出现颈动脉狭窄相关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应争取尽早(2周内)手术;TIA或轻微脑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如为双侧颈动脉病变,根据临床情况,两侧手术间隔为2~4周,有症状侧和(或)狭窄严重侧优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