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竞技能力素质为主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根本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重要条件,竞技能力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基础和保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从提高着各方面的素质下功夫。
关键词:运动员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竞技能力素质 提高
所谓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德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里品质等的综合反映。不同行业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都不外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素质事关竞技体育成败。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根本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重要条件,竞技能力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基础和保证。即: 管理教育育人、文化教育育人、体育训练育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运动员思想素质教育是做好运动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也是新时期加强运动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专业训练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根本动力,它是激励和启发运动员的思想觉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去投入训练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没有道德的人其他的素质再好也没有用,弄不好还起到反作用。所谓道德素质还有正负之分,也就是说道德素质是正的其它素质也是正数,相反道德素质是负的其它素质也是负数。
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不少大师在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方面有许多深刻精辟的字句。比如文学大师泰戈尔说:“知识就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韦伯斯特),在知识中摄取力量,在知识中丰富营养、风韵自己。体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发展随着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体育事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科学文化的发展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提高运动队伍及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
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是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不争的事实。许多运动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学就被选招到运动队从事专业运动训练,从而错过了接受系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而运动队又不能为运动员提供较好的文化知识学习的条件,造成了许多运动员文化知识不高。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许多运动员无法领会教练员的讲解意图,无法学习专业知识,造成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难以提高。而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许多新技术运用于训练和比赛中,对这些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要求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只有在文化水平提高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才能加深对专业技术的理解,才能提高所在运动项目的认识。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那种认为运动员不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也照样出成绩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发展的趋势看,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专项运动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和运用,才能更有效地服务训练。才能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才能正确理解教练员在训练场上布置技战术的要求,才能严格执行教练的命令,以致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在竞技场上,不仅是体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是运动员掌握知识的较量。在双方交战中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如果你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把对方不足的地方判断准确,也就谈不上战胜对手。因此,平时就要注意提高自己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要强化体力训练,更要重视智力的开发,掌握的文化知识越多就会越有利于自己的整体水平提高。文学家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当然,运动员虽然做不到“锥刺股”的韧性,但是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运动员无论是在“役”期间或“退役”以后,文化知识与认识的提高均必不可少,这不仅是体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三、运动员的竞技才能素质
才能,是一个人的先天与后天能力的有机组合,它是各人在具有一定天性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不断完善所能达到的能力和本领。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大多有强健灵活的身体,協调的动作技能,灵敏的反应能力等条件,这是运动员应有的先天性条件。在此基础上,他们必须在专业培训,自学练习中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发展自己,使先天条件和后天的训练有机的结合,从而构成了不同的综合性体育竞技才能。在其总体的体育才能中,我们可以分解出细致的观察力、迅速准确的记忆力、敏锐的应变力、丰富的想象力、出奇的创造力等方面。在完成一个运动项目或在一切比赛中,这些能力均会得到综合的表现,或者说,只有调集起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完成,它总是要依赖多种能力的集合才能共同发生作用。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自己平日的训练中,应当根据不同的人在性格和其他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培训,把他们的才能合理地引导到各自的体育专业上来。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固然十分重要,然而仅有此是不够的,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后天的刻苦训练比天赋显得更为主要,实践证明,天才总是和勤奋紧密联系的,多种才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的途径获得的。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对运动员的素质及其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本人认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加强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认识、扩大知识的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运动员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责任心强,在于对事业的严肃认真态度,锲而不舍,不屈不饶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互相协作,默契配合、团结一心、协同作战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塑造强健的体魄,而且有助于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为国争光、发奋图强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重视体育的训练,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对于运动员和整个社会,都是极有意义的事。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只要我们深入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就不难发现充分认识运动员的素质提高的及其探索途径是值得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周谭斌 论提高国内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体育科技 2004,25(1),9-11
2、陈考平 邢思杰 提高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对策研究 解放军体育学院2001,20(9) 80~83
关键词:运动员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竞技能力素质 提高
所谓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德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里品质等的综合反映。不同行业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都不外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素质事关竞技体育成败。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根本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重要条件,竞技能力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基础和保证。即: 管理教育育人、文化教育育人、体育训练育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运动员思想素质教育是做好运动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也是新时期加强运动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专业训练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攀登体育高峰的根本动力,它是激励和启发运动员的思想觉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去投入训练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没有道德的人其他的素质再好也没有用,弄不好还起到反作用。所谓道德素质还有正负之分,也就是说道德素质是正的其它素质也是正数,相反道德素质是负的其它素质也是负数。
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不少大师在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方面有许多深刻精辟的字句。比如文学大师泰戈尔说:“知识就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韦伯斯特),在知识中摄取力量,在知识中丰富营养、风韵自己。体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发展随着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体育事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科学文化的发展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提高运动队伍及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
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是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不争的事实。许多运动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学就被选招到运动队从事专业运动训练,从而错过了接受系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而运动队又不能为运动员提供较好的文化知识学习的条件,造成了许多运动员文化知识不高。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许多运动员无法领会教练员的讲解意图,无法学习专业知识,造成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难以提高。而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许多新技术运用于训练和比赛中,对这些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要求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只有在文化水平提高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才能加深对专业技术的理解,才能提高所在运动项目的认识。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那种认为运动员不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也照样出成绩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发展的趋势看,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专项运动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和运用,才能更有效地服务训练。才能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才能正确理解教练员在训练场上布置技战术的要求,才能严格执行教练的命令,以致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在竞技场上,不仅是体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是运动员掌握知识的较量。在双方交战中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如果你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把对方不足的地方判断准确,也就谈不上战胜对手。因此,平时就要注意提高自己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要强化体力训练,更要重视智力的开发,掌握的文化知识越多就会越有利于自己的整体水平提高。文学家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当然,运动员虽然做不到“锥刺股”的韧性,但是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运动员无论是在“役”期间或“退役”以后,文化知识与认识的提高均必不可少,这不仅是体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三、运动员的竞技才能素质
才能,是一个人的先天与后天能力的有机组合,它是各人在具有一定天性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不断完善所能达到的能力和本领。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大多有强健灵活的身体,協调的动作技能,灵敏的反应能力等条件,这是运动员应有的先天性条件。在此基础上,他们必须在专业培训,自学练习中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发展自己,使先天条件和后天的训练有机的结合,从而构成了不同的综合性体育竞技才能。在其总体的体育才能中,我们可以分解出细致的观察力、迅速准确的记忆力、敏锐的应变力、丰富的想象力、出奇的创造力等方面。在完成一个运动项目或在一切比赛中,这些能力均会得到综合的表现,或者说,只有调集起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完成,它总是要依赖多种能力的集合才能共同发生作用。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自己平日的训练中,应当根据不同的人在性格和其他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培训,把他们的才能合理地引导到各自的体育专业上来。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固然十分重要,然而仅有此是不够的,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后天的刻苦训练比天赋显得更为主要,实践证明,天才总是和勤奋紧密联系的,多种才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的途径获得的。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对运动员的素质及其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本人认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加强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认识、扩大知识的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运动员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责任心强,在于对事业的严肃认真态度,锲而不舍,不屈不饶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互相协作,默契配合、团结一心、协同作战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塑造强健的体魄,而且有助于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为国争光、发奋图强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重视体育的训练,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对于运动员和整个社会,都是极有意义的事。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只要我们深入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就不难发现充分认识运动员的素质提高的及其探索途径是值得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周谭斌 论提高国内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体育科技 2004,25(1),9-11
2、陈考平 邢思杰 提高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对策研究 解放军体育学院2001,20(9)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