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非重点讲解点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践中,政治教师遇到较普遍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似乎这个是重点,那个也得讲解,课堂45分钟变得不够用了。究竟哪些该讲、哪些不必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以笔者之见,把握好非重点讲解点是关键之一。唯有如此,才可能使课堂教学疏密有度、深浅合理、详略得当,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所谓非重点讲解点,是指教学中不必非由教师完成讲解的这部分教学内容。它们不等于都是非重点知识,但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非重点讲解。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中作为非重点讲解点来处理的,除了学生一看就懂的常识性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新课标不作要求或淡化要求的这部分知识着重把握讲解的“度”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它不再过分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高深,以及对基本概念的死记硬背,而是把怎样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在了首位。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注意对新教材已经不做要求或淡化要求的知识点和原理不必做过多讲解。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课程设置就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理念,沿着人人都要的消费,消费就要钱(货币),钱是怎么回事,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可以做什么,怎么花钱才比较科学这么个思路走的。虽然教材开篇就提到市场交换现象和商品的概念,但短短几句,目的是为了过渡到“购买商品需要货币”,明显淡化了商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概念。倘若我们教师仍受老教材影响,对商品的产生、概念和属性作详细的说明,势必冲淡主题,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二要注意新教材对概念表述和要求的变化,讲解概念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对变化一——按新课标已经删去了的原教材中的概念,如《政治生活》中“政体”“民族”“宗教”等,应该依新课标要求大胆不作讲解。对变化二——教材一些不作深入论述和界定,属淡化定义式要求的概念,如《文化生活》模块中只作了解释性、外延性表述的“文化的概念”“大众的文化”“民族精神”等,我们只要依据教材作出说明,由学生自己去领悟就可以了。对变化三——新教材“名词点击”栏目中涉及的概念,基本上都属于一般性了解和描
  述性的概念,大多可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予以掌握。
  
  二、适合由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我探究
  
  新课改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生成体验。因此,我们教师应适时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多地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等角色,实践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例如,教学《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一框题“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笔者为了让和银行储蓄很少打交道的学生掌握这一教学内容,按以往的教学习惯,往往是安排学生课前到银行去了解银行当前的利息率和主要业务,再就是拿回几张不同类型的空白存、取款单,由教师完成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形式上似乎也理论联系了实际,但并未让学生真正搞懂银行和储蓄的相关知识。这次笔者改变了教法,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实践情境,搭造一个活动平台,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银行,师生都临时成了“储蓄者”和“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情境设置—情境体验—反思比较—感悟生成”的操作流程,以参与和体验作为主线,通过“参与-体验-探究-质疑-引导”,实施本框题的教学。在活动过程中,“储蓄者”分别要在不同柜台进行定、活期储蓄和贷款,其中涉及 “储蓄存款机构、储蓄两种类型、利息计算、商业银行及其业务”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一情境设置较好地解决一些教学疑难点,如“定期储蓄四种形式”“定期储蓄能否提前支取”“利息率的计算和变化”“商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不同性质”“贷款原则和诚信的意义”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活动,在模拟操作中掌握了知识,深化了体验,收到了 “生活引领、情境探究、师生互动、观点生成”的良好效果。
  
  三、对活动框教学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并注意使用过程中的技巧,以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新教材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及社会实践自主获取新知识,因而对教材“活动框”的有效运用,往往成为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另外,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依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补充新的数据和事例。基于此,笔者认为“活动框”教学要注意两点。首先,教材中的“活动框”和“综合探究”属于教材正文,使用了大量的情境,但了解案例素材本身的知识性往往不是教材的立意,凭借这些素材引申、提炼、概括出有关的意义,才是重点,即情境、案例、素材是为相关观点服务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握情境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达到探究的目的。例如,《经济生活》第六课在介绍“股票、债券和保险”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情境:情境一,小戴炒股后3天就盈利了,而刘先生在股市屡屡受挫;情境二,天没亮沈爷爷就去排队买国债;情境三更有趣,是一幅保险宣传画,画面上的爸爸说“当爸爸,心头有点紧张,突然当三个孩子的爸爸,手头有点紧”。对这三个情境,师生往往比较感兴趣,但解答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抓住情境意义和教学目标。三个探究目标立意应该为:积累投资理财的生活常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追求。为此,围绕各个活动框的设问,学案应该先请学生对自己家庭投资理财方式调查下列内容:股票有什么特点、利与弊,股票价格如何计算,于国于民有什么意义?债券的种类、含义、特点、利弊以及购买方式;商业保险的种类、功能以及购买方式。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上述内容,加之教师有重点的讲解,才能体现探究意义,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新教材每个框题少则2个,最多的有9个探究活动,因此,在每节课中进行全部探究活动是不现实的,必须要筛选、比较后抓典型,提高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原则上,对教材的观点、原理,凡起支撑、过渡作用的应该讲解;可化繁为简以及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应予以引导和点拨;而带有一般性、常识性、结论性的,可交由学生课后自己去探究;过于陈旧、科学性欠佳和不符合当地实际的,要适当补充符合当地和学生实际的素材后使用,甚至可以弃用。教材留给教师的处理空间是很大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尤其要从明确探究的逻辑思路切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课题中,教材开篇就有一个“活动框”,列举了商品使用高峰期过后的消费现象,笔者就结合当地城镇居民、周边农民往往在换季和节后到超市、小商品市场花较少的钱买回较称心商品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消费者、商家各具有什么意义,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等,用问题带动该框题的教学,效果较好。
  
  四、知识点是重复和分散讲解的,应把握好讲解的侧重点
  
  例如,《政治生活》模块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的讲述就属分散讲解,教材第55页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和组成人员做了分析说明,随后在教材第59页论述“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时又对人民代表大会地位职权做了深化和总结,看起来似乎前后重复,实际上是内容的目标意义有所不同。教材第55页主要是介绍与分析我国人大的性质地位以及职权,其立意在于阐述我国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第59页重点介绍了同样作为国家机关的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大与人民的关系,我国政权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与资本主义最大不同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从而深化“我国人大性质和地位”这一知识。这两部分内容既交叉又各有侧重,讲解中要区别对待。同时,本部分教学内容在初三《思想品德》第六课“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已经有所涉及,应避免重复。因此,教师应重视对模块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程的模块、内容不是线性单一的,而是立体网状的,离不开教师对模块的设计和内容的整合,以实现教学的有机贯通和纵横联系。
  综上分析,实施新课程后,课堂上需要讲的知识点很多,但并非都是一堂课的重点讲解点,也不是每堂课要由教师来讲解的,认清什么是教学中的非重点讲解点,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张弛有道,密度合理,省时科学,重点突出,实现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其他文献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哪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先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
南宋时期事功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在义利关系上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叶适所提出的义利思想本身是儒学核心价值的传统表现形式,叶适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通过从“义利之辩”到“公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论述了高职英语专业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必要性及其意义,第二课堂是联系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桥梁和纽带。英语第二课堂以能力为本位,实行“主导
浙江省宁波市自1993年开始,将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综合,在初中开设自然科学课程。2002年起,四门学科进一步整合,开设科学课程。历时四年的初中科学课改实践为2006年9月
燕赵新时期著名作家丁肃清于2009年完成其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不倒的丰碑》,重点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带领清河人民致富的县委书记段连庄这一形象。作品以展示他与人民群众的关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读写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予以优化,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制定阅读规划,增加学生文学积累;开展技
唐菲是铁凝小说《大浴女》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在注重女子贞洁的儒家道德面前,她的傲慢与放荡不羁就显得格格不入。在世俗的批判眼光下,她无疑是被暗淡化、边缘化的
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与就业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关系,适时调整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形成现实合理的就业期望,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增长。
本文通过追溯“河”与“江”两字的起源、中华文化的发祥、发展,说明“河”字在中华文化表达中作为主流文化,即官音,而存在;通过追溯中国地名翻译的起始与发展,说明英语译成汉语时
所谓“看不见的行李”,《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是这样解释的:“学生每天携带着‘看不见的行李’来到学校,贝内特(Bennett)和莱科姆特(LeCompte)将‘看不见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