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民间传奇里,花木兰大概是最具现代感的一位女性。不同于王昭君远嫁匈奴奏起离别之曲,崔莺莺派红娘去偷看张生,孟姜女站在长城上为亡夫恸哭,花木兰则是采取主动,代替自己的父亲,踏上了从军的征途。
按传统戏文演法,花木兰应该去招亲,然后送夫君上战场,等夫君得胜归来,她再相夫教子,赢得贤惠美名。但花木兰不愿依附别人获得幸福,一切都靠自己去争取。
如果要讲一个东方独立女性的故事,没有谁能比得过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花木兰。从地方戏到影视剧,从迪士尼动画片到真人电影,花木兰这个形象已经被反复演绎。不仅中国女孩,全世界的人都为这样的木兰折服。
“90后”插画师叶露盈的绘本《木兰辞》,对花木兰又做了一次有趣的诠释。飘荡的鬓发、飞舞的眉毛、镶头花的盔甲,都自带浪漫的少女情怀。
坐姿一点儿也不规矩
绘本《木兰辞》的文本,源自北朝民歌,是大家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故事。在叶露盈的印象里,“自小到大,任谁都会背上一句‘唧唧复唧唧’”。
在叶露盈之前,关于木兰从军的绘本很多,作者都是她敬重的前辈。“绘本奶奶”蔡皋画过《花木兰》,典型的中国风,流露出淳朴的乡野气息。国画大师唐勇力也画过《木兰辞》,工笔细描,战争场面气势恢弘。还有一版来自法国著名现代绘本作家克莱曼斯·波莱,亚麻油毡版上,红橙蓝绿4种颜色,透着简约的美感,“伫立桥上的木兰看起来像自由女神一样”。
创作之初,叶露盈思考最多的,就是该从什么角度描绘花木兰。木兰从军,看似题材宏大,却渗透着一个少女的真实生活与成长心路。叶露盈画了乡村老家的木屋、父亲教花木兰骑射技艺、军旅生活的孤单与乡愁、大战前的紧绷与迷茫、凯旋后的不计功名。“比起符号化的自由女神,我觉得她更像女娲捏出来的泥人。再宏大的题材,最动人之处也一定隐匿于生活感受本身。”
花木兰出场,逃不出文本中的“女织”开篇。但叶露盈想,花木兰一定是个“人格独立的少女”,所以她画的木兰倚在织布机上,坐姿一点儿也不规矩。
画第二幅前,叶露盈纠结了很久。到底该用什么场景表现淳朴民风?她最后选择了画房子。绘本里的二层“小洋房”,一半参考了南北朝古风建筑,一半来自叶露盈自己的想象。在这个乡村小屋里,木兰、父母、姐姐和年幼的弟弟一大家子齐聚。花木兰父亲年轻时应该也是一名军官,他教木兰骑射武艺,画面温馨,令人动容。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一幅中,波涛汹涌、泥沙浑浊的黄河那头,这座小小的房子逐渐从视线里消失。自此,小姑娘离开了家的庇护。
接着是战场的画面。叶露盈从北方游牧民族信奉的萨满教中找到了许多灵感,画中花木兰遇到的匈奴敌军,便有了一副不寻常的模样。萨满教信奉自然万物,因此北方的雪山,草原里的猎鹰与巨熊都戴上面具、穿上繁复装束,变成她的敌人。
画战争时,叶露盈并不希望自己完全站在花木兰这一边。她觉得,“战争终究是个悲剧,有牺牲有伤痛”。在“将军百战死”一幅中,天空中幻化出“自然女神”与“自然男神”。“自然女神”为逝去的生命落泪,泪水变成流星划破天际;“自然男神”双手滑过沙场,将战士与战马的灵魂,带到天堂。“它们更像战争后的慰藉,也算是我个人的浪漫情怀。”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是叶露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花木兰立功回朝,却拒绝了高官厚禄,只愿早早回家。画中留白很多,让人一眼便能看到归乡心切的花木兰。她的马儿跑得快要飞了起来,身后的战友伙伴怎么也追不上。叶露盈是一气呵成画完这一页的。
在绘本的最后一页,花木兰还乡,换上了女装。在整个故事中,叶露盈埋下一条副线,画了两只“傍地走”的兔子,贯穿全文。它们出场着便服,战争中穿盔甲。在故事的最后,花木兰换回女装,两只兔子又变回没穿衣服的正常模样。画到这里,叶露盈深深叹了一口气,“女孩在经历一系列挫折与成长之后,终究做回了自己”。
小镇少女闯天下
叶露盈一直觉得,《木兰辞》像极了一个小镇少女闯天下的故事。她在花木兰身上,也看到了逐梦的自己。
“我也是一个小镇姑娘”。叶露盈生于浙江常山,小时候爱画画,爱编故事,在笔记本上画“兔子公主与兔子王子”的浪漫童话。长大后,叶露盈只身一人来到杭州学画,用攒下的稿费去旅行,带着画笔看世界。从热情的拉美走到古典的欧洲,她画过地震后的海地、战乱中的土耳其、意大利歌剧里的公主图兰朵……曾经那些七七八八、散落世界角落的素材,撑起了她后来的绘本创作。
2015年,叶露盈在中国美术学院念硕士二年级,争取到了去挪威交换学习的机会。半年后,她回到母校,重新画起出国前创作了一半的绘本《洛神赋》。曹植借洛水女神,写自己政治理想的幻灭,叶露盈则用一支丹青妙笔,画少年少女的相逢与别离。 画中少女,头发像水草,披风长出鱼鳞,耳坠化作水柱,在阳光的直射下金光熠熠;少年一见倾心,眼睛变成了水里的鱼儿;少年忍痛离开,一切都化为泡影。
借着这部绘本,自顾自画着的叶露盈突然“火了”。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开播,工作人员找到了这本《洛神赋》。她带着绘本登台,成为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洛神赋图》的“国宝守护人”。大屏幕上,叶露盈的《洛神赋》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同台展示,台下观众直呼,“两幅都美得不得了”。
2018年的时候,叶露盈又以《兰亭序》为主题,画了个“挺man(男人)的故事”。《兰亭序》本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字帖。兰亭雅集,曲水流觞,在座清一色都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叶露盈笔下,40多个男人,有写诗的、下棋的、跳舞的、自己带了酒来喝的、三五成群看帖子的……他们在春日午后相聚,感叹着人生苦短。
除了国风题材,叶露盈还画过日本民间故事《忠信的鼓》、世界文化遗产主题绘本《布谷鸟的四季歌》。这些意境悠远的唯美创作,让她斩获了国内外数项大奖。 “对于现在的我,画画就像白米饭,一天不吃就不舒服。”
她也很冷静地看待自己的“小小成绩”:“如果把追逐画画梦想,比作木兰征战沙场的故事,那我才刚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的阶段,真正的战场还在前头。”
绘本里的“脱发烦恼”
叶露盈称她的漫画为“半架空”。故事与灵感,一半来自想象,另一半来自生活。
自打开始学画,叶露盈就最爱画“美女”和“怪物”。她画性感女神出浴,身體和浴缸“长”在了一起。画她家那只会咬人的小奶猫,先画一双可爱的眼睛,再加上一张凶残的血盆大口。正是因为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叶露盈的画里总有“又美又怪的神仙世界”。
更多灵感来自平淡又有趣的人生。创作《木兰辞》的时候,叶露盈悄悄埋下了一些属于“80后”“90后”的伏笔。花木兰出场,散落下来的两缕头发飘逸蓬松;待她回家,头发却都趴趴贴着头顶,厚厚的垂鬓也变薄了。叶露盈指指自己的头发,笑着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每天面临着脱发烦恼,那就在绘本里找点安慰吧。”
绘本中另一幅有意思的画,暗藏木兰女儿之身的“秘密”——一群大汉正光着膀子洗澡,角落里有个穿白衣的瘦小身影,只敢和还没来得及脱衣服的战友聊天。这样的画面,像极了那些遭遇尴尬的职场年轻人。
叶露盈还在花木兰家人中,增加了一个文本外的角色——奶奶。待“壮士十年归”后,奶奶却不在了。叶露盈在挪威读书时,也经历过只身在外失去外婆的伤痛。“现在觉得,这就是会自然发生在所有游子身上的事情。”
一首《木兰辞》可以流传至今,与花木兰身上的蓬勃生命力是分不开的。“我刚决定要画花木兰的时候,和很多女性朋友聊天,她们一个个都特别激动,‘我就是花木兰啊’。虽然年代不同,实际情况也不完全相像,但她们在自己的奋斗与成长里,在摔过跟头流过泪之后,找到了很多与木兰的共鸣。”
疫情期间的某一天,叶露盈外出工作,看到镜子里戴着口罩的自己,突然觉得这个女孩与头戴盔甲遮住半张脸的木兰也有几分相似,“木兰应该一直住在我心里。”
绘本后记中,叶露盈写道:“花木兰也一直住在每一个喜欢她的人心里。”浙江常山人,生于1992年,插画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与漫画专业任教,代表作《洛神赋》获第十三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插画奖金奖。绘本《木兰辞》于近日出版。
叶露盈
浙江常山人,生于1992年,插画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与漫画专业任教,代表作《洛神赋》获第十三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插画奖金奖。绘本《木兰辞》于近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