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疆好地方”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的确,新疆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域,在祖国版图上占据1/6。这块辽阔的土地,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而人口最多的当属维吾尔族,这个民族与这块土地如影随形,提到新疆,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这个民族。正因为这个民族的广泛分布,也正因为这块土地的辽阔无边、地理多样,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人文宗教等众多因素影响的维吾尔族民居才呈现出多样性,而每一种形式都是那么的迷人。来到新疆,你不由得就想走遍她的各个角落,遍寻维吾尔族民居的踪影,从而描绘出最完整的维吾尔民居图像,
  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不看喀什的民居就不能真正了解维吾尔族的生活状态。新疆喀什,一座既有深厚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西部城市,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将它孕育成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构成这颗明珠的空间——其民居,不论是有600多年历史的高台民居,还是不失伊斯兰韵味又有很强生活气息的现代维吾尔族民居,都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一个亮点。
  


  高台:“高崖上的土陶”民居
  
  一进入久负盛名的高台民居,就如同走进了一座迷宫,“迷”人的不仅仅是那错综复杂的巷道路线,还有淳朴的维吾尔族民风。
  高台民居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建在喀什市老城东南端一处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相传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维吾尔名为“阔孜其亚贝希”,意为“高崖上的土陶”,因土崖时代这里居住的多是生产土陶的手工艺人,故名为高台民居。
  早在一千多年前,维吾尔族先祖建房时发现高崖土层中有一种叫“色格孜”的带有粘性的黄土,很适合做土陶,从此有很多土陶作坊在此落户生根。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也逐漸增多。随着代代繁衍、生息,仅有院落内再无地方扩展修房,于是便开始向高空延伸。这样,就在原来住房上加建一层,甚至二层。加建还不能满足住房需要时,人们又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在修二楼时,将楼延伸出去,跨过小街小巷搭建到对面。于是,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空中楼阁”这一建筑形式。这种颇具创造性的建筑形式逐漸被推广开来,经过数百年,渐渐形成了喀什小巷特有的“过街楼”景观。过街楼的巧妙之处在于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是一种在有限的范围内极大地利用空间的建筑。除了最多见的“过街楼”外,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从远处望去就像立在小巷内的碉堡。
  看过小巷街景各式楼台后,沿着小巷内的任何一条小道走去,便可看到沿巷道修建的民居院落大门依墙外而开,门都是两扇的,一户挨着一户。这里,几乎每间房子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走在这里,似乎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随意地行走在居民区内,我看到各种不同的院落,有的大、有的小,走进任何一所院落,都能看到果树成荫、花卉争艳的胜景。面积大的庭院,多种葡萄,搭成凉棚,这样既能吃到水果,又是夏季乘凉的好场所,充满生活气息。
  幽深的巷道内,那长长的门廊、那独具特色的过街楼、半街楼及两旁高耸的土墙遮挡了阳光,狭长的巷道变得明明暗暗,片片被分割的阳光,在眼前跳跃,让人从心底里溢出笑意。看着围坐在家门口阴凉处闲谈或刺绣的维吾尔族女人、游戏的孩子,那悠闲的画面,让人一时忘记了时光在流动。
  
  喀什:街巷里的维吾尔族人家
  
  从高台民居走出,热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时,才确信喀什并没有被时光遗忘。时光,一点点打磨这座城市,使得她的民居建筑日益特征鲜明。
  


  喀什的维吾尔民居是在多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最先融入的是陕甘地区和西亚的建筑风格。上世纪初,一部分俄罗斯人移民新疆,其建筑风格对当地民居产生了很大影响。维吾尔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古丝绸之路上的维吾尔民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广泛地吸收了伊斯兰文化中关于建筑的设计形式和图案装饰,又保持了本民族鲜明的建筑艺术个性,从而形成了喀什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
  今天,当人们走进喀什的维吾尔族民居,仿佛是置身于阿拉伯世界或欧洲别墅之中,那极具异国情调、极富地域特色的维吾尔族民居,给人耳目一新的奇特感觉。
  在唐布依街穿行时,我叩响了老朋友家的门环。大门“吱呀”一声开了,迎接我的正是老朋友阿吾提。老人一边紧握我的手,一边拍着我的肩膀,连喊:“开赛(请进)。”我站在门口左右环顾:各种盆花竞相开放,千姿百态;庭院绿地,与建筑物的柱廊、木雕、挑檐、石膏花相映成趣,组成极其诱人的空间构图;无花果树枝繁叶茂,浓荫铺地,院子显得清静宜人,炎炎夏日里竟让我感到几许凉意。
  热情好客的阿吾提全家老少为我这个“莫呼蒲”(照相的)忙碌着,我正陶醉在此情此景中,阿吾提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边炕“苏帕”上,现在的苏帕与前些年截然不同:方木为沿,红砖铺面,上覆毛毯、地毯、苏帕四周为柱廊,柱廊有四边的,略加雕饰的线脚,配以足膝以上的束腰,柱顶雕花托梁,手法简洁明快。舒适的苏帕为这个家庭增色不少。我和主人盘腿坐在苏帕上,吃着甜美的瓜果,另有一番情趣。
  放眼望去,小楼色彩鲜艳,绚丽多彩,大红、桔黄、纯白等色彩似花木般在争相夺艳,让人眼花缭乱。“哇!小楼真漂亮”,我不禁赞叹起来。
  阿吾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近几年人们富裕起来了,钱也多了,所以就纷纷盖小楼。我问老人:“你家总共不到10口人,这栋650平方米的小楼能住满吗?”老人笑着说:地下室是用来储存粮食、蔬菜和瓜果的,一楼为厨房和餐厅,二楼为客厅、卧室,三楼是儿子和媳妇的天地,各有各的用场,自成体系。足见,是对生活做了美好的安排后,才有了这么一座精心设计的小楼。
  老人又带我去参观他的客厅与卧室。早已迎候在门口的女主人,连忙招呼我。我照例脱鞋进屋,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犹如博物馆的伊斯兰陈列室。只见石膏镂出的弧形、曲线形花边的大小壁龛,壁龛里摆放着精美的工艺品、装饰品和名贵的茶具、细瓷碗、塑料花等,弥漫着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显示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追求,这是整个居室最抢眼的景致。
  在阿吾提家,我细细品味小洋楼的精美装饰艺术。其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石膏花饰、彩绘、木雕、砖饰、木棂格窗与金属花窗等。图案有几何图形组合、风景画等多种形式。广泛釆用的植物题材有巴旦木杏、石榴、葡萄、葵花、玫瑰、荷花,也有用阿不都瓦壶(维吾尔族人洗浴用的金属制水壶)、花瓶等生活用品为图案题材的。我被喀什维吾尔族人非凡的智慧、高超的雕刻技艺、精巧的图案设计所折服,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信,就到喀什来看看吧!
  
  吐峪沟:用灵魂阅读的维吾尔族村落
  
  名满天下的火焰山东南部半山坡上,静卧着一个看似十分平常的维吾尔族村落一吐峪沟麻扎尔村。她 已有1700年的历史了,至今仍完整地保持着维吾尔族传统,遗存着古老、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民居。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寂静的小村落里,人们继续用维吾尔语进行交际,过着自己虔诚的宗教生活。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也许只有将灵魂紧紧地贴在地面上,才能阅读出它的味道。进入吐峪沟就仿佛步入了远离尘嚣的静谧殿堂,尘世间的一切对它而言都显得微不足道。它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显得宁静而淡泊。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生与死的抉择,繁华与颓败的较量,所以它懂得什么才是狂风烈日夺不走的,什么才是自己可以拥有并加以珍惜的。
  


  整个吐峪沟清一色是用黄粘土建造的窑洞式建筑——黄粘土平顶屋,连墙也是土筑的。土坯墙包围着院落,户户相连、鳞次栉比、绵延不断,赋予泥土最磅礴的气势,有的人家还用黄粘土修建避暑的地下窑洞,一般挖修的窑洞为四方形,也有长方型,深度1.5米至2米,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特别适合吐鲁番盆地干燥高温的气候。同喀什高台民居一样,这里的民居也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也有高台民居的空中楼阁、过街土楼等建筑式样。但与高台民居不同的是:这里每户民居庭院的顶部都修有高大的屋顶,四周和屋顶均有通风的窗洞及天窗。不少屋顶上方还有用土坯砌制的四壁设有通风孔的晾房,为挑选和晾晒葡萄干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个别屋顶上方同时还搭有凉棚,为会客、纳凉提供了场所。更具有特色的是每家都有通往屋顶的门洞,沿屋顶可串门,室内一般都砌有很大的土炕,上面铺有地毯,供起居坐卧,土炕的三周钉挂着布料做的墙裙。在卧室和厨房四面墙上根据需要设置大小不等的壁龛,摆放东西。尤其喜欢将名贵的地毯挂在室内的墙上供欣赏。
  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种植葡萄和晾晒葡萄干,葡萄晾房自然成了维吾尔族人院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透过一扇扇色彩饱满、花纹鲜艳的院落大门,几乎都可以看到走廊的阴凉处,悬挂着一串串干缩的葡萄,葡萄高产人家也会建一座单独的葡萄晾房。偶尔路过一两户人家,还能看到庭院的葡萄架下铺着鲜艳的地毯,身穿鲜艳长裙、头戴纱巾的维吾尔族妇女席地而坐,做着家务活,或者聊天喝茶,孩子们则肆无忌惮地嬉戏玩闹,而坐在门口纳凉的维吾尔族老人气定神闲,目光深邃幽远……
  寻遍整个村子,只能发现两种色彩……黄和绿,黄色的是维吾尔族人的土屋,绿色的是每户人家的葡萄园,绿是离不开水的。一条小溪从村中蜿蜒穿过,村民引溪水与屋前房后,滋润着生命之绿,给平凡的世俗生活添了几许淡淡的芬芳。
  在村子里,我惊奇的看到了一些夹杂在村民住地之中的“麻扎”(墓地),于是想到了西安的秦皇陵。同样是人死之后的归宿,秦皇陵墓几乎与世隔绝,而维吾尔族人的“麻扎”却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居所相依相伴,与亲人近在咫尺。维吾尔族人有着自己的见解:亲人去世。要有家人的陪伴。他们认为, “麻扎”建在家的附近,全家人就会永远团聚在一起。土峪沟的建筑一律由黄粘土夯筑,既包括民居,也包括“麻扎”。在这里,最质朴的黄土颜色抹掉了生与死的界限。
  黄粘土建造的民居使整个土峪沟陷落在一片土黄色的氛围里,中午的太阳光芒反射着古老的黄色,陪衬着古老村落午后的恬静,使古老的吐峪沟显得肃穆庄重、朴实无华。在这漫天黄土中,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凝滞的。唯有旁边火焰山红红的山体,才显出一丝生命的跳动。
  
  和田:绿色的“阿以旺”民居
  
  从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南下,经莎车到和田,这一路给人的唯一印象就是:漫天尘土。四处飞舞的浮尘使人眼不敢睁,嘴不敢张。走近和田,才发现沙漠附近竟然有这么一块翠玉。成片的芦苇、稻田,比着劲儿结果实的桃树、核桃树构成了和田引入的风景,而和田也俨然一座隐藏在沙海里的绿色庄园。
  一到和田,就被老朋友带到一处阿以旺民居人家参观,女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进门,我就被她家那简朴却经过精心装饰的屋子迷住了。
  “阿以旺”(维吾尔语“明亮”之意,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这种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和北京四合院有着几许相似,但“阿以旺”没有明确的中轴线,平面上的布置也非常灵活,这也许和维吾尔族的历史及民族性格有关吧。维吾尔族曾是个游牧民族,他们热情奔放,善歌善舞,受外来文化影响也很大,在历史、文化、宗教、习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规范内不断摸索,逐渐创造出了这种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传统民居建筑。
  从室外看,房屋主厅的顶部有个凸起的、开有四扇小窗的“方包”。这是房间采光的天窗,投射的光线足以照亮屋内,又能通过天窗时刻感受到日月星辰及时令的变化,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大厅内有8根柱子,齐膝高的炕台上铺着精美的和田地毯。主人说,逢年过节这大炕台就成了亲朋好友载歌载舞的大舞台。征得主人同意,我们参观了一下主人的卧室,其室内设有壁龛,双扇门入口处还设有供沐浴排水用的坑。在屋内溜达了几圈,我惊奇地发现,整座房子竟没用一砖一瓦!据主人介绍,建造阿以旺的材料是当地的芦苇,准备建房的人家早早囤积好芦苇,动工前喊一嗓子,全村人都来帮忙了。阿以旺的墙以芦苇和泥巴结合,迅速地立起来,因为当地雨水稀少,这种建材结构的房屋反而经久耐用。
  阿以旺的空间布局让人耳目一新,室内外装饰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廊檐的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楞花饰都带有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形状多为拱形,色彩常选湖蓝、粉绿和大红,在室内壁炉上部墙面设有镂空的矩形石膏花饰,素雅大方却和装饰主题不相背离。炕柜、炕头箱,摇床、木塌等家具上也都有雕花,装饰也很讲究,风格独特。
  “阿以旺”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建筑,它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在这类民居中,维吾尔族人民倾注了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接受了时间的洗礼,经历了历史文化的变迁,堪称大漠奇葩。
  
  
  维吾尔族简介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挑源、孝德以及河南开封、都州等地,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
  维吾尔族信未伊斯主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单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卖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
  
  旅游小贴士
  被火焰山包围着的土峪沟属鄯善县,东距吐鲁番50余公里,这里是真正的维族村落,而且更加自然纯正一些。这里也是伊斯主教的一个重要朝圣地,吐峪沟还有一处千佛洞,是吐鲁番盆地内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始建于1600年前,现存94个洞窟和部分壁画。麻扎和千佛洞相距不远,代表两种信仰的建筑一直和平相处至今。门票:30元
  如果包车前往吐峪沟可能停留时间较短,另外的途径就是乘坐吐鲁番和鄯善之间的长途车在吐峪沟下车即可。
其他文献
建“鸡罩笼”所需的一切材料来自自家的山林。材料的砍伐,章朗布朗族人有自己的讲究。当地有谚语“七竹八木”,七月是砍竹子的最好时节,八月则是砍伐木材的最好时节。这个时段里砍伐的木材、竹子不易被虫子蛀食,也不易腐烂。因此,章朗布朗族一般把建房备料时间安排在农历八月。若不是这一时段砍伐的建房料料,就要将木材、竹片在水里浸泡十天半月,以此防止虫子对建筑材料的蛀蚀。  在木材的使用上,章朗布朗族喜欢用一种他们
期刊
说到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们或许更多想到的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地方,那里与缅甸毗邻,那里生活着质朴的佤族人民,那里风景秀美。说到沧源的风景,或许人们知道最多的是高山、云海、天池。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沧源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景色,就比如:那藏匿在深山里的翁丁的“孔明帽”。    走进翁丁    认识翁丁这个名字,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
期刊
大理古城诱入迷人,那蜚声满誉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一幢一道风景,一道艺术,一种标志,一种情结,或显露或隐藏着一个民族传递下来的灵气。早就听闻喜洲是大理白族民居保存最好、最多的地方,来到喜洲城,立刻就感觉到了它那与众不同的魅力:青瓦白墙,绿树相映,田园如织,村落棋布,黑白分明的山水间,是黑白分明的村庄与田畴,远远望去分明就是一幅意蕴深邃的水墨画,而画幅中最为浑厚,最能让人击节三
期刊
在那金色沙滩上,洒遍银白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迷茫,有如幻梦一样。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始娘。  很多人喜欢这首歌,它能把月光下的人间描写得如此清澈!这就是传说中著名的塔塔尔族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一片无垠的沙漠、一段无法忘怀的背弃、一卷快速飞去的云、一颗追寻的痴心;一个个人间悲喜剧都在月光的照耀下上演。    塔塔尔族,一个具有白种人血统的奇特
期刊
曾经怀里揣了把布鲁斯口琴,几年里逆着黄河走遍祁连山的南北,也走过高在天上的青海高原,多少次在青海的黄南泽库草原上遥望东边渐渐低垂的山谷,在果洛高山之间听着在班玛河谷里的涛声,在巴颜喀拉山南侧的歇武寺路口寻找熟悉口音。然而能看到都是炊烟在数十万面经幡面前飘散,阳光穿透觉囊教派神秘的高塔,牦牛群在阿尼玛卿6月雪色之间的沼泽地里穿行。7000年前,在青海高原上生活过古羌人,他们会追逐没有方向河水四处迁徙
期刊
出发·寻找    北国的早春,乍暖还寒,柳绿未均。  透过车窗,举目远眺,毫无遮挡的村村落落,在远方广阔的地平线上起伏跳动。初醒的大地像一位晨妆中的塞外公主,丰娆的身体淋浴在晨曦之中。近处村头的细柳虽只呈现出一小抹微微的淡绿,但在北方大地素雅的背景上却分外惹眼了,这时我的视野里已经有牛或几只羊的影子,我们已经进入乡村原野,回归自然了。心情也如嫩草的颜色,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坐在车内,“阿里郎
期刊
古老的历史,并没有全都记载在浩瀚的史书里;悠久的文化,也没有全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石窟雕塑艺术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她有许多秘密深藏在深山石窟中,等待人们去探寻。  我们《焦点》杂志本期西北石窟文化寻踪的专辑,特意邀请了几位专家以博客对话的形式,和我们一起探索中华文化,带领我们进入古老的石窟,一起寻根,一睹西北石窟艺术的光彩,共同探源那些无语的精灵身上的秘密,与读者分享先睹的快乐。我们和这些专
期刊
去年十二月去西藏,早晨六点即起,到布达拉宫下,转了一会,天很黑。后来想写诗,四十年没有写诗了,试着动笔,觉得尚可,还不太落后。愿读者晒正。  黎日月前,夜如潮水般,淹没了  布达拉宫和山,高耸如岛  广场所有灯光,熄灭  只有我,像一条孤独的鱼  静静地游着,寒意无边——  黎明前,夜如哈达般,覆盖了  无尽的转经道。转经筒冷落排列  如盏盏酥油灯,等待点燃  我走着。无边的风,流动不已  推拥。
期刊
我一向尊重孔子,但这篇文章肯定切题:一是孔家有买卖,字号“孔家店”,历代儒生皆系该店从业人员,靠他老人家的牌位混饭吃,人数多到无法统计;二是财脉传承有自,民国豪门财阀、孔子七十五代孙孔祥熙,时称“孔财神”,追根溯源,古代孔子是近代财神的老祖宗;三是当今围绕孔子牌位,从祭孔、读经、讲学、办学到出书、拍影视,形成了一条极其肥壮的“文化产业链”。  孔子生前运气很背,带着从业学徒周游列国,推销治国平天下
期刊
记忆里,家乡的河流上有一座长长的木桥,人们在上面行走、买卖、谈笑、纳凉,彼此间相互关心、相互问候。傍晚时分,许多人爱坐在桥头拉着家常,随意享受河风,心里却惦记着来年的丰收。这座古桥,便是风雨桥,一个让人身心都得以休憩、自然回归本真的心灵渡口。  风雨桥又名花桥、回龙桥,建筑史上称为廊桥,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遮风避雨,故名风雨桥,是湘西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湘西凤凰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