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课,正确把握一个“随”字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随堂课,随机但不随意
  随堂课是有别于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和评优课的一种课堂形式,无论是教学预设、课前准备,还是教学实施、活动组织,都不可能那般精雕细琢,趋于完美,随堂课更多地体现出一种随堂性、随机性,考验的是教师的驾驭性、应变性。尽管随堂课应当呈现出应有的特点,但它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重点必须是突出的,思路必须是清晰的,方式也必须是灵活的,而不应带有随意的色彩,否则这堂课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必将偏离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所听的是一节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复习课,从整堂课的设计流程来看,教师的教学过程体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如,在朗读课文“Holidays”时增设了英语短语翻译的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交往中巩固语言。如,复习C部分“Look and say”时,增设了模拟对话表演的环节,让学生在英语复习课上也能动起来,但是课到了尾声阶段增设了“精华句”汇报交流环节,表面上看实现了语言资源的共享与增容,但实质上与本课复习的目标和重点无关,教师显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课堂的导向,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旨在填实余下的一点点时间而已。
  二、随堂课,简约但不简单
  有人说:“随堂课是一种常态课,只要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不必太在意流程的顺序、环节的完整和操作的规范等因素。”这种观点显然误解或扭曲了随堂课的概念,笔者在此指出:随堂课,简约但不应简单。有句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堂课,即使是一堂常态下的随堂课,必须具有课堂的特点,必须满足课堂的要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可随意删减,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不能过于简单,我们倡导的随堂课是一种形式简约、内容素朴的课,是一种毫无雕饰和伪装的课,但不应是一块增强密度的“压缩饼干”或一个身体不够健全的“残疾人”。如,在这节随堂课上,教师并没有一个导向所要复习知识的环节,上课伊始指名让学生背诵课文“Holidays”,5名学生背诵完毕欣然坐下,却以大部分学生的紧张和7~8分钟的时间作为代价,此举势必草率了一些。又如,整堂课教师对于复习重点并无任何板书,且侧重于口头语言的复习和练习,对于书面语言的复习和练习只字未提,既然是复习课,岂能忽视了学生的书写练习呢?教师显然将随堂课的简约性理解和操作得过于简单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随堂课,求真但不唯真
  随堂课应当承担的重要功能是反映师生真实的教学状态和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因此,求真是随堂课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训练和运用语言,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一帆风顺和完美无瑕,刻意地去掩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甚至替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课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创新,正确地认识学生课堂上的出错,让学生在原生态的世界里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但是教师的这一“放”还必须适时适机、恰到好处地“收”,否则课堂将成为一盘散沙,一发不可收拾。如,教师复习课文“Holidays”时,相机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什么时间,人们通常做什么等,孩子们兴趣十足,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流,教师逐个成全了他们,孩子们意犹未尽,对“The Spring Festival”这个传统节日发生了争议,教师不忍心打断他们,干脆组织他们进行辩论,可最终依然无果,而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浪费了,学生受益有多少呢?教师的“唯真”思想已经使课堂迷失了方向,偏离了轨道,更别提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了。
  随堂课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范式,应当说是最值得教师潜心研究和精心打造的,我们不奢望随堂课能够上出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和评优课的那种效果和境界,但我们至少必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随堂课更适合孩子们的口味,吸引他们深深地投入其中,让随堂课也能因生命的跳跃而多一份精彩。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课程改革实践却仍然举步维艰,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理念的更新到实践的革新,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沟壑,可能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的:一是课程改革的深入会导致高中教育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分离;二是课程改革不仅仅改了教什么,同时也对怎么教提出了挑战,直接表现为传统课堂很难容纳多元的课程体系;三是课程改革中新设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冲突,如果新课程只做加法,就会冲淡传统课程,导致两
学校文化力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人本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表明:强大的学校文化力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及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协调着学校与外部生态的互动,塑造着学校的社会形象。那么,在学校文化力建设中要蓄怎样之力,才能铸学校之魂呢?    传承校史厚重力    校史对推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要充分
顺德区乐从中学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新城区中心,坐落在中国家具商贸之都———顺德区乐从镇,校园毗邻佛山奥园,南靠佛山一环线,可远眺东平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顺德区乐从镇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乐从中学前身为原沙滘中学,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建校至今,历经沧桑。凝聚几代人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乐从中学奋发图强,争创一流名校,成功跻身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列,连续多年创造顺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是一所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中学,在坚定推行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学校大力加强“精·和”文化建设,实施特色课程,实现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推动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文化是立校之本,特色之源。秉承传统,凝练历史,面向未来,学校提炼出了以“精·和”文化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即精细的学校管理,精良的师资队伍,精心的教育教学,精致的校舍设施,和谐的办学环境,全面的教育质量。  精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在其中,学而不厌,尤其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一、大胆鼓励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一天,我在上六年级篮球课时,得知该班在早几天和另一班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以几分
只有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知识,自身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真正畅游于数学学习的殿堂。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节的实际教学案例,阐述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中的第一节内容。这个章节是学生在对对称轴和平移学习之后的又一种图形转变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拓展空间思维和
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危机    前一段时间看了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完成的著作《大众的反叛》。书中对20世纪大众时代的来临以及大众的精神面貌作了深刻的剖析,发人深省。  书中指出,科技和民主的发展使得毫无资质的普通人集体走上公共生活舞台。“他们一方面,生命欲望的自由膨胀,亦即个性自由的伸张;另一方面,却对使之生活得以安闲舒适的造福者丝毫不存感激之情。”因而,他们骄傲自大、安于现状、懒
语文课堂要想取得高效,关键是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动起来。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单一讲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孩子们才能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是“导演”,是学生“活”起来的关键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整个课堂的“导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
策划/朱 森    【编者按】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并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我们仍未达到理想中的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也给一线的校长和老师带来了迷茫。本期,我刊组织了一次命题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大讨论,相信它会给一线教育工作者些许启迪。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在大力倡导“减负提质”的教育环境下,南峰小学在落实课程辅助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采取了“一班双牌、因人设课、年级走班”12字方案,初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一、一班双牌,挖掘校内有限资源  我校因场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