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作出的一大卓越贡献。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纸张作为人类保存和传播文明的载体,使思想家、哲学家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知学善用的人,构成了现代著名的书籍和档案,不断推动着社会进步。
在纸被发明和使用之前,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书写载体。中国古代文字的书写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没有更好的书写载体以前,天然石壁就成为古人进行刻画和记录的首选载体。石质材料非常容易获得而且方便加工,为石刻的大量出现创造了条件。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最早的刻画陶文。在此之后,陶器就成为图文信息最初的载体之一。后来,人们在龟壳和动物的胛骨上书写,被称为“甲骨文”。甲骨主要是指龟甲腹板与牛的肩胛骨,也包括羊、猪的肩胛骨,甲骨这种在今天看来完全不适合作为书写材料的物质,却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文献记录载体之一。青铜器是金文铸刻的载体,金文是指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青铜器以钟、鼎为代表,所以金文也叫做钟鼎文。金文在商代早期就已经出现,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达到繁盛。早在商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原始的笔和墨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写字,所用的竹片就是竹简。一份简短的文件往往要用数枚竹简记录,一部书要耗费上千片竹简。缣帛在古代是一种较为贵重的文献载体,主要为贵族所用,用来记载他们的言行、功德,或者用绘画的方式来祭祀鬼神,或是记录改定后的正式文本。
但是无论是竹简还是缣帛都有缺点[1]。竹简太笨重,一本书就要用一辆车或者几辆车才能拉完,不方便保存和运输,而缣帛又太贵重,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人们迫切地需要更方便、更轻巧、更经济实惠的书写材料。1957年在西安市郊出土的灞桥纸[2],是用大麻和苎麻制成的,说明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但是最初的纸张还是比较粗糙不平,后来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革命性的改良,极大地扩大了原料的来源,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为原料制成了纸,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便推广开来。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根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明代造竹纸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步骤[3]。
第一是斩竹漂塘:砍下竹子放在水塘里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并且捣碎。
第二是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完全煮烂成为纸浆。
第三是荡料入帘:等到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这一步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第四是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面压上重石,将水压 出。
第五是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再揭下来就成了一张张 的 纸。
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随着造纸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纸张基本上已经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人们开始使用桑皮、藤皮造纸,而且有了活动式的帘床纸模,这样就可以反复捞到数张湿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造纸术外传到世界各地,主要有以下三条线路。
一是东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此后至公元3世纪晚期,许多汉代人为躲避战乱迁至此地,造纸术随之而来。公元5世纪初,造纸术由居住于朝鲜半岛的汉人传到日本。公元610年,朝鲜半岛僧人昙征东渡日本,向当地介居民绍了中国儒家经典和笔、墨、纸的制造技艺,指导人们种植构树,以构树皮造纸。
二是南线。公元二三世纪,广西人士燮担任交趾郡太守,收留了許多由中原南下的有技艺、有学识的人,造纸技术由此传至越南。3世纪以后,越南当地已经开始生产构皮纸。南宋末年,中国百姓为躲避战乱,定居爪哇岛,造纸术被传至此地。
三是西线。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拔斯王朝为控制中亚,爆发怛罗斯之战。唐军战败,随军造纸工匠被阿拉伯人俘虏,造纸工匠给当地人传授造纸技艺,由此开启了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公元1151年,西班牙萨蒂瓦出现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由此造纸术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
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8世纪的2000多年中,造纸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知识的保存、记录和传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荫柯. 中国古代发明[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0:18-21.
[2] 陈美东.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207-216.
[3] 宋应星. 图解天工开物[M].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3:378-389.
在纸被发明和使用之前,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书写载体。中国古代文字的书写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没有更好的书写载体以前,天然石壁就成为古人进行刻画和记录的首选载体。石质材料非常容易获得而且方便加工,为石刻的大量出现创造了条件。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最早的刻画陶文。在此之后,陶器就成为图文信息最初的载体之一。后来,人们在龟壳和动物的胛骨上书写,被称为“甲骨文”。甲骨主要是指龟甲腹板与牛的肩胛骨,也包括羊、猪的肩胛骨,甲骨这种在今天看来完全不适合作为书写材料的物质,却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文献记录载体之一。青铜器是金文铸刻的载体,金文是指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青铜器以钟、鼎为代表,所以金文也叫做钟鼎文。金文在商代早期就已经出现,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达到繁盛。早在商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原始的笔和墨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写字,所用的竹片就是竹简。一份简短的文件往往要用数枚竹简记录,一部书要耗费上千片竹简。缣帛在古代是一种较为贵重的文献载体,主要为贵族所用,用来记载他们的言行、功德,或者用绘画的方式来祭祀鬼神,或是记录改定后的正式文本。
但是无论是竹简还是缣帛都有缺点[1]。竹简太笨重,一本书就要用一辆车或者几辆车才能拉完,不方便保存和运输,而缣帛又太贵重,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人们迫切地需要更方便、更轻巧、更经济实惠的书写材料。1957年在西安市郊出土的灞桥纸[2],是用大麻和苎麻制成的,说明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但是最初的纸张还是比较粗糙不平,后来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革命性的改良,极大地扩大了原料的来源,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为原料制成了纸,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便推广开来。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根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明代造竹纸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步骤[3]。
第一是斩竹漂塘:砍下竹子放在水塘里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并且捣碎。
第二是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完全煮烂成为纸浆。
第三是荡料入帘:等到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这一步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第四是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面压上重石,将水压 出。
第五是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再揭下来就成了一张张 的 纸。
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随着造纸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纸张基本上已经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人们开始使用桑皮、藤皮造纸,而且有了活动式的帘床纸模,这样就可以反复捞到数张湿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造纸术外传到世界各地,主要有以下三条线路。
一是东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此后至公元3世纪晚期,许多汉代人为躲避战乱迁至此地,造纸术随之而来。公元5世纪初,造纸术由居住于朝鲜半岛的汉人传到日本。公元610年,朝鲜半岛僧人昙征东渡日本,向当地介居民绍了中国儒家经典和笔、墨、纸的制造技艺,指导人们种植构树,以构树皮造纸。
二是南线。公元二三世纪,广西人士燮担任交趾郡太守,收留了許多由中原南下的有技艺、有学识的人,造纸技术由此传至越南。3世纪以后,越南当地已经开始生产构皮纸。南宋末年,中国百姓为躲避战乱,定居爪哇岛,造纸术被传至此地。
三是西线。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拔斯王朝为控制中亚,爆发怛罗斯之战。唐军战败,随军造纸工匠被阿拉伯人俘虏,造纸工匠给当地人传授造纸技艺,由此开启了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公元1151年,西班牙萨蒂瓦出现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由此造纸术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
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8世纪的2000多年中,造纸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知识的保存、记录和传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荫柯. 中国古代发明[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0:18-21.
[2] 陈美东.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207-216.
[3] 宋应星. 图解天工开物[M].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3:37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