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在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
他指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在基础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全球号召力的科学家;在应用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在重大产业领域,当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投资家。要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
此前,上海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各项紧锣密鼓的密集调研。来自各行各业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人才话题也提出了他们最接地气的思考成果。大致来说,如何为人才提供宜居的生存环境和土壤,为人才提供切实有效、与时俱进的服务,把重视人才的理念人性化地落到实处,是代表们、同时也是业界人才最关心的话题。
冯岗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通信事业部副主任)
我来讲一下科创中心和人才方面有关的事情。上海吸引力一直很大,但是生活成本之类各方面压力也比较大。就这块来讲,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已经全面市场化了,压力大归大,但是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走。我反而觉得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包括政府部门,对人才市场化的意识还不太够,包括政府部门前两年法院体制改革不少人才流失。为什么呢?因为做律师和做法官收入差异巨大。从人的角度来说,为什么都提人力资源?因为,当今社会我们更多的是把它看成一种跟钱和资产一样的、一种可量化的资源。
就这个角度而言,一方面科创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才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另一方面,内部体系对人的资源价值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是原来计划模式下,把人头费拨给你就“完工”了。说这个,看上去是在提待遇和提要求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这件事情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
如果法律方面的优秀人才都去当律师了,当然现在还是很多有决心、有觉悟的人在做,渐渐完全市场化后,律师水准普遍比法官高,那到时候法官怎么主持正义?
国有企业也有这个问题,全国范围是不均衡的,标准不说一刀切至少大方向差不多。5000块收入,二三线城市对人才是有吸引力的,在上海5000块的收入就“要命”了,交房租大概就差不多了。
这方面怎么从观念上把人才作为社会对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和要素,怎么利用市场化的机制去配置问题要考虑。否则责任担得很大,条件方面比较难保障,这种情况造成人才流失,最终对事业和我们要做的事情都会有影响,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花茂飞(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强生集团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冯代表说的是科研人才的考量,我们关注的是智能人才。这几年上海人力资源部门出台了很多扶持措施,比如这两年搞得风风火火的工匠精神,对这块还是蛮重视的。工匠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员工,他们的工资是单位发的,如果企业的效益不行,就算你个人的技能再一流的也上不去。
另外,智能人才培训方面,现在很多单位搞校企合作还有培训中心,审批手续时间长。两年前我申请过一个报告,材料都交上去了,今年批下来之后,我们觉得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两年前申请的这批东西,当年比较先进,今天批下来的时候肯定要被淘汰了。这个东西又不好改,就很可惜。那么审批过了以后,是不是可以有改动,也得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这也是我想提的话题。
顾洁燕(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展教服务处处长)
其实也是在跟大家沟通过程当中,包括我的同事或者朋友沟通中,会聊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上海现在房价很贵,甚至租房子也很貴,能住上廉租房或者公租房的人并不多。现在上海吸引了那么多优秀的非上海本地人才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生活成本非常高。我们单位也有年轻人租房子。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就是4000多块钱,租房子小小的那种,在市中心的话,三四千块钱基本都花在房租上了,所以他们要到远一点的地方租公租房,生活上还是有一些担忧。
现在公租房租赁比如一年一签或者两年一签符合条件以后申请进去,他们还会担忧过了一年、两年这个房租还继续给我租吗?房租会不会涨价?工资不涨,房租却在涨,生活成本又高了,这是从租户角度去考虑的。从公租房经营公司或者产权人角度也会有一些顾虑,比如住户把家具或者什么东西弄坏了也有可能的,或者半当中走人了,还要计算折旧成本找下一个租户,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我想说的是,公租房这一块,有没有可能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有一些引导性的约定或者政策方面的约束?在新加坡、德国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有一些先例可以循的,不一定照搬全抄,可以找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一些经验来借鉴。比如房租的话,老租户第二年续租有优先权,租金可以跟GDP等保持同步的幅度。假如要上涨,那怎么涨,也要有一个约束的机制。这些机制作为引导大家怎么更多地租房,让人才稳定下来安居乐业,对于年轻一代或者新上海人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会起到一定保护和稳定的作用。
郑惠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搞科创中心核心资源就是人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现在很多人才不满,有抱怨。更多是生存环境,没有办法生存,还有待遇,中国人羞于说这个事,但是他要生存,特别是海外回来的人才感觉落差太大了。还有孩子的教育,普通老百姓小孩教育培养开销很大,没有一定待遇的话真稳不住。
就我身边几个朋友了解的情况而言,很优秀的人才在政府部门是很有前途的。我一直认为在政府里面工作,基本都是精英、都是很优秀的人,结果跑了,就跑到了民营企业。一个国家培养一定层次的干部很不容易,结果就走了。 除了事业还有生存环境、公共服务,还有待遇不考虑不行。如果没有人才,搞科创中心很难。现在苏州、杭州人才去了多少?很多都是我们这边去的。同济大学原来有一个科技管理研究院,我是副院长,院长是徐光华。当年他说要在上海做一点事,说惠强你过来帮个忙,我说我带机械的,管理方面不懂。同济大学有规定,搞一个博士点必须有三个老博导,非把我拉过去在那里建一个点。后来那个点招募人才,包括其他地方从北京、深圳引进人才,点建得差不多,这些人渐渐发现在上海生存还是有问题,没有办法施展。学校解决不了,有关部门也解决不了……深圳华大基因骨干都是我们班子里面的人过去的,如鱼得水,眼睁睁看着这个队伍就散了,就剩下我,我不能走,不然这个学科就垮掉了。但待遇完全不一样,人家的收入是后面加一个零的情况。
科创中心很重要,新业态带来很多新的东西。市民素质跟不上的话,市场经济很多东西就看不懂。近期,我参加了省部级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专家讲得很慢,他没有一二三四,但是思路很清晰。专家说了几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很有道理。他说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管做生意是有本钱的,就搞借钱,融资、众筹。第二也不管借钱要还,借钱要么银行还要么国家还,不是他还,击鼓传花,风险往下传。第三投资是有风险的,很多人知道有风险,投了之后转移风险,自己上市拿了钱之后就走。这些都是他说的,太精彩了。这就是人才。
类似这种东西很多,我当时就想高层领导不是不清楚,非常清楚。很多新业态,很多东西都看不懂那怎么行。一个好的制度、好的环境能把人恶的东西抑制住,善的东西发扬出来。那么怎么在人才素质提升情况下,遏制一些坏的东西,把人性的丑恶抑制起來。这些,都是从人才话题那里得到的感悟。
所以,好的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李强近期指出,相关部门应优化政策环境,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拓展发展平台,积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重视用好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打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大力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社区、街区、孵化区相融合的新型双创载体。创造品质生活,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着力解决人才普遍反映的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让上海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他指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在基础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全球号召力的科学家;在应用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在重大产业领域,当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投资家。要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
此前,上海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各项紧锣密鼓的密集调研。来自各行各业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人才话题也提出了他们最接地气的思考成果。大致来说,如何为人才提供宜居的生存环境和土壤,为人才提供切实有效、与时俱进的服务,把重视人才的理念人性化地落到实处,是代表们、同时也是业界人才最关心的话题。
从理念上把人才作为社会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要素
冯岗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通信事业部副主任)
我来讲一下科创中心和人才方面有关的事情。上海吸引力一直很大,但是生活成本之类各方面压力也比较大。就这块来讲,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已经全面市场化了,压力大归大,但是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走。我反而觉得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包括政府部门,对人才市场化的意识还不太够,包括政府部门前两年法院体制改革不少人才流失。为什么呢?因为做律师和做法官收入差异巨大。从人的角度来说,为什么都提人力资源?因为,当今社会我们更多的是把它看成一种跟钱和资产一样的、一种可量化的资源。
就这个角度而言,一方面科创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才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另一方面,内部体系对人的资源价值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是原来计划模式下,把人头费拨给你就“完工”了。说这个,看上去是在提待遇和提要求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这件事情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
如果法律方面的优秀人才都去当律师了,当然现在还是很多有决心、有觉悟的人在做,渐渐完全市场化后,律师水准普遍比法官高,那到时候法官怎么主持正义?
国有企业也有这个问题,全国范围是不均衡的,标准不说一刀切至少大方向差不多。5000块收入,二三线城市对人才是有吸引力的,在上海5000块的收入就“要命”了,交房租大概就差不多了。
这方面怎么从观念上把人才作为社会对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和要素,怎么利用市场化的机制去配置问题要考虑。否则责任担得很大,条件方面比较难保障,这种情况造成人才流失,最终对事业和我们要做的事情都会有影响,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要把为人才服务做到点上
花茂飞(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强生集团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冯代表说的是科研人才的考量,我们关注的是智能人才。这几年上海人力资源部门出台了很多扶持措施,比如这两年搞得风风火火的工匠精神,对这块还是蛮重视的。工匠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员工,他们的工资是单位发的,如果企业的效益不行,就算你个人的技能再一流的也上不去。
另外,智能人才培训方面,现在很多单位搞校企合作还有培训中心,审批手续时间长。两年前我申请过一个报告,材料都交上去了,今年批下来之后,我们觉得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两年前申请的这批东西,当年比较先进,今天批下来的时候肯定要被淘汰了。这个东西又不好改,就很可惜。那么审批过了以后,是不是可以有改动,也得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这也是我想提的话题。
要考虑如何让人才稳定下来、安居乐业
顾洁燕(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展教服务处处长)
其实也是在跟大家沟通过程当中,包括我的同事或者朋友沟通中,会聊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上海现在房价很贵,甚至租房子也很貴,能住上廉租房或者公租房的人并不多。现在上海吸引了那么多优秀的非上海本地人才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生活成本非常高。我们单位也有年轻人租房子。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就是4000多块钱,租房子小小的那种,在市中心的话,三四千块钱基本都花在房租上了,所以他们要到远一点的地方租公租房,生活上还是有一些担忧。
现在公租房租赁比如一年一签或者两年一签符合条件以后申请进去,他们还会担忧过了一年、两年这个房租还继续给我租吗?房租会不会涨价?工资不涨,房租却在涨,生活成本又高了,这是从租户角度去考虑的。从公租房经营公司或者产权人角度也会有一些顾虑,比如住户把家具或者什么东西弄坏了也有可能的,或者半当中走人了,还要计算折旧成本找下一个租户,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我想说的是,公租房这一块,有没有可能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有一些引导性的约定或者政策方面的约束?在新加坡、德国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有一些先例可以循的,不一定照搬全抄,可以找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一些经验来借鉴。比如房租的话,老租户第二年续租有优先权,租金可以跟GDP等保持同步的幅度。假如要上涨,那怎么涨,也要有一个约束的机制。这些机制作为引导大家怎么更多地租房,让人才稳定下来安居乐业,对于年轻一代或者新上海人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会起到一定保护和稳定的作用。
上海搞科创中心核心资源就是人才
郑惠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搞科创中心核心资源就是人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现在很多人才不满,有抱怨。更多是生存环境,没有办法生存,还有待遇,中国人羞于说这个事,但是他要生存,特别是海外回来的人才感觉落差太大了。还有孩子的教育,普通老百姓小孩教育培养开销很大,没有一定待遇的话真稳不住。
就我身边几个朋友了解的情况而言,很优秀的人才在政府部门是很有前途的。我一直认为在政府里面工作,基本都是精英、都是很优秀的人,结果跑了,就跑到了民营企业。一个国家培养一定层次的干部很不容易,结果就走了。 除了事业还有生存环境、公共服务,还有待遇不考虑不行。如果没有人才,搞科创中心很难。现在苏州、杭州人才去了多少?很多都是我们这边去的。同济大学原来有一个科技管理研究院,我是副院长,院长是徐光华。当年他说要在上海做一点事,说惠强你过来帮个忙,我说我带机械的,管理方面不懂。同济大学有规定,搞一个博士点必须有三个老博导,非把我拉过去在那里建一个点。后来那个点招募人才,包括其他地方从北京、深圳引进人才,点建得差不多,这些人渐渐发现在上海生存还是有问题,没有办法施展。学校解决不了,有关部门也解决不了……深圳华大基因骨干都是我们班子里面的人过去的,如鱼得水,眼睁睁看着这个队伍就散了,就剩下我,我不能走,不然这个学科就垮掉了。但待遇完全不一样,人家的收入是后面加一个零的情况。
科创中心很重要,新业态带来很多新的东西。市民素质跟不上的话,市场经济很多东西就看不懂。近期,我参加了省部级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专家讲得很慢,他没有一二三四,但是思路很清晰。专家说了几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很有道理。他说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管做生意是有本钱的,就搞借钱,融资、众筹。第二也不管借钱要还,借钱要么银行还要么国家还,不是他还,击鼓传花,风险往下传。第三投资是有风险的,很多人知道有风险,投了之后转移风险,自己上市拿了钱之后就走。这些都是他说的,太精彩了。这就是人才。
类似这种东西很多,我当时就想高层领导不是不清楚,非常清楚。很多新业态,很多东西都看不懂那怎么行。一个好的制度、好的环境能把人恶的东西抑制住,善的东西发扬出来。那么怎么在人才素质提升情况下,遏制一些坏的东西,把人性的丑恶抑制起來。这些,都是从人才话题那里得到的感悟。
所以,好的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打造新型双创载体
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李强近期指出,相关部门应优化政策环境,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拓展发展平台,积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重视用好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打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大力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社区、街区、孵化区相融合的新型双创载体。创造品质生活,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着力解决人才普遍反映的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让上海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