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当我们为课程资源一筹莫展时,不妨从课本本身出发,就地取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本插图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资源,巧用课本插图能够优化语文教学。鲁迅先生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强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文字之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一幅好的插图,往往是文章最精华部分的体现,它将图画和文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插图有百幅之多,这些图片资料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丰富多彩。教材的插图有多种类型:按表现形式来看,有照片、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书法、简笔画等。从内容来看,就有人物、场景、风景、历史古迹、科学图片资料等。这些图片或作为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或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补充(如背景图片、作者照片、手稿),或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它们和教材文字相辅相成,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它以其直观性、形象性成为我们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课本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遗憾的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特殊的艺术语言”视而不见,弃而不用,将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闲置废弃了。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本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像对待课文文本一样加以充分运用,在备课时认真考虑插图的作用,以此克服教学中形式单一的弊端,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多姿。
1 巧用插图导入新课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就充分利用了课前的彩色插图。由于大多数同学对紫藤萝花比较陌生。讲该课的那天,我没有急忙叫同学们翻读课文,而是翻到课前的插图《紫藤萝》,并要求仔细观察,看看紫藤萝花整体形态有何特征?花穗有何特征?花朵有何特征?同学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仔细地观察图画,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我抽了几位中等成绩的同学回答提问,结果都回答得很准确。紧接着继续追问:“面对这盛开的紫藤萝花,你有何感慨呢?”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该课。这样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来印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巧用插图了解作者
语文课本中批配有不少作者的照片。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插图认识他们,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欲望。如青年时代冰心的秀美温柔,中年鲁迅的严肃正直,勤奋工作的居里夫人,认真观察的法布尔,凝眉思索的丁肇中,犀利深邃的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巴金。每一幅插图都凝聚着他们的人格美,每一幅图片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卓越的思想、济世的抱负、旷达的胸怀,让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他们厚重的灵魂,从而立刻产生一种亲切感,一股由衷的敬意,并且急切地要去阅读课文的内容。
3 巧用插图复述故事
有些文章故事性很强,复述故事是感知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而看图讲故事无疑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隆中对》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插图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谈到隆中一带群山包围,古树环绕,实属僻静之地,修身之所,图中的诸葛亮安贫乐道,手不释卷,饱读诗书,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盖天下奇才。图中所画是第三次来请诸葛亮,跟小童谈话的是刘备,他的目光诚恳,态度谦逊,而旁边的关羽却是不屑一顾,张飞更是怒目而视,学生看着插图,把“三顾茅庐”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课文,看图找人名,看谁认出的人物最为准确,然后看图讲故事,比谁讲得精彩。经过这种图文对照阅读,学生趣味极浓,在比较辨别的活动中,教学的重点顺利完成。
4 巧用插图感知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人物性格的把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在讲写人的文章时,有关主人公的插图用好了也会事半功倍。在讲述《芦花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本插图,初步感受“老头子”的年龄、身份、身体状况,他的干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短短的花白胡子,满是皱纹的脸,撑着竹篙的强健的胳膊,还有一对深陷的明亮的眼睛,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他的自信坚强、老当益壮和勇敢无畏。有了这样的感性基础,再结合文本的介绍就不难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讲《范进中举》时让学生结合插图感受范进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狼狈,胡屠户挥起巴掌、凶神恶煞的丑态,通过观看插图,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5 巧用插图体会情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融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但是我们的同学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可能还会有一些差距。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在讲授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看着文中插图体会主人公杜小康的情感,学生讨论后有了这样的发言:杜小康嘴里叼着一根芦苇,独自一人呆坐在一只孤零零的小木船上,周围是密不透风的芦苇荡,陪伴他的只有几只鸭子,他远离了学校和亲人,来到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的脸上写满了孤独与惆怅,他的内心有说不出的寂寞、无助与凄凉。
在讲授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诗时,我让学生描述画面,体会情感,学生畅所欲言,侃侃而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班一位女同学黄蓉的表达: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梳洗得整整齐齐,打扮得干干净净,独自一人来到望江楼,近处风景宜人,她无心流连。她独倚栏杆,凭栏远望,江面上烟波浩渺,白帆片片,却一直没有她的意中人出现,怎不令她肝肠寸断。正是插图的恰当运用才让学生如此真实地融入了文本当中。
6 巧用插图进行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课文中,很多插图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意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如在讲授《论语》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几千年前孔子讲学的插图,学生不禁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拍手称快;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我让学生欣赏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图片,学生对现代科技的进步繁荣而由衷自豪;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让学生观看今日的罗布泊插图,学生顿生环保的紧迫感;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让学生观看圆明园今昔对比的插图,学生马上产生对外敌入侵的切齿痛恨;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我让学生欣赏毛泽东的手迹插图,学生对领袖的气魄赞叹不已。古诗《别云间》中的插图“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描写了诗人在监狱里泪流满面挥笔作诗的情景,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学生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可以说,教材中的插图展示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实施美育的载体。我们应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插图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它已成为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待我们去充分挖掘、合理开发。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本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像对待课文文本一样加以充分运用,在备课时认真考虑插图的作用,以此克服教学中形式单一的弊端,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多姿。
1 巧用插图导入新课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就充分利用了课前的彩色插图。由于大多数同学对紫藤萝花比较陌生。讲该课的那天,我没有急忙叫同学们翻读课文,而是翻到课前的插图《紫藤萝》,并要求仔细观察,看看紫藤萝花整体形态有何特征?花穗有何特征?花朵有何特征?同学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仔细地观察图画,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我抽了几位中等成绩的同学回答提问,结果都回答得很准确。紧接着继续追问:“面对这盛开的紫藤萝花,你有何感慨呢?”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该课。这样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来印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巧用插图了解作者
语文课本中批配有不少作者的照片。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插图认识他们,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欲望。如青年时代冰心的秀美温柔,中年鲁迅的严肃正直,勤奋工作的居里夫人,认真观察的法布尔,凝眉思索的丁肇中,犀利深邃的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巴金。每一幅插图都凝聚着他们的人格美,每一幅图片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卓越的思想、济世的抱负、旷达的胸怀,让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他们厚重的灵魂,从而立刻产生一种亲切感,一股由衷的敬意,并且急切地要去阅读课文的内容。
3 巧用插图复述故事
有些文章故事性很强,复述故事是感知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而看图讲故事无疑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隆中对》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插图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谈到隆中一带群山包围,古树环绕,实属僻静之地,修身之所,图中的诸葛亮安贫乐道,手不释卷,饱读诗书,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盖天下奇才。图中所画是第三次来请诸葛亮,跟小童谈话的是刘备,他的目光诚恳,态度谦逊,而旁边的关羽却是不屑一顾,张飞更是怒目而视,学生看着插图,把“三顾茅庐”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课文,看图找人名,看谁认出的人物最为准确,然后看图讲故事,比谁讲得精彩。经过这种图文对照阅读,学生趣味极浓,在比较辨别的活动中,教学的重点顺利完成。
4 巧用插图感知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人物性格的把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在讲写人的文章时,有关主人公的插图用好了也会事半功倍。在讲述《芦花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本插图,初步感受“老头子”的年龄、身份、身体状况,他的干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短短的花白胡子,满是皱纹的脸,撑着竹篙的强健的胳膊,还有一对深陷的明亮的眼睛,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他的自信坚强、老当益壮和勇敢无畏。有了这样的感性基础,再结合文本的介绍就不难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讲《范进中举》时让学生结合插图感受范进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狼狈,胡屠户挥起巴掌、凶神恶煞的丑态,通过观看插图,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5 巧用插图体会情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融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但是我们的同学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可能还会有一些差距。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在讲授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看着文中插图体会主人公杜小康的情感,学生讨论后有了这样的发言:杜小康嘴里叼着一根芦苇,独自一人呆坐在一只孤零零的小木船上,周围是密不透风的芦苇荡,陪伴他的只有几只鸭子,他远离了学校和亲人,来到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的脸上写满了孤独与惆怅,他的内心有说不出的寂寞、无助与凄凉。
在讲授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诗时,我让学生描述画面,体会情感,学生畅所欲言,侃侃而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班一位女同学黄蓉的表达: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梳洗得整整齐齐,打扮得干干净净,独自一人来到望江楼,近处风景宜人,她无心流连。她独倚栏杆,凭栏远望,江面上烟波浩渺,白帆片片,却一直没有她的意中人出现,怎不令她肝肠寸断。正是插图的恰当运用才让学生如此真实地融入了文本当中。
6 巧用插图进行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课文中,很多插图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意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如在讲授《论语》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几千年前孔子讲学的插图,学生不禁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拍手称快;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我让学生欣赏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图片,学生对现代科技的进步繁荣而由衷自豪;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让学生观看今日的罗布泊插图,学生顿生环保的紧迫感;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让学生观看圆明园今昔对比的插图,学生马上产生对外敌入侵的切齿痛恨;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我让学生欣赏毛泽东的手迹插图,学生对领袖的气魄赞叹不已。古诗《别云间》中的插图“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描写了诗人在监狱里泪流满面挥笔作诗的情景,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学生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可以说,教材中的插图展示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实施美育的载体。我们应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插图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它已成为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待我们去充分挖掘、合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