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山水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梵净山
  
   这里,静立着一个地球同纬度最原始的生态王国;这里,静卧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万米睡佛;这里,静躺着一处尘世间最脱俗的梵天净土。
   梵净山,这座极具佛教色彩的贵州第一山,为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在延绵数百里的武陵山脉中,独秀群峰,傲视武陵。10余亿年以来,它用自然的伟力塑造出庞大深邃的山体,用自身的努力成长出巍峨雄奇的山峦;它也用时间的绵力滋润出林木遮天的原始森林,用坚韧的毅力演化出生气勃发的灵动世界。
   我扑入这个世界时,已是深秋初冬的转换季节。从正门上山,坐在高空索道之上,环视脚下,这片莽莽苍苍的人烟罕见之地已被晕染得色彩斑斓。那大片的原始森林,将我们这些城市来客惊讶得嘴成张开之态,久未闭拢。隐藏这片净土之中的是,以黑湾河、马槽河等为主的“九十九溪”,在不同的时段,从不同的源地,或叮咚滴答,或涓涓细流,或白练悬空,或激流飞下,带着晶莹透亮的水质,带着一尘不染的本色,在辽阔的森林中欢快地歌唱。当然,那些珍稀的娃娃鱼自然将这些清澈的溪流当成天然的浴缸,嬉戏于流动的乐章中;那些世界濒危的黔金丝猴自然将这些清澈的溪流当成爽口的饮料,留香于唇齿之间;那些身手敏捷的云豹自然会将这些清澈的溪流当成跳跃的平台,游戏于股掌之间;那些中国独有的珙桐会将这些清澈的溪流当成影照的镜子,让自己的倩影倒映于水流之中。我想象着五月份的那个季节,珙桐树上那些盛开的白色鸽子花,不知道会将这些溪流定格成一种怎样唯美的画面。
   在高空瞭望的半个小时的美妙时光中,绚烂华美的秋色和时隐时现的小溪,始终充盈着我们每位旅行者的双眸。下了高空索道,已至海拔近2200米的地段,周边已由落叶阔叶林包围,光秃秃的枝桠组成一种别致的风景。走上万宝岩观景台,海拔2336米的红云金顶已近在眼前,盘旋的石阶紧紧包裹着这座云中拔地而起的饭甑孤峰。继续前行,越过净水池,转眼之际便到了新建的承恩寺,上下殿宇分别为上茶殿、下茶殿。穿行其间,金碧辉煌的寺庙中还残留着一段沧桑浓烈的石墙,墙体由块块板岩叠造而成,石墙拱门上方,镶嵌一块石匾。移步近读,正中上书“圣旨”二字,下书“承恩殿”三字,在它们之间的左右分别书写着“敕、赐”两字,据传这与明代万历年间李皇娘有关。而在其不远的残垣断壁处,置一巨大石碑,碑高1.72米,宽0.98米,上刻1400余字的“梵净山茶典碑文”,描述了梵净山的兴衰历史,描绘了梵净山壮丽的景色,描写了朝觐的空前盛况。
   我们已无从体验这种走入历史的朝觐盛况,但可以回归现实,随滚滚人流攀援那座饭甑山,攀援那座孤峰,攀援那个清末后逐渐转移的新金顶。在最陡峭之处,人们只能靠铁链攀登而上。这对那些有恐高症或有心脏病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他们没办法分享到那种征服后的愉悦。在金顶的金刀峡上,有三座飞桥相连,其中最顶上的一座称为“天仙桥”,为明代所建,长4米,宽1米,是从50千米以外运来的块块巨石砌成的拱桥。在金刀峡一劈两半的金顶绝顶,分别建有释迦殿和弥勒殿,释伽掌管现在,弥勒把握未来。我想,那些佛教徒靠信仰驱使的动力太伟大了,他们居然在云朵中建造出只有神仙才可居住的所在来。站在纯爷们味十足的石柱之顶,看铁瓦石墙,读风起云涌,颂春华秋实,吐日月精华,思人生哲理,确有一种乾坤满怀的感觉。
   在梵净山方圆八百里,其实有三个金顶,分居于三座主峰之上。饭甑山这个金顶是个儿最矮的。居其南,是海拔2572米的贵州制高点凤凰山,山形如一只展翅昂头的凤凰,项脖长伸,可一览不远处蓝宝石一样的九龙池。如今,只有枯树横陈的僧坟,肥泥掩埋的断碑,依稀诉说这里也曾有过建金顶的历史。居其北,是海拔2474米的月镜山,俗称老金顶,金顶之上的燃灯殿,黄色主调的庙宇,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此物只应天上有。它与其下山路边一废弃的纯石头堆砌的古建筑,形成鲜明的反差。游走于月镜山,沿途景点经典奇妙。蘑菇石,俨然是梵净山的一张名片,上下两节,似连非连,稍有风吹,仿佛摇晃;翻天印,惟妙惟肖,站在其上,感受梵净山岩石的光洁神奇;九皇洞,石门沧桑,内刻“洞天福地”四字,据说是那个李皇娘修行的地方;万卷书崖,历经磨难,从海底盘托而出,好像是唐僧西天取经后不小心遗落的经书,也不知谁能阅览出其中的精彩华章。
   如果撇开海拔2412米位列第三高的烂茶顶,凤凰、月镜、饭甑三峰金顶,犹如梵净山“山”字中那三笔高耸的笔画,支撑起 “天下众名岳之宗”的霸气和威望。徜徉在梵净山的顶端,我触摸其每个经典,感悟其每个细节,在这个佛光经常显现的圣地,在这个贵州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这个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里,尽情地领略着一种纯净的状态,感受着一种季节的时态,接触着一种原始的生态。
   当然,这种原始生态还包括梵净山周边那些有着浓郁民族色彩的苗族、土家族等古村落。它们,也是梵净山馈赠给现代社会的珍宝。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梵净山,既是中国的佛教名山,更是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空灵之山、纯净之山。
  
  东 湖
  
   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如果说巍峨的山脉是她的脊梁,奔腾的河流是她的血脉,浩瀚的大海是她的胸怀,那么,平静的湖泊就是她的眼睛。
   地处长江中游重镇武汉的东湖,就是这样令荆楚大地顾盼生辉的清澈明眸。
  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虽然其不足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的万分之一,亦不足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一百四十分之一,但却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泊,为西湖的近6倍。湖中星罗密布着120余个岛屿,湖周延绵着34座形态各异的山峰,湖边曲折着112公里的湖岸线。
   春花烂漫的季节,我再次走近东湖,感悟东湖春韵。
   沿湖而行,到处碧波荡漾,和风拂面,杨柳依依。远山青黛如屏,湖中舟船如点,空中鸟儿竞翔,亭台楼榭交错。
   东湖实在太大,我们在听涛、磨山、落雁、白马、吹笛、珞洪六大景区中,踏春磨山,捡拾一下心情,细细玩味。
  刚入磨山景区,撞入眼帘的是一段仿古楚城,城头之上,墙垛之间,一排“楚”旗迎风飘舞。城门之上,是带有金文味道的“楚城”二字。城墙之下,芳草茵茵,一簇簇不知名的黄花将几株绿樱映衬得格外显眼。
   穿越楚城,从右边小径入楚市,感觉一种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青石路面,黄墙青瓦,两边店铺的仿古商品琳琅满目,游人还可以穿上一套古时楚国的衣裳,过一把穿越时空的瘾。
   在楚市的尽头,是用15.8吨黄铜铸造的净高7.2米的凤标。从凤标处仰望,便可见气势不亚于中国三大名楼的楚天台巍峨耸立在磨山翠峰之中。
   楚天台是东湖内楚文化的标志性载体,严格按古楚国章华台“层台累榭,三休乃至”的形制而建,层阶巨殿,高台耸立。沿345级台阶而上,站在楚天台环望四周,东湖全景尽收眼底,开阔的东湖水面营造的意境将千湖之省的湖北诠释得淋漓尽致。在水一方的建筑与往来如梭的游艇,沿湖绽放的春花与人流如织的游客,默默静立的青山与空中飞翔的鸟儿,将东湖的一湖动静和谐组合,优雅呼应。
   相对历史的风起云涌,东湖稍显平静。水果湖作为东湖重要组成部分,其放鹰台在新石器时代就显现过人文的曙光,这抹曙光将武汉的人文发源地定格在东湖之畔。
   在这片冲积淤积湖里,楚国的灿烂光芒肯定照耀过这片湖面。她像一面镜子,将楚国先民动人的劳动身影,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灿烂文明,将随国国君的奢华金碗,将摆放在湖北省博物馆里熠熠发光的楚地其他珍贵遗物,照射出来;将唐代李白在东湖吟唱“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时飘逸的身影,将宋人袁说友挥笔写下“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时的感慨场景,照射出来;将武昌在抗日战争沦陷时的悲壮,照射出来;将毛泽东在新中国先后26次前往东湖的一代伟人身影,照射出来;将改革开放以来东湖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照射出来。
   在春天里,东湖照射出来的最精彩的部分是烂漫的樱花。作为位居世界第三、国内第一的东湖樱园,樱花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震撼。
   更为震撼的是日本地震,这是日本的国殇,也是人类的灾难,不知道蛰伏了一冬的樱花是否有感应?我想,踏上赏樱闻香之旅的中国人,以及全世界希望地球安宁的人们,都是会有感应的,会更深的感应着这颗蓝色星球的脆弱。
   走进东湖樱花园,成千上万的樱花在春阳里怒放。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1973年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樱花,一部分被转赠在这片樱园里,这片见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树林,在一座特别高大的日式塔下,怒放得特别到位。
   樱园内有两片水面,四周都是密密的樱花,或雪白,或火红,或粉红,或淡绿,将东湖的一角装扮成樱花世界。更唯美的是,在这些三五米高的樱树下,间种着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间种着兰草似的紫色花朵,间种着青青的芳草。底色的浓郁衬托着淡雅的樱花,层次感生动起来,将樱花园的一曲单调改写成重奏,别有韵致。
   无数的游客醉倒在这花的海洋之中,或摄影创作,或留影纪念;或惊喜有加,或欢呼雀跃;或悠闲散步,或呢喃私语。有位红衣老妇举着相机挑选着樱枝的角度,她的银发与白色樱花一样,相融一体,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然,樱花下的浪漫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在这里挑选着自己的方位和喜欢,挑选着自己的方式与习惯,在紫色的花丛中,在金黄的油菜花里,流露出来的娇态温柔、脉脉含情,令这片花花世界多了一些青春而动人的身影。
   一年四季,东湖水面里影照着许多这样动人的身影。譬如,在盛夏,湖中荷叶田田,游人荡舟荷花深处;在金秋,三秋桂子香漫湖堤,闻香之人流连忘返;在寒冬,全国最大的东湖梅园争奇斗艳,迎来一批又一批踏雪赏梅之人。他们是东湖各个不同季节的赏花者,更是东湖永远的痴花人。
   假如不喜赏花,你也可以进入东湖南端听涛区的寓言园,看一看这座全国首个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或者随意去东湖转一转,看一看屈原纪念馆、长天楼、疑海沙滩、北洋桥、刘备郊天坛、摩崖石刻、离骚碑、东湖海洋馆等散落东湖各个角落的景点;若是雾天,去看一看飘渺中的湖光阁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若找点历史或优雅的气息,最好是去看看湖北省博物馆或武汉大学。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是毛泽东在东湖吟下的著名诗句。如果你是美食家,也可以为了品尝武昌鱼的鲜美而拥抱东湖。最好是荷花盛开、华灯绽放之际,去寻找一家像翠湖香这样的建于荷叶摇动、荷香扑鼻的湖上酒家,在品尝武昌鱼的鲜美之余,感受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此餐厅的梦幻。
   毛泽东对东湖情有独钟。在新中国的岁月里,东湖是他除中南海以外居住最多的地方。他在感慨东湖比西湖好时,可能是站在嗜好游泳和自然风光这两个角度来谈的。在我看来,西湖如一位古典婉约的精致女子,名动华夏大地,眉宇间透着更多的历史气息和人文气息;东湖如一位自然秀美的风韵姑娘,冠绝城市湖泊,浑身闪发着更多的湖光山色和浩渺大气。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将湖泊称为大地的眼睛,这是绝喻。每次走近东湖,总是会感到这只眼睛在回视着历史,透视着现在,瞻视着未来。
其他文献
李春芳,一个完全女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绝对男人。这个事业成功且过了四十岁还来写诗的李春芳,带着对生活的微笑与思考,走向诗歌。  心与灵/或远或近/总有一份挂牵/靠一种信念/支撑到今天/总像在梦境/过去的轨迹/所有的欢喜悲忧/都与得失相连/爱与恨/都是一种俗缘/全在一念间/感恩的泪/伤心的悔/丰富了人性的两面/接纳与消化/坦然面对/今生不会亏欠/好与坏/似乎不用太在意/它们仅是概念/尘世中/有喜剧悲
期刊
真正的文学现实是,谈当下的文学创作,不可回避的是“底层文学”。  与以往“底层文学”在思想上的区别是——“新底层文学”的思想特征是两个字——“翻心”,以此与过去的“翻身”为区别。  “底层文学”的先锋意义乃在于它传导出的是当下的、鲜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下,民众发出的呻吟和呼喊,欢笑和悲啼!表现出的是作家们面对当下现实生活所持有的——与现实秩序永不妥协的“同情心、正义感、斗争性”。  新世纪以
期刊
我出了两本书,影响不大不小,花钱也不多不少。新书一回来,只顾高兴着送,看着书快送完了,却不见收回一分钱,妻说:“你莫死要面子,也要收点成本回来才是。”想到下一本书与某出版社已签约,又是要钱,这样下去终不是办法。于是,咬咬牙决定去找熟悉的人卖书,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作者声明:本故事大部分情节是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一向清高与视时间为生命的我,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放下自尊开始卖书。我首先想到的
期刊
去年,学校安装了取暖锅炉。临近冬天,要开始取暖了,却没有合适的锅炉工。让教师烧,很多人都觉得下作。没办法,只好在当地找,找到了老郭。  与老郭谈工资,老郭说看着办。看着办就看着办,学校规模小,经费紧张。烧两处锅炉,每月就给老郭付一千六百元吧。老郭说,行。  检查锅炉时,锅炉下面漏水。打电话找安装工,结果,安装工回了山东。老郭在别的单位借来工具,拆开来一看,毛病不大,但很棘手。堵塞出水口的胶皮垫破了
期刊
回乡    车下的路  漫长  回乡的感觉  异样  故知新友的情  向往  几十年异乡打拼  心却在流浪  早踏故乡的土  盼望  请让我心在故乡的天空  飞翔飞翔    假如    假如我是一方土  干涸的时候  我会把表层的尘灰  让风带走  留下的  是一份淳朴与厚重  和万物滋生的理由  生在我的怀抱  死在我的心口  贤与圣  都是这般难受  只为那  尘世中  永远的追求    临别
期刊
轮胎下的沙子被卷扬着,撞得车身咔咔作响。如果不是油路和进气管的入口装有过滤器,这会儿怕是早就玩完了,他想。翻过视线里的一片缓坡,正要换挡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在前边招手拦车。   他想绕过去,吉普车的发动机传出变态的嘶鸣声。姑娘似乎看清了他的意图,向路中央迈了一步,并且两只手都在风中   扬了起来。她穿着一套绿色登山服,戴一顶有标志的黄色遮阳帽,肩上挎着一个粗亚麻旅行兜——一个环保志愿者的形象
期刊
木工房     人们似乎忘记了他的名字,都叫他唐木匠。  木工房捱着高大的煤仓,煤仓像一只庞大的乌黑巨兽,赫然雄踞在火车铁路之上,木工房距离铁路三四十米,盖的黑瓦,淡棕色的木板墙,低矮的房子,则像那只巨兽屙出的屎,反差极大。木工房的前面是一条马路,终日灰尘弥漫,汽车舞过来,又舞过去,把那块世界涂得模模糊糊的,好在窑山人都习惯了,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木工房有七八个木匠,有专门锯木料的,有专门做门
期刊
屈原叫“屈”    若干年前我的一次小小的“失足”落水,居然成就了我“愤然投江为昏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一段佳话,然我那天实则全是因为喝了二两毛酒子,一不小心滑落江底,龙王见了我,硬扯住小住了三、五日。其时岸上已传闻我“悲今愤世、舍生取义。”弄得我是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只好隐姓埋名,远走异乡。最后选一无人踪之处,建一破瓦屋了此残生。而龙王也恼人间凡人自作多情、乱揣人意。每当龙舟起时,也必拖一、两
期刊
1    这是个临时市场,却又在市中心公园边上。前二年,市中心市场被政府拍卖了一个亿,很快就营建了一条步行商业街。政府用拍卖的钱对破旧的中心公园进行改造,打造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城里人休闲的地方有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中心市场没了,虽说引进民营资金在城东和城西新建了市场,不过又偏又远,住在城市中心区的人们买农副产品只能到超市去,价格贵不说还不新鲜。有需要就有市场,中心公园一侧的老街就自然而然地成了
期刊
久闻岳阳楼的盛名,却一直无缘谋面,这个冬日的假期,友人约我同游岳阳楼,于是欣然赴约。  我们先到了长沙,到长沙转车两个小时即到了岳阳,到时天已近黄昏,却在巴陵广场听到了洞庭湖惊涛拍岸的声响,远远近近,不时传来轮船鸣笛声,却看不见船影,于是在附近旅馆歇息一宿,第二天早上来到了巴陵广场。  巴陵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后羿射巴蛇的雕塑,传说是很久以前,巴蛇在洞庭湖兴风作浪,害死许多无辜百姓,是后羿射死巴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