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高于女生,锻炼的动机正确,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锻炼的项目有性别的差异,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免费场地为主;西南大学费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消费主要是在购买体育服饰。文章旨在深入了解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体育锻炼的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和普及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健康
1.前言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持健康体魄,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他们成为健康公民的重要保证。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习惯是学校体育的主旋律。大学体育是学校系统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的转折点。对形成终生体育观和树立全民健身意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现代的大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无疑将是未来国家的高科技人才的主流。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目前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体质较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进行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仍有64.1%的大学生不是体育人口。可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应该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体育意识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研究较多。可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因此,本研究试图从西南大学入手,研究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现状。为引导我校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高高校体育活动的全面展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50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CNKI、互联网等途径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且了解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0份(女生232份,男生248份),有效回收率96%。
2.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应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3.1.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从图1可以看到:男生喜欢体育运动明显高于女生。男生有35人很喜欢体育运动,占总数的14%。女生只有19人,占总数的8%。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有107人,占总数的43%,女生只有70人,占总数的30%。
3.1.2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1可以看出,出于健身的角度参加体育锻炼的无论是男女都占了绝大多数,均为29%;为了娱乐的也都排在第二位,分别是23%和20%;而社交这一选项男生占0.8%排在第六位,女生占16%排在第三位;为了调节情绪男生占17%排在第三位,女生占13%排在第四位。 这说明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健身和娱乐,而男生比女生更爱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情绪,更多的女生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社交的手段,通过交谈,了解到女生除了主要通过交谈倾述等来调节情绪,部分女生愿意和体育学院的男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既能交朋友,又能锻炼身体,同时还有人指导,说明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机都比较好。
3.1.3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频率
从表2、表3可知,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61分钟以上的男生占49.19%,女生占28.02%;31到60分钟的男生占44.76%,女生占41.81%、30分钟以内的男生占6.05%,女生占30.17%%。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每周6次及以上的男生占14.11%,女生占8.62%;每周4到5次的男生占52.42%,女生占28.02%。每周3次的男生占22.18%,女生占37.07%;每周1到2次的男生占7.26%,女生占18.97%,很少,不定期的男生占4.03%,女生占7.33%。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都为0。
3.1.4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选择体育项目的情况
如表4所示,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体育项目上男生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篮球(25.86%),羽毛球(12.07%), 田径(10.92%),网球(10.92%),乒乓球(9.77%),女生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健美操(20.37%),羽毛球(19.36%),乒乓球(17.68%),篮球(11.78%),游泳(9.43%)。由此可见,男生倾向于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项目;女生在保留传统的有氧运动的基础上,也逐渐倾向于运动量和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上除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外,还受学校场地、器材和资金的影响, 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同时消费水平较低的运动项目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
3.1.5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场地情况
由表5可知:在校内的非收费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占96.5%,女生占84.2%;在校园空地进行的男生占67.2%,女生占55.2%;在校外的非收费场馆的男生占31.1%,女生占18.4%;在宿舍进行的男生占20.7%%,女生占28.9%;在校内的收费场馆进行的男生占15.5%,女生占10.5%。可见,体育器材是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之一,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是校内的非收费场馆和校园空地。因此学校的运动场地、体育设施的类型和规模都直接影响到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及频率等。我校体育设施丰富,但满足体育学院的术科课和专业队训练之外,我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仍不能满足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致使部分学生有兴趣、有时间而却没有场地锻炼,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影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3.2 影响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2.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限制因素
由表6可以看出影响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外在的条件。在可供选择的7项影响因素中男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无场地器材占被调查对象的42.34%、无人组织和指导占被调查对象的23.79%、无体育特长占被调查对象的10.08%、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占被调查人数的9.68%、没有适合的伙伴,没兴趣则占被调查对象的6.05%;女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没有合适的伙伴占被调查对象的28.9%、无场地器材占被调查对象的21.1%、无人组织和指导占被调查对象的15.8%、无体育特长占被调查对象的13.2%、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占被调查对象的10.5%。
3.3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方面的具体反映,通过对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水平,对组织其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从表7、8中可以看出男生的体育消费总体比女生要高,在问卷提供的五个选项中,男生的排名分别是200到300元(32.8%)、300元以上(24.1%)、100到200元(22.4%)、50到100元50 (17.2%)、少于50元(3.4%);女生的排名分别是100到200元(36.8%)、200到300元(28.9%)、300元以上(15.8%)、50到100元(13.2%)、少于50元(5.2%)。男女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基本相同,绝大多数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及运动器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无论是对体育锻炼情况,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男生大于女生;锻炼动机上均以健身为主要动机,动机正确;在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面,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在锻炼项目上,存在着性别的差异;锻炼场地主要以校内免费场地为主。
4.1.2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的不足。
4.1.3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男女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消费主要以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为主。对体育杂志及其体育培训方面的消费很少。
4.2 建议
4.2.1 学校运动场有句很好很显目的话“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我校这个综合性大学的环境下,师范生应特别引起重视,只有自身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工作,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2.2 发挥我校的优势,通过组织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促进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的交流,让体育专业学生为非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指导,带动非体育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大力支持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一起锻炼,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学习的氛围,长此以往,可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
4.2.3 建议学校所有的体育场所在周末及假期免费对学生开放,尽量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在学生宿舍的空地等地方增加一些健身器材,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2.4 组织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各项运动代表队参加重庆市高校的有关比赛,以点带面对提高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国英,华建军,李淑萍.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2007(1)
[2]张妙玲,吉灿忠.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
[3]张国峰.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参与动机的分析[J].科教文汇.2006(7).
[4]陈璐.大学生可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6(1).
[5]王维琦.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7(1).
[6]黄荔生.莆田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7(1).
[7]赵鸿斌.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7(2): 69-71.
[8]徐宜芬.浅谈终身体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1998(3):32-35.
[9]刘一民等.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
[10]杨效勇等.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
[11]赵梅.影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发展的成因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0(4).
[12]方敏,等.大学生锻炼行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J].四川体育科学,2001(1).
【关键词】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健康
1.前言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持健康体魄,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他们成为健康公民的重要保证。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习惯是学校体育的主旋律。大学体育是学校系统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的转折点。对形成终生体育观和树立全民健身意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现代的大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无疑将是未来国家的高科技人才的主流。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目前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体质较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进行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仍有64.1%的大学生不是体育人口。可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应该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体育意识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研究较多。可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因此,本研究试图从西南大学入手,研究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现状。为引导我校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高高校体育活动的全面展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50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CNKI、互联网等途径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且了解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0份(女生232份,男生248份),有效回收率96%。
2.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应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3.1.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从图1可以看到:男生喜欢体育运动明显高于女生。男生有35人很喜欢体育运动,占总数的14%。女生只有19人,占总数的8%。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有107人,占总数的43%,女生只有70人,占总数的30%。
3.1.2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1可以看出,出于健身的角度参加体育锻炼的无论是男女都占了绝大多数,均为29%;为了娱乐的也都排在第二位,分别是23%和20%;而社交这一选项男生占0.8%排在第六位,女生占16%排在第三位;为了调节情绪男生占17%排在第三位,女生占13%排在第四位。 这说明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健身和娱乐,而男生比女生更爱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情绪,更多的女生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社交的手段,通过交谈,了解到女生除了主要通过交谈倾述等来调节情绪,部分女生愿意和体育学院的男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既能交朋友,又能锻炼身体,同时还有人指导,说明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机都比较好。
3.1.3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频率
从表2、表3可知,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61分钟以上的男生占49.19%,女生占28.02%;31到60分钟的男生占44.76%,女生占41.81%、30分钟以内的男生占6.05%,女生占30.17%%。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每周6次及以上的男生占14.11%,女生占8.62%;每周4到5次的男生占52.42%,女生占28.02%。每周3次的男生占22.18%,女生占37.07%;每周1到2次的男生占7.26%,女生占18.97%,很少,不定期的男生占4.03%,女生占7.33%。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都为0。
3.1.4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选择体育项目的情况
如表4所示,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体育项目上男生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篮球(25.86%),羽毛球(12.07%), 田径(10.92%),网球(10.92%),乒乓球(9.77%),女生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健美操(20.37%),羽毛球(19.36%),乒乓球(17.68%),篮球(11.78%),游泳(9.43%)。由此可见,男生倾向于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项目;女生在保留传统的有氧运动的基础上,也逐渐倾向于运动量和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上除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外,还受学校场地、器材和资金的影响, 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同时消费水平较低的运动项目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
3.1.5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场地情况
由表5可知:在校内的非收费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占96.5%,女生占84.2%;在校园空地进行的男生占67.2%,女生占55.2%;在校外的非收费场馆的男生占31.1%,女生占18.4%;在宿舍进行的男生占20.7%%,女生占28.9%;在校内的收费场馆进行的男生占15.5%,女生占10.5%。可见,体育器材是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之一,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是校内的非收费场馆和校园空地。因此学校的运动场地、体育设施的类型和规模都直接影响到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及频率等。我校体育设施丰富,但满足体育学院的术科课和专业队训练之外,我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仍不能满足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致使部分学生有兴趣、有时间而却没有场地锻炼,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影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3.2 影响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2.1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限制因素
由表6可以看出影响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外在的条件。在可供选择的7项影响因素中男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无场地器材占被调查对象的42.34%、无人组织和指导占被调查对象的23.79%、无体育特长占被调查对象的10.08%、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占被调查人数的9.68%、没有适合的伙伴,没兴趣则占被调查对象的6.05%;女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没有合适的伙伴占被调查对象的28.9%、无场地器材占被调查对象的21.1%、无人组织和指导占被调查对象的15.8%、无体育特长占被调查对象的13.2%、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占被调查对象的10.5%。
3.3 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方面的具体反映,通过对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水平,对组织其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从表7、8中可以看出男生的体育消费总体比女生要高,在问卷提供的五个选项中,男生的排名分别是200到300元(32.8%)、300元以上(24.1%)、100到200元(22.4%)、50到100元50 (17.2%)、少于50元(3.4%);女生的排名分别是100到200元(36.8%)、200到300元(28.9%)、300元以上(15.8%)、50到100元(13.2%)、少于50元(5.2%)。男女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基本相同,绝大多数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及运动器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无论是对体育锻炼情况,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男生大于女生;锻炼动机上均以健身为主要动机,动机正确;在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面,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在锻炼项目上,存在着性别的差异;锻炼场地主要以校内免费场地为主。
4.1.2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的不足。
4.1.3 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男女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消费主要以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为主。对体育杂志及其体育培训方面的消费很少。
4.2 建议
4.2.1 学校运动场有句很好很显目的话“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我校这个综合性大学的环境下,师范生应特别引起重视,只有自身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工作,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2.2 发挥我校的优势,通过组织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促进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的交流,让体育专业学生为非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指导,带动非体育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大力支持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一起锻炼,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学习的氛围,长此以往,可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
4.2.3 建议学校所有的体育场所在周末及假期免费对学生开放,尽量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在学生宿舍的空地等地方增加一些健身器材,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2.4 组织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各项运动代表队参加重庆市高校的有关比赛,以点带面对提高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国英,华建军,李淑萍.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2007(1)
[2]张妙玲,吉灿忠.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
[3]张国峰.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参与动机的分析[J].科教文汇.2006(7).
[4]陈璐.大学生可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6(1).
[5]王维琦.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7(1).
[6]黄荔生.莆田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7(1).
[7]赵鸿斌.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7(2): 69-71.
[8]徐宜芬.浅谈终身体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1998(3):32-35.
[9]刘一民等.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
[10]杨效勇等.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
[11]赵梅.影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发展的成因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0(4).
[12]方敏,等.大学生锻炼行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J].四川体育科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