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借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通过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H城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或已经成婚的城市青年为调查对象,分析现阶段城市青年在结婚消费成本上的变化。文章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H城区青年结婚消费成本的现状表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点。现代社会在结婚消费成本上面存在着不必要的过度奢侈和攀比现象,而高额的结婚成本也使得不少家庭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日后家庭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当代城市青年应该继续发扬结婚消费从简和量力而行的理性消费观,最大限度降低结婚成本,为今后的家庭生活做出更长远的考虑,同时也对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城市青年;结婚高成本;符号消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87-03
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学者中,以国内学者居多。他们的研究中已展现出一些成果,如从我国青年结婚成本的内容着手,发现结婚成本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结婚高成本的现象来单纯地分析其原因;分析这一现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本文汲取了前人的研究精华,又以社会学的符号消费理论作为分析并努力解决这一现象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一、H城区青年结婚成本案例概况
以下是笔者对H城区青年①就结婚高成本②这一现象进行的三个个案访谈的内容。
案例一:家住在H城区的LSY,在2015年的6月7日计划完成自己的婚礼。LSY出生于1988年,高中毕业后到部队当了兵,之后分配到了H地的铁路机务段,现任火车副司机一职。LSY每月的收入在普通工人中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大概在5 000-6 000元。LSY的父母也是铁路的职工。由于是独生子,因此从小就非常受到父母的疼爱。穿要讲究名牌,吃也要合口,用的手机也要跟上潮流,都是iphone系列。由于平时自己的开销太大,因此工资往往剩下不了多少,这次的婚礼大部分的花销都是由其父母提供的。父母为其准备了婚房,其首付款就已经支付了17万元,剩下的房贷则需要LSY和未婚妻今后来慢慢支付。LSY的未婚妻是来自东北一个农村的LX,LX在家里也是独生女,现在自己来到H城区的一家手机店当起了店长,每月的收入大概在3 000-4 000元。这次准备结婚,LX的父母从当地来到了H城区,带来了五万元,当作为姑爷和自己的姑娘结婚的开销。在与LSY谈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他仍然对自己婚礼的筹备情况不够满意,其主要原因有婚房装修的资金不够,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装修程度;住的酒店不够豪华,怕同事之类的看笑话;对于在酒店订的酒水不够满意,认为酒的包装档次不够,会让自己感到没面子等等。可是即使有种种的不满意,这一计算下来也要花费近30万元(包括新房首付款、女方给的五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言,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笔者在问其完全可以按照一切从简的要求来举办婚礼时,LSY也是一脸的无奈,主要原因是其他的同事结婚场面都很大,新房都很漂亮,自己如果不这样的话会让外人看笑话。另一方面女方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认为人生就这么一次婚礼,一定要举办得热闹些。
案例二:FJN,在家里是一位独生女。1990年出生的她目前在H城区的一所小学里担当语文老师,是事业编制。在2015年10月份完成婚礼。在面对结婚成本这一问题上,FJN以及她的父母显得还是非常轻松的。父母为FJN一共准备了六万元的婚礼筹备费,剩下的费用都包在了男方的身上。FJN的未婚夫LH是H城区人事科的科长,年轻有为,家里的父母也都是做生意出身,因此家庭条件较好。在访谈中,笔者也见到了他。在谈及结婚成本的问题上,LH显得底气十足。他说,结婚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多消费一些也是值得的。加之自己的亲戚朋友们也都很看重婚礼的形式和规模,因此更要在结婚这件事情上面多耗费一些“资产”。这主要体现在酒店婚宴方面,选择了S地的星级酒店;在新房方面,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小区中购买了一套约180平方米的楼房;家中的装修也基本上是按照欧式的风格来进行的;在家用汽车上他也专门为FJN买了一辆价值30万的车。不过即使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这次为结婚花去的费用也使得LH的父母家里变得有点儿拮据,但是一想到为儿子结婚花的钱,能让婚礼既气派又隆重,老两口还是很高兴的。
案例三:WHT,出生于1990年的他已在2013年结了婚。WHT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不过姐姐早已出嫁,因此WHT在家里也算是半个独生子。由于初中时期成绩不好,因此他在初中毕业后就去社会上打拼了。目前WHT在一家私营企业里给老板当货车司机,每月的收入大概在3 500元左右。他私下里还承包了一辆出租车,每月也可收入2 000-3 000元。WHT的妻子家里条件一般,一共姐妹三个,她排行第二。她在市里的一家服装店里做导购员,每月收入在2 500元左右。对他们夫妻二人进行访谈,谈及他们婚礼完成的结婚成本时,二人都有很多的感慨。WHT说道:“我们结婚时动用了家里(男方家)的全部存款,包括我工作四年所攒的钱以及爸妈多年的积蓄,她们家(女方家)只出了不到五万元。这些算上还不够,因为买新房,父母又帮助我们向亲戚借了三万元。现在刚结婚一年,本以为自己的日子会过得很好,可是现在还得还结婚时欠下的钱,还要交房贷,每天自己神经都绷得很紧。”笔者在这里又追问了结婚具体都花费在了哪些方面。其妻子回答说:“其实主要花费在了买新房、装修、买家具和电器,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亲戚朋友都看着呢,要是这些都不能满足,那在朋友面前多没面子啊。现在辛苦一些,不是也住上了宽敞的房子了嘛。”在接下来的谈论中,WHT也提及其父母的养老费用都花在了自己结婚这件事情上,自己心里也觉得很不是滋味。
二、H城区青年结婚成本的一般特征
(一)结婚成本普遍较高 1.新房。购买新房、房屋装修及全套家具,婚房支出是新人们结婚成本的绝对主导,许多年轻人已成为“房奴”。
2.新车。购买家用的新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许多年轻人已成为“车奴”。
3.婚宴。举办豪华婚宴,讲究排场,过度奢侈。
4.其他。购买金银首饰、时尚服装、拍摄婚纱照、蜜月大城市旅行都要求十分严格。
(二)男方是主要的承担者
在城市中结婚,虽然不像农村需要支付给女方家里彩礼钱,但在通常情况下,置办新房和举办婚礼的一系列费用都是由男方家庭承担的,这无疑给男方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通过访问及调查显示,在结婚消费的要求方面,女性普遍要高于男性。女性要求新房的面积要足够大,装修要足够气派,家具要足够的新潮,车要足够的有名气。在结婚消费的看法方面,女性普遍要比男性乐观。女性认为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即将要奉献给眼前这个男人,觉得在结婚这件大事上面一定不能含糊,要对得起自己。因此在结婚消费上女性普遍要更加乐观。而笔者认为,结婚是双方共同的人生大事,平时都要求男女平等,为什么到了结婚时就不要求男女平等了呢?对于结婚消费的份额上,女方家庭普遍认为男方家庭应该消费绝大部分。这同中国传统的嫁娶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即男方应该在结婚成本方面承担更多的部分。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娘家的女儿一旦嫁给了男方,就好比是“泼出去的水”。女儿也不会再跟着娘家住,一辈子都要听从男方家庭的“命令”。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男方家庭要支付一笔彩礼作为女方父母辛勤养育女儿的回报。而如今虽然早已经改革开放,甚至已经步入了发达的21世纪,但是这种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如今都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大都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自己的积蓄十分有限,在结婚成本方面还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父母。而80、90后作为被父母宠大了的一代,在子女结婚这样的大事上面,父母们必然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是“倾家荡产”。而在双方父母中,男方父母所承担的压力明显要大于女方父母。主要原因是男方父母要帮助自己的儿子支付新房的首付款,甚至还要帮助他装修新房、购买家具,这就把男方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掏空了,更为普遍的是,更有男方父母掏光积蓄不说,甚至还要向家里的亲戚和社会上的朋友们借钱来帮助其儿子举办风风光光的婚礼。男方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要欠着外债来过此余生。
三、H城区青年结婚高成本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中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环境的婚姻物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缔结婚姻对于一个家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延续,因此家庭就必然成为整个结婚流程的承担者。
(二)经济因素
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为结婚高消费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收入方式多种多样,不再禁锢于过去的“铁饭碗”。尤其在步入了高科技的21世纪,80后和90后更是凭借着自己的高学历获得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加之其父母们为其所攒的“娶媳妇”钱,使得青年们认为在自己的婚礼中也应该高调奢华一些,从而展现出新一代青年的经济实力。
(三)心理因素
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攀比心理加速上升。结婚更是要讲究排场,婚宴上宴请的宾客少于二十桌都觉得很没有面子。婚车要讲究数量多、品牌知名,酒店也要住豪华星级的。这更多的是现代人们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在加剧。父母们要证明自己对宝贝儿子、女儿是最疼爱的,要让子女过上最舒适的生活,举办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婚礼;子女们工作之后会有自己的同事朋友,自己的婚礼足够的奢华也让他们觉得在同事、同学和朋友面前有足够的面子。
(四)“人情风”与“面子”
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是与人情密切相连的,而人情又是与“面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人情、“面子”和关系网络就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的社会就是这样,组建一个家庭后夫妻双方还要维持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朋友遇到一些人生大事的时候,往往要进行一些“表示”,俗称“份子钱”,其中婚姻大事自然不能够落下。结婚往往也是收回过往成本的一个绝佳时机,同时还能够向自己的人际圈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所谓的“面子”,其实是一种社会地位或者声望,它是依靠一定程度的社会赞许才能获得的。而父母们一辈子对外随的份子钱,也终于可以在自己儿女结婚的时候收回来一些了。为自己的儿女举办的婚礼越隆重,收到的人情费自然也会多一些。可从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开始,新婚夫妇们也就要为今后数不清的人情还债了。
四、理论思考与讨论
(一)理论基础
符号消费理论的创造者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消费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消费,更是一种符号上的消费。而符号消费的本质在于人们对社会身份的建构。他将人们消费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不同物品消费拥有的特权暗示着种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以使得每个人的身份得到重新建构。“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界定我们自己。”[1]通过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出当代城市青年结婚成本高的缘由。当结婚成本抬高时,如购买的婚房位置优越,位于市中心,面积宽敞;购买的家庭用车世界品牌,开出去回头率很高;购买的家具紧跟时代潮流,为家里增添一分生气;婚宴时大摆酒席,迎接宾客;照婚纱摄影时,选取最好的户外美景,记录下最美丽的时刻;蜜月旅行时,到国内大城市或是出国旅行等等,所有这些都代表着不同的符号,当我们把这些符号消费出去时,得到的是来自他人的认同、祝福、尊重、羡慕,得到的是自己虚荣心上的满足。
(二)应对策略
重新构思自己独特的“符号”。根据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消费物品即消费符号。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完全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消费符号,让自己的消费符号成为一种特有的标志。例如,可以倡导既新颖又省钱的婚礼形式。我们的媒体上也时常见到现代的年轻人结婚依据环保理念,不用汽车作为婚车,而是用自行车、电动车等来替代婚车,这样不仅热闹而且省钱,关键是又不乏创意,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
降低自己对“身份认同”的期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获得“身份认同”的渠道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举办婚礼最重要的是喜庆热闹的气氛,亲朋好友的最终想法也还是要为新人们送去祝福的,因此,以形式高档、排场风光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不可取的。当代城市青年要学会降低自己对“身份认同”的期待,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降低个人攀比心理,根据自身的条件控制好婚礼成本,以消费不会给婚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准则。
构建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系统。这里所说的“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是关系网络离不开人情、“面子”,而当人们一旦对人情和“面子”过度地关注,就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代青年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抬高结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人情和更大的“面子”。只要做到适度合理的预算结婚成本,人情和“面子”也会关照到自己的。
在制度层面上,努力形成一整套结婚消费观念的机制。如可从自身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声望等方面着手,让适婚青年们更清楚地了解要在自身可以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完成婚礼的形式;在社区中更应该专门设立宣传结婚消费观念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同居民紧密联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治·瑞泽尔.后现代主义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玉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2).
[3]夏智,李友芬.对青年结婚高消费问题的探讨[J].消费经济,1990(2).
[4]李夏灵.当代青年结婚成本增长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
[5]王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当代意义[J].生产力研究,2012(8).
[6]黄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评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毛峥华.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J].法制与社会,2008(5).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0-176.
[9]张乃芳.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解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池州师专学报,2006(4).
关键词:当代城市青年;结婚高成本;符号消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87-03
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学者中,以国内学者居多。他们的研究中已展现出一些成果,如从我国青年结婚成本的内容着手,发现结婚成本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结婚高成本的现象来单纯地分析其原因;分析这一现象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本文汲取了前人的研究精华,又以社会学的符号消费理论作为分析并努力解决这一现象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一、H城区青年结婚成本案例概况
以下是笔者对H城区青年①就结婚高成本②这一现象进行的三个个案访谈的内容。
案例一:家住在H城区的LSY,在2015年的6月7日计划完成自己的婚礼。LSY出生于1988年,高中毕业后到部队当了兵,之后分配到了H地的铁路机务段,现任火车副司机一职。LSY每月的收入在普通工人中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大概在5 000-6 000元。LSY的父母也是铁路的职工。由于是独生子,因此从小就非常受到父母的疼爱。穿要讲究名牌,吃也要合口,用的手机也要跟上潮流,都是iphone系列。由于平时自己的开销太大,因此工资往往剩下不了多少,这次的婚礼大部分的花销都是由其父母提供的。父母为其准备了婚房,其首付款就已经支付了17万元,剩下的房贷则需要LSY和未婚妻今后来慢慢支付。LSY的未婚妻是来自东北一个农村的LX,LX在家里也是独生女,现在自己来到H城区的一家手机店当起了店长,每月的收入大概在3 000-4 000元。这次准备结婚,LX的父母从当地来到了H城区,带来了五万元,当作为姑爷和自己的姑娘结婚的开销。在与LSY谈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他仍然对自己婚礼的筹备情况不够满意,其主要原因有婚房装修的资金不够,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装修程度;住的酒店不够豪华,怕同事之类的看笑话;对于在酒店订的酒水不够满意,认为酒的包装档次不够,会让自己感到没面子等等。可是即使有种种的不满意,这一计算下来也要花费近30万元(包括新房首付款、女方给的五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言,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笔者在问其完全可以按照一切从简的要求来举办婚礼时,LSY也是一脸的无奈,主要原因是其他的同事结婚场面都很大,新房都很漂亮,自己如果不这样的话会让外人看笑话。另一方面女方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认为人生就这么一次婚礼,一定要举办得热闹些。
案例二:FJN,在家里是一位独生女。1990年出生的她目前在H城区的一所小学里担当语文老师,是事业编制。在2015年10月份完成婚礼。在面对结婚成本这一问题上,FJN以及她的父母显得还是非常轻松的。父母为FJN一共准备了六万元的婚礼筹备费,剩下的费用都包在了男方的身上。FJN的未婚夫LH是H城区人事科的科长,年轻有为,家里的父母也都是做生意出身,因此家庭条件较好。在访谈中,笔者也见到了他。在谈及结婚成本的问题上,LH显得底气十足。他说,结婚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多消费一些也是值得的。加之自己的亲戚朋友们也都很看重婚礼的形式和规模,因此更要在结婚这件事情上面多耗费一些“资产”。这主要体现在酒店婚宴方面,选择了S地的星级酒店;在新房方面,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小区中购买了一套约180平方米的楼房;家中的装修也基本上是按照欧式的风格来进行的;在家用汽车上他也专门为FJN买了一辆价值30万的车。不过即使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这次为结婚花去的费用也使得LH的父母家里变得有点儿拮据,但是一想到为儿子结婚花的钱,能让婚礼既气派又隆重,老两口还是很高兴的。
案例三:WHT,出生于1990年的他已在2013年结了婚。WHT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不过姐姐早已出嫁,因此WHT在家里也算是半个独生子。由于初中时期成绩不好,因此他在初中毕业后就去社会上打拼了。目前WHT在一家私营企业里给老板当货车司机,每月的收入大概在3 500元左右。他私下里还承包了一辆出租车,每月也可收入2 000-3 000元。WHT的妻子家里条件一般,一共姐妹三个,她排行第二。她在市里的一家服装店里做导购员,每月收入在2 500元左右。对他们夫妻二人进行访谈,谈及他们婚礼完成的结婚成本时,二人都有很多的感慨。WHT说道:“我们结婚时动用了家里(男方家)的全部存款,包括我工作四年所攒的钱以及爸妈多年的积蓄,她们家(女方家)只出了不到五万元。这些算上还不够,因为买新房,父母又帮助我们向亲戚借了三万元。现在刚结婚一年,本以为自己的日子会过得很好,可是现在还得还结婚时欠下的钱,还要交房贷,每天自己神经都绷得很紧。”笔者在这里又追问了结婚具体都花费在了哪些方面。其妻子回答说:“其实主要花费在了买新房、装修、买家具和电器,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亲戚朋友都看着呢,要是这些都不能满足,那在朋友面前多没面子啊。现在辛苦一些,不是也住上了宽敞的房子了嘛。”在接下来的谈论中,WHT也提及其父母的养老费用都花在了自己结婚这件事情上,自己心里也觉得很不是滋味。
二、H城区青年结婚成本的一般特征
(一)结婚成本普遍较高 1.新房。购买新房、房屋装修及全套家具,婚房支出是新人们结婚成本的绝对主导,许多年轻人已成为“房奴”。
2.新车。购买家用的新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许多年轻人已成为“车奴”。
3.婚宴。举办豪华婚宴,讲究排场,过度奢侈。
4.其他。购买金银首饰、时尚服装、拍摄婚纱照、蜜月大城市旅行都要求十分严格。
(二)男方是主要的承担者
在城市中结婚,虽然不像农村需要支付给女方家里彩礼钱,但在通常情况下,置办新房和举办婚礼的一系列费用都是由男方家庭承担的,这无疑给男方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通过访问及调查显示,在结婚消费的要求方面,女性普遍要高于男性。女性要求新房的面积要足够大,装修要足够气派,家具要足够的新潮,车要足够的有名气。在结婚消费的看法方面,女性普遍要比男性乐观。女性认为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即将要奉献给眼前这个男人,觉得在结婚这件大事上面一定不能含糊,要对得起自己。因此在结婚消费上女性普遍要更加乐观。而笔者认为,结婚是双方共同的人生大事,平时都要求男女平等,为什么到了结婚时就不要求男女平等了呢?对于结婚消费的份额上,女方家庭普遍认为男方家庭应该消费绝大部分。这同中国传统的嫁娶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即男方应该在结婚成本方面承担更多的部分。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娘家的女儿一旦嫁给了男方,就好比是“泼出去的水”。女儿也不会再跟着娘家住,一辈子都要听从男方家庭的“命令”。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男方家庭要支付一笔彩礼作为女方父母辛勤养育女儿的回报。而如今虽然早已经改革开放,甚至已经步入了发达的21世纪,但是这种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如今都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大都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自己的积蓄十分有限,在结婚成本方面还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父母。而80、90后作为被父母宠大了的一代,在子女结婚这样的大事上面,父母们必然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是“倾家荡产”。而在双方父母中,男方父母所承担的压力明显要大于女方父母。主要原因是男方父母要帮助自己的儿子支付新房的首付款,甚至还要帮助他装修新房、购买家具,这就把男方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掏空了,更为普遍的是,更有男方父母掏光积蓄不说,甚至还要向家里的亲戚和社会上的朋友们借钱来帮助其儿子举办风风光光的婚礼。男方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要欠着外债来过此余生。
三、H城区青年结婚高成本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中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环境的婚姻物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缔结婚姻对于一个家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延续,因此家庭就必然成为整个结婚流程的承担者。
(二)经济因素
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为结婚高消费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收入方式多种多样,不再禁锢于过去的“铁饭碗”。尤其在步入了高科技的21世纪,80后和90后更是凭借着自己的高学历获得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加之其父母们为其所攒的“娶媳妇”钱,使得青年们认为在自己的婚礼中也应该高调奢华一些,从而展现出新一代青年的经济实力。
(三)心理因素
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攀比心理加速上升。结婚更是要讲究排场,婚宴上宴请的宾客少于二十桌都觉得很没有面子。婚车要讲究数量多、品牌知名,酒店也要住豪华星级的。这更多的是现代人们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在加剧。父母们要证明自己对宝贝儿子、女儿是最疼爱的,要让子女过上最舒适的生活,举办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婚礼;子女们工作之后会有自己的同事朋友,自己的婚礼足够的奢华也让他们觉得在同事、同学和朋友面前有足够的面子。
(四)“人情风”与“面子”
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是与人情密切相连的,而人情又是与“面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人情、“面子”和关系网络就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的社会就是这样,组建一个家庭后夫妻双方还要维持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朋友遇到一些人生大事的时候,往往要进行一些“表示”,俗称“份子钱”,其中婚姻大事自然不能够落下。结婚往往也是收回过往成本的一个绝佳时机,同时还能够向自己的人际圈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所谓的“面子”,其实是一种社会地位或者声望,它是依靠一定程度的社会赞许才能获得的。而父母们一辈子对外随的份子钱,也终于可以在自己儿女结婚的时候收回来一些了。为自己的儿女举办的婚礼越隆重,收到的人情费自然也会多一些。可从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开始,新婚夫妇们也就要为今后数不清的人情还债了。
四、理论思考与讨论
(一)理论基础
符号消费理论的创造者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消费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消费,更是一种符号上的消费。而符号消费的本质在于人们对社会身份的建构。他将人们消费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不同物品消费拥有的特权暗示着种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以使得每个人的身份得到重新建构。“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界定我们自己。”[1]通过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出当代城市青年结婚成本高的缘由。当结婚成本抬高时,如购买的婚房位置优越,位于市中心,面积宽敞;购买的家庭用车世界品牌,开出去回头率很高;购买的家具紧跟时代潮流,为家里增添一分生气;婚宴时大摆酒席,迎接宾客;照婚纱摄影时,选取最好的户外美景,记录下最美丽的时刻;蜜月旅行时,到国内大城市或是出国旅行等等,所有这些都代表着不同的符号,当我们把这些符号消费出去时,得到的是来自他人的认同、祝福、尊重、羡慕,得到的是自己虚荣心上的满足。
(二)应对策略
重新构思自己独特的“符号”。根据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消费物品即消费符号。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完全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消费符号,让自己的消费符号成为一种特有的标志。例如,可以倡导既新颖又省钱的婚礼形式。我们的媒体上也时常见到现代的年轻人结婚依据环保理念,不用汽车作为婚车,而是用自行车、电动车等来替代婚车,这样不仅热闹而且省钱,关键是又不乏创意,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
降低自己对“身份认同”的期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获得“身份认同”的渠道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举办婚礼最重要的是喜庆热闹的气氛,亲朋好友的最终想法也还是要为新人们送去祝福的,因此,以形式高档、排场风光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不可取的。当代城市青年要学会降低自己对“身份认同”的期待,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降低个人攀比心理,根据自身的条件控制好婚礼成本,以消费不会给婚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准则。
构建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系统。这里所说的“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是关系网络离不开人情、“面子”,而当人们一旦对人情和“面子”过度地关注,就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代青年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抬高结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人情和更大的“面子”。只要做到适度合理的预算结婚成本,人情和“面子”也会关照到自己的。
在制度层面上,努力形成一整套结婚消费观念的机制。如可从自身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声望等方面着手,让适婚青年们更清楚地了解要在自身可以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完成婚礼的形式;在社区中更应该专门设立宣传结婚消费观念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同居民紧密联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治·瑞泽尔.后现代主义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玉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2).
[3]夏智,李友芬.对青年结婚高消费问题的探讨[J].消费经济,1990(2).
[4]李夏灵.当代青年结婚成本增长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
[5]王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当代意义[J].生产力研究,2012(8).
[6]黄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评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毛峥华.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J].法制与社会,2008(5).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0-176.
[9]张乃芳.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解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池州师专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