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1)是一组遗传模式和临床症状高度不均一的肌病,人们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对其进行分型,目前至少已发现5个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一个基因已被克隆,对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这些研究将揭示LGMD1的分子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也将对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的基因克隆是90年代以来医学遗传学基因克隆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在染色体上发现了3个与之相关的致病基因位点。其中,EXT1,EXT2基因已被克隆,并报道了许多致病突变。最
生物的许多行为和生理现象有周期性波动,称为生物节律,其中以昼夜节律最普遍,研究最为深入。昼夜节律是内源性的,节律具有遗传性,可以重新校正并且是温度代偿性的。让生物节律显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已发现AITD和HLA-Ⅱ等位基因、杀伤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等多种免疫调节基因有着广泛的联系。而D连锁基因位点(GD1-3)的确
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及后向轨迹方法,对辽宁中部城市群代表性城市——沈阳市2009年全年发生
原位PCR是一种通过在单细胞或组织切片上对特异的核酸序列进行原位扩增,检测定位的新技术,本文对其基本的原理、发展简史、基本步骤及应用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
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human leucocye antiegn,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十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分子的立体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的研究中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就HLA分子的结构、多态性、功能以
我国正处于新课改推进的重要时期,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追求是我们完善和发展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笔者以此为契机,分析核心素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魅力所在,并在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过程中引发相关思索。  一、核心素养在中外教育环境下必然产生  寻求一种更具实效、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期指导教育实践,这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性所在,环顾当今世界,美国教育模式多依靠精准细化的课程体系,但依旧设置了《2
基因组结构的相对稳定是生物种系以维持和延续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细胞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机制以保证遗传信息稳定而真实地代代相传对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碱基错与进行修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外关于强迫症分子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文献.强迫症候选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5-TH、BA、CA系统,其他基因的研究多数得到了阴性结果.
心手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但对社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遗传病,本文对该综合征发病原因作了阶段性总结,并为该综合征进一步研究提出新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