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华池县属于陇东地域农耕文化辐射带,孕育了剪纸、香包、刺绣、唢呐、民歌、窑洞民居文化、民间布贴画等灿烂的文化硕果。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于2018年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市县两级保护机制,涌现出赵星萍、曹永琴、刘雪玲、安春霞、李庆英等为代表的优秀民间布贴画传承人,其作品在省内外多次荣获大奖并被相关机构收藏,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布贴画制作热潮。本文从民间布贴画当下的发展现状及文旅融合语境下的市场需求,对布贴画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力地促进布贴画文创产品发展,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华池县 布贴画 文旅融合 发展
华池民间布贴画流传历史悠久,是华池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它的创作灵感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化而来,小孩子在会爬或初学走路阶段,裤子的膝盖、衫子的肘头最易磨破,限于当时的经济生活水平,人们无经济能力购置新衣服,需要打补丁来延续衣服的使用寿命。这时,一些心灵手巧、爱好美观整洁的妇女,对补洞生出一种新思路,即根据洞口大小将补丁剪成适宜装饰的各种图形,选择宜于搭配的各色布块,缝缀上去,获得一举两得之效。这种做法,不断自发传播,人们由此得到启发,扩大应用范围,逐渐将其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窗帘、门帘、坐垫等日常用品上,形成了一种装饰新招数,于是不再局限于补破洞,而且图案花样也不断丰富起来,这就是最初的布贴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妇女的审美意识领域进一步拓宽,将民间布贴画进一步改革创新,植入新技法、新元素,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
一、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地域历史环境
华池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黄土高原残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兼有,梁、峁、沟壑相间。北通陕北定边县,东接陕北吴起县、志丹县,南经庆城县、合水县,与陕西关中文化相连,是陕甘宁的交会地带,出现了陕甘两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现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物遗产。华池古属雍州,西魏置县,县域内的南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1920年,法国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在华池的马家拐沟、洞洞沟先后发掘的石核石片,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出土的旧石器。横亘于县北的战国秦长城,东西逶迤40余公里,堪称一大景观。东华池砖塔、豹子川双石造像塔、脚扎川万佛塔等古代建筑,虽经千年风侵雨蚀,仍不失往昔风采,遗址犹存。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小学、抗大七分校等革命胜迹,为后人进行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华池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当地交通条件的落后和封闭,但是传统的人文历史文化深厚底蕴,境内绵延至陕北的盐马道说明了这一点,脚夫们几百年来北上南下走出了这条营生之道,至今为当地文化研究者所称赞和探究,已经形成了文化研究课题。华池县民间布贴画集中分布于境内上里塬乡、王咀子乡、白马乡、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城壕镇、乔河乡等乡镇,家家户户妇女农闲时都以做布贴画、剪纸、刺绣为营生,已经基本形成产业气候。勤劳的人们不断大胆创新,形成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文化,犹如那山峁间盛开的山丹丹花。
(二)传统文化底蕴
华池民俗布贴画和华池沟壑相间的山川相得益彰,它利用做衣被剩下的邊角碎料,在底布上拼成各种图案,先用糨糊贴牢,再用针线沿着图案纹样的边锁绣,将其固定,并进行细部的加工。在经济不发达时期,主要用来给衣服打补丁,起到美化作用,也有用来拼接门帘、窗帘、板凳坐垫等用途。农闲时间,妇女们凑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将碎布片拼做成各式图案,有传统故事《杀狗劝妻》《毛野人的故事》等。华池县民间布贴画图案元素源于剪纸、刺绣、农民画的美术理念,以粗布为原料,有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诞抽象,浑厚质朴,气韵生动,与戏曲秦腔、徒手秧歌、民间社火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
“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决定了人群的文化性质。”华池民间布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是陇东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一样,布贴画的起源同样源于生活。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布贴画中,无论是《生命树》《农耕图》《抓髻娃娃》《毛野人背媳妇》,还是《杀狗劝妻》《马上封侯》《娶亲图》《回娘家》《小俩口》《跟着哥哥上南梁》,所反映的都是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及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二、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思路
红色文化、历史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共同形成了华池县特色文化的宝贵财富,蕴含着巨大的文旅产业经济价值。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升产业化规模和水平,将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契机结合,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的趋势与政策要求。但是从整体来看,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缺乏系统性规划,而且模仿现象严重,缺乏自身特色和拳头型的文创产品。在宣传推广上缺乏创新,在品牌建设上没有形成成熟的平台和品牌。当下布贴画艺术发展也陷入了瓶颈期,如何突破固有的文化思维和销售思路,是文旅部门、文化产业公司及传承人当下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将自己的想法做一浅谈。
(一)打造品牌,盘活资源
打造“云裳红嫂”工艺品牌。开发华池民间布贴画文创产品离不开产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没有适合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即使再优质的创意产品推入市场也不能受到顾客欢迎,自然也无法增值提效,没有消费流量,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创意链崩盘。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文化产业成为扶贫产业之一,政府资金的不断注入和政策的积极倡导,县上的龙头文化企业开始围绕扶贫开发核心产业链,设计出具有地域特有元素的布贴画爆款产品,实现文创产品化。政府鼓励搭建IP化宣传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宣传活动,实现布贴画品牌化运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和细分制作种类,比如分为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吉祥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人文历史文化系列,以装饰及桌摆为主要作品,以求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 以点带面建设红嫂绣坊。目前,县域内15个乡镇都逐步建立红嫂绣坊,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以南梁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文化龙头企业的扶贫车间,农闲时集中巧手妇女,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到公司制作布贴画作品。公司或者绣坊负责人积极寻找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直播或者线下实体销售的方式,使她们制作的布贴画作品有利可图,一方面为她们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布贴画产业链的形成,盘活现有资源,不断实现布贴画衍生品的市场增值。
(二)多措并举,持续发展
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涉及文化、生产生活、民间工艺、习俗等多个领域,同时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其保护与传承融入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努力打造产业链,对布贴画保护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快布贴画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推进布贴画传习所及场馆建设,加强与南梁红色旅游文化景区联合,确保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布贴画项目的保护和发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积极探索科学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新渠道,推动布贴画项目产业化、持久化发展。引导、鼓励、带领青少年探寻布贴画艺术,通过参观、体验、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艺术之美。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组织,让中小学生参观了解布贴画历史渊源和制作技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从而提升他们对布贴画艺术保护的意识,从青少年中发现和培养传承人。布贴画民俗艺术遗产作为一种人类创造,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适宜的时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如“金针花”创意大赛、民间美术展览,布贴画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也可与庙会、节庆、交易会、博览会、文化遗产日等活动结合举办,现场请传承人展演手工绝技,观众可以亲自参与制作,还可以促进布贴画艺术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传统,兼收并蓄
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是传承至今的一种活态文化,是特定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的核心文化一直保持着。笔者了解到,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固守传统还是追随潮流之争。其实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固守传统容易失去市场和受众,如若只追求当下快餐式文化,又凸显低俗化和同质化,同样不受市场欢迎,也是一条死胡同。所以,应把布贴画的传统元素保留下来,比如吉祥文化、图腾文化、习俗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下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如研发出特色的DIY手工材料包,消费者自行裁剪粘贴即可成型,同时配有制作小视频,简单易学、图案新颖独特,既留住了乡愁,又增加非遗传播的途径,容易推广营销;或者将精美的布贴画图案印在T恤衫、帽子、抱枕、床单、环保袋、手机袋、纸杯、钥匙扣、婚庆系列等各种生活用品上,既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又在形象塑造上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的挖掘,既契合消费者追求高品位文化的消费心理,又将产品文化底蕴进行全面诠释,与包装融为一体,从而烘托出品牌的文化气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基本上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不断采取“公司+农户”“传承人+基地”“文化扶贫车间”“红嫂绣坊”等多种形式,带动本地文创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将布贴画技艺转化为文创产品,还促进传承人带徒传承的积极性,也探索出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华池县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成功经验,不断丰富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2]陈姝漪.天津布堆画民俗文化品牌研究[J].艺术科技,2017(04):51.
[3]张勇,齊苗苗.黄河边上的艺术——延川布堆画[J].大众文艺,2015(11):70.
[4]李原.陇东民间布贴画的发展和传承[J].大众文艺,2019(04):10.
(作者简介:毛金莲,女,本科,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华池县 布贴画 文旅融合 发展
华池民间布贴画流传历史悠久,是华池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它的创作灵感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化而来,小孩子在会爬或初学走路阶段,裤子的膝盖、衫子的肘头最易磨破,限于当时的经济生活水平,人们无经济能力购置新衣服,需要打补丁来延续衣服的使用寿命。这时,一些心灵手巧、爱好美观整洁的妇女,对补洞生出一种新思路,即根据洞口大小将补丁剪成适宜装饰的各种图形,选择宜于搭配的各色布块,缝缀上去,获得一举两得之效。这种做法,不断自发传播,人们由此得到启发,扩大应用范围,逐渐将其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窗帘、门帘、坐垫等日常用品上,形成了一种装饰新招数,于是不再局限于补破洞,而且图案花样也不断丰富起来,这就是最初的布贴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妇女的审美意识领域进一步拓宽,将民间布贴画进一步改革创新,植入新技法、新元素,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
一、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地域历史环境
华池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黄土高原残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兼有,梁、峁、沟壑相间。北通陕北定边县,东接陕北吴起县、志丹县,南经庆城县、合水县,与陕西关中文化相连,是陕甘宁的交会地带,出现了陕甘两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现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物遗产。华池古属雍州,西魏置县,县域内的南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1920年,法国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在华池的马家拐沟、洞洞沟先后发掘的石核石片,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出土的旧石器。横亘于县北的战国秦长城,东西逶迤40余公里,堪称一大景观。东华池砖塔、豹子川双石造像塔、脚扎川万佛塔等古代建筑,虽经千年风侵雨蚀,仍不失往昔风采,遗址犹存。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小学、抗大七分校等革命胜迹,为后人进行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华池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当地交通条件的落后和封闭,但是传统的人文历史文化深厚底蕴,境内绵延至陕北的盐马道说明了这一点,脚夫们几百年来北上南下走出了这条营生之道,至今为当地文化研究者所称赞和探究,已经形成了文化研究课题。华池县民间布贴画集中分布于境内上里塬乡、王咀子乡、白马乡、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城壕镇、乔河乡等乡镇,家家户户妇女农闲时都以做布贴画、剪纸、刺绣为营生,已经基本形成产业气候。勤劳的人们不断大胆创新,形成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文化,犹如那山峁间盛开的山丹丹花。
(二)传统文化底蕴
华池民俗布贴画和华池沟壑相间的山川相得益彰,它利用做衣被剩下的邊角碎料,在底布上拼成各种图案,先用糨糊贴牢,再用针线沿着图案纹样的边锁绣,将其固定,并进行细部的加工。在经济不发达时期,主要用来给衣服打补丁,起到美化作用,也有用来拼接门帘、窗帘、板凳坐垫等用途。农闲时间,妇女们凑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将碎布片拼做成各式图案,有传统故事《杀狗劝妻》《毛野人的故事》等。华池县民间布贴画图案元素源于剪纸、刺绣、农民画的美术理念,以粗布为原料,有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诞抽象,浑厚质朴,气韵生动,与戏曲秦腔、徒手秧歌、民间社火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
“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决定了人群的文化性质。”华池民间布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是陇东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一样,布贴画的起源同样源于生活。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布贴画中,无论是《生命树》《农耕图》《抓髻娃娃》《毛野人背媳妇》,还是《杀狗劝妻》《马上封侯》《娶亲图》《回娘家》《小俩口》《跟着哥哥上南梁》,所反映的都是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及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二、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思路
红色文化、历史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共同形成了华池县特色文化的宝贵财富,蕴含着巨大的文旅产业经济价值。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升产业化规模和水平,将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契机结合,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的趋势与政策要求。但是从整体来看,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缺乏系统性规划,而且模仿现象严重,缺乏自身特色和拳头型的文创产品。在宣传推广上缺乏创新,在品牌建设上没有形成成熟的平台和品牌。当下布贴画艺术发展也陷入了瓶颈期,如何突破固有的文化思维和销售思路,是文旅部门、文化产业公司及传承人当下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将自己的想法做一浅谈。
(一)打造品牌,盘活资源
打造“云裳红嫂”工艺品牌。开发华池民间布贴画文创产品离不开产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没有适合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即使再优质的创意产品推入市场也不能受到顾客欢迎,自然也无法增值提效,没有消费流量,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创意链崩盘。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文化产业成为扶贫产业之一,政府资金的不断注入和政策的积极倡导,县上的龙头文化企业开始围绕扶贫开发核心产业链,设计出具有地域特有元素的布贴画爆款产品,实现文创产品化。政府鼓励搭建IP化宣传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宣传活动,实现布贴画品牌化运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和细分制作种类,比如分为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吉祥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人文历史文化系列,以装饰及桌摆为主要作品,以求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 以点带面建设红嫂绣坊。目前,县域内15个乡镇都逐步建立红嫂绣坊,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以南梁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文化龙头企业的扶贫车间,农闲时集中巧手妇女,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到公司制作布贴画作品。公司或者绣坊负责人积极寻找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直播或者线下实体销售的方式,使她们制作的布贴画作品有利可图,一方面为她们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布贴画产业链的形成,盘活现有资源,不断实现布贴画衍生品的市场增值。
(二)多措并举,持续发展
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涉及文化、生产生活、民间工艺、习俗等多个领域,同时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其保护与传承融入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努力打造产业链,对布贴画保护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快布贴画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推进布贴画传习所及场馆建设,加强与南梁红色旅游文化景区联合,确保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布贴画项目的保护和发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积极探索科学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新渠道,推动布贴画项目产业化、持久化发展。引导、鼓励、带领青少年探寻布贴画艺术,通过参观、体验、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艺术之美。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组织,让中小学生参观了解布贴画历史渊源和制作技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从而提升他们对布贴画艺术保护的意识,从青少年中发现和培养传承人。布贴画民俗艺术遗产作为一种人类创造,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适宜的时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如“金针花”创意大赛、民间美术展览,布贴画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也可与庙会、节庆、交易会、博览会、文化遗产日等活动结合举办,现场请传承人展演手工绝技,观众可以亲自参与制作,还可以促进布贴画艺术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传统,兼收并蓄
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是传承至今的一种活态文化,是特定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的核心文化一直保持着。笔者了解到,华池民间布贴画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固守传统还是追随潮流之争。其实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固守传统容易失去市场和受众,如若只追求当下快餐式文化,又凸显低俗化和同质化,同样不受市场欢迎,也是一条死胡同。所以,应把布贴画的传统元素保留下来,比如吉祥文化、图腾文化、习俗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下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如研发出特色的DIY手工材料包,消费者自行裁剪粘贴即可成型,同时配有制作小视频,简单易学、图案新颖独特,既留住了乡愁,又增加非遗传播的途径,容易推广营销;或者将精美的布贴画图案印在T恤衫、帽子、抱枕、床单、环保袋、手机袋、纸杯、钥匙扣、婚庆系列等各种生活用品上,既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又在形象塑造上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的挖掘,既契合消费者追求高品位文化的消费心理,又将产品文化底蕴进行全面诠释,与包装融为一体,从而烘托出品牌的文化气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华池县民间布贴画艺术的发展基本上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不断采取“公司+农户”“传承人+基地”“文化扶贫车间”“红嫂绣坊”等多种形式,带动本地文创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将布贴画技艺转化为文创产品,还促进传承人带徒传承的积极性,也探索出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华池县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成功经验,不断丰富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2]陈姝漪.天津布堆画民俗文化品牌研究[J].艺术科技,2017(04):51.
[3]张勇,齊苗苗.黄河边上的艺术——延川布堆画[J].大众文艺,2015(11):70.
[4]李原.陇东民间布贴画的发展和传承[J].大众文艺,2019(04):10.
(作者简介:毛金莲,女,本科,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