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论者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津津乐道,但很少人留意杜丽娘之梦在剧中被反复叙述有何意义。《牡丹亭》对梦的重述有九次:第十出《惊梦》,梦醒之后紧接着就是杜丽娘对自己绮梦的追述;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再次来到花园,回忆梦中情节,寻找梦中之地;第十四出《写真》,丽娘对春香讲述自己的花园一梦;第十六出《诘病》,杜夫人责问春香丽娘的病因,春香不得不讲出小姐的梦;第二十三出《冥判》,判官问丽娘死因,丽娘陈述她因梦而亡的经历;第二十七出《魂游》,丽娘鬼魂提到自己因痴情慕色一梦而亡;第二十八出《幽媾》,也提到自己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第三十九出《如杭》,回生后的丽娘向柳梦梅追忆梦中与他的甜情蜜意;第五十五出《圆驾》,丽娘向皇帝报告自己因梦而亡、因梦而生的前因后果。丽娘的梦多次被叙述,显然十分重要。
表面看,杜丽娘的梦似乎只是她受情色的诱惑,不管是“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还是“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都是在色欲的层面上描写。不过,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明确表明“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他塑造的杜丽娘,是“情”的代表与象征。因而,让杜丽娘沉湎其中的欲望与情,二者如何统一起来,需要得到阐释。这正好可以从杜丽娘之梦的不断叙述中寻找答案。
丽娘之梦的叙事视角值得注意。《惊梦》中丽娘从充满情色意味的美梦里醒来之后,她留恋梦中的温存,说:“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直接称呼自己姓名,表面上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梦,接着“笑对奴家说”,又变为第一人称。接着在追叙之中,她又插入“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一句评论,评论通常为第三人称所发出。评论之后,她又说“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又变为第一人称叙事。述梦过程,采用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跳跃,正显示出从犹豫不定的徘徊到最终确认是美梦的过程:始称“杜丽娘”到“笑对奴家”,将梦确定于“自己”身上;第三人称评论又跳出“自我”,判定这是个“千般爱惜”的“美梦”;继而通过“又送我睡眠”的第一人称,使美梦变为一个与“我”有关的甜美秘密。所以,梦醒之后的第一次追梦,至关重要,它有确定真实、固定意义的作用。正如吴吴山三妇所评:“自语一番,才觉梦境难忘。”梦,从此成为杜丽娘的生命动力。确定“梦”与“自己”的关系的同时,她即刻明白“两情和合”“千般爱惜,万种温存”的“情”的本真。
杜丽娘叙梦的叙事时间也很惹人注目。《寻梦》中杜丽娘去花园中寻找梦境所在,提到“昨日那书生”。“昨日”既是真实的时间,也体现为在她心理上已经确定不变了的时间,即相对于《惊梦》中“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侥幸的“今日”,“偶到后花园中”偶然事件的“偶到”,“忽见一生”的不可捉摸,“正如此想间”的急促,“欢毕之时”的易于流失,“忽值母亲来到”才知“是南柯一梦”的惊动,《惊梦》中的时间都处于不稳定的心理时间状态之中,而此时“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之“昨日”的稳定,在“好不话长”的判断中,变成一种稳固的存在。《寻梦》从【嘉庆子】“是谁家少俊来近远”开始的连着四支曲子,“生就个书生”“他倚太湖石”“他兴心儿紧咽咽”,都在不断叙述着这种确定的惊喜。
不管是《惊梦》还是《寻梦》,对梦的叙述都是杜丽娘的私密空间。到《写真》时,杜丽娘说:“春香,咱不瞒你,花园游玩之时,咱也有个人儿。”其中“咱也有个人儿”是第一人称叙事,这既是与春香的分享,又是“咱”—个人的独享的喜悦。当春香惊问“怎的有这等方便呵?”杜丽娘虽嘴上说是“梦哩”,但她早已经确定了梦的稳定性,因而“春香,记起来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成为一种毫不怀疑、充满信心的叙事。这一次对梦的叙述意义同样重大,因为,杜丽娘的私情越出个人范围,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展开。很快,春香参与了对梦的叙述。《诘病》杜夫人要责罚春香,让她说出丽娘的病因,春香说:“说个秀才,手里拈的柳枝儿,要小姐题诗。小姐说:这秀才素昧平生,也不和他题了。”春香第三人称的叙述,是丽娘以外的人的第一次客观叙述。“客观”使得“私情”可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展开,打破情的私人领域,成为杜丽娘所说的“普天下作鬼的有情谁似咱”的“普天下”都承认的“情”。不过,春香的这次叙述,杜母非常吃惊,质问春香:“是梦么?”正如吴吴山三妇评论:“闻是梦反而惊,正疑其真也。”因为脱离了杜丽娘这个主体,“梦”又变得不够稳定起来。因而,若要表明“情”不仅仅是“私情”,就需要更多的证明,杜丽娘也还需要不断叙述她的梦。《冥判》中阴间的判官问丽娘因何而亡,这一次,杜丽娘对梦的叙事非常简洁,但加重了她强调的重心——“甚是多情”。丽娘在外人对自己的梦的真实有所疑虑时,她要强调的即是“情”。然而,丽娘冷静的言说对外人来说似乎仍不充分,判官就说:“谎也!”判官反问“世有一梦而亡之理?”要质问的正是“情”的力量—因夢而死,是情的力量还是仅仅出于欲望呢?色欲、情、理的关系,对《牡丹亭》中杜宝等人来说未必理解,对明代的读者来说,真正的“情”或者说“至情”也未必容易理解,如陈继儒记载汤显祖的话:“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就是因为人们不易理解,才促使汤显祖采取了专讲“情”的策略。杜丽娘的梦与“情”相关,但在他人看来这更像只是赤裸裸的欲望,丽娘也不得不检视其中“欲望”的部分。因而,在《魂游》中,她对梦的叙述精简为一句:“只为痴情慕色,一梦而亡。”在“痴情”之外,点出“慕色”的层面。不过,“慕色”的“色”毕竟不是“情”,因而在接下来的《幽媾》中,杜丽娘对梦的叙事虽是一句“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但她又回到“想念”这一重点上,丽娘无法割舍的仍是情欲合一的“情”。
当杜丽娘真正找到了那个对的人,《如杭》中丽娘有机会对柳梦梅在现实世界中叙述她的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独特之处,然而,此次叙述的人称值得注意,“和你后花园曾梦来”中的“你”与“要俺把诗篇赛”中的“俺”对应起来,“奴正题咏间”中的“奴”与“便和你牡丹亭上去了”中的“你”联系,“你—俺—奴—你”缠绕在一起。二人之“情”终于合为一体时,男女之情才得以完满。吕天成《 曲品》 说:“杜丽娘事,果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正是在叙事层面上的精妙设置与细微变化,才使得整部《牡丹亭》显得巧妙新颖:首先,“情”在梦中、鬼魂时,个体的有情得以实现;其次,个体“私情”被春香、杜夫人所知,达到“情”在现实世界的实现。如此,由“情”而死,有“情”而生,得以实现,即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的“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之情穿越生死而达到了“情之至”。 当然,证明了“情之至”,还须最终实现“情通天下”的理想。这一最终的超越是在最后的《圆驾》中完成的。杜丽娘来到朝廷,在皇帝面前,最后一次叙述自己的梦。此次叙述看来非常客观与冷静,杜丽娘自称“臣妾”,不是“杜丽娘”,亦不是“我”“奴”。她称柳梦梅是“这生”,似乎也是有距离的称呼,不是《欢挠》中的“欢哥”。这暗示了杜丽娘正在叙述的“梦”与“情”不再是她自己的秘密之情,也不仅仅是两情相悦的二人私情,而变为一种“公情”。当皇帝作为“天子”,作为整个社会秩序和权力的代表,最终承认了杜丽娘的梦及其“真”,也就是承认了“情”的真实存在与穿越生死、贯通天下的能力。
观察杜丽娘梦的讲述,最显而易见的是叙述形式上的变化。《惊梦》中丽娘醒后开始细细回想:“忽见一生,年可弱冠……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第一次叙梦用宾白完成,且是独白。《寻梦》中,独白“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后紧接着【嘉庆子】【尹令】【品令】【豆叶黄】四支曲子,此次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写真》中丽娘告诉春香自己的梦境,以宾白为主,白中有曲。《诘病》中春香对杜夫人叙述丽娘的梦,纯粹是二人对白。《冥判》中杜丽娘说明自己的死因,对答判官时用宾白。《幽媾》中只有一句独白。《如杭》中杜丽娘在现实世界对柳梦梅诉说前尘今事,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圆驾》中全用宾白。
可以看出,《牡丹亭》对梦的叙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曲与白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这当然需要从宾白与曲的关系说起。徐渭《南词叙录》中说:“唱为主,白为宾。”明代人越来越重视曲与宾白之间的辨析。这种倾向,可能与明代流行的诗文辨体观念有关。李东阳就提出,文章适合叙述而诗歌适合吟咏抒情,声音层面是其诗文关系的重要区别(《春雨堂稿序》)。将曲与宾白的关系类比于诗与文的关系,并非无中生有。明代诗文辨体观念很盛,何景明就说过:“夫诗之道尚情而有爱,文之道尚事而有理。”(《大复集·内篇》)类比于戏曲,其中的曲词“尚情”,抒情性非常强,而宾白则“尚事”,侧重于交代情节进展。如李渔指出的:“词曲一道,止能传声,不能传情,欲观者悉其颠末,洞其幽微,单靠宾白一着。”(《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一个长于抒情,一个长于叙事。
《牡丹亭》中,当丽娘的“情”是对内(内心与心上人)抒发时,就以曲为主,如《寻梦》《如杭》两出,一次是追寻梦中之地,一次是与柳梦梅两情相悦。当对外(以及外人对外人)述梦时就以宾白为主,如丽娘对春香、判官、皇帝以及春香对杜夫人的讲述。也就是说,在杜丽娘之梦的叙述中,是以曲为主还是以宾白为主,心之内外成为其最重要的差别:对内是抒情,对外是說明。对于杜丽娘这个聪慧的女孩子,她既有意无意间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分开,因而得以享受内心隐秘的喜悦;她又将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在《惊梦》《幽媾》《如杭》中她每回的“第一次”的肉体经验与她的梦、她追述的心灵秘密既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经历着独特的人生情爱;她将过去与现在分开又糅合,过去梦中的美好最终只是求不得的痛苦现实,她却在不断地叙述中减轻了这种痛苦,并带给自己追梦的莫大的勇气,使过去的梦得以在现在与未来实现。这即是丽娘之梦独特的叙述形式的意义。
杜丽娘自《惊梦》醒来,不断对梦追述,任何追述都变为一种“追忆”。宇文所安说:“回忆永远是向被回忆的东西靠近,时间在两者之间横有鸿沟,总有东西忘掉,总有东西记不完整。回忆同样永远是从属的、后起的。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有这样的鸿沟和面纱存在,它们既让我们靠近,与此同时,又不让我们接近。”(《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杜丽娘的梦也是如此,在自己与他人的不断叙述中,梦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是向花园那个梦的“真实”靠近,同时,也被不断地排斥、改变面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梦中书生的面目是随着叙述而不断变化的。《惊梦》中杜丽娘说他“年可弱冠,丰姿俊妍”,在接下来的《寻梦》中,“丰姿俊妍”变成了她非常肯定的“谁家少俊”,到《写真》中杜丽娘对春香讲述,他变为“有一个曾同笑”,“少俊”早已经被确定,又加入了“曾同笑”—一个曾经一起欢笑过的知心知意的人,由最初对书生外貌的追忆,上升为一种内心的体验。
并且,在追忆中,梦中的情节也不断变化,《惊梦》中,丽娘记忆深刻的情节是书生折柳枝让她题诗,及云雨之欢。到《寻梦》中,丽娘没有提到柳枝的事情,而直接将“共成云雨之欢”铺排衍生为【品令】与【豆叶黄】两支曲子,展现“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他兴心儿紧咽咽,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的细节。《写真》中,丽娘向春香追忆梦境,提到书生曾折柳一枝相赠,不过她随即做了推测“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柳乎?”为柳枝附加上特殊的意义。《诘病》是春香对听到的梦的追忆,春香肯定了一点,梦中杜丽娘并没有与书生赋诗,这与《惊梦》中的情节相符。不过,到《如杭》中,丽娘对柳梦梅回忆她的梦时,非常抒情的【江儿水】:“偶和你后花园曾梦来,擎一朵柳丝儿要俺把诗篇赛。”情节已经有些不同,“把诗篇赛”之“赛”有相互比较的成分,隐含着二人相互追逐的意味。可以发现,在追忆中,梦因为不断叙述而显得越来越“真实”。
在追忆过程中,梦中的地点也发生着变化。《惊梦》的梦境中“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到《寻梦》中变得更加细致:“他倚太湖石”“捱过雕阑,转过秋千”,增加了“转过秋千”,回忆正在补足“事实”。在《冥判》中,丽娘自述说“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梅树被特意点了出来,但《惊梦》中并没有提到有梅树存在,梅树是杜丽娘在《寻梦》时偶然间看到的:“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三妇评本就说:“本在牡丹亭上做梦,何以要葬梅树边,真是不知所起。”丽娘为何要将梅树叠加入梦中呢?到第五十五出《圆驾》就可以明白。丽娘向皇帝回忆整个事情的经过,说“曾于柳外梅边,梦见这生”,在“梅边”之外又加了“柳外”,无非是因为她要确定地说“后来果有这生姓柳名梦梅”,这是天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如此确定,不容置疑。
可见,丽娘的追忆不断叙述出一种“真实”,同时在不断塑造着“真实”,在追忆中建构了“真实”。有趣的是,杜丽娘追忆的起点是梦,梦通常被认为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却在她不断的追忆中最终变成了“真实”。杜丽娘美梦“成”真,对《牡丹亭》至关重要。这种“真实”不仅是杜丽娘建构出的细节真实,而且因她讲述的细节真实证明了她由生而死、死而复生也是真实的;穿越生死的真实证明了她与柳梦梅的“情”是真实的;“情”的真实进而证明了“至情”的力量,证明了“至情”可以贯通天下的理想。这就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所说的“天下岂少梦中人”(虚),但“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真)。凌虚倒实,由虚入实,这才是世界的本真:“世总为情。”
一、述梦中的欲望与情
表面看,杜丽娘的梦似乎只是她受情色的诱惑,不管是“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还是“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都是在色欲的层面上描写。不过,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明确表明“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他塑造的杜丽娘,是“情”的代表与象征。因而,让杜丽娘沉湎其中的欲望与情,二者如何统一起来,需要得到阐释。这正好可以从杜丽娘之梦的不断叙述中寻找答案。
丽娘之梦的叙事视角值得注意。《惊梦》中丽娘从充满情色意味的美梦里醒来之后,她留恋梦中的温存,说:“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直接称呼自己姓名,表面上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梦,接着“笑对奴家说”,又变为第一人称。接着在追叙之中,她又插入“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一句评论,评论通常为第三人称所发出。评论之后,她又说“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又变为第一人称叙事。述梦过程,采用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跳跃,正显示出从犹豫不定的徘徊到最终确认是美梦的过程:始称“杜丽娘”到“笑对奴家”,将梦确定于“自己”身上;第三人称评论又跳出“自我”,判定这是个“千般爱惜”的“美梦”;继而通过“又送我睡眠”的第一人称,使美梦变为一个与“我”有关的甜美秘密。所以,梦醒之后的第一次追梦,至关重要,它有确定真实、固定意义的作用。正如吴吴山三妇所评:“自语一番,才觉梦境难忘。”梦,从此成为杜丽娘的生命动力。确定“梦”与“自己”的关系的同时,她即刻明白“两情和合”“千般爱惜,万种温存”的“情”的本真。
杜丽娘叙梦的叙事时间也很惹人注目。《寻梦》中杜丽娘去花园中寻找梦境所在,提到“昨日那书生”。“昨日”既是真实的时间,也体现为在她心理上已经确定不变了的时间,即相对于《惊梦》中“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侥幸的“今日”,“偶到后花园中”偶然事件的“偶到”,“忽见一生”的不可捉摸,“正如此想间”的急促,“欢毕之时”的易于流失,“忽值母亲来到”才知“是南柯一梦”的惊动,《惊梦》中的时间都处于不稳定的心理时间状态之中,而此时“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之“昨日”的稳定,在“好不话长”的判断中,变成一种稳固的存在。《寻梦》从【嘉庆子】“是谁家少俊来近远”开始的连着四支曲子,“生就个书生”“他倚太湖石”“他兴心儿紧咽咽”,都在不断叙述着这种确定的惊喜。
不管是《惊梦》还是《寻梦》,对梦的叙述都是杜丽娘的私密空间。到《写真》时,杜丽娘说:“春香,咱不瞒你,花园游玩之时,咱也有个人儿。”其中“咱也有个人儿”是第一人称叙事,这既是与春香的分享,又是“咱”—个人的独享的喜悦。当春香惊问“怎的有这等方便呵?”杜丽娘虽嘴上说是“梦哩”,但她早已经确定了梦的稳定性,因而“春香,记起来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成为一种毫不怀疑、充满信心的叙事。这一次对梦的叙述意义同样重大,因为,杜丽娘的私情越出个人范围,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展开。很快,春香参与了对梦的叙述。《诘病》杜夫人要责罚春香,让她说出丽娘的病因,春香说:“说个秀才,手里拈的柳枝儿,要小姐题诗。小姐说:这秀才素昧平生,也不和他题了。”春香第三人称的叙述,是丽娘以外的人的第一次客观叙述。“客观”使得“私情”可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展开,打破情的私人领域,成为杜丽娘所说的“普天下作鬼的有情谁似咱”的“普天下”都承认的“情”。不过,春香的这次叙述,杜母非常吃惊,质问春香:“是梦么?”正如吴吴山三妇评论:“闻是梦反而惊,正疑其真也。”因为脱离了杜丽娘这个主体,“梦”又变得不够稳定起来。因而,若要表明“情”不仅仅是“私情”,就需要更多的证明,杜丽娘也还需要不断叙述她的梦。《冥判》中阴间的判官问丽娘因何而亡,这一次,杜丽娘对梦的叙事非常简洁,但加重了她强调的重心——“甚是多情”。丽娘在外人对自己的梦的真实有所疑虑时,她要强调的即是“情”。然而,丽娘冷静的言说对外人来说似乎仍不充分,判官就说:“谎也!”判官反问“世有一梦而亡之理?”要质问的正是“情”的力量—因夢而死,是情的力量还是仅仅出于欲望呢?色欲、情、理的关系,对《牡丹亭》中杜宝等人来说未必理解,对明代的读者来说,真正的“情”或者说“至情”也未必容易理解,如陈继儒记载汤显祖的话:“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就是因为人们不易理解,才促使汤显祖采取了专讲“情”的策略。杜丽娘的梦与“情”相关,但在他人看来这更像只是赤裸裸的欲望,丽娘也不得不检视其中“欲望”的部分。因而,在《魂游》中,她对梦的叙述精简为一句:“只为痴情慕色,一梦而亡。”在“痴情”之外,点出“慕色”的层面。不过,“慕色”的“色”毕竟不是“情”,因而在接下来的《幽媾》中,杜丽娘对梦的叙事虽是一句“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但她又回到“想念”这一重点上,丽娘无法割舍的仍是情欲合一的“情”。
当杜丽娘真正找到了那个对的人,《如杭》中丽娘有机会对柳梦梅在现实世界中叙述她的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独特之处,然而,此次叙述的人称值得注意,“和你后花园曾梦来”中的“你”与“要俺把诗篇赛”中的“俺”对应起来,“奴正题咏间”中的“奴”与“便和你牡丹亭上去了”中的“你”联系,“你—俺—奴—你”缠绕在一起。二人之“情”终于合为一体时,男女之情才得以完满。吕天成《 曲品》 说:“杜丽娘事,果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正是在叙事层面上的精妙设置与细微变化,才使得整部《牡丹亭》显得巧妙新颖:首先,“情”在梦中、鬼魂时,个体的有情得以实现;其次,个体“私情”被春香、杜夫人所知,达到“情”在现实世界的实现。如此,由“情”而死,有“情”而生,得以实现,即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的“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之情穿越生死而达到了“情之至”。 当然,证明了“情之至”,还须最终实现“情通天下”的理想。这一最终的超越是在最后的《圆驾》中完成的。杜丽娘来到朝廷,在皇帝面前,最后一次叙述自己的梦。此次叙述看来非常客观与冷静,杜丽娘自称“臣妾”,不是“杜丽娘”,亦不是“我”“奴”。她称柳梦梅是“这生”,似乎也是有距离的称呼,不是《欢挠》中的“欢哥”。这暗示了杜丽娘正在叙述的“梦”与“情”不再是她自己的秘密之情,也不仅仅是两情相悦的二人私情,而变为一种“公情”。当皇帝作为“天子”,作为整个社会秩序和权力的代表,最终承认了杜丽娘的梦及其“真”,也就是承认了“情”的真实存在与穿越生死、贯通天下的能力。
二、述梦的形式与抒情性
观察杜丽娘梦的讲述,最显而易见的是叙述形式上的变化。《惊梦》中丽娘醒后开始细细回想:“忽见一生,年可弱冠……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第一次叙梦用宾白完成,且是独白。《寻梦》中,独白“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后紧接着【嘉庆子】【尹令】【品令】【豆叶黄】四支曲子,此次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写真》中丽娘告诉春香自己的梦境,以宾白为主,白中有曲。《诘病》中春香对杜夫人叙述丽娘的梦,纯粹是二人对白。《冥判》中杜丽娘说明自己的死因,对答判官时用宾白。《幽媾》中只有一句独白。《如杭》中杜丽娘在现实世界对柳梦梅诉说前尘今事,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圆驾》中全用宾白。
可以看出,《牡丹亭》对梦的叙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曲与白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这当然需要从宾白与曲的关系说起。徐渭《南词叙录》中说:“唱为主,白为宾。”明代人越来越重视曲与宾白之间的辨析。这种倾向,可能与明代流行的诗文辨体观念有关。李东阳就提出,文章适合叙述而诗歌适合吟咏抒情,声音层面是其诗文关系的重要区别(《春雨堂稿序》)。将曲与宾白的关系类比于诗与文的关系,并非无中生有。明代诗文辨体观念很盛,何景明就说过:“夫诗之道尚情而有爱,文之道尚事而有理。”(《大复集·内篇》)类比于戏曲,其中的曲词“尚情”,抒情性非常强,而宾白则“尚事”,侧重于交代情节进展。如李渔指出的:“词曲一道,止能传声,不能传情,欲观者悉其颠末,洞其幽微,单靠宾白一着。”(《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一个长于抒情,一个长于叙事。
《牡丹亭》中,当丽娘的“情”是对内(内心与心上人)抒发时,就以曲为主,如《寻梦》《如杭》两出,一次是追寻梦中之地,一次是与柳梦梅两情相悦。当对外(以及外人对外人)述梦时就以宾白为主,如丽娘对春香、判官、皇帝以及春香对杜夫人的讲述。也就是说,在杜丽娘之梦的叙述中,是以曲为主还是以宾白为主,心之内外成为其最重要的差别:对内是抒情,对外是說明。对于杜丽娘这个聪慧的女孩子,她既有意无意间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分开,因而得以享受内心隐秘的喜悦;她又将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在《惊梦》《幽媾》《如杭》中她每回的“第一次”的肉体经验与她的梦、她追述的心灵秘密既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经历着独特的人生情爱;她将过去与现在分开又糅合,过去梦中的美好最终只是求不得的痛苦现实,她却在不断地叙述中减轻了这种痛苦,并带给自己追梦的莫大的勇气,使过去的梦得以在现在与未来实现。这即是丽娘之梦独特的叙述形式的意义。
三、梦境追忆的弄假成真
杜丽娘自《惊梦》醒来,不断对梦追述,任何追述都变为一种“追忆”。宇文所安说:“回忆永远是向被回忆的东西靠近,时间在两者之间横有鸿沟,总有东西忘掉,总有东西记不完整。回忆同样永远是从属的、后起的。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有这样的鸿沟和面纱存在,它们既让我们靠近,与此同时,又不让我们接近。”(《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杜丽娘的梦也是如此,在自己与他人的不断叙述中,梦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是向花园那个梦的“真实”靠近,同时,也被不断地排斥、改变面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梦中书生的面目是随着叙述而不断变化的。《惊梦》中杜丽娘说他“年可弱冠,丰姿俊妍”,在接下来的《寻梦》中,“丰姿俊妍”变成了她非常肯定的“谁家少俊”,到《写真》中杜丽娘对春香讲述,他变为“有一个曾同笑”,“少俊”早已经被确定,又加入了“曾同笑”—一个曾经一起欢笑过的知心知意的人,由最初对书生外貌的追忆,上升为一种内心的体验。
并且,在追忆中,梦中的情节也不断变化,《惊梦》中,丽娘记忆深刻的情节是书生折柳枝让她题诗,及云雨之欢。到《寻梦》中,丽娘没有提到柳枝的事情,而直接将“共成云雨之欢”铺排衍生为【品令】与【豆叶黄】两支曲子,展现“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他兴心儿紧咽咽,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的细节。《写真》中,丽娘向春香追忆梦境,提到书生曾折柳一枝相赠,不过她随即做了推测“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柳乎?”为柳枝附加上特殊的意义。《诘病》是春香对听到的梦的追忆,春香肯定了一点,梦中杜丽娘并没有与书生赋诗,这与《惊梦》中的情节相符。不过,到《如杭》中,丽娘对柳梦梅回忆她的梦时,非常抒情的【江儿水】:“偶和你后花园曾梦来,擎一朵柳丝儿要俺把诗篇赛。”情节已经有些不同,“把诗篇赛”之“赛”有相互比较的成分,隐含着二人相互追逐的意味。可以发现,在追忆中,梦因为不断叙述而显得越来越“真实”。
在追忆过程中,梦中的地点也发生着变化。《惊梦》的梦境中“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到《寻梦》中变得更加细致:“他倚太湖石”“捱过雕阑,转过秋千”,增加了“转过秋千”,回忆正在补足“事实”。在《冥判》中,丽娘自述说“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梅树被特意点了出来,但《惊梦》中并没有提到有梅树存在,梅树是杜丽娘在《寻梦》时偶然间看到的:“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三妇评本就说:“本在牡丹亭上做梦,何以要葬梅树边,真是不知所起。”丽娘为何要将梅树叠加入梦中呢?到第五十五出《圆驾》就可以明白。丽娘向皇帝回忆整个事情的经过,说“曾于柳外梅边,梦见这生”,在“梅边”之外又加了“柳外”,无非是因为她要确定地说“后来果有这生姓柳名梦梅”,这是天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如此确定,不容置疑。
可见,丽娘的追忆不断叙述出一种“真实”,同时在不断塑造着“真实”,在追忆中建构了“真实”。有趣的是,杜丽娘追忆的起点是梦,梦通常被认为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却在她不断的追忆中最终变成了“真实”。杜丽娘美梦“成”真,对《牡丹亭》至关重要。这种“真实”不仅是杜丽娘建构出的细节真实,而且因她讲述的细节真实证明了她由生而死、死而复生也是真实的;穿越生死的真实证明了她与柳梦梅的“情”是真实的;“情”的真实进而证明了“至情”的力量,证明了“至情”可以贯通天下的理想。这就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所说的“天下岂少梦中人”(虚),但“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真)。凌虚倒实,由虚入实,这才是世界的本真:“世总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