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的叙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论者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津津乐道,但很少人留意杜丽娘之梦在剧中被反复叙述有何意义。《牡丹亭》对梦的重述有九次:第十出《惊梦》,梦醒之后紧接着就是杜丽娘对自己绮梦的追述;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再次来到花园,回忆梦中情节,寻找梦中之地;第十四出《写真》,丽娘对春香讲述自己的花园一梦;第十六出《诘病》,杜夫人责问春香丽娘的病因,春香不得不讲出小姐的梦;第二十三出《冥判》,判官问丽娘死因,丽娘陈述她因梦而亡的经历;第二十七出《魂游》,丽娘鬼魂提到自己因痴情慕色一梦而亡;第二十八出《幽媾》,也提到自己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第三十九出《如杭》,回生后的丽娘向柳梦梅追忆梦中与他的甜情蜜意;第五十五出《圆驾》,丽娘向皇帝报告自己因梦而亡、因梦而生的前因后果。丽娘的梦多次被叙述,显然十分重要。

一、述梦中的欲望与情


  表面看,杜丽娘的梦似乎只是她受情色的诱惑,不管是“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还是“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都是在色欲的层面上描写。不过,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明确表明“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他塑造的杜丽娘,是“情”的代表与象征。因而,让杜丽娘沉湎其中的欲望与情,二者如何统一起来,需要得到阐释。这正好可以从杜丽娘之梦的不断叙述中寻找答案。
  丽娘之梦的叙事视角值得注意。《惊梦》中丽娘从充满情色意味的美梦里醒来之后,她留恋梦中的温存,说:“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直接称呼自己姓名,表面上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梦,接着“笑对奴家说”,又变为第一人称。接着在追叙之中,她又插入“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一句评论,评论通常为第三人称所发出。评论之后,她又说“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又变为第一人称叙事。述梦过程,采用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跳跃,正显示出从犹豫不定的徘徊到最终确认是美梦的过程:始称“杜丽娘”到“笑对奴家”,将梦确定于“自己”身上;第三人称评论又跳出“自我”,判定这是个“千般爱惜”的“美梦”;继而通过“又送我睡眠”的第一人称,使美梦变为一个与“我”有关的甜美秘密。所以,梦醒之后的第一次追梦,至关重要,它有确定真实、固定意义的作用。正如吴吴山三妇所评:“自语一番,才觉梦境难忘。”梦,从此成为杜丽娘的生命动力。确定“梦”与“自己”的关系的同时,她即刻明白“两情和合”“千般爱惜,万种温存”的“情”的本真。
  杜丽娘叙梦的叙事时间也很惹人注目。《寻梦》中杜丽娘去花园中寻找梦境所在,提到“昨日那书生”。“昨日”既是真实的时间,也体现为在她心理上已经确定不变了的时间,即相对于《惊梦》中“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侥幸的“今日”,“偶到后花园中”偶然事件的“偶到”,“忽见一生”的不可捉摸,“正如此想间”的急促,“欢毕之时”的易于流失,“忽值母亲来到”才知“是南柯一梦”的惊动,《惊梦》中的时间都处于不稳定的心理时间状态之中,而此时“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之“昨日”的稳定,在“好不话长”的判断中,变成一种稳固的存在。《寻梦》从【嘉庆子】“是谁家少俊来近远”开始的连着四支曲子,“生就个书生”“他倚太湖石”“他兴心儿紧咽咽”,都在不断叙述着这种确定的惊喜。
  不管是《惊梦》还是《寻梦》,对梦的叙述都是杜丽娘的私密空间。到《写真》时,杜丽娘说:“春香,咱不瞒你,花园游玩之时,咱也有个人儿。”其中“咱也有个人儿”是第一人称叙事,这既是与春香的分享,又是“咱”—个人的独享的喜悦。当春香惊问“怎的有这等方便呵?”杜丽娘虽嘴上说是“梦哩”,但她早已经确定了梦的稳定性,因而“春香,记起来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成为一种毫不怀疑、充满信心的叙事。这一次对梦的叙述意义同样重大,因为,杜丽娘的私情越出个人范围,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展开。很快,春香参与了对梦的叙述。《诘病》杜夫人要责罚春香,让她说出丽娘的病因,春香说:“说个秀才,手里拈的柳枝儿,要小姐题诗。小姐说:这秀才素昧平生,也不和他题了。”春香第三人称的叙述,是丽娘以外的人的第一次客观叙述。“客观”使得“私情”可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展开,打破情的私人领域,成为杜丽娘所说的“普天下作鬼的有情谁似咱”的“普天下”都承认的“情”。不过,春香的这次叙述,杜母非常吃惊,质问春香:“是梦么?”正如吴吴山三妇评论:“闻是梦反而惊,正疑其真也。”因为脱离了杜丽娘这个主体,“梦”又变得不够稳定起来。因而,若要表明“情”不仅仅是“私情”,就需要更多的证明,杜丽娘也还需要不断叙述她的梦。《冥判》中阴间的判官问丽娘因何而亡,这一次,杜丽娘对梦的叙事非常简洁,但加重了她强调的重心——“甚是多情”。丽娘在外人对自己的梦的真实有所疑虑时,她要强调的即是“情”。然而,丽娘冷静的言说对外人来说似乎仍不充分,判官就说:“谎也!”判官反问“世有一梦而亡之理?”要质问的正是“情”的力量—因夢而死,是情的力量还是仅仅出于欲望呢?色欲、情、理的关系,对《牡丹亭》中杜宝等人来说未必理解,对明代的读者来说,真正的“情”或者说“至情”也未必容易理解,如陈继儒记载汤显祖的话:“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就是因为人们不易理解,才促使汤显祖采取了专讲“情”的策略。杜丽娘的梦与“情”相关,但在他人看来这更像只是赤裸裸的欲望,丽娘也不得不检视其中“欲望”的部分。因而,在《魂游》中,她对梦的叙述精简为一句:“只为痴情慕色,一梦而亡。”在“痴情”之外,点出“慕色”的层面。不过,“慕色”的“色”毕竟不是“情”,因而在接下来的《幽媾》中,杜丽娘对梦的叙事虽是一句“为花园一梦,想念而终”,但她又回到“想念”这一重点上,丽娘无法割舍的仍是情欲合一的“情”。
  当杜丽娘真正找到了那个对的人,《如杭》中丽娘有机会对柳梦梅在现实世界中叙述她的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独特之处,然而,此次叙述的人称值得注意,“和你后花园曾梦来”中的“你”与“要俺把诗篇赛”中的“俺”对应起来,“奴正题咏间”中的“奴”与“便和你牡丹亭上去了”中的“你”联系,“你—俺—奴—你”缠绕在一起。二人之“情”终于合为一体时,男女之情才得以完满。吕天成《 曲品》 说:“杜丽娘事,果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正是在叙事层面上的精妙设置与细微变化,才使得整部《牡丹亭》显得巧妙新颖:首先,“情”在梦中、鬼魂时,个体的有情得以实现;其次,个体“私情”被春香、杜夫人所知,达到“情”在现实世界的实现。如此,由“情”而死,有“情”而生,得以实现,即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的“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之情穿越生死而达到了“情之至”。   当然,证明了“情之至”,还须最终实现“情通天下”的理想。这一最终的超越是在最后的《圆驾》中完成的。杜丽娘来到朝廷,在皇帝面前,最后一次叙述自己的梦。此次叙述看来非常客观与冷静,杜丽娘自称“臣妾”,不是“杜丽娘”,亦不是“我”“奴”。她称柳梦梅是“这生”,似乎也是有距离的称呼,不是《欢挠》中的“欢哥”。这暗示了杜丽娘正在叙述的“梦”与“情”不再是她自己的秘密之情,也不仅仅是两情相悦的二人私情,而变为一种“公情”。当皇帝作为“天子”,作为整个社会秩序和权力的代表,最终承认了杜丽娘的梦及其“真”,也就是承认了“情”的真实存在与穿越生死、贯通天下的能力。

二、述梦的形式与抒情性


  观察杜丽娘梦的讲述,最显而易见的是叙述形式上的变化。《惊梦》中丽娘醒后开始细细回想:“忽见一生,年可弱冠……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第一次叙梦用宾白完成,且是独白。《寻梦》中,独白“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后紧接着【嘉庆子】【尹令】【品令】【豆叶黄】四支曲子,此次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写真》中丽娘告诉春香自己的梦境,以宾白为主,白中有曲。《诘病》中春香对杜夫人叙述丽娘的梦,纯粹是二人对白。《冥判》中杜丽娘说明自己的死因,对答判官时用宾白。《幽媾》中只有一句独白。《如杭》中杜丽娘在现实世界对柳梦梅诉说前尘今事,以曲为主,曲中有白。《圆驾》中全用宾白。
  可以看出,《牡丹亭》对梦的叙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曲与白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这当然需要从宾白与曲的关系说起。徐渭《南词叙录》中说:“唱为主,白为宾。”明代人越来越重视曲与宾白之间的辨析。这种倾向,可能与明代流行的诗文辨体观念有关。李东阳就提出,文章适合叙述而诗歌适合吟咏抒情,声音层面是其诗文关系的重要区别(《春雨堂稿序》)。将曲与宾白的关系类比于诗与文的关系,并非无中生有。明代诗文辨体观念很盛,何景明就说过:“夫诗之道尚情而有爱,文之道尚事而有理。”(《大复集·内篇》)类比于戏曲,其中的曲词“尚情”,抒情性非常强,而宾白则“尚事”,侧重于交代情节进展。如李渔指出的:“词曲一道,止能传声,不能传情,欲观者悉其颠末,洞其幽微,单靠宾白一着。”(《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一个长于抒情,一个长于叙事。
  《牡丹亭》中,当丽娘的“情”是对内(内心与心上人)抒发时,就以曲为主,如《寻梦》《如杭》两出,一次是追寻梦中之地,一次是与柳梦梅两情相悦。当对外(以及外人对外人)述梦时就以宾白为主,如丽娘对春香、判官、皇帝以及春香对杜夫人的讲述。也就是说,在杜丽娘之梦的叙述中,是以曲为主还是以宾白为主,心之内外成为其最重要的差别:对内是抒情,对外是說明。对于杜丽娘这个聪慧的女孩子,她既有意无意间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分开,因而得以享受内心隐秘的喜悦;她又将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在《惊梦》《幽媾》《如杭》中她每回的“第一次”的肉体经验与她的梦、她追述的心灵秘密既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经历着独特的人生情爱;她将过去与现在分开又糅合,过去梦中的美好最终只是求不得的痛苦现实,她却在不断地叙述中减轻了这种痛苦,并带给自己追梦的莫大的勇气,使过去的梦得以在现在与未来实现。这即是丽娘之梦独特的叙述形式的意义。

三、梦境追忆的弄假成真


  杜丽娘自《惊梦》醒来,不断对梦追述,任何追述都变为一种“追忆”。宇文所安说:“回忆永远是向被回忆的东西靠近,时间在两者之间横有鸿沟,总有东西忘掉,总有东西记不完整。回忆同样永远是从属的、后起的。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有这样的鸿沟和面纱存在,它们既让我们靠近,与此同时,又不让我们接近。”(《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杜丽娘的梦也是如此,在自己与他人的不断叙述中,梦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是向花园那个梦的“真实”靠近,同时,也被不断地排斥、改变面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梦中书生的面目是随着叙述而不断变化的。《惊梦》中杜丽娘说他“年可弱冠,丰姿俊妍”,在接下来的《寻梦》中,“丰姿俊妍”变成了她非常肯定的“谁家少俊”,到《写真》中杜丽娘对春香讲述,他变为“有一个曾同笑”,“少俊”早已经被确定,又加入了“曾同笑”—一个曾经一起欢笑过的知心知意的人,由最初对书生外貌的追忆,上升为一种内心的体验。
  并且,在追忆中,梦中的情节也不断变化,《惊梦》中,丽娘记忆深刻的情节是书生折柳枝让她题诗,及云雨之欢。到《寻梦》中,丽娘没有提到柳枝的事情,而直接将“共成云雨之欢”铺排衍生为【品令】与【豆叶黄】两支曲子,展现“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他兴心儿紧咽咽,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的细节。《写真》中,丽娘向春香追忆梦境,提到书生曾折柳一枝相赠,不过她随即做了推测“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柳乎?”为柳枝附加上特殊的意义。《诘病》是春香对听到的梦的追忆,春香肯定了一点,梦中杜丽娘并没有与书生赋诗,这与《惊梦》中的情节相符。不过,到《如杭》中,丽娘对柳梦梅回忆她的梦时,非常抒情的【江儿水】:“偶和你后花园曾梦来,擎一朵柳丝儿要俺把诗篇赛。”情节已经有些不同,“把诗篇赛”之“赛”有相互比较的成分,隐含着二人相互追逐的意味。可以发现,在追忆中,梦因为不断叙述而显得越来越“真实”。
  在追忆过程中,梦中的地点也发生着变化。《惊梦》的梦境中“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到《寻梦》中变得更加细致:“他倚太湖石”“捱过雕阑,转过秋千”,增加了“转过秋千”,回忆正在补足“事实”。在《冥判》中,丽娘自述说“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梅树被特意点了出来,但《惊梦》中并没有提到有梅树存在,梅树是杜丽娘在《寻梦》时偶然间看到的:“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三妇评本就说:“本在牡丹亭上做梦,何以要葬梅树边,真是不知所起。”丽娘为何要将梅树叠加入梦中呢?到第五十五出《圆驾》就可以明白。丽娘向皇帝回忆整个事情的经过,说“曾于柳外梅边,梦见这生”,在“梅边”之外又加了“柳外”,无非是因为她要确定地说“后来果有这生姓柳名梦梅”,这是天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如此确定,不容置疑。
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即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伊壁鸠鲁

  可见,丽娘的追忆不断叙述出一种“真实”,同时在不断塑造着“真实”,在追忆中建构了“真实”。有趣的是,杜丽娘追忆的起点是梦,梦通常被认为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却在她不断的追忆中最终变成了“真实”。杜丽娘美梦“成”真,对《牡丹亭》至关重要。这种“真实”不仅是杜丽娘建构出的细节真实,而且因她讲述的细节真实证明了她由生而死、死而复生也是真实的;穿越生死的真实证明了她与柳梦梅的“情”是真实的;“情”的真实进而证明了“至情”的力量,证明了“至情”可以贯通天下的理想。这就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所说的“天下岂少梦中人”(虚),但“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真)。凌虚倒实,由虚入实,这才是世界的本真:“世总为情。”
其他文献
合龙  2021年8月,我国首座跨海高铁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清潔  浙江省台州市中央山公园,党员志愿者和河湖保洁员正在清理水面漂浮物。夜市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原是一片老工业厂房,经过一番改造,这里成为多功能文创艺术街区。健身  沈阳市民来到户外开展健身活动,尽享运动带来的快乐。传递  湖南省张家界市,市民向处于高风险地区的亲友递送生活物资。
〔关键词〕职校女生;意外怀孕;辅导个案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一般资料  小蔡,17岁,独生女,职校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学生,身高1.57米,相貌清秀。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朋友少。住校,家在离市区较远的本市某县城。父母在县城经营小本生意,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小父母对她管教严格,动辄打骂体罚。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初中成绩不佳,无法升入普通高中就读而勉强来到职校。无重大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多产并保持作品高质量的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赞誉的作品。对厄普代克来说,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来实现他大满贯的梦想了。尽管今年已经75岁高龄,在当代美国文坛上他仍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厄普代克作品涉及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或评论、剧本、回忆录、儿童书等,创作的多样性令人咂舌。最能集中体现其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
提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美貌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其实,小说的主角是克洛德神父。他是卡西莫多的主人,阴沉地站在钟楼上,凝望着爱斯美拉达,要得到她!雨果化身为叙述者,在小说的序言里说有一回到巴黎圣母院参观,无意中发现墙上刻着一个非常古怪,跟修道院的基督教气质非常不和谐的希腊语单词“命运”(Ananke)—更确切地说是“必然”。必然之于人,是指那种令人感
所有权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而是与具体的所有物相联系的一系列所有权职能的总和,人们可以通过对一部分职能的社会化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阿德勒—卡尔松(以下简称卡尔松)提出的“职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他在一九六九年用英文发表的代表作也据此定名为《职能社会主义》。  卡尔松是瑞典社会民主党员,他的理论是瑞典社民党(即社会民主党)长期以来的改良社会主义实践即所谓
摘要:《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无疑是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须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为此,怎样防止和转变初一数学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数学素质,将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数学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OH卡结合家庭系统排列帮助初中生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个别辅导案例。来访者面对复杂、破碎的家庭状况产生自责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咨询师对此采用OH卡技术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探索原生家庭内成员间潜在的互动关系,觉察内在情结,让来访者回归到家庭关系里最合适的位置。经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辅导效果。  〔关键词〕OH卡技术;家庭系统排列;家庭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今年四月初,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在美国和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德国引发了一股抗议浪潮。书名叫《希特勒的自愿的刽子手——普通的德国人与大屠杀》(Hitler’sWilling Executioners: OrdinaryGermansand the Holocaust),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政治学家丹尼尔·约拿·苟德哈根(Daniel JonahGoldhagen)。据作者的英国出版商称,这
〔关键词〕记忆策略;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下面是一些记忆任务,请尝试进行记忆:  例1: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请记忆战国七雄。  例2:请熟记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例3: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上
〔摘要〕寄宿制学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存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环境不适应、睡眠障碍和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各种心理问题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笔者结合工作中的案例,总结分析了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人自身的生物学因素;二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  〔关键词〕寄宿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