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问题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关键。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就要搞清楚 “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具体分析在“双师型”教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设“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办好高职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探求切实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各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大课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最早提出“双师型”概念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的王澄义先生,他在1990年12月5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概念,但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王澄义先生并没有系统阐述。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1995年的《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来的。2000年1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等”。2004年4月12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可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为有中级双证书、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以及相关的科研成果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突出实践技能在“双师型”教师认定中的重要性。
  目前,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歧义甚多,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能力说,他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按照职教界的约定俗成,通常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1]二是双证书说,“双师型”教师是指“一名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是‘教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农艺师、设计师)’的简称”[2]三是“双层次”说,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 /事师(职业指导)[3]
  由于缺乏“双师型”教师认定的统一标准,以及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歧义甚多,这使得各个学校对“双师型”教师认定也存在差别。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强调双素质说;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对“双师型”的认定列出了具体的标准,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两年以上的相关专业经历或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受过系统教育理论的培养和培训,他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那种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认为,双师型教师认定着重考察老师的企业经历,或者老师通过技能培训并达到一定的技能等级,例如:《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中的“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培训方案”规定:“取得B级或者B级以上等级合格证,可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之一”。[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该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理论知识,也要分析实践技能;既要考虑资格证书,也要考虑技术等级证书;既要考虑教育教学,也要考虑实践指导;既要考虑行业与企业背景,也要考虑参加的技术技能培训,从教师的素质结构方面去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二、“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现状分析
  “双师型”教师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双师型教师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较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由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多样性,较难制定出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这都对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1)来源单一,“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技能较弱
  表一[5]是湖南省教科院《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研究》课题组成员对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师资来源情况进行的调查。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
  (2)标准不一,“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尚未确立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分析考量,既要有志的规定性,也要有量的要求。目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般是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确定的条件来认定的,这使得“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不一致,有的注重企业经历;有的注重职称;有的注重资格证书和实践指导技能;有的注重应用技术研究,这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的非统一性,客观上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指标体系,使“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更趋向科学性与合理性。
  (3)制度缺失,“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有待科学规范
  “双师型”教师是学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来自于学校,而企业与行业的较少,这使得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就较弱,这与“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相去甚远,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的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实践。同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对“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奖励、考评和分配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效果,更影响“双师型”教师自身的发展,虽然,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建立的某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制度,但科学规范的聘用、考評、奖励、培训和分配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急剧增长,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之路,有益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1)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来自于高校的毕业生,而企业的则较少,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较弱,这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软肋。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让老师了解本专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也可以促使学校与企业的人员交流的加深,从而为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去实践,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企业作为实践部门,它既是理论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检验者,是“双师型”教师的最好课堂和操场”。[6]
  (2)建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不同的认识,导致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标准就不一致,既有地区差异,也有学术分歧,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人们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相反,还模糊了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体系,进一步明晰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概念。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体系应包括以下部分:一是双师型教师认定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业务知识与能力、技术知识与实践能力、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教师的企业与行业经历等,通过综合评分,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即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机构。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的社会民间机构,这些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学校、企业行业的专家代表、政府机构官员以及技术能手等,按照均衡的比例联合成一个组织机构,这个机构拥有独立的裁定权,不受行政部门的干预,其评定的依据,就是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的指标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客观公正性。三是双师型教师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的组成可以包括跨地区的政府官员、教授、院校长以及专家等,这样可以有效防治认证机构濫用职权和徇私舞弊,确保认证活动公正、公平、有效地进行。
  (3)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制度
  “双师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他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通过建立完善和科学的培养和管理制度,来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例如:建立科学的聘用机制,大胆聘用企业与行业的专家到学校任职,人事部与劳动部应积极为高职院校招聘人才提供绿色服务,允许高职院校不受财政编制限制来吸纳人才;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双师型”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分配机制和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规范“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和国外培训的机制。
  (4)坚持走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之路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职特征,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的状况。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不但是有效培养高级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更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因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中,一方面要求老师与企业行业的专家与技术能手共同培养学生,另一方面,老师在与这些专家和技术能手的合作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双师型教师这种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反复提高的过程遵循了也认识论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余群英: 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其转型[J].高教探索,2006-4,77-79.
  [2]赵洪宇: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版),2006-3,85-86.
  [3]转引自黄亚妮: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6-11.
  [4] 湖南省职业院校重点实训基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地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06年2月.
  [5]李琼:湖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6(28).52.
  [6]袁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机械职业职业教育,2007(2),35-37.
  作者简介
  彭伟(1981-),男,湖南邵阳人,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助理政工师,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唐玉魁:(1967-),男,湖南耒阳人,湖南耒阳市南京教育办主任,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本编选了大量的古诗,古诗教学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有效的进行古诗教学?我认为应以读为主,在读中有所感悟;改进教学方法,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创设情景,利用 “留白”做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能力  中国的古诗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然而,我们痛心地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丢失了个性,
初中语文课程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求源、掌握知识的动力。要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效果,必须搞好课堂提问设计。  一、要明确目的  1.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入手。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教学内容信息,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出发,设计一些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来回答,让学生记住先前所学过的内容。例如,诸葛亮是什么朝代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教材编排每单元都有其主题。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成长为主题。成长,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或正在成
期刊
多数读书人是通过读《师说》而认识韩愈的.韩愈作《师说》大约是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3),这年韩愈三十五岁,为国子监四门学博士.韩愈生活的时代,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一
第一次在分析字的结构后,我让学生用“情”字组词,学生纷纷举手.一学生兴奋地站起来高声说:“我会组词--爱情.”教室出现了一阵骚动,有的学生捂嘴偷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指手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地下室施工耗费的时间占了整栋楼相当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技术适用于市区建筑密度大,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沉降变形敏感,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期紧张,地基软土层厚等工程情况,对于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