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之爱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扬波/我们的爱情应当追忆么/在痛苦的后面往往来了欢乐//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我们就这样手拉着手脸对着脸/在我们胳膊的桥梁底下/永恒的视线/追随着困倦的波澜//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爱情消逝了像一江流逝的春水/爱情消逝了/生命多么迂回/希望又是多么雄伟//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过去一天又过去一周/不论是时间还是爱情/过去了就不再回头/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奔流//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阿波利奈尔《密腊波桥》,闻家驷译)
  在世界文学史上,法国文学占据着一席重要之地。在世界诗歌史上,法国诗人也拥有无与伦比的辉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早先的象征派,法国都诞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1880~1918)在众多的法国诗人中应该说是有着开拓性的一位,诗人力求从传统诗律中得到解放,重视诗歌内在的节奏与旋律,尤其是他用诗句来构成图案的“图画诗”(立体诗),开辟了现代诗结构革新的方向。此文所选的《密腊波桥》一诗虽然属于他早期的比较传统的抒情诗,但风格清新自然、典丽优雅。其实,他的这一诗歌风格,在后期的“图画诗”中也依然延续着。
  密腊波桥,是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一座大桥,河与桥都是一样举世闻名。就地理位置而言,巴黎可谓塞纳河这条玉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就人文历史角度而言,是塞纳河赋予巴黎以丰厚的人文底蕴:桥与河相依相偎。诗歌首节的第一行诗句“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扬波”,这一客观描写就简略地交待了桥与河的这种亲密的关系。当然,诗人写桥与河,目的肯定不是停留在客观物象上,桥与河自有其象征意义。明白这一点,那么第二行诗句“我们的爱情应当追忆么”的出现就不再是突兀之举。那塞纳河和密腊波桥见证了“我们的爱情”。“追忆”一词也明确告诉我们爱情如今已成为过往,其中很自然地包含了人的情感的变化,即“欢乐”到“痛苦”。而当“我们”去“追忆”爱情,沉浸在过往的甜蜜氛围中时,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即“在痛苦的后面往往来了欢乐”。
  “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这两行诗句,在全诗一共出现四次,且均是单独构成一个诗节,分别为二、四、六、八四节。在全诗各处分均匀,就犹如“密腊波桥”下那些同样均匀的桥墩,结构整饬,形式严谨,形成一种建筑学意义上的美感。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月派”著名诗人闻一多在其《诗的格律》一文中,曾系统地提出过“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也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和诉的节奏和韵律;所谓的“绘画的美”,则是指诗歌中的意象营造出的优美意境;而“建筑的美”正如此诗阿波利奈尔向我们展现的由那种匀称的诗节和反复出现的诗句所体现出来的规整的结构形式之美。其实,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的源头就是西方的象征派诗歌。“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黑夜降临,钟声吟诵,时光在缓慢推移,乃至消逝,变化在不知不觉间进行,而“我”竟然没有移动,此处的“我”照应的正是“密腊波桥”,横跨塞纳河的密腊波桥在无边的夜幕中,在悠然的钟声里岿然屹立,恍然间成为“我们的爱情”的见证。
  第三诗节又自然地由桥过渡到人,“我们就这样手拉着手脸对着脸”,这是一对恋人的亲密无间,此情此景像极了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同的是柳永的词句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都非常细腻,而阿波利奈尔没有去描写“拉”“对”的动作细节,向我们展示的则是动作情态的大致轮廊,虽然不如柳永的词那么传神,但是留给欣赏者的却是无尽的想象空间,可称为“留白”的艺术。“在我们胳膊的桥梁底下”,是将“胳膊”比作了“桥梁”,因为两人“手拉着手”,横架着的胳膊就与桥梁产生相似点。“永恒的视线/追随着困倦的波澜”中的“困倦的波澜”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比喻手法,“困倦”是本体,“波澜”是喻体。这两个比喻都是将本体直接和喻体对接,陌生感扑面而来,“审美困惑”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可以说,“波澜”既是现实中塞纳河的波澜,也是恋人之间激起的情感的波澜。塞纳河河水永无止息地奔流,即便“我们”以“永恒的视线”去“追随”,也阻挡不了“我们”的爱情由热烈趋向“困倦”。这似乎是尘世间爱情不可避免的宿命,真正天长地久的爱情在哪里?我们的先民在《上邪》中吟唱:“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也不过是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女子压抑已久地郁愤的宣泄,终究未能转化成现实。
  如果說第三节叙说了“我们”的爱情波澜横生,那么第五节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对爱情“消逝”的感慨。诗人将“爱情消逝”比作“一江流逝的春水”,其意境像极了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后者的“愁”情要深刻而复杂得多。为了强化因爱情消逝而生的怅惘,阿波利奈尔反复咏叹“爱情消逝了”,并进而哀叹“生命多么迂回/希望又是多么雄伟”,热恋中的人总是对爱情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然而现实总是赤裸裸地把无奈与别离摆在彼此的面前,这既是爱情的悖论,也是生命的悖论。第七节诗人在抒情上更进一层,抒情主人公的情绪已经趋于冷静,时间抚平了爱情的创伤。“过去一天又过去一周”,自我疗伤的过程是缓慢的,却又是坚定不移的。主人公知道“不论是时间还是爱情/过去了就不再回头”。这世上没有不变的爱情,只有不变的“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奔流”……
  脆弱,敏感,哀而不伤,是《密腊波桥》这首诗鲜明的情感印记。从根源上探究,阿波利奈尔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体验应该说是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他的母亲贵然是波兰贵族,但他是他母亲与一个意大利军官(一说主教)的私生子。他短暂的一生不仅没有沾染贵族的荣光,反倒颠沛流离,充满坎坷困顿。在巴黎,他当过银行小职员、书店小伙计、记者,还曾给富人当过“家庭教师”(实际上是照看小孩的保姆),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对艺术所葆有的漫无边际的好心,法国诗坛的天宇上才会闪烁着这样一颗耀眼的星辰。
  (诗坛“私生子”:阿波利奈尔)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选入了昌耀的一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诗歌。这首诗是昌耀早期的佳作,是一种冷静的思考中充满“爆发力”的作品。它不同于前期的代表作长诗《凶年逸稿》充满对时代的悲鸣,但不可否认与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或许可以从两首诗歌的起首部分发现若干端倪。   “我喜欢望山。/席坐山脚,望山良久良久/而蓦然心猿意马。/我喜欢在峻峭的崖岸背手徘徊复徘徊,/而蓦然被茫无头绪的印象或
期刊
【文本课程定位】   《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选录的第二首必读诗歌。其课程定位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大体相同,依旧侧重于“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意蕴探究”“诗歌抒情手法探究”和“尝试写作诗歌”四项。   课后“学习提示”中,《红烛》的主题被确立为“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蜡炬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要求“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
期刊
一、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一菲老师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注重文言断句和词性知识领悟。  师:请一名同学们来读一下课题,注意断句。  生(认真):周亚夫军/细柳。  师:停顿,可以夸张一点。  生:周亚夫/军/细柳。  师:为什么要读成“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是什么词性?  生:“军”是动词。  师:“军”是动词,驻军。“细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生:驻军的地点。
期刊
意识流  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像一条蜿蜒曲折却不会停止流淌的河流。潜意识更是一条压抑于心灵底层的自由不羁、混沌不清、幽暗不明,而又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河流;它无时无刻不在积蓄爆发的能量,随时等待冲破意识大堤的机会。诗人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压抑的思想(情感)寻找语言的突破口,从而实现自我言语的真实有效的活动。  尽管言语的方式多种多样,呓语式的话语聒噪只是生长于地表的野草,需要“爱智”的心灵时时梳理与清除
期刊
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   我看见冻云下,   雄风盖日月,豪气冲斗牛,   整个中国在行动,   不分男女,无论老幼,   我们都成了战士!   长江翻滚热血,楚天飘动旌旗。   流动的是爱心,挺起的是脊梁,   山岳请缨,长河列队,   所有的森林草木   都在齐声呼喊: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白衣战士逆风而行,   阻击!阻击
期刊
日前,拜读了胡双全老师《〈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感言》,现将读后的一些粗浅想法呈于读者,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同仁尤其是胡双全老师批评指正。  一、“促进生成”还是“阻碍生成”?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性课堂最
期刊
《谈文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论文集,属于文艺随笔。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本书多为经典篇目,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其中篇目《咬文嚼字》入选人教版教材,《文学的趣味》入选职教版中职语文课文,足见《谈文学》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性。  新课
期刊
基于整本书阅读体系的构建,创设活泼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既定专题进行阅读、研讨,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解决课程设置的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教学方案,即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这种理解来自笔者的实践探索,更多源于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领悟。  课程标准中,“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確定了课程内容。任务,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朝诗人白居易明确指出,文学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开始抒写人的内心世界,抒写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隐秘与幽微,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发掘和探索,虽然在诗歌的表达深度和表现方法上有所表现外,大多是无关痛痒、无病呻吟之作,甚至云雾弥漫、不知所云。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诗歌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诗人们好像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自我吟唱、自娱
期刊
有人说,中国当代诗歌日益丰富和发育的过程,就是诗歌的地域文化与美学属性不断生长的过程。在当代诗歌创作格局中,某些诗人或某些诗人群体明显地带有地域色彩,或者说具有地域意识,如徐俊国的“鹅塘村”、江非的“平墩湖”、路也的“江心洲”,如北京、上海、广东、大西北和大西南等的诗人群。他们的创作在文化特质和诗歌精神方面都个性鲜明,为中国当代诗歌影像奉献了多元而丰富的资源与景观。诗人哨兵喝着洪湖水,长在长江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