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维教学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授的注入式、平面式,而改为启发式、主体式,思维完全置于开放有序的系列之中。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对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善于生疑激趣,组织争辨
  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她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读了《太阳》知道太阳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有的同学说:“太阳那么好,为什么妈妈还要擦‘防晒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竟相迸射。没有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奏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三、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置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母的还是公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激活了,经过争论,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又如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了发展。
  四、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说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例如《晏子使楚》一课,晏子出使楚国,连续碰到三大难题,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没有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教师问一位学生:“你个子不高,因此引来过什么麻烦吗?”“没有。”学生答。老师话锋一转,说:“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了麻烦。那就是: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国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特意作了布置。晏子到来,见城门紧闭,侍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请先思考然后发表你的见解。”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语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通过表达,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愉悦,能调动学生争论的兴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如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等等。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其他文献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的教学方式。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宗旨。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物理实验教学在某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海湾扇贝的4个不同地理群体共80个个体利用7对引物组合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加拿大养殖群体48.8235%,墨西哥湾养殖群
期刊
以氟化钾为碱催化剂,聚乙二醇400(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确定了糠醛与丙二酸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α-呋喃丙烯酸的最佳条件为:n丙二酸:n糠醛:n吡啶:n氧化钾=1.4:1.0:
根据考古的研究推测,葡萄酒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我国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入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
对溴虫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紫外检测器、C18柱,以V(乙腈)∶V(甲醇)∶V(水)=40∶40∶20为流动相,对溴虫腈的分析可取得满意的结果。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9%,
选择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N-苯基酞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对氟(氯)苯酚、四氨邻苯二甲酸酐、不同取代的卤代化合物等为原料,通过氯化、保护、硝化、去保护、还原、醚
研究了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Y-85菊粉酶生物合成的诱导和阻遏机制,发现菊粉酶的生物合成受底物菊粉诱导和菊粉降解物阻遏的双重调控.对诱导作用机理的探讨认为,二聚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创立于山东省,于1994年将总部迁至北京市顺义区,于1998年开始向全国发展.
抗性淀粉是一种极具重要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颗粒态抗性淀粉具有不同于传统抗性淀粉的性质,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脱脂、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对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