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学校工作应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学工作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目前改革的大潮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夺取大面积丰收,是摆在我们每个外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英语教学难从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因此,探究一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揭示出课堂教学的规律,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定会大有好处。
关键字:课堂 改革 自主 能力 积累
一、从“满堂灌”到精讲多练
传统的教法认为,英语课是传授知识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课堂沉闷,效果欠佳。这是当前中小学外语教学最大的弊端之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诚然,英语课应该传授知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英语课是一门很强的实践课因此,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要有机地给合起来。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来学习,正所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对重点、难点或疑点,应力求精讲,从而使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而且,精讲多练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应讲中有练,练中有讲、灵活运用。
二、从“块块式”教学到整体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多年来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旧的模式:词汇教学——语法分析——课文翻译;或是按课文段落分成若干部分,一堂课教几个单同再教几段课文,一块一块进行。这样越分越细,越讲越多,结果把一篇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严格地说,这种“块块式”教学与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整体教学法,即“从篇人手”,把课文教学放到突出的地位,使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基础知识融为一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次都是一个整体,又各有侧重,层层深入。整体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综合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也保持了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完整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林在谈到整体教学时曾这样说过:凡惯于理解整体的儿童将比全神贯注于细节部分的儿童读得更多,这种趋势是明显的,并且是一贯的。
三、从知识型过渡到能力型
“激发兴趣,开发智能”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纵观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试题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从考察知识逐步过渡到考察能力。1984年以前,高考试题主要是考语法。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测试,就是让回国的美籍华人中学生答我们的高考题,结果平均只得了60分。这说明在讲英语国家中的学生,不是不学语法,即使是考察语法的单项选择题,也不是单纯考察知识,而是把知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体现。高考直接指挥着中学课堂教学,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由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氛围的营造,学习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用英语,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比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人体部位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服装、学习用具和手表等物品;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课程、动物等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对话,互相介绍,彼此了解各自的爱好。
改革是高考的需要,也是教改的潮流。首先,在能力培养上,应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其次,在答题技巧上,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如做单项选择题,应提醒同学注意前后语境,正确判断。
四、“四会”并举
侧重阅读《中学英语教学大钢》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切实的基矗多年来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高中阶段应是“四会”并举,突出阅读,各个年级,有所侧重,特别在阅读能力上应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以下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每天一句漂亮的英语,可以是谚语、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句英语笑话或是学生自己的精彩表达。由学生自己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欣赏。每周两次“口语秀”,刚开始由教师指导,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再慢慢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表演。每周一歌,发动学生每周学唱一首英语歌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每月阅读、欣赏一篇美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至少一篇精短美妙的英文小品。做值日报告,为了使每一位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口语,每天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用英语说出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出勤、新闻等情况。它既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起到课前“热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改革的方法很多,但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再也不必为学习而烦恼,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气氛,那么英语将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关键字:课堂 改革 自主 能力 积累
一、从“满堂灌”到精讲多练
传统的教法认为,英语课是传授知识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课堂沉闷,效果欠佳。这是当前中小学外语教学最大的弊端之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诚然,英语课应该传授知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英语课是一门很强的实践课因此,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要有机地给合起来。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来学习,正所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对重点、难点或疑点,应力求精讲,从而使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而且,精讲多练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应讲中有练,练中有讲、灵活运用。
二、从“块块式”教学到整体教学
中小学外语教学多年来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旧的模式:词汇教学——语法分析——课文翻译;或是按课文段落分成若干部分,一堂课教几个单同再教几段课文,一块一块进行。这样越分越细,越讲越多,结果把一篇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严格地说,这种“块块式”教学与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整体教学法,即“从篇人手”,把课文教学放到突出的地位,使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基础知识融为一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次都是一个整体,又各有侧重,层层深入。整体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综合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也保持了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完整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林在谈到整体教学时曾这样说过:凡惯于理解整体的儿童将比全神贯注于细节部分的儿童读得更多,这种趋势是明显的,并且是一贯的。
三、从知识型过渡到能力型
“激发兴趣,开发智能”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纵观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试题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从考察知识逐步过渡到考察能力。1984年以前,高考试题主要是考语法。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测试,就是让回国的美籍华人中学生答我们的高考题,结果平均只得了60分。这说明在讲英语国家中的学生,不是不学语法,即使是考察语法的单项选择题,也不是单纯考察知识,而是把知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体现。高考直接指挥着中学课堂教学,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由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氛围的营造,学习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用英语,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比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人体部位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服装、学习用具和手表等物品;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课程、动物等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对话,互相介绍,彼此了解各自的爱好。
改革是高考的需要,也是教改的潮流。首先,在能力培养上,应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其次,在答题技巧上,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如做单项选择题,应提醒同学注意前后语境,正确判断。
四、“四会”并举
侧重阅读《中学英语教学大钢》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切实的基矗多年来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高中阶段应是“四会”并举,突出阅读,各个年级,有所侧重,特别在阅读能力上应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以下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每天一句漂亮的英语,可以是谚语、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句英语笑话或是学生自己的精彩表达。由学生自己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欣赏。每周两次“口语秀”,刚开始由教师指导,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再慢慢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表演。每周一歌,发动学生每周学唱一首英语歌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每月阅读、欣赏一篇美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至少一篇精短美妙的英文小品。做值日报告,为了使每一位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口语,每天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用英语说出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出勤、新闻等情况。它既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起到课前“热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改革的方法很多,但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再也不必为学习而烦恼,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气氛,那么英语将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