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低压 线损
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如何做好山区乡镇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呢?
一、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山区乡镇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副度提高,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和“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用电增长势头强劲,农村电网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使山区乡镇电网严重出现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成正比,促使农村电网出现线路超经济电流甚至超安全电流运行,迂回线路多,输电半径过大,无功补偿不足,电压质量差,均导致线损率大大升高。共性的问题:
1、配网问题。由于山区乡镇用户广、散、少,超供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负荷不匹配等。
2、设备问题。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部分导线破旧,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降损较为严重。
3、配电变压器的运行问题。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普遍。
4、三相负荷不平衡较为严重。
5、计量问题。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计量精度不合格或末端电压偏低,造成偏慢的现象。
6、管理问题。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临时性季节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7、无功补偿问题。大部分10kV配变及以下均无设置补装置,无功损耗严重,电网运行不经济。
8、窃电现象较为严重,用电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用电宣传不到位,用户对电力是商品认识不足;二是农村电工素质较低,反窃电能力不足,反窃电力度不够。
二、加强山区乡镇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的策略
1、强化表计人员职责、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要强化表计人员职责,供电所应设立专(兼)职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对客户电能表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台账,统一按周期修、校、轮换,提高表计计量的准确性;三是推广应用新型电能表或长寿命电能表,并可适当采用集中抄表系统,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四是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使计量装置在较高的负载率下运行,提高计量准确性;五是对居民用电的计量,应采取客户外集中计量的方式,把若干电能表集中在计量箱内,这样便于管理又防止窃电;六是要规范计量箱的安装位置,缩短馈线距离,加大馈线面积,严格高压计量柜的铅封制度;七是要对客户电能表、表箱、互感器等计量装置要及时上锁或钳封,封表率应达到100%。
2、建立供电所线损管理机构,规范供电所线损管理制度,保障供电所线损管理取得实效。
供电所应建立线损管理的组织机构,所长亲自负责,各级人员各负其责。制定相关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线损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落实,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按抄表周期定期召开线损率的分析例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一是实际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二是当前线损率水平与历年同期水平的对比,与历年平均水平的比较;三是计量总表与各分表电量的对比;四是线路或设备之间、月度、季度和年度之间、各条线路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 通过对本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开展线损指标管理的同业对标工作。通过同业对标工作,一方面在供电所内部掀起比指标、找差距、学先进、争上游的热潮;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和借鉴同行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帮助供电所管理人员找出差距,寻找管理短板。编制供电所线损管理月度报告,月度报告要通报本月线损完成情况,全面总结分析报告期内本单位在线损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如何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三相负荷平衡调整。
三相负荷平衡调整并不是简单的均衡分配用户,而是应将同一等级的用户用电情况均衡地分配到三相中,平衡的关键在于最底层的用电户负荷进行平衡调整。力求做到线段上平衡、线路上平衡、小区域就地平衡。
调整措施: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调整应是经常性的、常态化的。一是进行用电负荷分类,把用电户按照长期性照明、动力、营业及季节性农业用电分四类,调整时把各类用电户平衡分配到三相上,对用电量较大用电户和特殊如季节性用电户作为负荷调整重点;二是从末端开始调整。负荷平衡调整从线路末端开始,使中性电流流动路径最短;三是以接点平衡即就地平衡为主。从杆基上端导线引出多路下户线的接火点为接点进行平衡,使中性电流仅在下户线中流动,不流入低压线路,不能就地平衡,则考虑就近平衡。
4、坚持从实际出发,暴露真实线损,定出切实的指标,把线损真正降到最低
实际影响低压线损率的主要因素是主电源的分布和组成、供电半径,负荷率、功率因数低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等,因此,现行的低压线损指标考核,缺乏可比性,也就是说,线损率低的,管理工作未必做得就好,线损率高的,管理工作未必做得就差,考核线损指标大多没有实际意义。相反,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逼迫供电所不得不弄虚作假,掩盖了线损的真实性。因此,越是基层越要强化、深化和细化线损指标的考核工作,要着眼于通过线损指标考核,真实反映营销及生产管理水平。这样的考核要建立在“指标合理”的前提之下,剔除各种“不可比”因素,使同类型考核对象都能站在同一起步线上,公平考核,才能真正抓出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
低压 线损
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如何做好山区乡镇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呢?
一、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山区乡镇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副度提高,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和“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用电增长势头强劲,农村电网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使山区乡镇电网严重出现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成正比,促使农村电网出现线路超经济电流甚至超安全电流运行,迂回线路多,输电半径过大,无功补偿不足,电压质量差,均导致线损率大大升高。共性的问题:
1、配网问题。由于山区乡镇用户广、散、少,超供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负荷不匹配等。
2、设备问题。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部分导线破旧,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降损较为严重。
3、配电变压器的运行问题。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普遍。
4、三相负荷不平衡较为严重。
5、计量问题。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计量精度不合格或末端电压偏低,造成偏慢的现象。
6、管理问题。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临时性季节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7、无功补偿问题。大部分10kV配变及以下均无设置补装置,无功损耗严重,电网运行不经济。
8、窃电现象较为严重,用电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用电宣传不到位,用户对电力是商品认识不足;二是农村电工素质较低,反窃电能力不足,反窃电力度不够。
二、加强山区乡镇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的策略
1、强化表计人员职责、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要强化表计人员职责,供电所应设立专(兼)职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对客户电能表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台账,统一按周期修、校、轮换,提高表计计量的准确性;三是推广应用新型电能表或长寿命电能表,并可适当采用集中抄表系统,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四是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使计量装置在较高的负载率下运行,提高计量准确性;五是对居民用电的计量,应采取客户外集中计量的方式,把若干电能表集中在计量箱内,这样便于管理又防止窃电;六是要规范计量箱的安装位置,缩短馈线距离,加大馈线面积,严格高压计量柜的铅封制度;七是要对客户电能表、表箱、互感器等计量装置要及时上锁或钳封,封表率应达到100%。
2、建立供电所线损管理机构,规范供电所线损管理制度,保障供电所线损管理取得实效。
供电所应建立线损管理的组织机构,所长亲自负责,各级人员各负其责。制定相关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线损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供电所线损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落实,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按抄表周期定期召开线损率的分析例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一是实际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二是当前线损率水平与历年同期水平的对比,与历年平均水平的比较;三是计量总表与各分表电量的对比;四是线路或设备之间、月度、季度和年度之间、各条线路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 通过对本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开展线损指标管理的同业对标工作。通过同业对标工作,一方面在供电所内部掀起比指标、找差距、学先进、争上游的热潮;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和借鉴同行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帮助供电所管理人员找出差距,寻找管理短板。编制供电所线损管理月度报告,月度报告要通报本月线损完成情况,全面总结分析报告期内本单位在线损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如何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三相负荷平衡调整。
三相负荷平衡调整并不是简单的均衡分配用户,而是应将同一等级的用户用电情况均衡地分配到三相中,平衡的关键在于最底层的用电户负荷进行平衡调整。力求做到线段上平衡、线路上平衡、小区域就地平衡。
调整措施: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调整应是经常性的、常态化的。一是进行用电负荷分类,把用电户按照长期性照明、动力、营业及季节性农业用电分四类,调整时把各类用电户平衡分配到三相上,对用电量较大用电户和特殊如季节性用电户作为负荷调整重点;二是从末端开始调整。负荷平衡调整从线路末端开始,使中性电流流动路径最短;三是以接点平衡即就地平衡为主。从杆基上端导线引出多路下户线的接火点为接点进行平衡,使中性电流仅在下户线中流动,不流入低压线路,不能就地平衡,则考虑就近平衡。
4、坚持从实际出发,暴露真实线损,定出切实的指标,把线损真正降到最低
实际影响低压线损率的主要因素是主电源的分布和组成、供电半径,负荷率、功率因数低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等,因此,现行的低压线损指标考核,缺乏可比性,也就是说,线损率低的,管理工作未必做得就好,线损率高的,管理工作未必做得就差,考核线损指标大多没有实际意义。相反,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逼迫供电所不得不弄虚作假,掩盖了线损的真实性。因此,越是基层越要强化、深化和细化线损指标的考核工作,要着眼于通过线损指标考核,真实反映营销及生产管理水平。这样的考核要建立在“指标合理”的前提之下,剔除各种“不可比”因素,使同类型考核对象都能站在同一起步线上,公平考核,才能真正抓出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