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养“文气” 双轮驱动促提升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犹如鸟之双翼,语文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要寻找两者的平衡点,不偏不倚,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关于“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关于“写作”,新《课标》提出—要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精彩,表达要有创意。
  如何在教学中践行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正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阅读非浮光掠影,写作不无病呻吟,这需要语文教师的灵活应对。
  一、抢占语文教学的“高地”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下好“阅读”这一先手棋。教师要当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注重方法指导,别出心裁,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1.阅读内容要雅俗共赏
  这里提出的阅读内容的“俗”,主要体现在对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学生阅读这类文本有亲切感,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其中我首推高邮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其散文系列,淡若无质,却韵味十足,突出文本的引领示范作用。而阅读内容的“雅”,旨在提升学生语言的凝练性和思辨性,我主要推荐他们阅读毕淑敏的《带着灵魂去旅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以及周国平散文精选等作品。再者,结合新《课标》中关于名著阅读的要求,强化名著阅读,要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字阅读,其中必读书目为十二篇,每册二篇,让学生合理规划好,掌握名著的相关知识。名家名篇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思想内涵。
  2.阅读方法要推陈出新
  书不能死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读书方面有创新意识。可以围绕某个主题开展论坛,结合某篇名著开展整本书阅读报告会、读书摘抄展、故事会等,以读书活动为抓手,让学生觅得读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一学期读几本文学作品(其中两本必读名著),若教师不寻找支点,仅凭高压指挥,那学生自然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设计出让学生易于阅读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切不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自己要先进行整本书阅读,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归纳出作品的知识点,可以是核心事件、人物谱线图等,并标注出学生的兴趣点,形成知识点归纳给学生,让他们犹如寻找宝藏式地进行阅读。同时处理好整本阅读与渐进式阅读的关系,浏览、跳读与部分精读的关系,主线人物和陪衬人物的关系。新《课标》中必读的名著有一些属于小说类文本,教师可以勾画出主线人物,像《骆驼祥子》中,可以围绕祥子这一人物的传奇一生去解剖文本,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虎妞和小福子谁是祥子的真爱?“骆驼祥子”这个称谓的内涵?欣赏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让小说锦上添花的?
  新《课标》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布衣暖,菜根香,道是读书滋味长”,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书香之中,在油墨的清香中品味人生百态,为写作锦上添花,不做“无米下炊”之妇!
  二、得作文者赢“天下”
  “写作”是应试教育中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赢语文,但在教学中作文教学容易忽视,学生亦是谈写作而色变,擅长临时抱佛脚,写出来的作文也是空洞乏味、脱离生活,殊不知作文教学不是急功近利,需要文火慢炖的等待,要化整为零的智慧。
  1.要学会写“凡人俗事”
  人间有味是清欢!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的存在—粗茶淡饭、嘘寒念叨中欣赏云卷云舒;清心寡欲、云淡风轻中体会岁月静好。
  “凡人俗事”要求所找素材无须太宏大,角度越小越好,努力做到有一点自己的“小生活”“小情感”“小眼光”“小哲理”“小风采”,选材立意角度也可以多样化,关注身边的平凡之人,于细节中发现伟大之处。这是学生习作中关于外公写对联的细节描写:“外公每天与笔杆形影不离,堂屋里墨香阵阵,木桌上,毛毡摊开,一旁砚台里,墨早已磨好,外公先润湿毛笔,蘸上墨汁,又在砚台边来回调整,直到,那吸饱墨汁的毛笔挺着肚子,如露珠般饱满,外公才慢慢俯下身,有力地在红纸上落笔,外公手臂挥舞着,干净利落,一如松土时那般娴熟,笔尖行过之处,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跃然于纸上。”
  多么精彩的文字,而这源于学生对于“小人物”的观察与关注。要努力挖掘有生活气息的感觉真实的“小素材”,写出“凡人俗事”的中的有价值、有内涵的东西。
  2.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
  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不缺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要善于以美的心态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并如照相机般及时记录下精彩的瞬间。下面是学生郊游之后的一段文字:“远眺,是一望无垠的菜花与幽远的湖水,菜花金黄,湖水橘红,一轮夕阳被波澜拉伸着,拉伸着,竟如一条丝带,熠熠生辉地舞动着。隐约听见湖水轻声细语,涛声若隐若现,忽逢一阵微风拂过,卷起菜花丛中千层浪,一时间,金黄橘红交相辉映,竟让人分不清,这涛声,是来自花浪,抑或是那湖水奏出的乐章。”这一段景物描写,犹如绘画中的工笔画,色彩搭配之和谐,画面层次突出。平常生活中,学生要做有心用心之人,美景、美人、美事,都要及时记录,并恰如其分地使用“美顏”功能,用手中的妙笔勾画出生活的精彩。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中两个重要的板块,需要双轮驱动,不能上演独角戏,闭门造车也仅能孕育出畸形学生,读与写和谐共生、完美融合,是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
  养文学之气,书清味人生,让学生在语文学海中诗意地畅游!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发展语言能力等的重要途径,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盲目追求高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表现出“割裂式”“碎片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加强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策略的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
摘 要:经常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更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发散思维。但是,由于部分古诗文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以实践为依据,总结出提高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智慧和文采的传承,古诗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学习和诵
摘 要:语文教育的中心与整本书教学是紧密相连的。虽然古代教育者们并未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以整本书为教学对象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并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是有一定教育传承意义和人才培养价值的。因此,作为高中生最佳伴读者的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使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显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 要: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独到的课前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触动他们的情思,促进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有利于创造性学习。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课堂导入环节的方法作一初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导入 方法探究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讲究一个好的开头,这样才能紧扣读者心弦。同样的道理,讲课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革新,慧学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教育界的追捧,而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如何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是目前需要探讨何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然后重点探讨构建慧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慧学课堂 小学语文 课堂主角  教育是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科学、高效的
摘 要:古诗词是语言学习中言意兼有的重要载体。传统古诗词教学重背诵轻理解、重内容讲解而轻背后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实现言意兼得呢?笔者谈谈个人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些许感悟。  关键词:古诗词 诗眼 意象 言意兼得  一、品味诗眼,实现言意兼得  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诗眼”就是诗作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是反映整首诗主题情感的关键词语。品味诗眼,不仅是正确理解诗歌内涵的有效手段,也
摘 要: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必修学科,而古诗歌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部分内容大多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并加以记忆,这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必备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不仅要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古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
摘 要:初中历史涉及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更好的记忆和对知识点的梳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将历史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也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扼杀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古诗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含义深刻,而且易读易记。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古诗词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本文将分析
摘 要:“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说,意思是表达诗词和文章读多了自身的气质就会随之进行改变。这句话也充分表明了诗词和文章当中的含义和知识对于人们的改变极大,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诗词教学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们对于诗词学习感到无趣和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开展以及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不仅存在于知识层面,也包括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探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来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政治 有效渗透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发掘教材中的内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