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年的实践表明,从事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存在着客观性风险也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客观性和社会性并如何防范其风险具有现实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
1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具体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起点是农业,基础是农户重点在基地,经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表现为四种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1.1 自然风险
主要是指自然灾害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而且农业生产受天然地理环境、大气、气候、光照、温度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幅度较大。由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大,我市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过渡带,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125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2.6mm左右,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农作物品种类型很多,玉米品种需要抗倒伏、杆强、脱水快、产量高、利于机械收获,大豆品种需要高蛋白、高脂肪、杆强、抗逆性好、商品属性好、中、早熟品种,同时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那么自然灾害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其突出表现特征是:(1)客观存在性。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只是区域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不同而己。(2)波及范围也比较大。如果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业化生产原料的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的其他产业链会因原料的供给不足而失去运转的可能,它造成的危害波及整个产业链。(3)难以控制性。人们只能通过当地气象预报,在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防灾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能完全控制的。(4)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影响,使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发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去冬今春雪雨大,造成玉米、大豆、水稻种子质量下降,造成了播种期拖后、质量下降,甚至小麦不能播种等现象。
1.2 市場风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不存在市场风险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这样,市场风险则是经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产物。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波动的价格尤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只要价格有足够的弹性,价格就能平衡供求,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增进社会及个人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市场各主体时刻面临着因价格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除了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受价格风险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链中其他加工业、深加工业的产品也要遭受市场风险。
1.3 信用风险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为较好地维系龙头企业与农户或基地的关系,巩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合同、契约农业产业化之路。也即人们常说的“订单农业”。但是,在当前我国各级监督管理体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合同订单的执行情况比较差,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履行合同时农户由于缺乏较好的信用意识,往往是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自己产品的归属,而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规定。龙头企业有时也会因为市场行情突变,在农业生产前对某一产品的较好的预测被现在较差的现实代替之后,龙头企业也会因为产品效益差的缘故而不生产或减少生产,从而不收购或减少对农户或基地组织原料的收购量。即使收购也不按合同价。信用风险的存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约情况时也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4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某个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用到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中的其它产业,如加工业、深加工业同样也要运用不同的技术。但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一样隐含着风险。农业技术与其他技术要求运用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们这个地区大多数以农民为主体,而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难以掌握技术要求带来的风险。另外,每一项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应用有一个适应的特点。因此,经济转型时期,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技术风险将更突出和加强。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产量减少,达不到预期的产量,二是产品滞销。这样,实际上,技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转化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2 防范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方法
2.1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
农业产业化风险一是由于现实农民经营规模太小;二是期货市场目前运营还不规范。因此,我们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已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另一方面建立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以龙头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提升品种专业化、打造期货市场规模。
2.2 建立风险基金制度
鼓励企业从经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障基金,建立风险基金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解决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
2.3 建立合同约束机制
合同(契约)约束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采用的运行方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一方面要防止龙头企业利用自己强势地位对农户进行强买强卖,与农户争利,甚至侵害农民权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农户违约,搞签约产品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的违约活动。强化合同(契约)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4 建立提升农民素质的培训机制
采取定期不定期、集中与分散方法,强化文化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增强农民信用观念,每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减灾防病技术、新品种应用与推广、农业法律法规等知识,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
1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具体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起点是农业,基础是农户重点在基地,经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表现为四种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1.1 自然风险
主要是指自然灾害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而且农业生产受天然地理环境、大气、气候、光照、温度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幅度较大。由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大,我市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过渡带,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125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2.6mm左右,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农作物品种类型很多,玉米品种需要抗倒伏、杆强、脱水快、产量高、利于机械收获,大豆品种需要高蛋白、高脂肪、杆强、抗逆性好、商品属性好、中、早熟品种,同时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那么自然灾害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其突出表现特征是:(1)客观存在性。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只是区域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不同而己。(2)波及范围也比较大。如果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业化生产原料的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的其他产业链会因原料的供给不足而失去运转的可能,它造成的危害波及整个产业链。(3)难以控制性。人们只能通过当地气象预报,在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防灾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能完全控制的。(4)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影响,使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发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去冬今春雪雨大,造成玉米、大豆、水稻种子质量下降,造成了播种期拖后、质量下降,甚至小麦不能播种等现象。
1.2 市場风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不存在市场风险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这样,市场风险则是经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产物。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波动的价格尤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只要价格有足够的弹性,价格就能平衡供求,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增进社会及个人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市场各主体时刻面临着因价格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除了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受价格风险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链中其他加工业、深加工业的产品也要遭受市场风险。
1.3 信用风险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为较好地维系龙头企业与农户或基地的关系,巩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一些地方探索出了合同、契约农业产业化之路。也即人们常说的“订单农业”。但是,在当前我国各级监督管理体制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合同订单的执行情况比较差,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履行合同时农户由于缺乏较好的信用意识,往往是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自己产品的归属,而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规定。龙头企业有时也会因为市场行情突变,在农业生产前对某一产品的较好的预测被现在较差的现实代替之后,龙头企业也会因为产品效益差的缘故而不生产或减少生产,从而不收购或减少对农户或基地组织原料的收购量。即使收购也不按合同价。信用风险的存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约情况时也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4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某个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用到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中的其它产业,如加工业、深加工业同样也要运用不同的技术。但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一样隐含着风险。农业技术与其他技术要求运用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们这个地区大多数以农民为主体,而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难以掌握技术要求带来的风险。另外,每一项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应用有一个适应的特点。因此,经济转型时期,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技术风险将更突出和加强。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产量减少,达不到预期的产量,二是产品滞销。这样,实际上,技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转化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2 防范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方法
2.1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
农业产业化风险一是由于现实农民经营规模太小;二是期货市场目前运营还不规范。因此,我们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已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另一方面建立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以龙头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提升品种专业化、打造期货市场规模。
2.2 建立风险基金制度
鼓励企业从经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障基金,建立风险基金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解决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
2.3 建立合同约束机制
合同(契约)约束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采用的运行方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一方面要防止龙头企业利用自己强势地位对农户进行强买强卖,与农户争利,甚至侵害农民权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农户违约,搞签约产品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的违约活动。强化合同(契约)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4 建立提升农民素质的培训机制
采取定期不定期、集中与分散方法,强化文化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增强农民信用观念,每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减灾防病技术、新品种应用与推广、农业法律法规等知识,降低农业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