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古诗鉴赏成绩不佳的反思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素来成绩不佳。满分10分左右,据说有的省份均分只有二点几分。我国是诗词王国,有着举世倾慕、光辉灿烂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一学、赏一赏,把语文和人文素养的底子夯得厚实一些,绝不是什么坏事情。为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赏,提升自己的语文和人文素养,高考试卷上安排了这一板块,也确实是抉择明智、意义深远之举。然而,年复一年,总会从暑热的阅卷场上传来灼痛人心的讯息——古诗词鉴赏得分太低!对此,我们的确该冷静下来深刻反思了。依笔者拙见,可归为如下三个因素:
  一、来自命题的因素
  本世纪初,高考古诗词鉴赏板块开始青睐主观题。十几年来,赋分逐年递增,充分体现了对古诗词鉴赏能力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命题理念,但试题的样式和赋分却始终不见大的改进。今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这一板块仍是老面孔。最大的不足主要有三:
  1.普遍缺少必要的背景说明
  人写诗,都该是因事缘情而发。既然如此,作为题面的诗或词就不该是赤条条、不加任何背景性说明文字,尤其是作者不甚闻名或背景特殊的诗词。虽然有时也给出关涉作者的注释,但大多是寥寥数言。赏析古诗词,与赏析其他文学类文本一样,都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对作者不甚了解,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考生就只好在不解作者其情志,不明作品主旨的前提下答题。遣词造句、修辞化典、驭象拟境、运招用技等,琢磨来折腾去,诗人都只是为了抒情表意。如果考生连作者的真情实意都不清楚,又怎么能把什么艺术和技法之类赏析到位呢?又怎么能说清楚这些艺术和技法之类到底具体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乎,就只好说些万能的套话、空话。比如,有的考生一遇到“写景的作用”之类的问题,就只能空洞地答“写景抒情,收到委婉深沉之效”。至于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情与景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两者在特征和调子上又有怎样的相同之处等等,则干脆都语焉不详,甚或驴唇不对马嘴。这样作答又怎么能够得分呢?
  2.试题命制和赋分鸡零狗碎
  请先看一道高考试题(某直辖市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一共只有8分,竟拟了三道题!第一道题。答案是:“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很明显,分号前后各1分。先不论这样的答案是否最佳、是否唯一。如果学生这样答:“卷”写出了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吼”字写出了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给不给分?给多少分?不给分肯定说不过去,给1分肯定亏了考生,因为主要内容都已经答出来了——“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侧重视觉,而“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侧重视觉。说得公正一点儿,这个答案甚至应该得满分,而事实上这样做答的考生绝大多数只能得1分!
  第二道题答案是:“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同样先认可答案是唯一的。不难看出,分号前“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是1分,分号后“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和“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各1分。这样赋分,看似很公平公正,实则却很难说。如果哪位考生这样答:这句中的“骤”字用得好,写出了雨来得急、去得快:“山又绿”既写出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又写出了雨后田野充满生机。没有答出“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肯定要扣1分。没答出“暗扣诗题”该扣多少分?没直接答成“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又要扣多少分?总不能给出0.3的分数吧。恐怕这一点又得不到分了,结果很可能只得到了1分。事实上,这样作答最少该得1.5分。
  第三道题答案是: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或者: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还认定答案是唯一的,但不管考生认为“不好”还是“好”,恐个白都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首先,认定“不好”这个结论本身是否给分?如果不给分,答案又有“好”的选择,显然应该给分,那么又该给多少呢?其余,若认定“不好”,“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这五个要点该给分,那又该怎么给分?表述不够通畅利落又怎么扣分?总分数只有3分,怎么给分、怎么扣分,看来都只能任由阅卷老师随性屠宰了,里外都只能是一笔充满冤情的糊涂账,还谈什么公平公正!(认定“不好”的一方这里暂不提)更可卟白的是,高考这么鸡零狗碎地考,平时又都这么鸡零狗碎地教学和训练,长此以往,可谓灾祸无穷矣!
  3.答案拟定不够严谨和完善
  我们再以前面那道高考题为例。如果我们不认可答案的唯一性,那问题可就多多了。先看第二道题答案,说“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是可以的,但若说“骤晴”暗扣诗题,还不如说“骤晴”呼应诗题或照应诗题更准确。如果非得讲暗扣诗题,还不如说“骤”字暗扣诗题更为妥当。说“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也是可以的,但“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这一提法就未必是唯一的了。诸如“又写出了雨后田野油绿鲜亮,景色喜人”“也流露出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的情趣”等提法也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再看第三道题的答案,若考生认为“不好”,理由这样作答,是不是会更完美和精彩呢?请看:   诗的前两联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骤雨忽至的景象,雨大风猛,势不可挡这样布局,是为了紧扣住诗题“骤雨”,突出了骤雨之大之猛,先声夺人,牢牢地抓住读者,激起无限想象;同时,还能突出牧童顽强、可爱,并与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如果把五、六句放在开头,描写的重心就转到牧童身上了,既没有扣住诗题,又大大削弱了原布局的艺术效果,足见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可悲的是,这样作答的考生反而很可能因为所谓的要点不够清晰(也就是不利于阅卷人“快屠速宰”)而失分!说真心话,这样作答的考生才是真正的素养高,这样的答案才较到位地诠释了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理应得满分的。
  至于,认为“好”的一方,其答案所表述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一者诗题是“骤雨”,因此不可先写牧童牧牛的情景,这样就转换了描写中心,导致开篇就不扣题。二者,若真的把五、六句放在开头,与诗的三、四句根本就无法自然衔接!就算不考虑诗意衔接太突兀,非要先把五、六句诗放在开头不可,那又哪里谈得上“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呢?说法太牵强了。三者,既然五、六句根本就不可能放在开头,那还谈什么答案?又何谈“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之类呢?可见,根本就不存在认为“好”的一方的选择。倘若真有考生这样作答,甚至因颇具“创意”而得了高分,那么,究竟是考生诗词鉴赏的素养高呢,还是我们奖励了“胆大敢胡来”的考生呢?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多举例了。说实话,现在各省市的高考古诗文鉴赏题大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这种答案拟定不够严谨(甚至错误)的问题,只要肯留心就会有所发现。必须要说明的是,答案本来就不够严谨,甚至还有错误,阅卷者却偏偏还要死抠着答案来操作,怎么能不制造“冤假错案”呢?
  二、来自教师的因素
  来自教师的因素也不少,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以练代学,盲目求多
  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诗词鉴赏教学了。现在的诗词教学,尤其是诗词选修教学,教师关心的根本就不是如何引领学生拓宽拓深,欣赏诗词的美,而是始终着眼于高考,急功近利地做应试化、模式化训练。教学步骤一般为:先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诗(或词),然后就根据这类诗的一般写法和抒情方式直奔这首诗的写法和特点之类。比如,写景诗有写景诗的一般特点和赏析套路,写物诗有写物诗的一般特点和赏析套路,依此类推,写人抒情诗、写事抒情诗、化典抒情诗等都有。写物诗还可细分为借古物抒怀、托物言志、写物抒情等。结果是越分越细,越练越多,盲目求多,以练代学,以练代赏析。一些教师总是企图把各种类型的诗词都让学生练完,把各种写法都练到位。结果呢,反而是越练越没章法,越考学生心里越没谱。道理也比较容易理解,学生不入诗理,不进诗境,不明白诗人究竟为啥要写诗,又为啥非要这样写,不能与诗人或诗词主人公共喜或同悲,只是永远被动、乏味、无奈地接受一次又一次冷冰冰的考练,机械地生吞一些所谓的规律和方法,最终脑袋里仍不过是浆糊一团。
  2.就题讲题,远离生命
  诗词教学应试化、模式化、技术化,又贪多练求速成,结果只能是仿着高考试题的样式,把活生生的诗词分尸宰割,远离诗人、诗词主人公的生命,甚至远离学生生命,直奔什么“特点”“写法”“作用”之类,死灌硬练。请看晏殊《蝶恋花》这首词: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现在流行的教法是,学生还没怎么读呢,教师就急着问:上阕写了什么?用了哪些写法?下阕又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法?这些写法有什么作用?整首词有什么特色?接着启发学生到上下阙里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词语,而后由教师来赏析其特色和作用。这样的教读,远离生命,架空心灵,学生根本就不可能用生命和心灵去与词中思妇深度对话,因而也就无法深刻体会到思妇那颗敏感、焦躁、空虚甚至不讲理的怨心。她竟认为“槛菊”在为自己愁苦,“兰”在为自己哭泣,双飞燕在故意撩拨自己,明月和西风也赶来凑热闹,整夜整夜地刺激自己。如果这样来理解赏析,拟人手法、对比衬托、写景烘托、情景交融等,也就鲜活地在学生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尤其是那“不谙”和“穿”,表面上写思妇嗔怪明月不解自己的怨心,实际上是写思妇彻夜相思,辗转无眠,就好像利剑般的月光整夜地戳自己的心一样,手法可谓妙极。果真能教学生这样去阅读和赏析,他们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讨厌语文的,其学习效率也绝不会那么低的。
  三、来自学生的因素
  有了上述分析,学生的因素也就不难理出来了,主要有三点:一、诗词欣赏的素养不够、文化积累不厚实。试想,课内无效学习占用的时间过多,课下各学科的作业又多,学生还能有多少时间去自主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结果也只能如此。二、鉴赏能力不够,水平太低。课内教师教不得法,学生也就没了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兴趣;始终是个门外汉,读不出什么门道,更赏不出什么滋味,又何谈赏析的能力和水平?三、作答的表述语言不过关。素养不足,没有兴趣,能力和水平又不够,自然也就谈不上用很在行、很到位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赏析结果了。仅靠教师生灌硬塞一些解题方法和步骤之类,又有何用?
  高考怎样考决定了教师怎样教,教师怎样教也就决定了学生怎样学。命题环节违背规律的问题(甚至错误)多多,教学环节又应试化,且紧跟仿真,错误更多,学生又怎么能好起来?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急功近利,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势随波,得过且过,无奈低效且习以为常。这致命的恶性循环竟始终不见有深刻的反思和务实的矫正,结果也只能是继续循环,祸害不尽。
  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写这篇比较消极的文字,目的绝不止于指出什么结症,更应该是一种呼唤,呼唤生命和心灵能快些回归古诗词赏析教学,呼唤广大“语文人”的良知能早日复苏!
其他文献
今年,一系列事件让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报纸上有关报道层出不穷,时而让人义愤填膺,时而让人热血沸腾。翻开4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蓦然见到这样一个题目:“留学生:远离祖国的五星红旗”。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怪了怪了,竟然鼓动留学生远离祖国的五星红旗,这还了得?读完全文,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写的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各种反对藏独、支持奥运的爱国行为,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亲爱的留学生朋友,我年轻的兄弟,
一    不少老师认为《我为什么而活着》没有什么好讲的,最多也就几个难句,这样的课十几分钟也就结束了。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课肯定是不行的,这说明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需要审视,需要重构。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教学显然涉及短文长教的方法问题。短文长教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短文细教。对于此,余映潮先生主张从艺术朗读、语言训练、课文赏析等方面入手。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究竟把哪一点拓展开来,重要的还是看教师对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也就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转向教学内容层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固定的形态直接呈现在教材中的,而语文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和对象,它虽然体现着教学内容,却不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呈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些什么,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读后再根据其教育价值来确定的。由于每位教师对课文独特性及其教学价值的认知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终于结束,每每回想起曾经面对的一份份“触摸”和“感知”,不由得感慨出卷者的用心:煞费苦心地让每一位考生“回首往事”,希望考生透过都市、乡村的空间描绘,从横向或纵向感受和思考社会、人生和历史,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应该说,这为考生提供了一次不错的梳理生活的机会;然而,当考生初步“触摸”到真实生活的门把时,却怎么也找不着进入的钥匙。于是,上蹿下跳者有之,徘徊彷徨者有之,急
2012年春晚,主持人倡议大家给长辈行传统的“拱手礼”,引起诸多争议,如《北京晨报》引用网友的话说:“真是没文化啊,拱手礼都是平辈间的,怎么能拱手就算是向长辈拜年了呢?”有民俗学者认为:“按照传统礼仪,拱手礼确实应该是适用于平辈间而不适用于对长辈。”湖南红网的一篇《朱军的拱手礼戳中了当代礼仪之伤疤》先后被新华网、凤凰网诸多网站转载。  查《现代汉语词典》,“拱手”一词释为:“双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戏曲,它的诞生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它的原创性与独特性使其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在诸多元代杂剧精品中,就作品而论,最受欢迎且影响
统观近几年各高校或联盟自主招生语文考试,虽然其试卷结构不尽相同,考查题目类型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但如果从能力的角度观察,各自主招生试卷考查本质并无区别,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它们的共同追求。就具体题目而言,自主招生语文测试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认识高校自主招生试题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考查这一特点,便于考生有的放矢地应对“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并为
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阅读活动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在这个场域的各种关系结构中既有现实存在也有历史存在,既有文本叙述的场域也有读者身处的场域。在时空交错的复杂场域里,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正如德国人类学家休普勒斯纳所说:“人天生是一种文化生物”[2],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本文拟从文化场域的角度,以《林黛玉进贾府》[3]为例(下未注明的引文均源自此
信息时代,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了满足快速阅读的需要,视觉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例如图形、图像、表格、视频等,以其直观、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接受的特点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非连续性文本自从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后,一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方法策略的探
继鲁迅之后,老舍与张天翼并列成为讽刺艺术的“双璧”。[1]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之间,老舍面对国家命运的风雨飘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劳苦大众的民不聊生,以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高举讽刺艺术的大旗,一方面直刺黑暗的社会现实,一方面直刺国民精神中的劣根性,以此探索“老大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取得了可圈可点的艺术成就。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邻居们》[2]堪称讽刺艺术的精品。  老舍的小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