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学习的一项基本功。生物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借助模型、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我在投影中放置了“大头娃娃”“非洲难民儿童”的照片,面对这样震撼人心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蛋白质的功能还有哪些?哪些食物可以大量补充,有无替代……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唤起求知欲望。
2.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如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但一些地区引进水葫芦增加物种多样性,却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通过这样的矛盾,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探究真相。学生深入讨论探究,能提出诸如“该地区物种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是什么?”“水葫芦为什么会在该地区泛滥成灾?”“怎样才能提高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引入其他生物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等问题。通过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以及引种要慎重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了。
3.利用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只要教师设计引导得好,学生就能在实验过程中思考和探究,针对自己的操作、实验现象等产生质疑。“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学生不同组之间结果相差很大,如“没有色素带、色素带不全、色素带多出一条”等。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自然就有疑问,想知道出现各类实验结果的原因,积极参与生物实验的兴趣就会增强。
4.利用具体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产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背景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在分析“内环境与稳态”时,我将自己生病时的一张验血单呈现给学生,学生自然生成“验血单上的各个指标分别能反映哪些疾病?”“为什么这些指标能诊断呢?”等问题。在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时,一首描写茅洲河变迁的打油诗“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开始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成了灾害”的呈现,会让学生生成很多问题“这是怎样的画面?”“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来治理?”等。
二、教授质疑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1.模仿问题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探究范例,以供学生学习、模仿、领悟,进而为他们自己主动提问拓宽思路。将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启发学生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顺序、实验现象出不来的原因、实验误差存在的原因等角度提出问题。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实验时,学生就提出“为什么用紫色洋葱,不用白色,不用以前用的菠菜?”“为什么质壁分离复原时,有些细胞复原,有些却没有?”“该实验能否改进,使现象更明显”等有深度的问题。
2.问题引导提问。
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各个小问题或问题串,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熟悉的同学间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即使个别学生不敢或不愿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也可以通过同组的其他同学将自己的问题表述出来。
3.联系实际提问。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将所学内容与具体实际联系到一起進行发问,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太肤浅。比如分析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要联系到光合作用能提高产量,就会问出跟大棚蔬菜种植相关的问题来。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编辑 聂蕾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借助模型、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我在投影中放置了“大头娃娃”“非洲难民儿童”的照片,面对这样震撼人心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蛋白质的功能还有哪些?哪些食物可以大量补充,有无替代……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唤起求知欲望。
2.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如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但一些地区引进水葫芦增加物种多样性,却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通过这样的矛盾,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探究真相。学生深入讨论探究,能提出诸如“该地区物种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是什么?”“水葫芦为什么会在该地区泛滥成灾?”“怎样才能提高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引入其他生物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等问题。通过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以及引种要慎重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了。
3.利用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只要教师设计引导得好,学生就能在实验过程中思考和探究,针对自己的操作、实验现象等产生质疑。“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学生不同组之间结果相差很大,如“没有色素带、色素带不全、色素带多出一条”等。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自然就有疑问,想知道出现各类实验结果的原因,积极参与生物实验的兴趣就会增强。
4.利用具体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产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背景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在分析“内环境与稳态”时,我将自己生病时的一张验血单呈现给学生,学生自然生成“验血单上的各个指标分别能反映哪些疾病?”“为什么这些指标能诊断呢?”等问题。在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时,一首描写茅洲河变迁的打油诗“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开始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成了灾害”的呈现,会让学生生成很多问题“这是怎样的画面?”“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来治理?”等。
二、教授质疑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1.模仿问题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探究范例,以供学生学习、模仿、领悟,进而为他们自己主动提问拓宽思路。将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启发学生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顺序、实验现象出不来的原因、实验误差存在的原因等角度提出问题。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实验时,学生就提出“为什么用紫色洋葱,不用白色,不用以前用的菠菜?”“为什么质壁分离复原时,有些细胞复原,有些却没有?”“该实验能否改进,使现象更明显”等有深度的问题。
2.问题引导提问。
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各个小问题或问题串,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熟悉的同学间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即使个别学生不敢或不愿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也可以通过同组的其他同学将自己的问题表述出来。
3.联系实际提问。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将所学内容与具体实际联系到一起進行发问,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太肤浅。比如分析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要联系到光合作用能提高产量,就会问出跟大棚蔬菜种植相关的问题来。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