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文本常有二境——因景而创的情境与作者的心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两重大门。入此二境,课堂才丰厚、有生机。入境,是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以《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实录为例,试谈深度沉浸情境与深入抵达心境的路径。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入境 沉浸
  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齐声诵读《题西林壁》。
  (学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齐)苏轼。
  师能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吗?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都行。
  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他是美食家,东坡肉是他发明的。
  师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汤、东坡鱼、东坡豆腐、烤生蚝……都和他有关。
  生他的词被称为豪放词。
  生他对书法、绘画都有研究。
  师不光有研究,还颇为精通。他和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家”。
  生他被贬多次,到过很多地方,但他乐观、豁达。
  生他对佛家和道家也很有研究。
  师他更是儒家士大夫的典范,是儒、道、释三家的集大成者。苏东坡是中国文坛的千古奇人,博学多能,才华横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千古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二)自主发现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朗读课文?
  (一个学生举手朗读。读毕,众生鼓掌。)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读音和停顿的问题?
  (众生摇头。)
  师不光读音和停顿准确,声音也好听,还很有感情。
  师请大家齐声诵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恰当、声音响亮。
  (学生集体诵读。)
  师读得很好!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把不懂的、有疑问的字词圈出来,可以和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讨论。)
  师有不懂的字词吗?
  生“欣然起行”的“起行”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回答?
  生起身,行走。
  师正确。还有吗?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中的“庭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庭院里的意思。
  师很好。还有疑问吗?
  生“藻荇交横”的“交横”是什么意思?
  生交错纵横。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很好!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字词非常重要,大家平时要注意积累。下面带着你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朗读课文。
  (学生集体诵读,声音洪亮。)
  (三)想象入境
  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生苏轼去找张怀民,看承天寺的景色。
  师人物清楚了,地点也有了,“看承天寺的景色”表述欠准确,能重新表述一下吗?
  生看承天寺的月色。
  师其实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你的话,能找到吗?
  生赏月。
  师非常好,赏月!不过你漏了一个关键的内容,联系题目能发现吗?
  生哦!游承天寺。
  师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再重新组织你的语言。
  生苏轼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一同赏月。
  师顺畅了很多!夜游的具体时间是——
  生(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师农历的十月十二日,大概是阳历的什么时候?
  生应该是十一月中旬吧?
  师是的,阳历十一月中旬,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节差不多,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已寒。然而,这并不能挡住苏轼夜游的心,是什么让他有如此雅兴?
  生月亮。
  师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原因?
  生(齐)月色入户。
  师都是月亮惹的祸。看来,那天晚上的月光的确与众不同,文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月光的?
  生(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曾有人这样评价这句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你认为评价得如何?
  生我觉得评价得很好。
  师怎么好?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积水清澈透明,像洁白的月光。
  师“如”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如积水空明”,连在一起呢?
  生就是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哦!我想起来了,应该是月光像积水。
  (众生笑。)
  师那本体和喻体分别是?
  生本体是月光,喻体是积水。
  师这句话中只有一个比喻吗?
  生还有一个。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本体是竹柏的影子,喻体是藻、荇。
  师说得很好!连用了两个比喻,出现“月”字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出现一个“月”字,可整句都在写月,这正是“不著一字”。但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尽得风流”。
  (学生沉思。)
  师如果我把原句稍加改动,大家看改得怎么样?
  (PPT出示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文: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
  生老师改得不怎么样,还是原文好。(众生笑)你看,前半句加了“月光”就太直白了,缺少了想象的空间;后半句顺序颠倒了,没有原来好。
  师什么顺序颠倒了?
  生本体和喻体的顺序颠倒了。   师效果有何不同?
  生恍然大悟的感觉没有了。
  师哪个字最能看出来?
  生盖。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吗?
  (学生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语速再慢一点,“盖”字的音再拉长一点,试试看。
  (学生放慢速度,“盖”字拖长音读。)
  师“盖”字的音拖长了,感觉有何不同?
  生感觉更顺了一些。
  生能表现苏轼的顿悟。
  师顿悟到什么?
  生就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哦,那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啊!
  师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景象,居然让苏轼忘怀了自我,沉醉不已?我来读这句话,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体会。
  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师读,语速慢,拉长“盖”字音。)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能说说刚才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照在了庭院里,藻、荇生长在水里,再回头一看,才发现那是树的影子。
  师描述得不错,我要纠正一点,不是树的影子,而是——
  生竹柏的影子。
  师我再读一次,大家闭眼体会,这次有个要求——试着把自己放在那晚的月色里,充分展开想象。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
  (教师再读,语速慢,声音轻,“盖”字音拖得更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试着加入自己的想象和修饰语,描绘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月光洒在庭院里,庭院里好像有一层水波,风儿吹过,荡起阵阵涟漪。“我”望着这景象不禁心驰神往,再仔细看去,发现水里有很多藻、荇交织,“我”深深沉醉在如真似幻的景色里,不经意地回头,才发现这水里的藻、荇竟是竹柏的影子啊!心里不觉有些失望。
  师一个美丽的误会!月色如在眼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请大家共同朗读这句话,体会那如真似幻的美妙月色。
  (学生齐声诵读。)
  (四)深度进入
  师如此美妙的月色,让苏轼沉醉不已,有人和他同醉吗?
  生(齐声)张怀民。
  师志趣相投者,知音也。张怀民是苏轼的知音吗?
  生(齐声)是。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从“遂”字能看出来,苏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怀民,说明他俩的关系很好。
  师嗯,不假思索。
  生“怀民亦未寝”,“亦”说明张怀民也没有睡,像约定好的一样。
  师心有灵犀。
  生“相与步于中庭”,苏轼找到张怀民后便一起到庭院中散步,说明两个人很默契。
  师他们俩不但心灵相通,还有共同的人生经历,知道是什么吗?
  生注释里说两个人都有被贬的经历。
  师是的,你读很仔细。其实张怀民还是苏轼的老友。
  (PPT出示:张怀民,苏轼的老友,元丰六年被贬黄州,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苏轼称赞他“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自高”。)
  师夜虽寒,承天寺虽偏远,可有知音共赏明月,真好!文中的哪个词最能表达苏轼此时的心情?
  生欣然。
  师什么心情?
  生高兴,开心。
  师(板书:欣喜)请大家朗读课文,试着体会苏轼有知音共赏美妙月色的欣喜之情。
  (学生齐声诵读。)
  (五)深度共情
  师苏轼夜游承天寺,和知音共賞美景,仅仅表达了欣喜之情吗?
  生还有苦闷、悲伤。
  师(板书:苦闷、悲伤)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注释里说“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师从注释里找到了佐证。其实,苏轼当时被贬的经历远比注释里说得悲惨。大家请看——
  [PPT出示:元丰二年,苏轼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九死一生后,苏轼以犯官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四年,自己开荒种地。]
  师“乌台诗案”给苏轼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带来了重创,苦闷、悲伤之情可想而知。你们能从文章里找到苦闷、悲伤的依据吗?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从苏轼说自己是“闲人”就能看出来。
  师“闲”是什么意思?
  生空闲。
  师换一个词会更合适。
  生清闲。
  师(板书:清闲)很好!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苏轼清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如果很忙,哪有时间去赏月?
  师是啊,公务繁忙的人哪有时间赏月!
  生从苏轼夜里去找张怀民赏月这件事就能看出来他很清闲。
  师是的,入夜便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便去承天寺寻张怀民,清闲可见一斑。我们从“闲人”也品出了苏轼苦闷、悲伤的心情。除了欣喜、苦闷和悲伤,你还能读出他怎样的心情?
  生我还读出了苏轼的自豪。
  师自豪,哪里有?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就是,哪里都有美好的月色,哪里都有竹柏的影子,只有我们两个闲人能欣赏到,别人欣赏不了。
  师你怎么理解“闲人”?
  生就是清闲的人。
  师清闲的人,就一定能欣赏得了这美妙的月色吗?如你所言,月色哪里都有啊,但往往缺少什么?
  生雅兴。
  师所以,“闲人”就是?
  生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板书:闲情雅致)闲情雅致可不是人人都有,自豪之情溢满心间。(板书:自豪)你还能读出什么感情?   生乐观、洒脱。
  师(板书:乐观、洒脱)怎么感受到的?
  生苏轼被贬黄州,差点丧命,“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还找好友一起赏月,这不正是乐观、洒脱的表现吗?还有,最后的抒情句,其实是说这样美的月色你们都欣赏不了,只有我和张怀民这样心胸坦荡、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欣赏,这也是乐观、洒脱的表现。
  (学生鼓掌。)
  师说得真好!苏轼被贬黄州后,在郡城旧营地东面的坡地开荒种地,他为这块坡地取名“东坡”,自己就成了——
  生(齐)东坡居士。
  师东坡居士自己种菜、做菜,自创“东坡肉”“东坡汤”,自得其乐!他在《临皋闲题》中这样说——
  (PPT出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师苏轼认为“闲人”才是无主江山的真正主人,多少佳景名胜都被“忙人”匆匆错过。他被贬黄州,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闲官,有仕途失意的苦闷之情,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有皎洁月光带来的欣喜之情,亦有不被眼前悲苦所累的乐观洒脱之情!请大家朗读这五味杂陈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齐声诵读。)
  (六)课堂小结
  师苏轼一生几度沉浮,但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称赞苏东坡——
  (PPT出示:他恨邪恶之事,对邪恶之人并不记挂心中。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他身上元气淋漓,朗然刚正,悠游坦荡自在。他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学生读。)
  师被贬黄州,遭遇劫难,苏轼以豁达之心看人生起伏,以闲适之心待世间万物。何等豁达,何等洒脱!这也许正是人们千百年来喜爱东坡居士的缘由吧。无论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多少泥泞坎坷,愿每位同学都能如苏轼一般乐观、洒脱!让我们怀着对东坡居士的崇敬之情,再一次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五味杂陈的情感。
  (学生齐声朗诵课文。)
  师推荐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走进苏东坡丰厚的人生。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这位博学多能的千古奇人。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二、教学思考
  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短短85字,内容却极其丰厚。浓郁到化不开的情,让人欲说还休。一堂课,想深度抵达,绝非易事。浅层的境,是那晚的月色;深處的境,是作者的心。入境,才是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这是课堂的必经之道,绕不开。
  (一)驻足情境:叩开课堂的第一重门
  先从浅处入,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文本只有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文简意丰,言少境阔。我深知它是课堂的第一重门,浸入不了那晚的月色,课堂注定失败。回到语言里,驻足,品读,眺望,联想,回味,沉浸……成了必做、深修的功课。
  1.先说言语密码。
  东坡是造境的高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初冬时节,已“解衣欲睡”,又“欣然起行”,从郊外步行至承天寺,只因那晚月色太美。朦胧、神秘,吊你胃口。不容你细想,直接拖你进入梦境。如真似幻,幡然才醒,这是两个比喻、一处留白、一个倒序的功劳;简单、朴素、高效、直达人心,这是东坡言语的魅力。
  2.继而谈言语浸润。
  东坡的语言,非常有浸润性。“庭下如积水空明”,省去本体,直奔喻体而去,人便化在了境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承上境,再直奔喻体,进入境中之境,人就深融在了境里。两次入境后,话锋猛然一转,让你从幻境中恋恋不舍地醒来。浸润性的语言,入侵性强又悄无声息,让人束手就擒。
  3.再说情境进入。
  从文本解读到课堂入境,是质的飞越,需迈过多个台阶。入境,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否则课堂只能在表面滑行。要想入境,还得回到言语里,非得在言语里驻足、漫溯、沉浸不可。
  言语沉浸之一:目光聚焦。我尝试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那晚的月色,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大概是阳历十一月中旬,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已寒,却并不能挡住东坡夜游的心,为什么?学生的目光第一次聚焦月色。
  言语沉浸之二:自主发现。目光聚焦月色后,我便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评价吸引学生自主发现与探寻。学生容易发现比喻,容易说清“不著一字”,但很难讲明“尽得风流”。通过改句和对比,学生发现了言语浸润的关键——留白和倒序,快速入境的门径找到了,也就能领悟言语的妙处了。
  言语沉浸之三:想象入境。领悟,远未达到沉浸的要求,还需再往情境的深处走。我尝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境之曼妙。学生读,注意“盖”,他们便有恍然大悟的入境之感;我来读,让学生闭眼想象,尝试联想、沉浸,他们便能有在境的感触;我再读,学生扮演角色入境想象,加入修饰语和感受尝试绘境,自然会有身临其境的触动。
  (二)抵达心境:开启课堂第二重门
  叩开了入境第一重门,还需再开启第二重门——那晚东坡的心境,否则只能半途而废。而那晚的心境,因如水的月色、东坡的才华、宦海的沉浮、跌宕的人生而五味杂陈,悲喜交加,酸楚、淡然、豁达、自豪、辽阔、高远……让人欲说还休。
  那晚的心境,非有跌宕的人生不能品,非有丰厚的阅历不能察。执教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能体会多少,能走进多深?我不得而知。文本和学情之间,有时只隔一座山、一道水,有时隔几重山、几道水,有时隔的甚至是千山万水。一堂课,远远无法穿越浩茫的大海,我只有每一桨都奋然有力,心朝彼岸。
  第一重门开启后,知音共赏明月的欣喜之情,可深切感知。我顺势抛出了“苏轼夜游承天寺,和知音共赏美景,仅仅表达了欣喜之情吗?”这一设问,指引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文末的抒情句——当然,绕不开“闲人”二字。对“闲”的理解不同,感怀到的东坡的心境、情感亦不同。
  方向、路径之一:闲——清闲——苦闷,伤悲,惆怅,无奈……
  方向、路径之二:闲——闲情雅致——乐观,豁达,自得,自豪,洒脱……
  由粗浅感知,到深度进入,悄然、低位地俯就,是抵达心境的良途。载体,离不开文本和精当的助读材料。
  以“苦闷”为例。学生解读时习惯于搬“外援”——东坡被贬,以此证明其心情苦闷。但被贬黄州、遭受厄运的史实,学生说不太清,而课堂又不容展开详述,因此,精选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便很重要。从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到元丰三年的有职无权,再到元丰四年的开荒种地,东坡的心境也随节点事件一层层漾开。但这只是文本外的感知。文本里,有凭证吗?入夜,解衣欲睡;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清闲可见一斑,无聊、苦闷的心境亦可想而知。由外而内,于文本与东坡的心境间来回穿梭、触摸、体味,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角色换位。
  情境难穿,心境难抵。入此二境,便叩开了课堂的两重大门。由此,我有了一点心得:入境,乃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
其他文献
摘要:于老师围绕“一人”“一事”,以“说”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转述,开展说写一体的训练,在巧妙传递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方法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了从“我要说”到“我要写”的华丽转身。课例可圈可点之处有:植入生活镜头,以“说”确定“写”的角度;展开层次分明的对话,以“说”规范“写”的逻辑;把握好“进”“退”的度,以“说”明晰“说”的框架;及时评价跟进,以“说”展示“写”的成果。  关键词:习作
期刊
摘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置了多个活动。实际教学时,将多个操作活动整合,设置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任务中丰富表象、唤醒认知、强化联系、发挥想象,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学习,从而掌握知识,领悟学习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驱动性任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问题解决  一、课前慎思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三年级的学
期刊
摘要:《小数的含义和读写》一课的教学,通过动态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可视: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开展多元活动,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动态设计 思维可视 过程经历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
期刊
摘要:“美妙课堂”教学主张的核心在于:“趣”,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师有教之乐,学生有学之趣;“活”,学生在生动灵活的学习情境中求真、至善、达美;“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融洽和谐;“味”,打造课堂生态环境,课堂像一首诗、一篇乐章、一件艺术品,值得回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课,从实际生活中选取素材,根据3个补铁传言设置3个教学环节,着力打造“美妙课堂”。  关键词:美妙课堂 趣 活 融 味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只有通过基于“学”的活动设计方能落实这一理念,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基于“学”的活动设计,需要确定核心内容,逆推教学环节,明晰教学落点,重视语言品读。《种树郭橐驼传》一课教学,从理解“橐驼”讲理这一难点出发,设计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学”的活动核心目标逆向设计《种树郭橐驼传》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语文课堂中的作品阅读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学生能否通过《石壕吏》理解杜甫的伟大精神,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学时,通过“那些年,那一晚,发生了什么?”“诗人怎样把一个故事写成了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并还原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石壕吏》 想象  所有的诗,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或是诗人的遭遇,或
期刊
摘要:根据现象教学的原则,用于学习的素材必须是真实的,学生的思考也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教学下的《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课,没有设置奇特的问题情境,而是让学生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运动过程中的变量及其关系;而启动思维的“问题”,则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这节课表明,现象教学完全可以进入常规课堂,即便一道数学题也可以用现象教学的观念实施教学。  关键词:现象教学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学习素材
期刊
摘要:以评价任务驱动课堂学习,即“评价驱动的课堂学习”,包括螺旋进阶的三个板块:以评价要点为重点,理解评价任务;围绕评价要点,开展个体与小组学习;根据评价要点,展示与分享学习成果。这是一个且评且学、且学且评的过程。评就是学,学在评中,评导向学、证明学、确保学。  关键词:评价驱动评价要点学习板块  以评价任务驱动课堂学习,即“评价驱动的课堂学习”,包括螺旋进阶的三个板块:(1)以评价要点为重点,理
期刊
摘要:“寻梦延安文学,追梦时代精神”任务群学习主要由“寻梦延安文学”和“追梦时代精神”两大主题活动构成。该群文阅读设计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点,渗透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整个阅读活动分别由“梦回历史现场”“品读文学经典”“追梦革命圣地”“践行延安精神”等系列活动组成。  关键词:延安文学时代精神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习情境与任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为知识青年
期刊
摘要:关于袁世凯与辛亥革命果实的关系,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在第三单元导言中呈现了一种新提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表述的微妙变化折射出评价导向的转变。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且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形势发展的结果,并非完全是其个人主观预谋。不能因为袁世凯晚年背弃革命而全盘否定其人生历程。  关键词:袁世凯 辛亥革命 学术研究  提到袁世凯,学生往往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