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观察思考训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写作训练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难题。细心的老师总会发现:每次习作,真正能把文章写得绘声绘色的,占不到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就拿小学阶段训练最多的记叙文来说,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习作也往往是空洞无物,缺乏可读性。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都源于不会观察与思考,导致他们拿起笔却无言可说,无话可写。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也收获了些许心得,略陈于此。
  一、定物思考训练
  所谓定物思考训练,即把学生观察的对象定为一种事物,要求学生静心观察、认真思考,鼓励并指导其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有序口述的基础上再进行习作。当然,所选题材要具备多面性、可想性,范围不可过大,越小越好,最好可以进行实景观察。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定物思考训练时教师不可多言,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让学生实景观察秋天的树。树是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之一,秋天,那飘落的树叶最能引起人的遐想,多愁善感者会因之感伤,品德高尚者会领悟到奉献精神,漂泊的游子则会勾起思乡之情……
  或许刚开始时由于学生积累有限,不会联想到那么多,但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打开,联想会越来越丰富,写出来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生动。这时学生会说,飘落的树叶像秋天里跳跃的音符,奏响树叶对曾经辉煌过的春天、夏天的留恋;也有的会说,飘落的树叶站久了高高的枝头,它想知道亲吻大地的滋味,于是选择了叶落归根……而且,由于大家都对同一种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结果就具有了可比性和多样性,互相学习,不断借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二、定词思考训练
  所谓定词思考训练,就是把观察的目光锁定在固定的对象上,找出所有能描写这个对象的词语,反复斟酌,选出最精确的词语来形容或描述。就像贾岛为了“推” “敲”二字的取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抑或如王安石琢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样,在反复思考琢磨中,培养学生用词精深、表达准确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句子训练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对修辞手法的训练,而对用词的训练却有所弱化。我认为,比较用词的精确同样应该提到高年级习作指导的日程中来。例如,有位学生在习作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根本不喜欢妈妈给我买的那件上衣,样式不喜欢,颜色也不喜欢,所以它就一直被放在衣柜里。”我让她反复思考推敲用词,最终,她认为把“放”字改成了“扔”或“丢”字更合适。是呀,一个“丢”字,表达了她对那件上衣弃之如敝屣;一个“扔”字,流露出她处置那件上衣多么随意。同样是表现了她对那件衣服一点都不喜欢,这就显得很生动。
  当然,教师除了给既定的句子改词外,还要注意在习作赏析的环节中让学生去找自己习作中最得意的词语,分析得意之处。长此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对词语运用的把控能力一定会有新的进步。
  三、对比思考训练
  在每一种情感的表达过程中,都渗透着对比的结果。如家乡的变化中有对比,自己的进步有对比,就连训练最多的,以“爱”为主题的记叙文中,同样也有着相当多的对比,不过比较隐性而已,就好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父亲的爱是尖刻犀利的批评,母亲的爱则是饱含欣赏的赞美。所以,在指导观察的同时,要进行对比思考训练,从普遍中发现个性,找出所观察对象的特征。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人物、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即使是同一个班里的同学,每个人的特征也不尽相同。习作时要通过比较观察、思考发现,找到独属于某人的一些特征,这样在写人的时候,就不会千人一面了,也就能写出深刻生动的文章来。实际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中和不同的心境下,表现也会不同。比如,爸爸高兴时和生气时就会有不同的表情特征,注意观察这些特征,再深入思考爸爸在表情特征后面的心理活动,这样写起文章来,人物形象就会丰满鲜活、栩栩如生。
  我认为,观察加思考,是习作之法宝。写作教学要训练学生学会观察生活、體验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的实践中观察、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性思考,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所以,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是写好习作的关键。而通过强化观察与思考的多角度、多方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教研室)
其他文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意志力、主观意识薄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马” “鱼” “燕” “虎” “象” “雨” “电” “鹿” “鼻”等象形字时,学生对于字形的掌握和字义的理解
期刊
介绍了手工操作凿岩向自动化、智能的多功能、多用途钻车的发展。 Introduced the manual operation of rock drilling to automated, intelligent multi-purpose, multi-pu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其所产生数据量急剧增长,同时很多数据是动态的、流式的,需要进行实时的处理和挖掘分析。对于数据流聚类问题来说,国内外学者已经进
期刊
一、聚焦:生活片段引发思考  镜头回放:  中午,一年级的教室里。小江对同桌小王说:“我没有铅笔了。”小王低头写作业,沉默不语。小江举手:“老师!小王不借给我铅笔!”  周末,上二年级的小李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下楼骑自行车!”妈妈说:“不行!”小李立刻喊起来:“不嘛!我就要!我就要!”  这样的片段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我发现在惯常印象中应当能说会道的低年级学生,其实当面临实际的交际问题时,他们往
期刊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经典呢?我们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rn一、关注生字教学,品味汉字精妙rn《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彩绘,本意是彩色图画,以丰富的色彩,精细的绘画形式去描绘多彩的生活,成为一种特别的绘画样式。而彩绘习作,是在素描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观照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个性化的语句,写出真性情的、具有斑斓色调的习作。  可以说,“彩绘”习作教学将学生回归到精彩的生活中,不再处于观察者的地位,而是融入了生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养护和创意表达,搭建轻松的氛围,凸显细节之美,写出鲜活的文章。  一、强
期刊
一、立足书籍原本,引导孩子阅读  学龄儿童刚入学,通常语文老师会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每天抽时间陪孩子看看课外书,给孩子讲讲故事等,以阅读促识字。但孩子读了不少书后,一接触到看图写话或习作时,还是感觉词汇穷尽、表达贫乏或是病句、方言一堆,难登大雅之堂。家长苦想:书也看了不少了,怎么就没对写作产生一点影响?原因在于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优美精练的语言文字被我们改编了,神奇迷人的古代传说被我们删
期刊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产物,是一种近年兴起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以凝练的讲解压缩了教师讲解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归还学生,不仅拓展了学生开放式的
期刊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总有一些特别值得回忆的内容,诗人牛汉有一篇回忆性散文,他在文中回忆了三个事物。  2. (板书课题)课题有些特殊,出现了一个人物——父亲,两种事物——树林和鸟,一个顿号,一个“和”字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思考: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