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好学力行铸青春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梦
  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在救国图强的道路上陈望道孜孜以求,从回到家乡兴办村学到重回学堂发愤学习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从“教育救国”到“实业救国”,陈望道积极探寻救国的真理。
  复旦大学作为一所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学府,一直是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教育圣地。除了古典秀丽的校园环境、雄厚卓越的师资科研,还有那独特的“复旦精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在复旦大学的崛起之路上,有个老者至今依然令我们无法忘怀,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陈望道先生。无论是作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始人还是复旦大学首任校长,在复旦大学的半个世纪时光里,他时刻践行“好学力行”。当我们走近这位老者,我们发现他还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作者。陈望道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教育事业和语言事业均做出了巨大贡献。
  1848年,一本德文小册子——《共产党宣言》在欧洲横空出世,照亮了正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世界工人运动。
  72年后,这枚先进思想的火种因为一名29岁中国青年的努力得以照进中国,点亮了整个神州大地。
  这名青年名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作者。
  在今天的中国人眼中,《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在当时的中国,这本《共产党宣言》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人。
  当我们走近这个农民的儿子,我们发现,他不仅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的学术活动同样刻在中华民族图存图强的百年历史上——编写了被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修辞学发凡》;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校长……陈望道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教育事业和语言事业均做出了巨大贡献。
  努力探寻救国之路
  陈望道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虽然识字不多,但因受到清末维新思想的影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憨厚老实的父亲最常对儿女说的一句话便是:“书读在肚里,大水冲不去,火烧烧不掉,强盗抢不走,无论走到哪里都管用。”
  在父亲的影响下,陈望道6岁便入私塾读书。少时的陈望道勤奋好学,聪颖异常。随着岁月流逝,年岁增长,陈望道渐渐不满足于传统私塾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渴望获得新的科学知识。于是,在他16岁那年,陈望道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义乌县城学习。然而,一年的宿学生活未满,陈望道便返回了家乡。
  原来陈望道虽出生在偏僻的山区农村,却自幼怀有报国之志。自懂事那时起,他就对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关切和忧虑。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封建王朝腐朽没落,帝国主义列强野蛮入侵,整个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在救国图强的道路上陈望道孜孜以求,从回到家乡兴办村学到重回学堂发愤学习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从“教育救国”到“实业救国”,陈望道积极探寻救国的真理。
  在当时流行的“兴实业,重科学”思想促动下,陈望道曾一度想去欧美留学,因为“欧美的科学发达”,然而由于承担不起高昂的欧美留学费用,陈望道终改道日本。而正是这次改变,让陈望道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撼了世界,也给一切被压迫的民族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胜利的喜讯,迅速传至日本,立刻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日本一些著名进步学者纷纷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就在此时,陈望道结识了当时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在河上肇的影响下,陈望道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也逐渐认识到“救国不单纯是兴办实业,还必须进行社会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并在中国大地迅猛发展,远在日本的陈望道待不下去了,遂于同年六月毅然返回祖国。受时任浙江第一师范学院校长经亨颐邀请,他来到浙江第一师范担任国文教员。也是在这里,陈望道登上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舞台,成为这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修辞学发凡》阐扬修辞学奥蕴
  陈望道作为政治活动家,他的贡献是卓越的;而作为学者,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样为世人瞩目。他著作的《修辞学发凡》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奠定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基础,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
  1920年9月,陈望道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任教期间,他先后开设了文法、修辞、美学和新闻学等课程,其中陈望道特别对修辞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早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时,陈望道就开始注意对修辞学的研究。不仅因为早稻田大学是日本修辞学的重镇,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在近代世界各国的变法维新总是伴随着语言的革新,语言对一个民族的解放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要启发人民思想的解放,语言文字举足轻重”,“而中国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在文字修辞上花了很大功夫,却没有一部系统的著作”。
  1920年,翻译完《共产党宣言》的同时,陈望道发表了多篇语言学论文,如《“的”字的分化》《“可”字的综合》等等,他对指示代词“这里”“那里”的研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研究,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其词性和用法用途以及其在结构中的位置,这些研究直接影响了现代汉语的模样。
  今天熟练地运用汉语写作的人们很难想到,陈望道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这样一砖一瓦地垒起了现代汉语的大厦。
  陈望道花了整整12年,不断根据教学实践丰富修改,《修辞学发凡》终于在1932年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奠定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叶圣陶评价该书“这是近年来的好书。有了这部书,修辞法上的问题差不多都已头头是道地解决了”。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郑子瑜评价该书“彻底将中国的修辞学加以革新,把中国各种修辞现象做过归纳的工夫,写成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的,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修辞学家陈望道”。   复旦的精神丰碑
  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欲调陈望道至文化部任职。陈望道答复‘如果领导认为北京和上海的工作一样重要,我很希望留在复旦’。从那时直到去世,陈望道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所学校。”
  陈望道自1920年走上复旦讲台至逝世为止,在复旦任教50年,其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凭借着对教育事业执着地追求,对复旦大学深厚的感情,在复旦大学的半个世纪里,陈望道为复旦大学的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如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秦绍德所说:“陈望道是复旦精神的一座丰碑,始终屹立在复旦师生的心中。”
  1942年至1950年间,陈望道被任命为新闻系主任。陈望道担任系主任不久,新闻系讨论“系训”,有教授提出“打成一片”,然而陈望道却说:“建议还是用‘好学力行’为好,因为‘学行并重’才是对新闻人根本的要求。”从此,“好学力行”成为新闻系的系铭。
  今天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学子回忆起这位曾经为复旦新闻系呕心沥血的创始人时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好学力行’四个字初看十分浅淡,细细琢磨,正和陈望道先生一生的学养及经历息息相关,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反讽眼下某些新闻教育的肤浅之弊。中外记者的成功之路无不说明‘好稿是采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采访是写作之母’。诚然,采访的方法、技巧不同,采访的手段各异,新闻的由头甚至是大相径庭,但在不断储备丰富的知识并在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的采访是一个记者或者说是一个成功记者永远的最大的诀窍。”
  在这样的训勉之下,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系风有了不断的改变。每周举行一次的分析时事、讨论问题、研究学术的“新闻晚会”,更是盛极一时……学生们将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打成一片。
  为了使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陈望道从1944年开始,四处募集资金,创办当时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为了节省时间和钱,在炎热的夏天,陈望道中午以烧饼充饥,晚上睡在朋友家爬满臭虫的床上。后来因为过度疲劳,他卧病了一个多月。1945年4月,新闻馆终于落成。学生们利用新闻馆的设备,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新闻馆成了全校进步师生最钟爱的活动场所。
  复旦大学新闻系在今天众高校新闻专业中的翘楚地位和陈望道当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息息相关。1952年9月,毛泽东亲自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陈望道担任校长后不久,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有关部门准备停办复旦新闻系。陈望道得知后,两次上北京,先找教育部,后又去找周恩来总理。总理请示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说:“既然陈望道要办,就让他办。”这样,复旦新闻系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了全国新闻院系中历史最悠久、唯一薪火不断的院系。
  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曾为陈望道学生的龚向群说:“陈望道把自己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融进了这所学校,他的威望和号召力,不单单是由他的资历深而来,更多的是来自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身为校长的陈望道在治校过程中始终把关心人、爱护人放在第一位。担任校长期间,他千方百计关心每一位教师、学生、员工的工作生活。当年好多学生喜欢模仿陈望道的口音讲话,学得最多的,是他每次开会时的开场白“全校的师生员工同志们”,正是这样的开场白,体现了他对全体师生的深深的关心。
  1977年10月29日凌晨,陈望道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与世长辞。
  纵观陈望道的一生,他是位始终站在进步思想最前线的勇士,他毕生都在追求人类的光明与进步,为追求人类的文明与幸福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他无限热爱党和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他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也是所有青年人学习的楷模,无论在昨天,还是今天乃至将来。
其他文献
执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20多年,托尔库诺夫见证了百余名外国政要的演讲,但令他最为难忘的,还是三位中国国家主席先后在此演讲留下的佳话。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创办于1944年,专门培养国际问题专家,被誉为俄罗斯“外交官的摇篮”。托尔库诺夫从1992年起担任院长,20多年来,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曾在此演讲。三楼校长室外的墙上,满满地贴着在该校演讲过的外国政要的照片。江泽民的照片被放在第一位,胡锦涛的
期刊
如果说美国人有个“美国梦”的话,中国的年轻人会有近似的“北京梦”或者“上海梦”。对来自偏远的黑龙江小城的曲栋来说,他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一个“上海梦”。  由于足够聪明又足够努力,曲栋一直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一路过关斩将考进复旦大学法律系,1995年毕业后留在上海,在待遇丰厚的外资房地产企业工作。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有户口、有家庭、有孩子、有房子,一个两手空空的年轻人从助理开始一路做到法律部
期刊
砂场股份风波  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的小顺砂场是由云和县人大代表谢伟林、王玉娟和蓝启明合伙经营的一家以河道采砂为主的股份制合伙企业,砂场总投资82万元,其中谢伟林投资43万元,王玉娟投资29万元,蓝启明投资10万元。  2007年5月份,王玉娟将持有的29万元股份(占总投资额的35.36%)转让给王建福,并在云和县公证处公证。得到股权后,王建福与大股东谢伟林签署合伙协议确立出资权属,并在云和县工商局
期刊
一个大一的学生青涩,是纯真,大四的学生再青涩,就成了“书呆子”。而三四十岁了还不太懂人情世故的话,会被认为很“二”。但如果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教授偶尔卖点“萌”,就又成了“童心未泯”。  有个三十五六的资深技术人员忧心忡忡地问我:比起二十七八岁的人,我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我的收入比他高,但我们做的是一样的事。事实上,我现在的人脉也比他多不到哪里去。如今网络四通八达,他想找的人,微博上私信一下,也就找到了
期刊
2013年初,一场雾霾了袭击中国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随后,中国科学院在1月份强霾中检测出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主要成分。这个情况不禁让很多美国专家联想到,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曾遇到过类似的严重环境问题。  “天使之城”变“雾都”  1943年7月,美国西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遭到袭击。资料照片显示,当时的洛杉矶市中心多次被烟雾“占领”。数千人出现咳嗽、流泪、打喷嚏的症状,严重者眼睛刺痛、呼
期刊
1942年,正值“二战”中期,17岁的玛格丽特想要报考牛津大学化学系。  牛津大学校长看过她的简历后,皱着眉说:“你连一节拉丁语课都没上过,怎么可能考取呢?(1960年前,考生报考牛津大学需要懂拉丁语)”玛格丽特说:“拉丁语我可以突击学习!”校长摇摇头,又说:“你高中还差一年毕业,必须等到明年才能报考!”玛格丽特信心十足地说:“我可以申请跳级呀!”在她的坚持之下,校长勉强答应让她试试。回家后,玛格
期刊
青年·梦  在历经种种艰难的探索之后,青年毛泽东的中国梦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  1919年3月12日,25岁的毛泽东离开北京去往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朋友们送行,带着失落与收获,结束了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此时,距离五四运动的爆发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在暴风雨前离去  实际上,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主要目的就是会同蔡和森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
期刊
青年·梦  陈潭秋和五哥陈树三站在陈策楼上观景,五哥脱口而出:“陈策楼前谁陈策?”陈潭秋遥望陈策楼对面的独尊山应声答道:“独尊山上我独尊。”青年时代的陈潭秋,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革命,他追寻自由、民主的足迹,也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信仰涂抹上了悲壮的色彩。  陈潭秋是“一大”代表中唯一摸过枪并能打枪的。  他以文人身份参加革命,又以战士之勇马革裹尸。  他通古文,会讲英文;作为球员,踢得一脚好球;作为记者,
期刊
【摘要】让我们感受着教育美好的童话,让我们看到了教师那颗未被泯灭的童心和爱心,也让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语文教学的真谛。自主朗读,让灵性在课堂中飞扬 ;体验幻想,让童话在课堂中演绎;体验角色,让激情在课堂中涤荡;弹性作业,让智慧在课堂后延伸。  【关键词】自主朗读; 体验幻想;体验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直面新课改,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享受着新的教育理念带给我们的快乐。课堂上,我们变得开放
期刊
青年·梦  李大钊在《青春》中指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巍然屹立了几千年,创造了罕有的人类文明,这是历史事实,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到了今天,它“衰老”了,“僵化”了,被以前的文明所束缚,背上了包袱。他号召青年勇往奋进,与旧传统割裂,去创造理想的中华。  一身旧式长袍,圆脸黑胡,圆圆的镜片,李大钊定格于历史的老照片,总给人留下近乎“老者”的错觉,很多人似乎无法将这位被誉为“一时无两”的革命先驱与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