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担负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职责。可以说,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社会安全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长远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未成年人;安全
【中国分类法】:G4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以及周边的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地学校学生自杀、坠楼、校园暴力、学生性侵害事件频传,这是学校无法避免且被迫面对的现实。我校在近几年来周边环境也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校是一个有着1300多个孩子的寄宿制学校,尤其是2012年以来食宿综合楼的落成,在平时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又多了近300个孩子平时的食宿管理工作,这无疑又增加了许多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预防为主,强化师生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件安全事故,往往由一些不经意的安全隐患引起,所以校园安全教育不容小视,在平时教育中将危险苗头及时扑灭,这是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最为有效的方法。每个学期,我校都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以及利用文化橱窗、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师生进行安全宣传;同时以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以及学科渗透等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反对邪教、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安庭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通过每学期的各种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此外,我校还注重学生的亲历性,让孩子参与到安全教育中,调动他们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教师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演一演生活中如何过马路和骑车,在情景活动中让孩子亲自找一找哪些地方容易出现危险,并讨论怎样想办法来消除这些隐患,使孩子们很快知道过马路和骑车应注意的事项;又如有的孩子经常流鼻血,在情景演示后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如果他们再遇到这样的事,自己能很好地处理。
二、狠抓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我校在安全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严密措施,给全体师生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每学期之初,我校对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都要进行全面补充,做到制度全面、合理,责任明确。我校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门岗制度。坚持门卫按时交接班,认真巡视,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对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严防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做好上课期间师生外出登记工作,以免有人员在上课时走失或发生意外,确保校园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二是校园日常值勤制度。要求值周领导提前半小时到校,每天都有两名领导和三名校警全程负责课前、课间的安全巡视检查,放学时间有两名领导负责放学秩序的检查工作,课间操、放学时间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口都有两名老师负责学生的上、下楼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校园安全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的管理上没有死角。三是点名制度。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席点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与家长联系。四是建立学校安全意外工作预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内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做到人员职责明确,信息渠道畅通,程序科学,实施便捷。
除此之外,我校又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增加安全工作内容。针对近期中小学性侵事件频发,我校在师资不足情况下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对学生定期进行自我保护辅导;针对近期校园踩踏事件频发,我校每月开展2次学生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收到良好效果。2013年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我校震感强烈,当时学生正在教室上课,这是对我们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由于我们平时对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常抓不懈,仅用1分40秒便实现了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合,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学生紧张有序疏散,保证了师生的安全,这正是我们对疏散演练扎扎实实、常抓不懈的结果。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生都因心理障碍而产生过激行为,如自杀和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极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学校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不仅是“身”的保护,更多要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为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减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发生,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学校應当根据未成年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很早便设立了心理疏导室,由专职校医和相关领导担任心理疏导员,每周定期向学生开放,对各班报上来的近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比较异常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在对一些学生心理疏导时,我们发现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孩子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他们的叛逆和仇视心态特别强烈,与同学打架以及在班级中种种格格不入的行为便是他们这种心态的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特别建立了心理障碍儿童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在每逢儿童节和其他节日时对他们进行帮扶和送温暖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通过积极有效地工作,我校这一部分孩子基本摆脱了心理阴影,与大多数孩子一样,用一个阳光、快乐的心态来迎接学习生活。
总之,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平时时刻不忘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和心理疏导,给广大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
[关键词]未成年人;安全
【中国分类法】:G4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以及周边的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地学校学生自杀、坠楼、校园暴力、学生性侵害事件频传,这是学校无法避免且被迫面对的现实。我校在近几年来周边环境也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校是一个有着1300多个孩子的寄宿制学校,尤其是2012年以来食宿综合楼的落成,在平时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又多了近300个孩子平时的食宿管理工作,这无疑又增加了许多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预防为主,强化师生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件安全事故,往往由一些不经意的安全隐患引起,所以校园安全教育不容小视,在平时教育中将危险苗头及时扑灭,这是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最为有效的方法。每个学期,我校都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以及利用文化橱窗、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师生进行安全宣传;同时以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以及学科渗透等途径,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反对邪教、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安庭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通过每学期的各种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此外,我校还注重学生的亲历性,让孩子参与到安全教育中,调动他们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教师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演一演生活中如何过马路和骑车,在情景活动中让孩子亲自找一找哪些地方容易出现危险,并讨论怎样想办法来消除这些隐患,使孩子们很快知道过马路和骑车应注意的事项;又如有的孩子经常流鼻血,在情景演示后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如果他们再遇到这样的事,自己能很好地处理。
二、狠抓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我校在安全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严密措施,给全体师生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每学期之初,我校对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都要进行全面补充,做到制度全面、合理,责任明确。我校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门岗制度。坚持门卫按时交接班,认真巡视,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对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严防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做好上课期间师生外出登记工作,以免有人员在上课时走失或发生意外,确保校园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二是校园日常值勤制度。要求值周领导提前半小时到校,每天都有两名领导和三名校警全程负责课前、课间的安全巡视检查,放学时间有两名领导负责放学秩序的检查工作,课间操、放学时间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口都有两名老师负责学生的上、下楼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校园安全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的管理上没有死角。三是点名制度。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席点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与家长联系。四是建立学校安全意外工作预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内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做到人员职责明确,信息渠道畅通,程序科学,实施便捷。
除此之外,我校又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增加安全工作内容。针对近期中小学性侵事件频发,我校在师资不足情况下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对学生定期进行自我保护辅导;针对近期校园踩踏事件频发,我校每月开展2次学生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收到良好效果。2013年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我校震感强烈,当时学生正在教室上课,这是对我们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由于我们平时对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常抓不懈,仅用1分40秒便实现了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合,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学生紧张有序疏散,保证了师生的安全,这正是我们对疏散演练扎扎实实、常抓不懈的结果。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生都因心理障碍而产生过激行为,如自杀和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极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学校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不仅是“身”的保护,更多要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为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减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发生,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学校應当根据未成年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很早便设立了心理疏导室,由专职校医和相关领导担任心理疏导员,每周定期向学生开放,对各班报上来的近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比较异常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在对一些学生心理疏导时,我们发现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孩子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他们的叛逆和仇视心态特别强烈,与同学打架以及在班级中种种格格不入的行为便是他们这种心态的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特别建立了心理障碍儿童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在每逢儿童节和其他节日时对他们进行帮扶和送温暖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通过积极有效地工作,我校这一部分孩子基本摆脱了心理阴影,与大多数孩子一样,用一个阳光、快乐的心态来迎接学习生活。
总之,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平时时刻不忘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和心理疏导,给广大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