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指导 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曾经在武大作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座中提及:近几年,我们满耳充斥的是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和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教师们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困窘与尴尬。
  传统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的地位被动,仅作为教师上课时的教授对象而存在,因而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下流行的教学模式,诸如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个模式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互动。
  但还是发现,流行的各种教学模式中似乎贬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知识系统性的学习。甚至认为明确目标和认真备课没有那么重要;还产生了只要学生参与讨论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学习就必然发生;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微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在被颠覆,其实,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我们不能否定初中课改和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不断改革。我们对传统教学模式应该还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的国度,这是谁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口口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功不可没。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排除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虽然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具有控制权,决定讨论的主题,设置话语的转折点,影响学生反应的质量。但是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行为规范还是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有了更多对话和商谈的机会,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敢于表现自己见解的成功的快乐;教师也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感受教学带给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生生互动中, 教师在主导教学时,也会关注课堂中存在的生生互动形式,例如观察学生之间言语、眼神以及动作交流。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只要能具备扬弃的精神,善于把两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把教师的控制权适当下移,给学生提供诸多事例,提供探究的材料;给学生提供指导,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需要解决的两难问题,鼓励学生形成并积极去检验假设。
  笔者近期到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参加“影子培训”,聆听了该校吉林省“十佳政治教师”白梅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所上的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着启发和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的作用,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缺陷。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机器”。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得到充分体现,如此改革,其实就是融合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我们所担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的丧失问题迎刃而解,我们也就不必去走教师越来越不像教师,学生越来越不像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像课堂的路了。
  参考文献
  [1]李广武《教学有方 教无定法——我的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年,第19期。
  [2]白梅《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与思考》.《吉大附中教师论文汇编》。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抽象性和精确性的特点说明了数学与逻辑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初步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  本人把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一、提出问题进行补充条件的练习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师必须开动脑筋,创新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果。本文从三个大方面论述了识字教学的做法与措施,通过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识字效果,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注意实效 做法措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师应从一年级就尝试让字理识字进入课堂,抓住汉字的组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把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使学生从汉字构造
期刊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数理化是用逻辑思维的钥匙打开孩子们心灵上智慧的大门,它是用艺术美的甘露浇开孩子们心灵中美丽的花朵。  中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扩大、补充和提高。  抓好中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
期刊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求:“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及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中还规定小学生要完成不少于四百万字的阅读。多年来,我校立足于阅读教育,在不断的
期刊
一、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的向导  任何创造活动最初都起始于创新意识的萌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在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1.从好奇心入手。古今中外许多发明创造都起源于人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人们发明创造必备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是主动观察事物,积极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在动力。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是密切联系的,好奇心的发展必然滋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意念。因此,对于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不仅要十分珍重,尽力
期刊
摘 要:阅读需由娃娃抓起,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习惯需于小时候培养,方可受益终生。开展数学阅读活动,重视数学阅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阅读能力 措施  一、指导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1.抓关键句、重点词,帮助理解题意  教师指导小学生阅读数学材料时,要反复指导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日常教学中关注指导学生读出关键词,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多读,读
期刊
摘 要: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高中历史新课程进行了改革并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在文中,笔者先介绍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大致情况,进而提出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必须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教学体系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基础教育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近几十年里面,普通高中的历史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期刊
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接受终身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继续教育,另一条途径是自学。其中,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是要从低年级做起的。  如轴对称中第一节《轴对称现象》的教学,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提供的画面,分析画面的特点,再小组交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方法。因此,史料的运用应该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史料的选取应结合课堂抓住典型,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意识。  关键词:史料 课堂教学 《英国的制度创新》 探究 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史料在历
期刊
摘 要: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和感悟能力是存在客观差异的。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因组施教,实行千篇一律化的教学方法,那就达不到全面整体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数学课堂“分组施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构思的。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组施教 应用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