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民间看卦说鸡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岁占鸡骨”是云南景东彝族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用鸡骨头来占卜吉凶,预测结果。占出的吉凶结果,却是“心动神知”十分灵应。因此,彝族人历来相信“鸡骨头不会哄人”。
  占鸡骨看卦前,主人准备一只公鸡,不用母鸡和阉鸡,并且流传着“在家不听婆娘话,出门不看母鸡卦”的俗语,认为看母鸡和阉鸡卦不准。看卦一般是大年初二,要看卦时杀的鸡,先要把鸡脚洗干净,烧上几炷香,在堂屋向天地神灵、祖公三代祷告,边杀鸡边祷告自己要做什么事,请求给予保佑。比如,要去做某件事,就要祷告明白,家中的人要去做某某事,请天地神灵,祖公三代保佑要做的事心想事成。其它,如同家中病人的凶吉、做生意搞工程的成败、打官司的输赢、职务的升迁、读书就学的前程,凡此方方面面,都可通过占鸡骨来预测。
  将鸡肉煮熟后,剥出骨头,占卜看卦。卜时,取股骨左右两肋,用细麻束紧,吊在墙上视其窍孔方向断吉凶。另有用鸡头卜天气阴晴和祸福,顶骨明爽为晴,阴暗无光为阴雨兆;顶骨多黑斑为病丧之兆,有红斑点为凶死流血之兆。
  而鸡肉煮熟了,哪些该由谁吃,也挺讲究。
  鸡头、鸡卦一定要捡给同桌吃饭中年纪最长、最受尊敬的男人,叫做“剥鸡头”、“看鸡卦”;鸡肝、鸡血捡给年长牙齿脱落的年长者;鸡翘、鸡肚子、鸡肠子由年轻主妇吃;女孩吃鸡翅膀、男孩吃鸡腿,说是女孩吃了翅膀会梳头、会飞,男孩吃了鸡腿力气大。
  传统习俗中,小孩禁止吃鸡头、鸡脚、鸡肝、鸡血、鸡肠子、鸡肚子、鸡翘和鸡腹腔里掏出的“未见过天地的蛋”。传统观念中,认为小孩吃了鸡头、鸡卦,神家会不喜欢;吃了鸡脚,写字不好,“鸡爪拉舞抓拉”;吃了鸡肝会被“药婆放蛊”,俗称“着邋遢”,消化不良拉肚子;吃了鸡血,别人说东西被偷了,自己没偷,但却会脸红,往往会遭冤枉;吃了鸡肠子,鸡肠子弯弯扭扭,写字不好;吃了鸡肚子,会嘴皮(口唇)厚,不好看;吃了鸡翘,会长出尾巴;吃了“鸡懵懂(脾)”,小孩记心不好,读书成绩差;最忌讳吃的是鸡腹腔里掏出的鸡蛋,认为没还有见过天地,小孩吃了会“背过失”,遭上天责罚。特别是女孩子,说是吃了“没有见过天地的东西”,上天惩罚,要“背过失”,以后生儿育女会难产或不会生育。
  女孩子其它禽类腹腔里剥出的蛋也禁吃,也不能吃动物腹中胎儿,甚至果树第一次结果(称为“头果”)也不能吃。
  这些传统饮食习俗,表现了景东世居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的品质和敬畏自然的精神,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如“鸡懵懂”,往往包含大量没有来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一般是不能食用。
其他文献
中国是最早与茶结缘的国度,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饮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秦时,已有被称作“荼”的茶出现,人们取之生嚼鲜叶,烹煮梗叶。那时的饮茶多为解渴药饮,尚无专用茶具,只是使用一般饮食器皿装盛。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器物宽把带流黑陶盖杯(镇江博物馆藏),与双耳陶壶等都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饮水器与盛水器,也用于饮茶,分布在钱塘江下游与太湖地区,
期刊
斗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娱乐之一,在《战国策》中即有“斗鸡走狗”的词语。《列子》中也有为周宣王养斗鸡的故事,还引出一个成语“呆若木鸡”,唐玄宗李隆基更任命一名叫贾昌的孩子专门训练斗鸡,对其十分宠爱,天下号为“神鸡童”,民间都传唱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贾昌培养的是什么鸡品种,现在已经无考,但斗鸡这种民间娱乐就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国内的斗鸡,主
期刊
蓝印花布 底蕴深厚  在南通市内,有一个蓝印花布博物馆,这里可谓蓝印花布的一本百科全书。一进门就看到了两台木制织布机,屋子里、墙壁间,就连走廊上,都挂满了一排排蓝印花布及服饰成品,有花布、门帘、桌布、包袱布,也有被面、床单、枕巾、小儿肚兜,还有围裙、头巾、外衣等,动静结合的表演展示着古今蓝印花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述说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看着那静谧的蓝,纯净的白,
期刊
[摘 要]国画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必须要对国画创作进行深入研究,这既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表达。本文首先分析了国画创作中情感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几种情感在国画中渗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中国画 情感渗透 国画创作 临摹  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语言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国画画面上丰富的内容,也是传情达意的方法之一。在《还珠格格》中,小
期刊
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由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顺德区博物馆主办的“民俗与水神信仰研究——广东民俗学术研讨会”在美丽富饶的顺德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得到了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和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论坛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期刊
春节的时候,广东江门开平县水口镇联竹乡镇濠、茂竹雨村的年货市场上鸡啼声四起,引来一群孩子围观,原来,吸引他们的不是真正的鸡,而是泥鸡玩具。  泥鸡在镇濠、茂竹雨村,有一段传说:某财主雇有一小长工,是个养着一只小公鸡的孤儿,人鸡相伴,形影不离。一次,孤儿不小心把黑豆、黄豆混杂了,财主限他一个早上要拣开来。孤儿正发愁时,只见小公鸡“喔喔”地叫唤,全村的鸡都来了,公鸡拣黑豆、母鸡拣黄豆,不消一个时辰,豆
期刊
在闽南婚俗中有一只“引路鸡”必不可少。“引路鸡”又叫“夫妻鸡”。姑娘定亲后,家长在备办嫁妆的同时,必须选购一对健壮无病的公鸡和母鸡,公鸡的要刚会啼明,母鸡必须即将下蛋。把这两只鸡养在笼中,好生侍候,保证其精神抖擞。到了女儿出嫁这天,父母扯几尺红纱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一头捆住公鸡的脚,然后,把它们抱进新饭篮中,由两个女伴娘送到新郎家。待新娘入洞房,随即有人上前为“夫妻鸡”解绳,把它们放到婚床下。这
期刊
“踢鸡”盛行于土家族年轻姑娘们中间,每到农闲和农历正月,到处可见。土家族山寨踢的鸡有两种:一是草鸡,将干苞谷壳撕成1厘米宽的细条后,从蒂处往两边分成相等数,再用手揉搓几下而成;二是鸡毛鸡,即从外地传入的鸡毛毽。土家族少年儿童中间盛行的是就地取材,制作简便的草鸡。踢鸡的基本动作有:磕、勾、拐、盘四种。“磕”,用膝盖将鸡弹起;“勾”,用脚尖勾踢;“拐”,用脚外侧反踢;“盘”,用脚两侧交换向内踢。踢鸡的
期刊
今天的鲁西南、冀中一带农村,作为传统民俗,会在立春,民间称为“打春”的这一天,古人往往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立春给孩子“戴春鸡儿”。  刚进腊月,家有孩子的农家婆媳,便从针线筐儿里翻捡出平日裁袄做裤时剪剩下的花布头儿,开始缝制“春鸡儿”。民俗上一般是村里或者是家里的老人缝制春鸡。鲁西南有些地区还会特意请孩子们未出嫁的姑姑给孩子缝制“春鸡儿”。  据老辈人说,“鸡”和“吉”同音,取个吉祥之意。其次,
期刊
鸡年到  公鸡向来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是吉祥的象征  今年不少人会选择将公鸡的形象作为吉祥物摆放在家里  用公鸡吉祥物作为风水摆件  想真正的吉祥如意,在摆放的朝向、位置等问题上都有讲究  五行缺金时:对于五行缺金的人,在房间的西方或者床头柜上摆放一只铜鸡可起到很好的补充五行效果。  居室缺角时:如果居室的正西方缺角,则不利少女(小女儿或1-12岁女孩子),少女难养,体弱多病,这时,你可以在正西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