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差异”成为“美”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朝教育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此得出“因材施教”,即注重个体差异教学,而今注重差异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日益重视和提倡的教育理念,这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的延续和发展。本文就是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让差异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这一观点,旨在激发教师正确对待学生差异,顺应学生差异,挖掘学生差异,从而有效地利用差异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个体差异
  
  《新课标》提出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差异,关注个性,无疑给小学英语老师指出了一条明路。但我们更多的或许还只停留于尊重学生差异这个层面。关于如何利用个体差异,将差异转化成为一种教育资源,从而有效地缩小两极分化,甚至消除两极分化,还有待于在教学中进一步实践研究。
  一、面对差异,注重差异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在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不同天赋和潜力的生命个体,他们与生俱来就不相同,如果预先考虑了这些个体差异,并利用得当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最大功效。
  在英语教学上,每个学生的吸引与反应能力有快慢之分,表达与创造能力有高低之别,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取得一样的成绩。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处在不同学习起跑线上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辅导,满足不同需求。如在让学生掌握“tree”时,先要求全体学生一起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四项基本能力;然后对中等生提出达到“四会”的同时,组成诸如“a pear tree”的词组的要求;最后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会说“There is a pear tree.”之类的句子。当然,这三种层次的目标只能是老师了然于胸的,必须注意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这样,既满足于优、中等生的求知欲,也让后进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让英语课堂呈现出一种由易到难的层次美。
  二、顺应差异,呈现差异美
  差异是先天存在的,我们在面对学生差异的同时,更要顺应学生的差异,借助学生的差异更好的面向全体,教学相长。利用差异的最终目标为了面向全体,缩小差异,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差异呈现,达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让优生更优,让弱生不弱。
  在笔者所教班级中,一部分学生反应快,好表现,学习成绩也不错;一部分学生机灵而内敛,成绩也很好;一部分学生张口即来,却常常犯语法错误;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喜欢思考但不爱发言。如在教学单词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我让反应快,好表现的学生在上课时来个“表演秀”,一边模仿各种昆虫的动作,一边介绍自己“I’m an carry big things.”让机灵内敛的学生对他们评价“I like butterflies.They ‘re beautiful.”不加思索,张口即来的学生会丢三拉四,“I like firefly.”我会请喜欢思考但不爱发言的学生来纠错“I like fireflies.”并委婉地建议“You should be careful.”这样围绕着一个学习中心,因人而异地组织、协调教学,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上出了英语课堂的差异美。
  三、挖掘差异,利用差异美
  教者课前的预设,能否在课堂中生成,往往决定于教师对学生了解与否,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差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本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的差异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周密的预设,在面临不同的学生时,总有无法生成的困境。教者不能拘泥于预设,而应机智地抓住差异所产生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演绎出另一种风采。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往往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关注。 一旦出现差异源就应把握机会,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阅读课时,我层层深入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听录音后回答。预设随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小故事,体会其中的幽默。但真正到了课堂中,我刚问了两个问题,就有一个学生小声咕哝:“让我说还不如不拣。”是忽略而过,还是深入探讨?我灵机一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if you see some on the grass,will you pick up the money?”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说“No,because I can’t get the money.”还有学生说“yes,because I run fast. I can run away.”一席话逗得全体学生捧腹大笑。这一环节虽然偏离了课前的预设,但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调用了他们所能运用的很多句型。这既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更使英语课堂充满了无限生机。
  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差异没有好坏之分,优劣之比,不能作为区分优生和后进生的标尺。只要每个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并利用好差异所带来的资源效应,相信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将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学习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2]《心理暗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2期.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院校遍布全国各地,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增多,造成中职生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尽管技术在身,但仍是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要想让中职生就业率提升,要从中职生本身和社会企事业单位两方面努力,共同促进就业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共赢。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对策    前言:古语有言:一计在手,吃穿不愁,可是现在对很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境况却不是如此,很多学生毕
期刊
摘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科学内涵,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合理确立自身办学定位;以学科布局和专业调整为龙头,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形成质量管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凝聚全国人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精神基础和前进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人们牢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且已成为影响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深化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学院学生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职业;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    学校职业指导肩负育人和服务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又是帮助就业的实施过程。本文试图对学院开展职
期刊
艾得文·马克哈姆在他的诗作《做出你的选择》中精妙地描写了一种相反的思绪和迥异的信念:  玫瑰树枝上是那刺手的荆棘;  美丽的莲花生长在淤泥中;  蝴蝶的色彩出现在花香中;  在路的尽头是死亡的家。  不,不,荆棘上是美丽的玫瑰;  在河里的淤泥中长着莲花;  蝴蝶与草地上的花一样美;  在路尽头是通向神的一扇门!  今天县教育局组织名师论坛,局长给出一个主题要求老师们交流“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期刊
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唤起、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可以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面  正确的观察及表现方法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连起码的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都没有掌握,那他们又如何去领会事物或者艺术品的美呢?美
期刊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团体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精神面貌和生命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校季运动会,在隆重的运动会开幕式上,往往少不了由数千名学生进行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历时数月排练而成的团体操,是运动与艺术的结晶,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的震撼,催人奋进。  一、团体操排练,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生活在90年代的学生多半缺乏磨难教育,团体操的
期刊
摘要: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现状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背景,本文提出构建一种全新的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平台,它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过程性教学评价工作变得更便捷、更全面、更科学。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过程性评价;评价系统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发展现状  多年来,尽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仍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其主要原因有:(1)教无定法。即使教学内
期刊
幼师生以“说、唱、弹、跳、画”为主修内容,对历史学习普遍不重视,教学效果不佳一直令从事幼师历史教学的同仁头疼。笔者曾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都十分有限。直到学校开展一场“衣之变迁,回顾中国”的服饰大赛,现场鲜明深刻的历史印象和热烈的氛围引发了我对幼师历史教学途径的一些新思考。  这次服饰大赛以“穿在身上的历史”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废弃报纸等材料制成服装,演绎建国六十年来的沧桑巨
期刊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乞丐,行乞的方式很特别,身上带一块石头,走到富翁家,对富翁说:“我想做一锅石头汤喝”。富翁很奇怪:“石头怎样做汤喝?”乞丐讲:“做汤得有一口锅吧。”富翁拿来了锅。乞丐讲:“做汤得放点儿水吧。”富翁舀来了水。乞丐讲:“还得放点儿油、盐、味精……”富翁一一满足了乞丐的要求,最后,乞丐喝到了鲜美可口的石头汤。  从故事的表面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乞丐,他似乎设计了一个圈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