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 才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
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为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
为了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
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高考终于来临,父母请了假,陪着孩子去考场。
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
记者闻讯后涌进了他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的母亲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孩子这几天累了,有啥问题就问我吧,我是他的代言人。”
很快,孩子收到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
母亲说:“我带你出去玩。”
“没意思。”
母亲又说:“那你在家看电视。”
“没意思。”
母亲说:“那就玩游戏。”
孩子说:“没意思。”
无论母亲问啥,孩子总是三个字——没意思。后来,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发呆。母亲问他话,他就呆呆地望着母亲一言不发。
连续几天孩子都是这样,母亲想是不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就带孩子去医院,一检查啥都正常。
母亲偷偷咨询了几位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他们说孩子可能得了考试综合征,只有考试才能提起他的精神。就像一个战士,没仗可打,他的内心就很寂寞。
回家后,母亲说:“你今天想吃啥?我给你做。”
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无语。
母亲又重复了一遍,孩子依然木然地望着母亲。
母亲毕竟是个教师,她用笔在纸上写道:你今天想吃啥?
A.包子 B.米饭 C.面条 D.稀饭。
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
母亲非常高兴,看来孩子一切正常,她又在纸上写道:你今天心情如何?
A.好 B.非常好 C.一般 D.糟糕。
孩子高兴地在“C.一般”后边打了一个“√”。
吃完饭后,孩子坐在房间发呆。母亲见时间不早了,就说:“孩子,睡觉去吧。”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好像根本没听见母亲说啥。
母亲在纸上写道:你现在的任务是:
A.睡觉 B.不得不睡觉
C.一定睡觉 D.还是睡觉。
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
开学报到的日子快到了,母亲开始给孩子准备行李,她突然想到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这该如何是好?
母亲失眠了。第二天,孩子把房间翻得很乱,把床都掀了起来。母亲问:“孩子,你在找啥?”母亲见孩子没反应,立即在纸上写道:“论述题:你在找啥?”
孩子在纸上写道:“我做了一个梦,他们都在找童年,我不知道童年是啥东西,我醒来后就找童年……”
母亲眼里有泪,她转身悄悄地擦了擦。
【赏析】
这篇小小说让人读后不禁心生沉重之感。作者欲抑先扬,起笔处铺陈“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在父母的苦心规划下,他的生活一帆风顺,“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但这种为很多人所羡慕的成功,却是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为代价换来的,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甚至在生活中,他唯有在面对考试时才能提起精神——“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其余的时间则“木然”“一言不发”“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小说以孩子诉说在梦中寻找童年和母亲流下悔恨的泪水作结,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一与教育、成长有关的问题。童年是美好的,更是一去不复返的,如何避免应试教育剥夺孩子童年的悲剧再度上演,确实应引起全社会热切的关注、深沉的反思和积极的探讨。
从写法上看,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真实的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和幽默讽刺的笔调,反映了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颇具荒诞、滑稽意味的故事,让人唏嘘,使人满腹酸楚,更催人自省。此外,文中“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等语句,颇具意蕴,耐人寻味。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
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为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
为了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
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高考终于来临,父母请了假,陪着孩子去考场。
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
记者闻讯后涌进了他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的母亲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孩子这几天累了,有啥问题就问我吧,我是他的代言人。”
很快,孩子收到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
母亲说:“我带你出去玩。”
“没意思。”
母亲又说:“那你在家看电视。”
“没意思。”
母亲说:“那就玩游戏。”
孩子说:“没意思。”
无论母亲问啥,孩子总是三个字——没意思。后来,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发呆。母亲问他话,他就呆呆地望着母亲一言不发。
连续几天孩子都是这样,母亲想是不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就带孩子去医院,一检查啥都正常。
母亲偷偷咨询了几位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他们说孩子可能得了考试综合征,只有考试才能提起他的精神。就像一个战士,没仗可打,他的内心就很寂寞。
回家后,母亲说:“你今天想吃啥?我给你做。”
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无语。
母亲又重复了一遍,孩子依然木然地望着母亲。
母亲毕竟是个教师,她用笔在纸上写道:你今天想吃啥?
A.包子 B.米饭 C.面条 D.稀饭。
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
母亲非常高兴,看来孩子一切正常,她又在纸上写道:你今天心情如何?
A.好 B.非常好 C.一般 D.糟糕。
孩子高兴地在“C.一般”后边打了一个“√”。
吃完饭后,孩子坐在房间发呆。母亲见时间不早了,就说:“孩子,睡觉去吧。”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好像根本没听见母亲说啥。
母亲在纸上写道:你现在的任务是:
A.睡觉 B.不得不睡觉
C.一定睡觉 D.还是睡觉。
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
开学报到的日子快到了,母亲开始给孩子准备行李,她突然想到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这该如何是好?
母亲失眠了。第二天,孩子把房间翻得很乱,把床都掀了起来。母亲问:“孩子,你在找啥?”母亲见孩子没反应,立即在纸上写道:“论述题:你在找啥?”
孩子在纸上写道:“我做了一个梦,他们都在找童年,我不知道童年是啥东西,我醒来后就找童年……”
母亲眼里有泪,她转身悄悄地擦了擦。
【赏析】
这篇小小说让人读后不禁心生沉重之感。作者欲抑先扬,起笔处铺陈“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在父母的苦心规划下,他的生活一帆风顺,“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但这种为很多人所羡慕的成功,却是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为代价换来的,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甚至在生活中,他唯有在面对考试时才能提起精神——“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其余的时间则“木然”“一言不发”“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小说以孩子诉说在梦中寻找童年和母亲流下悔恨的泪水作结,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一与教育、成长有关的问题。童年是美好的,更是一去不复返的,如何避免应试教育剥夺孩子童年的悲剧再度上演,确实应引起全社会热切的关注、深沉的反思和积极的探讨。
从写法上看,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真实的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和幽默讽刺的笔调,反映了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颇具荒诞、滑稽意味的故事,让人唏嘘,使人满腹酸楚,更催人自省。此外,文中“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等语句,颇具意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