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e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寒暑假的时候,我总要去外婆家住上一段时间,心里才觉得圆满。
  说来也怪,那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吸引我的,但我就是非去不可,因为那里有我最敬佩的人。
  我的外婆今年七十有六,一双黑色老布鞋,一身宽松衣裤,佝偻着背,走路有点蹒跚。她的头发花白,很难寻到一缕青丝,硬要说有的话,那也是不小心碰到了灶膛漆黑的柴灰。
  我的外婆勤快得很。每天鸡一打鸣,她就起床。起来干什么呢?首先做早饭,然后把我和外公叫醒。虽然已是70多岁的高龄,但她几乎一刻也闲不住。且不说她的屋里永远都那么洁净整齐,她竟然还要去“挣钱”,春天摘金银花,夏天捡稻穗,秋天采草药,冬天编竹筐。要不是儿女们劝阻,她还要养头牛呢。说起来还真是这些劳作换来了她的健康硬朗。
  每天吃过早饭,她就到村口的梧桐树下静静地坐着,等她的那些老姐妹。当然,她不是空着手去的,而是拎着一桶换洗的衣服。老姐妹们来了,闲聊一会儿后,便一起到村前的小河里去洗衣服。外婆家里是有洗衣机的,可她说河里的水很亲切,洗了几十年的衣服,洗出感情来了。
  我的外婆很有智慧。她不是什么学者大师,却在生活上“造诣”很深。这源自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她很喜欢跟我讲她自己的过去,讲她没了亲娘后,婶娘怎样善待她,讲她饿得难受的时候以水充饥,讲她和外公怎样辛苦地把八个儿女拉扯大,她甚至说她儿时放牛遇见过妖怪。讲这些的时候,她总要教我如何看待生活,告诉我不怕吃苦,日子就会越过越甜。
  我的外婆也很善良。她很少为自己流泪,但一听到村里哪个老人身世怎样凄凉,儿女对她怎样不好,便感同身受,心酸不已,偷偷抹眼泪。她常告诫我做人要凭良心,要善良,她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我的外婆还很信命。“人的一生是安排好了的。”她常说,“人要本分地过着,就不会太累。”这样听起来倒也没错,毕竟她老了,过得安心就是最好的。没有了一腔热血,也不想着荣华富贵,本分过日子,从容地送走每一天,或许就是每个老人的愿望吧!
  外婆的名字十分好听,又富有诗意。与“李清照”“王昭君”这些大名相比,一点也不逊色。“邱及子”,这便是我外婆的芳名了。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我的内心深处,早已住着一朵晶莹透亮的雪花。
  那便是我的外婆,一个最让我敬佩的人!
  点评
  本文以饱含真情的笔墨刻画了外婆的形象,从外婆的衣着、身材、白发到外婆的勤快、善良、智慧、本分,由形到神,形神兼备。习作以总、分、总三部分架构,层次分明,首尾呼应,自然圆合。主体部分金线串珠,分别以“我的外婆,勤快得很”“我的外婆,很有智慧”“我的外婆,也很善良”“我的外婆,还很信命”引领各部分内容,井然有序,線索清晰;而且,作者先详写外婆最突出的特点“勤快”,再写她的“智慧”,然后写她的“善良”“信命”,由主到次,由详而略,由个性到共性,显示出小作者思路的缜密。结尾部分在写外婆富于诗意的名字后,又用一句诗情洋溢的话“我的内心深处,早已住着一朵晶莹透亮的雪花”,映衬了外婆的美好形象,丰富了习作的美感,给习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其他文献
阳光洒向麦场,鸟儿采食路边的野果。每当我们将汗水洒向青草,一股清香漫过鼻梁,远望,花吐露着芬芳。  下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立即一片喧鬧,大家说说笑笑,热闹一场!只是,不和谐的一幕上了场,变了模样。  班里的几个“大魔王”又去欺负她了。她是个体型偏胖的女孩儿,个很高还“过分安静”而不合群,可我并不反感她。可总有个别的人故意戏弄她:只见那群人堵住她的去路,生生做出一副可怖的模样,调侃着挖苦她:“喂,老
期刊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无言的褒奖”为题,写一篇作文。(2)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请以“芬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①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代替。  ■  湖北十堰的中考作文是二选一的形式。其中“无言的褒奖”是命题作文,“
期刊
命题方向:行者或行动  “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人猿因行动进化成人,科学家用行动探索真理。那么,身为知者的我们,何不做个“行者”,以探求生命的升华?面对前路,我们有不同的行动方式,由此,我们也拥有了不同的人生。  文题亮相: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
期刊
湖滨的水,是你深邃的眼,仰视天空鸟儿飞翔,带着你凭空畅望;狂风吹起的波涛,是你闪着晶莹的泪,但泪眼下的你,依然那么清澈,那么明亮。  多次想写一下太湖,可每次提笔却不知如何形容它那变幻无穷的美,因为我无法让自己与它融合。而这次,她却悄悄地撩动了我的心弦,我只得用幼稚的笔去描述太湖水韵的绝妙景象。  站在太湖边上,感受温柔江南的喃喃细语,倾听风拂过水面的无言对白。  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候,太湖用红色
期刊
行者是无畏,是坚守,是越挫越勇,行者的心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明悟那磨难后的美。我愿做一个“行者”。  我孤单地走在灰白色调的街上,尘封已久的心将无关的车马人流都拒之心外。料峭冷风撞在单薄身躯上,通红的手掌早已麻木。模糊间听见雨滴落下,刹那后,愈加猛烈的雨携着狰狞的风将我逼至屋檐下。人永不停息地行走,目的何在?所做一切是真实可感,还是南柯一梦?在水洼边缘,鞋悄然打湿,我不禁加快脚步,企图将一切抛之脑后
期刊
沉淀在生命深处的那一抹香,时时拨动着我的心田,暖意缱绻。  ——题记   候机室里,一股燥热,笼罩在我们这两排座位上。  候机的人们,一个个都阴沉着脸。有的在讲一些埋怨的话;有的捏着一根烟,闷闷地抽,烟气缭绕,像鬼魅的脸。我的心里,也烧着一团烦躁火,越来越旺,仿佛下一秒就要变成岩浆,喷薄而出。  飞机晚点,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气。  妈妈拍拍我的肩膀,安慰着我,我点点头,默默地坐在那里,无奈地留意
期刊
总评  小作者由眼前的景回忆自己童年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場景,表达了自己对那段生活的怀念,细腻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马兰头”这一物线,让情感的抒发有了一定的依托:春光下的马兰头,井水润泽下的马兰头,近前泛着香的马兰头,嚼在嘴里的马兰头,做成了不同食物的马兰头,最后回到眼前春风下的马兰头,一条带着香甜味道的线索,串起了爷爷和奶奶对小作者的暖暖的爱,深深的情。文中的细节描写也把这样的爱表现得细腻温暖
期刊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阴晦(huì) 潮汛(xùn)  褴褛(lǚ) 栈(zhàn)桥  B.嗤(chī)笑 恐吓(hè)  拮据(jǖ) 獾(huān)猪  C.瑟(sè)缩 嘟囔(nɑnɡ)  阔绰(chuò) 廿(niàn)年  D.黛(dài)色 恣睢(suī)  折(shé)了本
期刊
在我国东部出土过一种叫鼎的文物,类似于现在的砂锅,专家考证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具有火烧加热的痕迹,因此认定为那是火锅的最早雏形。简而言之,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这种叫鼎的小铜器,上为锅状,中是炭炉,下有接灰盘,小巧便利,因有烟孔,推断为类似于当今的单人火锅。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关于火锅的文字记载。  现存文籍史料中,宋代有位著名的词人叫林洪,他不仅是一位美食家,而且还喜
期刊
细细品读唐诗宋词,我们可以品出,那独特的,只属于诗人的味道。  汨罗江畔的芦苇  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想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居庙堂也仅仅只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谪居乡野而不能再替君分忧;处江湖之远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衰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早已成为奢望。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面临耻辱,只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