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美术的先驱者吕都和《在别的星球上》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天文科普大师吕都(Lucien Rudaux 1874~1947)是世界太空美术的先驱者,是一位真正的天文艺术家。他利用摄影和绘画来普及天文知识,先后达40多年,出版的天文科普巨著有《La Ciel》、(天,1923年)、《Sur Les Autres Mondes》(在别的星球上,1937年)、《ASTRONMIE》(天文学,1948年)均由巴黎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出版豪华版。特别是《在别的星球上》(220页、313图、精制图和彩图93幅)是世界上第一本太空美术专著,我国国家图书馆也有收藏。吕都特别注意科学的准确性和艺术的完美性,善于把摄影和绘画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真实的艺术境界。直到今天,吕都的作品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1957年太空时代到来以前,吕都早已驾驭科学和艺术思想的飞船到别的星球世界去旅行,他的太空美术作品在科学普及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开拓太空美术事业的先驱者,对后来的太空画家都有影响。为了纪念他在太空美术领域的卓越贡献,火星上有一座直径65千米的环形山命名为吕都。
  今年不但是太空时代来临的50年,也是吕都《在别的星球上》出版70周年,我们特别发表吕都的太空美术名作,表示对他的怀念。
  
  


  《在别的星球上》法国原版的扉页(1937年)
  
  


  吕都的自画像(1909年)
  他在自建的小天文台内,用一架1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摄影,成为他太空美术创作的基础。
  
  


  土星斜挂星空
  从土星的卫星上仰望土星的美姿那条细线是土星光环的侧视并在土星上投下阴影。
  
  


   木星画像
  天文彩色摄影产生以前,只有天文艺术家能为星球画像,这幅木星画像的色彩和形象为现代的行星探测器近距拍摄所证实,木星表面的复杂气流和大红斑,在画家笔下真实显现。
  
  


   神秘的火星
  在太空时代来临之前,火星一直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许多火星的绘画满布众多的运河网。吕都通过观测绘制的火星肖像,是较客观而又艺术的一幅,我认为是胜过以往过分夸大运河的作品,与后来用望远镜拍摄的彩色照片比较接近。
  
  


   月亮上的日出
  月亮上没有大气,太阳的日冕、日珥都可看见,日出时分首先看到的不是太阳而是它外围的大气——日冕和红焰(日珥)。
其他文献
继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意大利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宇宙-地中海”之后,多次推迟发射的德国首颗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也于2007年6月15日由俄罗斯第聂伯-1火箭送上太空。这标志着德国地球测绘技术达到崭新的高度。今后的5年中,该卫星将为德国提供高质量的地表雷达图像。    合作研制    该卫星是首颗由德国航天局和欧洲阿斯特留姆公司联合研制的,其中德国
期刊
大家还记得2006年那两位在“神箭神舟”杯中国航天50周年知识大赛个人赛中获得二等奖的“老”航天迷——白石和孙思豹吗?时隔近一年,2007年10月23日,他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相聚,去实现他们共同的心愿——观看“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让我们再一次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追“月”记      2007年10月23日早晨,我终于来到了被誉为“月亮城”的西昌,去实现自己多年来一个最大的心愿——
期刊
2007年7月5日傍晚的西昌,晚霞消退,暮色渐浓。20点0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踏上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征程。火箭拖着长长的桔红色火焰,托举起中星6B通信卫星飞向浩渺太空。约26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206千米、远地点高度50030千米、轨道倾角24.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中星6B通信卫星由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设
期刊
2007年的世界航天活動总的来讲是比较顺利的,虽然也遇到一些挫折,但所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尤其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发射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新型航天器,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美国继续领跑    美国人造地球卫星在2007年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比如发射了世界上唯一一颗分辨率达0.5米的全球观测-1商业遥感卫星和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等。  2007年2月14日,美国航宇
期刊
□Richard A. Kerr 文 谢懿 编译    行星科学家们正在为下一代火星车寻找既安全又有科学价值的着陆地点,但是资料显示恐怕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第一次发射火星着陆探测器时,不可避免地看上去更像是扔标枪。对于1977年的“海盗”号而言,当时没有人知道火星上哪里是安全的、哪里又是有探测价值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在5次安全地着陆火星之后,再加上传回的几万亿字节的数据,美国航宇局(NASA
期刊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地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活动,历经15个月于2007年7月7日落下了帷幕。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创新奖1名、优秀奖5名、纪念奖8名,总奖金额为1.6万美元。    本次竞赛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激发和拓展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现和
期刊
盼望已久的凤凰号在2007年8月4日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德尔它-2(7925)火箭发射升空,它将经过10个月的飞行于2008年5月25日成为第一个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持续3个月,凤凰号将伸展机械手在火星挖掘土壤,以了解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它是美国航宇局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的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也是对太阳系行星地下结构研究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到火星极区找水
期刊
2007年7月5日,“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启动暨月球科普挂图捐赠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    航天英雄杨利伟、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邹时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高聚慧、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仁和、中国教育报副主编李功毅、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市教育学会会
期刊
2007年10月24 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地轰鸣,烈焰四起,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是中国航天发展道路上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发射的地球卫星,所到达距地球最远的距离约8
期刊
航天员太空扔“垃圾”  7月24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航天员进行了一次舱外活动。他们在站外停留了近8个小时,完成了各种预定任务,其中包括扔掉一个重635千克的氨水贮箱和一个重近100千克、原本用来支撑站外相机的支架。这两样东西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美国航宇局原本计划把它们运回地面,但由于目前减少了航天飞机的飞行次数,所以只好把它们扔进太空。当天晚些时候,国际空间站提升了轨道高度,以避免刚刚扔掉的两件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