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使化学教学生活化”已然成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抑或是对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乃至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本文就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问题;主体;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展开教学,而割裂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不仅在根本上背离了化学学科“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初衷与宗旨,而且更无从谈起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此,新课标强调,化学教学应“贴近生活,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实践性学习。”由此可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不仅是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基于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动机培养
于学习思维活跃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更加倾向于将学习融入生活,再加之问题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要基于生活场景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便在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急于了解和学习新知的強烈愿望,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在教授新课《盐类的水解》时,我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蜜蜂蜇人的图片,并问道:“大家知道被蜜蜂蛰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吗?”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说应该先把蜜蜂留在皮肤里的毒刺拔出来,有的学生说应该先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伤口,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先在伤口处涂一些肥皂水……待学生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追问道:“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伤口处涂一些肥皂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既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立足现实生活,转变教学方式,保障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单向活动过程,进而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与事例,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自主获取新知识,以便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过程中,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知道厨房里用的餐具为什么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清洗吗?”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计分组实验来观察并对比打磨过的铝片和未经打磨的铝片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现象有何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不仅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拓宽教学空间,提升核心素养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化学学科的真谛,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积极拓宽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以达到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学习完《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在课下用ph试纸测试家中食盐、味精、苏打以及小苏打的酸碱性,以便让学生能够直观体验盐类水解的真实存在和盐类溶液的酸碱性关系。此外,在教学完《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糖尿病人的食物进行了解,从中探寻糖尿病人的饮食特点,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此,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化学教学空间,而且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对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的前提下展开教学,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常雯.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58-159.
[2]焦万喜.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书育人,2016(17):75.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问题;主体;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展开教学,而割裂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不仅在根本上背离了化学学科“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初衷与宗旨,而且更无从谈起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此,新课标强调,化学教学应“贴近生活,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实践性学习。”由此可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不仅是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基于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动机培养
于学习思维活跃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更加倾向于将学习融入生活,再加之问题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要基于生活场景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便在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急于了解和学习新知的強烈愿望,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在教授新课《盐类的水解》时,我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蜜蜂蜇人的图片,并问道:“大家知道被蜜蜂蛰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吗?”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说应该先把蜜蜂留在皮肤里的毒刺拔出来,有的学生说应该先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伤口,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先在伤口处涂一些肥皂水……待学生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追问道:“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伤口处涂一些肥皂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既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立足现实生活,转变教学方式,保障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单向活动过程,进而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与事例,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自主获取新知识,以便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过程中,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知道厨房里用的餐具为什么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清洗吗?”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计分组实验来观察并对比打磨过的铝片和未经打磨的铝片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现象有何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不仅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拓宽教学空间,提升核心素养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化学学科的真谛,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积极拓宽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以达到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学习完《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在课下用ph试纸测试家中食盐、味精、苏打以及小苏打的酸碱性,以便让学生能够直观体验盐类水解的真实存在和盐类溶液的酸碱性关系。此外,在教学完《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糖尿病人的食物进行了解,从中探寻糖尿病人的饮食特点,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此,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化学教学空间,而且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对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的前提下展开教学,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常雯.立足生活 感悟化学魅力——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58-159.
[2]焦万喜.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教书育人,2016(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