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景抒情类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了解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基本规律和手法特点能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 情景关系 意象 意境
  
   写景抒情类诗词,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词。写景抒情类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特别是在近年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
  一、景与情的关系
  诗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在诗苑词圃里漫步,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情感抒发的方式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其情感内容一眼便知。间接抒情就是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借助对人、事、景、物的描写或咏叹,含蓄委婉的传达出来。间接抒情的诗歌,往往意蕴丰富,手法鲜明,便于设题,所以常作为高考命题素材。
  中国古典诗词“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一般不直接言情,而是借助于外界的人、事、景、物来表达,其中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王国维则概括点明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来表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融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写景抒情类诗词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
  (一)以乐景写乐情。杜甫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机盎然,颇具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愉悦之情。
  (二)以哀景写哀情。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通过对柳州二月风雨过后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凄凉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谪居生活的悲怨。
  (三)以乐景写哀情。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中游乐时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以梦中的乐景写尽了现实生活中亡国之君的悲恨。
  (四)以哀景写乐情。李白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只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情景如此单调,如此苦寒,反衬出了将士不辞辛劳、奋勇杀敌的万丈豪情。
  二、意象和意境
  读懂意象,悟透意境,是读懂诗的关键。鉴赏写景抒情类诗词必须把握好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复合体。在写景抒情类诗词中,意象中的“意”,是指诗歌情感;“象”指具体的景物。通俗地说,写景抒情类诗词中的意象就是指浸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自然景物。因此意象是名词性的,如缺月、孤雁、岸柳等等。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而意境则是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营造出来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氛围,如“明丽、萧瑟、寂静、清冷、凄清、单调、壮阔”等,因此意境是形容词性的。所以意境是意象的组合。一般一组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一曲中“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这三个意象一起营造了一幅旅途中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综而言之,意境和意象是两个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审美范畴。它们中的“意”是共同的,不同的是意境含“境”,是指整体的氛围和效果;意象含“象”,是指具体的含情的景物。意境由意象的总和产生,两者应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意象美是意境美的基础,而意境美又是意象美的升华和深化。
  在诗歌鉴赏的提问中,意象的考查一般表述为:“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或“这首诗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而意境的考查则一般表述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三、写景的方式
  写景的方法很多,下面是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一)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是一种移情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的“凄”、“冷”、“残”三字既是写景,又深含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作者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
  (二)运用修辞手法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对比、比喻、拟人、通感、夸张、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双关等。鉴赏写景类诗歌要学会辩识和判断其中的修辞手法,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如周德清的《[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中“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非常形象生动。
  (三)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采用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写景中将动态与静态景物结合起来,不仅会使内容富于变化,而且会使景物在读者心目中鲜活起来。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第二联中,“明月松间照,”是静景;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用“莲动”衬托水幽,“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四)绘声绘色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
  (五)多层次描写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望,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诗人写景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整体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湘江秋景图”的描绘,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诗人以多层次的视角,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
  (六)虚实结合
  “虚”与“实”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吹奏的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七)正面和侧面结合
  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正面描写;从与其有关的景物写起,是侧面描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同时还能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但诗人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笔,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八)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表现为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景物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干净利索地勾画。关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九)渲染手法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景物形象。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生意盎然的春天景象。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作品解读题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学生普遍得分不高的情况,对这类题目的答题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公式”,让学生便于掌握。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 审题 答题    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题满分为22分,是基础题中的重点,但学生得分率都偏低,其难度可见一斑。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我连续七年指导高三的经验,试着让文学作品解题能“公式化”——
记得世界最短的一幕戏,是这样的。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正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  这个戏剧的矛盾冲突很显然,一个流亡者被追捕到边境,显然面临着饥寒、生死考验,找到小木屋里的山里人本来是希望得到救助的,救还是不救?山里人选择义还是利?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刻认识到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是开掘学生潜能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关键是教师要把“说话”教学贯穿入课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塑造的“烛之武”“邹忌”“触龙”就是学生学习说话艺术的典范。我上课时,在要求学
【摘 要】“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在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搭配及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论述了“云”意象丰富而复杂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古诗 意象 文化意蕴    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喻义。这里笔者无意对“云”的文化意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仅就其在中国文学里的表现作一个浅浅的勾勒。  祥瑞之征兆 史载“黄帝将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让沉闷已久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然而由于人们对新课标认识理解的不到位,致使分组讨论这一时尚而实际的教学手段又陷入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评教者对分组讨论认识的不合理  新课标的宗旨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学生从课堂中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小组讨论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是,许多的评教者却不把学生从分组讨论中得到了什么、这堂课通过讨论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评价准则,而
“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智慧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快乐的思维驿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有效追问,其实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的微型诠释。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更加体会到有效追问带给课堂的精彩。  一、有效的纠错追问能让学生迷途知返  叶圣陶曾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2012年作文高考中,浙江卷采用了论辩型的作文题。所谓论辩型作文就是让考生就一个事件或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这种论辩型题型,因为列举了多人的看法,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相信在2013年在各地高考中还会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请看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凭借,也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园地。因此,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就应该文辞优美,文理绵密。然而,在教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发现六处需要推敲和雕琢的地方,有待共同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材 翻译 商榷    王元化先生说:“凡读书不可求快,而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我认为,作文(包括翻译)也一样,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第二次出现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笔者认为两处“外人”应该作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前者指的是“陌生人”,而后者指的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如此理解才符合《桃花源诗并记》的本意和诗人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外人”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中“
《金岳霖先生》从先生的日常行为出发,细细分析了先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在理解途径上,主要有三种,第一、以“趣”字为主要的基调,分析先生的日常行为和活动,并从这个“趣”字出发,以幽默童真的行为着重表达出先生的率真的性情和豁达的人生胸怀。第二、抓住细节,作为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要想将一个人物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将一个人物惟妙惟肖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个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