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统计和跟踪调查,学困生共有的特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数学思维能力更差.他们学习的方法呆板,主动学习的习惯差,离不开教师的“强迫”,他们被动学习,学不得法,不重视基础知识,不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善于读书,解题注重套模式,对知识的把握差,应变能力弱,教师讲的一听就懂,但是一做题就错,因此他们在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能力差,不主动问题,课堂上常启而不发,沿袭初中的学法和思维方式.而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难度加大,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出现了部分学生数学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应引起重视.如何改观这种状况,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首先,注重激发学习困难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前提.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何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麦重5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发明者共有小麦多少吨.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内驱力,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习困难学生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其次,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慢节奏的教学
  1.讲课开始,要慢些.汽车驾驶员把“宁停三分,不争一秒”作为座右铭,数学教师也可借鉴.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障碍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与预习内容.上课开始有意地启发学习困难学生回答基础性旧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使学习困难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
  2.新知引入,要慢些.高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紧扣、节节相联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新知识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引入新知时留出时间让学习困难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这样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以这样设计:画出函数y=ax2 bx c的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求方程ax2 bx c=0的根;
  (2)若ax2 bx c>0,求x 的取值范围;
  (3)若ax2 bx c<0,求x 的取值范围.
  学生利用初中知识完全能准确回答此问题.然后用彩色粉笔在原题改变设问,便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语言节奏,要慢些.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为学习困难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课本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中应放慢速度,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在重点难点之处注意停顿,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地应用.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分解法能引导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架起思维的“梯子”,推动思维逐步深入地发展,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
  再次,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解题规范的教学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地解题能够使学习困难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1.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这恰是学习困难学生最感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师特别要注重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审题过程.首先,分析条件,既要找出题目中明确告知的条件,又要使学习困难学生学会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其次,分析目标,既要明确求什么或证什么,又要学会把复杂目标转化为简单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再次,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教师引导学习困难学生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逆推,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最后,确定解题思路.
  2.语言叙述规范.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
  3.解题后的反思.通常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分析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这对发现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学习困难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他们最熟悉的方法,但对形同质异的习题,他们往往照搬照套,这时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挖掘数学概念的内涵上,教会他们区分异同,对比分析,克服解题的盲目性,克服思维定式.因此,解题后的反思,可使学习困难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诚然,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学习困难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与理解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领悟力、理解力是一项更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尽可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合作交流的探究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必须提高课堂效果.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科学设计是高效的基础;2. 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3. 教学过程要渗透思想与方法;4. 情境创设要能启迪思维;5. 合作自主,全面兼顾;6. 及时反馈是保障.  【关键词】 高效课堂;科学设计;思想方法;启迪思维;及时反馈  随着教改的深入,新课程的教学
<正> 本文拟探讨否定结构中名词数的用法。这里所指的否定结构包括:1)由нет,не было,небудет为核心构成的否定结构;2)由否定语气词не+及物动词为核心构成的否定结构;3)由否定词не+其他表示存在的动词为核心构成的否定结构;4)由не+надо,нужно等词构成的否定结构;5)
<正> 一、关于名词数的意义的几种观点俄语的名词有两种数的形式:单数和复数。单数和复数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传统的观点:“大多数名词有两种数:单数与复数。单数表示一个事物(город,друг,кмига,море,знамя),复数表示一些或许多事物(города,друзъя,книти,моря,знамена)”。这种观点的特征是把单数和复数的对立看作是“一个事物”和“许多事物”的对立。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离不开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实践证明,双边互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效能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互动;教学效能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技能培养和品质培养的双边互动过程.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探知或个体之
<正> 一、问题的提起若干年来,外语教学中对翻译教学的争论较其他课程说来要多一些。它不仅存在于从事教学工作的同志之间,而且也反映在社会上翻译界的同志的看法上,涉及的往往又是翻译课本身的一些最根本性的问题,分歧也比较大。真说得上是议论纷纷,
<正> 汉语和英语无论在字形(拼音与方块字)、词义、语法结构等都迥然不同,各有其特点、规律、习惯用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解决语言矛盾,求得统一,表达原文的真实思想,就必须考虑这些特点。英语有词形变化,而汉语则没有。例如不少英语动词或形容词可以通过词形变化变为名词,如: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因此,如何构建师生互动型数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这一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  传统教学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
针对交叉航线的水平冲突概率和垂直冲突概率进行准确计算的问题,基于航空器性能数据的终端区交叉航线冲突风险计算方法,考虑到终端区内航空器的速度变化的特性,通过分析航空
自动视网膜图像渗出检测有助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提出了彩色眼底图像视网膜渗出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决策树理论,采用Messidor数据库,对视网膜图像进行分类,区分得到含渗出的病变图像和不含渗出的正常眼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光照下采集的眼底图像采用光照非均匀性的归一化处理,即使在光照变化的环境中,文中的方法仍然比眼科专家的人工判定表现出色,能很好地分割出渗出区域。
摘要:针对炭化层厚度大于绝热材料损耗厚度的实验现象,建立了考虑膨胀现象的双区体烧蚀模型。认为膨胀是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且炭化层的生成速率是基体推移速率的2倍。在每一个时间步长根据当地温度与绝热材料热解温度的关系判断炭化层与基体的交界面位置,进行网格重新划分及数据交换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双区体烧蚀模型计算得到的烧蚀率和炭化层孔隙结构与烧蚀实验发动机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文中模型能够基本反映E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