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式营销可能适得其反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推式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消费者影响策略。助推式营销指的是,刻意操纵呈现给消费者的选择。其目标是为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结果,要么引导消费者选择营销人员认为适合他们的物品,要么直接刺激购买行为以提升销售业绩。
  例如,超市在地板的塑料垫上画着大大的箭头,上面写着“为了健康,跟着绿色箭头走”,而这个箭头指向的是农产品区域。两周内,农产品的购买量增加了9%。一家公司自动将其新员工纳入退休储蓄计划,除非他们主动退出。参加该计划的员工比例从60%升至95%。一家餐馆在其菜单上列出了一道35美元的鱼肉前菜,定价明显过高。公司的意图并不是为了推销这款前菜,而是将这道菜作为诱饵,让其他利润更高的菜品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10余年来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显示,此类助推在影响消费者行为方面是有效的。很多助推行为能够带来积极影响,鼓励消费者捐献器官、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并增加储蓄。
  然而,助推式营销并非十全十美。当营销人员激情澎湃地使用助推式营销时,他们会忽略其中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那些并不了解风险的公司在开展助推式营销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那些考虑不周的助推式营销手段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它会损坏公司在忠诚客户心目中的声望和信誉。这当中缘由颇多,以下是3大主要原因:
  助推式营销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
  首先,助推式营销依赖于肤浅的消费行为心理模式。据其自定义,助推式营销所使用的心理模式将消费者的动机和能力置于较低的位置。每当营销人员使用助推营销推广某种行为时,事实上他正在向消费者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太优柔寡断了,而且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你需要帮助。要不是我推你一把的话,你会做出不明智的选择。”上面提到的超市标语也在暗示:如果没有绿色箭头的引导,人们不会购买足够多的水果和蔬菜。
  即便这种手段奏效了,它可能也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助推式营销可能过于局限在促成某些具体的行为上。因此,它并不适合用来实现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最终目标。
  即便形式再美好,助推式营销的目的是引导人们采取具体行动。绿箭头可能会将消费者吸引至农产品区域,并让他们购买更多的水果和蔬菜,但是这些农产品被带回家之后会怎么样?是被吃掉,还是放在冰箱中腐烂,然后再扔掉?这种助推式营销能帮助消费者减少饮食中的摄糖量或鼓励他们定期运动吗?
  很明显,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超出了农产品销售的范畴,助推式营销对促进消费者的健康行为毫无关系。
  做到“恰到好处”是极为困难的
  虽然业界讨论了无数成功的助推式营销案例,但事实在于,助推式营销必须像“金发姑娘原则”,凡事都应有度,而不能超越极限,要做到“恰到好处”。
  如果助推式营销力度太弱,就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可观的影响。营销人员仅仅会注意到其尝试失败了,没有什么公开出版的记录可寻。
  即便这一方法奏效,但轻微的助推可能难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去实现成功的效果。如今,很多公司自动将员工纳入退休储蓄计划,但是他们使用的是2%或3%的默认储蓄率。虽然总比没有强,但这个比例着实太低。要想在退休时拥有充足的储蓄,那么员工个人的储蓄率则须大大高于上述比率。
  反过来看也是问题重重。如果助推式营销过于激进或明显,很容易事与愿违。举例来说,加州电力公司曾向3.5万名客户发放报告,将其用电量与其他人对比,以示该客户处于“平均”或“高效”水平。助推心理学预测,这类对比将鼓励节约用电。但随后严密的耗电量分析表明,尽管此举成功推动了政治上信奉自由派的消费者减少了用电量,但保守派对此表示反感,反而增加了用电量。
  消费者已熟悉助推式营销的运作模式
  另一个问题在于,由于主流媒体的报道,很多消费者如今已对助推式营销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例如餐馆菜单上定价过高的鱼肉前菜。如今,很多经常光顾的食客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圈套。研究表明,一旦消费者知道其运作模式之后,他们便有了免疫力,因此助推营销的效果也就荡然无存。
  使用助推营销来影响客户行为时,营销人员必须完全理解其中局限性。当把助推式营销与有效的动机心理学工具结合使用时,助推式营销的好处有可能会显著增强,而风险将被中和。
  使用助推手段来影响消费者是对这种平等的抵制,也是在宣称自身的信息或动机比客户更为优越。动机心理学家称,这类失衡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平等对待客户和赋予他们能力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营销人员有必要利用动机性工具来武装自己,与设计精良的助推式营销手段结合起来使用。
其他文献
企业也不知道哪些可以做成爆款?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爆款?如何才能挑选出爆款?如何才能创造出爆款?基于此,笔者为那些老企业,归纳出五种整合企业自身既有优势和资源,创造出爆款的方法:  1、聚焦经营主线,创造出爆款  有一些企业,或者因为战略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或者因为经营意识欠缺的问题,或者因为单纯采取模仿和跟随策略的问题,或者市场上需要什么就不断推出什么的问题,最终导致企业产品一大堆,动辄三五百个单品。
期刊
为何顶级企业会耗费巨资寻找爆款,为什么一个爆款就能养活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企业。甚至是有的企业80%的利润都来自于企业的爆款。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我们一定要有发现爆款的眼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爆款的机会在变,创新的方式也在变,企业该如何抓住机会,打造出引领整个企业发展的超级爆款?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通过多年发展之后,不管其规模的大小,都会形成一定的优势,积累一定的资源。这种优势和资源,也许是技术
期刊
宗教追求也好,理想也好,都是内在自我激励的动力。“士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才有坚韧不拔之力。”说的是要先有一个理想和志向,才会有一直实践下去的毅力。做生意也一样,能否坚持做下去,不在于生意的好坏,而在于追求的理想是否高远。  当年我们在海南做企业,同时在做的还有几十万家企业,但是坚持到现在的,只剩下几百家。100家民营企业里面,能够活五年以上的,只有7家;如果还要做成优秀的民营企业,那就只有2家;如果
期刊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可能成为公司并购案中的“阿咯硫斯之踵”。因文化存在不可调和的差异导致并购最终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然而在实际的并购后整合中,大多数公司仍只关注如何在运营上尽快形成合力,并没有积极地应对文化上的差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首先,与运营和财务等职能相比,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企业文化的问题。此外,在并购过程中,大多数高管都会超负荷工作
期刊
如何平衡企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或称之为长期和短期利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听起来很哲学、很战略,也很虚,其实不然,它几乎是管理者每天要做的事。  平衡企业的长短利益  比如,每到年底做预算时,管理者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明年市场情况不乐观,按今年业务完成的情况看,明年业务不会有太大增长。可是怎么向董事会汇报呢?那些高高在上的董事们很难接受一个没有增长的预算。再说了,今年实际完成的情况比预算已经差
期刊
对多数企业而言,削减成本已经成为日常运营的必要组成部分。企业会反复进行成本削减,追求合理化。它的精神在于“用更少做更多”,以大幅提高生产力。  根据我们的经验,若结合公司高层设定的明确目标,并进行自下而上员工动员,这种战略性做法可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关键之一在于授权各阶层员工贡献想法与力量。由跨功能团队评估有待削减成本的领域,同时有选择的增强某些优势,这种做法可超越渐进性改善,创造突破性的成果。这
期刊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顾客购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在现实的销售工作中,销售者却一再的强调自己的钻头多么多么好,而对客户关注的墙上的洞却视若无睹。据一项权威的数据调查显示:99%的人都把卖点讲错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听到销售员这样说他们产品的卖点:服装行业——款式新;医药行业——无副作用;餐饮行业——味道好;广告行业——覆盖率高;快递行业——送货快;家电行业——性价比高;I
期刊
管理者可以被定义为管理一个组织或其从属单位的人。除了首席执行官之外,这一定义还包括副经理、主教、领班、曲棍球教练以及首相。  所有这些人都有共同点吗?实际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起点:都被授予了一个组织的正式权力。正式权力带来社会地位,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所有这些,又自然而然地引出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反过来,信息又能帮助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战略和决策。  我们可以把管理者的工
期刊
其实,如果利用好一张现在客户名单,后面就藏着无数个潜在客户。进入一个行业至少3年的企业应该有完备的客户名单,您要向企业的所有者或者经理提出问题:这段时间有多少人进入和离开销售队伍。即使有些销售人员并没有离开,但是现在已经在企业的其它岗位任职。如果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的客户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他们的客户还没有让别的销售人员来负责,可以要求授权你与他们联系。  由于在这段时间企业的变化较多,经理们不可能
期刊
分析客户过程中几点有用的区别,决定了相应场景下所需要的销售行为类别。对销售主管而言,在从机会展望到合同签订的销售全流程中,能使销售行为与此流程中的各项销售任务相一致的关键是理解以下区别:  ·站在客户的角度,产品和问题之间的区别  ·购买行为中常见的现状偏见(status-quo bias)  ·销售周期中的“种子用户”(l e a d user)与主流客户之间的区别  1、产品VS问题  麦肯锡
期刊